?

經濟史研究中檔案資料的發掘和利用
——以清代和民國東北檔案為考察對象

2024-01-22 15:13滕海鍵
關鍵詞:經濟史滿文盛京

滕海鍵

(遼寧大學環境史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遼寧 沈陽 110136)

作為歷史研究的分支領域,經濟史研究有賴于多種文獻資料的發掘和利用。檔案文獻對于經濟史研究不可或缺。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以及內蒙古自治區尤其是東部各盟市檔案館藏有清代和民國時期形成的記錄東北政治、經濟、文化、民族等方面歷史的豐富檔案,這些檔案包含著大量經濟史資料,對于研究清代和民國時期東北地區的經濟史有著重要的價值。迄今檔案文獻中東北經濟史資料的發掘和利用已取得了很多成就,編輯出版了不少經濟史檔案文獻資料集,發表了不少依據檔案資料的研究成果。不過相較于數量龐大的檔案,這些工作和成果還很不夠,還存在著諸多不足和局限。今后還需大力加強檔案文獻中經濟史資料的整理工作,充分發掘利用檔案文獻中的經濟史資料,推進經濟史研究水平的提升。

一、檔案文獻對研究東北經濟史的重要價值

中國的歷史研究一向有注重檔案文獻的傳統,學界已就歷史研究應重視檔案文獻達成了共識。作為歷史分支領域之一的經濟史研究,自然也要高度重視利用檔案文獻。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與東北諸省及所屬市縣各級檔案館藏有大量明清和民國時期的檔案,這些檔案包含著豐富的經濟史資料,亟待大力發掘和利用。

(一)檔案文獻是研究歷史的第一手資料

檔案是各級國家機關及相關單位在行政及社會經濟管理和涉外等諸多活動中形成并保存下來的多種形式的文書。檔案具有官方色彩,相較于其他文獻資料,檔案所記內容具有原始性、客觀性、廣泛性等特點,其可靠性和史料價值更高。

許多知名歷史學家都特別強調檔案對于歷史研究的重要價值。清史專家鄭天挺講過,“歷史檔案是原始資料的原始資料”,應該把檔案史料“放在研究歷史的最高地位”。他甚至認為離開了歷史檔案便無從研究歷史。①鄭天挺:《清史研究和檔案》,《歷史檔案》1981年第1期,第5-13頁。清史史料學家馮爾康也認為檔案是最原始的第一手史料,檔案“本身的價值,應當引起史家的高度重視”,應將其置于“史料的最高地位”。他指出,“檔案文獻不同于追記的著述,也不同于據之編寫的史書,它不僅材料最原始,而且可信程度高……檔案文書準確性比其他史料要高”。②馮爾康:《清史史料學》(上),北京:故宮出版社,2013年,第135、148頁。金啟孮指出,做研究最重要的是史料,而利用史料的原則一般是重原始而輕轉引,作為第一手資料的檔案,其價值無疑最高。孟森認為,欲求信史當“首重官書”,然官書所據史料,追根溯源,實乃原始檔案。他斷定,若研究某一問題之來龍去脈及真相,不閱原始檔案便無從明了詳細始末。③大連市圖書館文獻研究室、遼寧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清代內閣大庫散軼檔案選編·獎懲·宮廷用度·外藩進貢》,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前言》,第1-3頁。國外如日本和美國研究清史之學者都十分重視檔案文獻。

(二)經濟史研究要重視檔案文獻的發掘和利用

一般來說,檔案所記內容中經濟史所占比重較高,且檔案對一些經濟活動的記載頗為翔實,這為開展經濟史研究提供了充分的實證資料。真正從事東北經濟史和民族史研究的學者都切實感受到了檔案文獻對于經濟史研究的重要價值。

鄭毅和馬玉良在《東北農業經濟史料集成》前言中指出:研究東北農業經濟的論著較少,原因在于原始資料的發掘尚未引起足夠重視,特別是作為歷史真實見證而又最具有權威性的檔案文獻迄今未見系統發掘。④鄭毅主編:《東北農業經濟史料集成》(共五冊),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前言》,第1頁。金啟孮指出,民族史應注重經濟研究,過去這方面成果較少,他以皇莊檔案為例來說明檔案資料對經濟史研究的價值。他認為皇莊檔案在內務府全宗中反映經濟方面的檔案占很大比重,內容多為記載康乾盛世時期皇莊的生產、經營、管理、物價等方面的重要資料,這些都是研究清代皇莊這一獨特經濟形態的貴重資料,反映了清代社會經濟的發展情況。⑤大連市圖書館文獻研究室、遼寧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清代內閣大庫散軼檔案選編·獎懲·宮廷用度·外藩進貢》,《序言》,第1-3頁。馮爾康以司法檔案為例,來說明檔案對經濟史研究的重要價值。⑥馮爾康:《清史史料學》(上),第149頁。

(三)東北地區存有大量清代和民國檔案文獻

清代和民國時期形成的有關東北的檔案數量龐大,所記內容廣泛。這些檔案分藏于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等三省一區及市縣等地方檔案館。⑦通過以下書籍可知東北地區所藏清代民國檔案的基本情況。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館藏檔案概述》,北京:檔案出版社,1985年;遼寧省檔案館:《遼寧省檔案館指南》,北京:檔案出版社,1994年;李晨生:《遼寧檔案通覽》,北京:檔案出版社,1988年;吉林省檔案館:《吉林省檔案館指南》,北京:檔案出版社,1996年;黑龍江省檔案館:《黑龍江省檔案館指南》,北京:檔案出版社,1994 年;黑龍江歷史檔案通覽編委會:《黑龍江歷史檔案通覽》,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14年。其中,遼寧省檔案館所藏清代民國檔案最多,舉凡明清以來涉及遼寧乃至東北各個歷史時期的檔案皆有收藏。主要是漢文,也有大量滿文和日文檔案。截至1992年底,全館藏有657個全宗,131.6萬卷。所藏多為清代盛京檔案,計28個全宗約16萬卷。分為行政官署檔和旗務檔。旗務檔包括三姓、寧古塔、阿勒楚喀、雙城堡等副都統、總管和協領各衙門檔案。特別是該館藏有盛京內務府與北京內務府及盛京五部的往來文書滿漢合璧抄存檔案1149冊(黑圖檔)。所藏民國檔案有110 個全宗90余萬卷。①遼寧省檔案館:《遼寧省檔案館指南》,北京:檔案出版社,1994年,第3-4頁。吉林省檔案館存有清代自乾隆十九年至宣統三年歷史檔案73 個全宗138306 卷;民國檔案160 個全宗142999 卷。②吉林省檔案館:《吉林省檔案館指南》,北京:檔案出版社,1996年,第3頁。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藏清代地方檔案共有9個全宗,其中吉林地方檔案占到了三分之一的比重。③常榮、衣保中:《清代吉林檔案文獻及其文化價值》,《長白學刊》1996年第5期,第91-93頁。

(四)東北檔案文獻中包含著豐富的經濟史資料

東北三省及所轄各市縣等地方檔案館所藏檔案包含有大量有關清代和民國時期東北經濟史方面的文獻資料。遼寧省檔案館館藏清代檔案如順治年間檔、盛京總管內務府檔、黑圖檔、軍督部堂、奉天交涉總局、奉天開埠局、奉天民政司、奉天調查局和蒙荒總局、奉天旗務處、三姓副都統衙門、雙城堡總管衙門檔案等;民國檔案如奉天省長公署、奉天官地清丈局、奉天省財政廳、奉天總商會、東三省商務和鹽務等部門檔案都包含豐富的經濟史資料。④遼寧省檔案館:《遼寧省檔案館指南》,北京:檔案出版社,1994年。吉林省檔案館館藏清代檔案如吉林全省林業總局、吉林山蠶局、吉林四合川林業分局、吉林礦政調查總局、吉林全省清理財政局、吉林清賦放荒總局、吉林餉捐總局、吉林蒙務處、吉林菓子樓、吉林省勸業道、吉林全省農務總會等檔案記載了放荒和清丈、移民、田賦、銀號行情、辦廠采礦及涉外經濟關系等內容。民國檔案包含的經濟史內容更為豐富。⑤吉林省檔案館:《吉林省檔案館指南》,第3-4頁,第9-10頁。黑龍江省檔案館館藏清代檔案如黑龍江將軍衙門、黑龍江行省公署、黑龍江全省墾務總局、黑龍江全省交涉總局、黑龍江城副都統衙門檔案,館藏民國檔案如黑龍江省政府、黑龍江省財政廳、黑龍江省實業廳、黑龍江省交涉公署、東省鐵路管理局地畝處、東省特別區地畝管理局等檔案,記載的清代和民國經濟史資料同樣極為豐富。⑥黑龍江省檔案館:《黑龍江省檔案館指南》,北京:檔案出版社,1994年,第6頁,第10-15頁。

二、東北經濟史檔案文獻的整理出版情況和存在的局限

有關東北清代和民國檔案經濟史資料的發掘和利用已經取得的成就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整理和編輯出版了一些經濟史檔案文獻資料;二是依據檔案文獻開展學術研究,出版了一些經濟史學術專著,發表了一些學術論文。

(一)東北經濟史檔案文獻史料集涉及的主題和內容

從主題來看,已出版的經濟史檔案文獻資料涉及:農業經濟、旗人旗務、路礦實業等;參務、鹽政、蠶業、林業等;商業金融、涉外貿易、外國殖民勢力對東北的經濟侵略以及貢賦和驛站等內容。其中,莊園與皇室經濟和旗務所占比重較高。

1.農業經濟

鄭毅等主編的《東北農業經濟史料集成》選錄的經濟史資料有很大比重取自檔案文獻,該書涉及內容廣泛,較全面地反映了東北農業經濟發展的歷史。⑦鄭毅主編:《東北農業經濟史料集成》(共五冊),《前言》,第2頁。李澍田主編的長白叢書系列《吉林農業檔卷》《雙城堡屯田紀略·東北屯墾史料》《蒙荒案卷》等選錄的檔案資料涉及吉林農業經濟和東北屯墾等內容?!都洲r業檔卷》選自吉林市檔案館館藏檔案,內容有土地政策和土地管理、賦稅制度、農業調查、農業組織和農業技術、建倉積谷等。⑧馬玉良、王婉玉選編:《吉林農業檔卷》(長白叢書),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峨p城堡屯田紀略》選自嘉慶十九年至道光三年間部分檔案,較全面地反映了雙城堡地區的屯田情況。①李澍田主編:《雙城堡屯田紀略·東北屯墾史料》(長白叢書),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稏|北屯墾史料》所選史料勾勒了清代黑龍江地區官莊旗地設立及旗人移屯情況,揭示了東北土地開發規律。②李澍田主編:《雙城堡屯田紀略·東北屯墾史料》(長白叢書),第211-212頁。

《清代內閣大庫散佚檔案選編·皇莊》選自順治、康熙、雍正朝滿文檔案,滿漢合璧文檔,目次為糧莊、果園、打牲和畜牧類。③遼寧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大連市圖書館文獻研究室、遼寧省民族研究所歷史研究室:《清代內閣大庫散佚檔案選編·皇莊》(上下冊),沈陽:遼寧民族出版社,1989年,前言,第1-3頁?!妒⒕┗是f檔案史料選編》選錄部分有關盛京皇莊包括糧莊、棉莊、鹽莊和靛莊等方面情況的檔案史料。④遼寧省檔案館編:《盛京皇莊檔案史料選編》,沈陽:遼海出版社,2006年?!肚宕⒕﹥葎崭疂M文檔案選譯(一)皇莊》選譯檔案涉及盛京內務府設置及其對盛京地區皇室莊園的管理等。⑤何榮偉、張虹、馮璐:《清代盛京內務府滿文檔案選譯(一)皇莊》,《滿族研究》2016年第1期,第72-97頁?!妒⒕﹥葎崭Z莊檔案匯編》⑥遼寧省檔案館編:《盛京內務府糧莊檔案匯編》(上下冊),沈陽:遼沈書社,1993年。選自《順治年間檔》《黑圖檔》《盛京內務府檔》等有關盛京內務府糧莊的部分檔案,內容涉及糧莊數量、分布及管理、糧食使用、繳納和存貯等,是研究清代東北土地關系的重要資料。⑦唐英凱:《〈盛京內務府糧莊檔案匯編〉評介》,《清史研究》1995 年第4 期,第116 頁;唐英凱:《評〈盛京內務府糧莊檔案匯編〉》,《社會科學輯刊》1995年第3期,第159頁?!丁春趫D檔〉中有關莊園問題的滿文檔案文件匯編》選譯檔案記載了康熙初年內務府所屬盛京莊園和果園及打牲等方面的自然狀況以及有關編莊和納賦等內容,為研究清廷在東北設立的果園等基本情況及東北地區的社會經濟形態,提供了第一手原始資料。⑧關嘉錄、王佩環譯,佟永功校:《〈黑圖檔〉中有關莊園問題的滿文檔案文件匯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摘:《清史資料》第五輯,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第1頁。

2.旗人旗務

《興京旗人檔案史料》收錄了嘉慶二十一年至民國四年的部分文檔,內容涉及土地買賣和相關民事案件的處理等情況。⑨遼寧省檔案館編:《興京旗人檔案史料》,沈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1年?!肚宕謾n案史料選編·吉林旗務》選自吉林省檔案館館藏清代吉林旗務處檔案全宗部分檔件,較完整地反映了清末吉林省旗務改革活動。⑩吉林省檔案館、吉林省少數民族古籍整理辦公室編:《清代吉林檔案史料選編·吉林旗務》,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序言,第7-8頁?!都制烊松嫛房陀^地反映了吉林旗人的生計情況。?吉林省檔案館、吉林省少數民族古籍整理辦公室編:《清代吉林檔案史料選編·吉林旗人生計》,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

3.參務鹽政蠶業等

《清代東北參務》分清代東北參務提要和清代東北參務史輯兩部分內容。后者選錄了東北人參、清前中期東北參務制度、參票與參務管理、民票、招商刨采與商買余參,私挖、參犯與官民爭利、清代參禁、參務積弊與乾隆參務案、嘉慶參務案以及秧參之崛起等主題史料?!妒⒕﹨諜n案史料》選自《黑圖檔》《盛京內務府檔案》《興京縣公署》《復縣公署》自康熙三年至光緒三十一年間部分檔件,按時間先后順序進行編輯,內容涉及盛京采參,寧古塔和三姓采參等。?遼寧省檔案館編譯:《盛京參務檔案史料》,沈陽:遼沈出版社,2003年。

《清代吉林鹽政》選錄的檔案史料包括鹽業整頓和奏議、章程、調查、開辦、交涉、運儲、商銷、緝私、工程、會計等方面的文電、圖表等總計117 件,是研究吉林鹽政發展情況的第一手珍貴史料。①吉林師范學院古籍所:《清代東北參務·清代吉林鹽政》(長白叢書),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肚宕謾n案史料選編·蠶業》選錄的檔案史料記錄了清代吉林地區養蠶業及蠶業推廣等情況?!肚宕謾n案史料選編·吉林貢品》選錄的檔案資料反映了清代吉林向皇室進送貢品等情況。②吉林省檔案館編:《清代吉林檔案史料選編·吉林貢品》,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

4.工礦實業

《清代吉林檔案史料選編·工業》所選檔案史料反映了清代吉林地方開礦設廠和興辦實業等情況。③吉林省檔案館編:《清代吉林檔案史料選編·工業》(上、中、下),吉林省檔案館,1985年內部版?!肚宕吔妨铣灞緟R編·東北地區·礦檔》所選檔案內容反映了清代東北地區的礦業開發情況?!豆饩w年間開辦黑龍江漠河金礦史料》從宮中朱批奏折、軍機處錄副奏折、外務部等全宗檔案中選錄相關檔案編成,為研究清政府“興利實邊”政策和漠河金礦的經營方式等提供了第一手史料。④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光緒年間開辦黑龍江漠河金礦史料》(上、中、下),《歷史檔案》2004年第1、2、3期?!吨袊焚Y料匯編·礦務檔》所選檔案涉及吉林礦務:籌辦吉林礦務,吉林中俄礦務交涉,夾皮溝金礦,三姓金礦,天寶山銀礦,蜂蜜山煤礦,長春火石嶺煤礦等情況;黑龍江之礦務:俄人請辦黑龍江各礦,中俄合辦璦琿煤金礦,漠河金礦,觀音山金礦,都魯河金礦,寬河金礦,察漢敖拉煤礦,鴨綠江太平山煤礦等情況。⑤臺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國近代史資料匯編·礦務檔·吉林·黑龍江》,1985年。

5.涉外貿易和經濟侵略

《清代民國吉林檔案史料選編·涉外經濟貿易》選自吉林省檔案館館藏清代至民國初年涉外經濟貿易檔案總計728件,內容涉及與日本和俄國及其他國家之間的經濟貿易情況,是研究清代和民國時期東北涉外經濟貿易的第一手史料。⑥吉林省檔案館、吉林師范學院古籍研究所:《清代民國吉林檔案史料選編·涉外經濟貿易》(上下冊)(長白叢書),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

《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檔案資料選編·東北經濟掠奪》主要選自中國審判日本侵華戰犯和偽滿漢奸檔案等,內容包括偽滿洲國實行的經濟統制政策、推行備戰的產業開發五年計劃、對農產品和鐵煤石油等重工業資源的掠奪、北邊振興計劃和日本百萬戶移民計劃實施情況、鴉片政策和金融搜刮及強制征集和奴役勞工。⑦中央檔案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吉林省社會科學院合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檔案資料選編·東北經濟掠奪》,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該書所選史料對研究日滿時期尤其是偽滿中后期日本在中國東北的經濟殖民掠奪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度毡镜蹏髁x侵華檔案資料選編·東北大討伐》所選檔案史料揭露了日本殖民主義侵華罪行,包括間接反映的經濟侵略。⑧中央檔案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吉林省社會科學院合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檔案資料選編·東北大討伐》,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吨袞|鐵路》收錄了“駐俄公使徐景澄與華俄道勝銀行訂立的入股合開銀行合同,中俄合辦東省鐵路公司合同,掠奪中國礦產資源的開采煤金、林業礦產合同,黑龍江流域行船章程,鐵路交涉局、稅務局等機構的設置”等檔案史料,⑨黑龍江省檔案館:《中東鐵路》,黑龍江出版總社,第一冊1986 年出版,第二冊1981 年出版,第三冊1987 年出版。黑龍江省檔案館編:《黑龍江省檔案館指南》,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1994年,第275頁。揭露了俄國對中國東北的經濟侵略行徑。

(二)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局限與不足

上述檔案文獻整理成果為研究清代和民國時期東北經濟史提供了便利,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諸如皇室莊園經濟、土地政策和制度等問題的研究。東北農業經濟史研究能夠出版一系列內容全面的專著,與經濟史檔案資料整理工作有很大關系。長白叢書系列專著就是在對檔案等文獻資料整理的基礎上寫作出來的。

另一方面,我們也注意到,以往的工作和成果也存在著一些局限和不足。首先是相對于數量龐大的原始檔案而言,已整理和出版的經濟史檔案文獻資料是非常有限的。其次是已整理的檔案文獻資料主要涉及皇莊糧莊等少數主題,其他許多經濟史主題尚未有成果出版。再次是已出版的檔案資料缺乏系統性,在主題和內容上不能形成完整的體系,在時間上不能貫通。此外,我們注意到,近年所出檔案資料影印版有增多趨勢,盡管影印可以保留原始性,但因閱讀等方面的原因,比如很多讀者缺乏古文功底,其適讀面非常有限,利用率不高,這就限制了其價值。

三、學界利用檔案文獻取得的研究成果

自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學界利用檔案文獻研究東北經濟史者增多,發表了不少文章,也出版了一些專著。這些研究成果主要或部分依據檔案文獻,各自針對某個專題進行探討,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著諸多局限和不足。

(一)經濟史研究成果涉及的主題和內容

迄今已發表的研究成果討論農業經濟的相對較多,具體包括官莊、盛京內務府皇莊、糧莊、棉莊、旗地、土地制度、戶口等,尤其是皇室莊園經濟;其他有參業參務、貢賞制度、地區經濟、封禁政策、商業金融、殖民經濟侵略等。因受字數容量所限,本文僅以典型成果為例來說明檔案文獻的利用情況。

1.農業經濟

《滿族莊園經濟探索》一文依據《滿文老檔》《盛京內務府糧莊檔案匯編》《黑圖檔》《清代內閣大庫散軼檔案選編》等文獻來考察滿族莊園經濟的分類,探討了清代皇莊長興不衰的原因。①關克笑:《滿族莊園經濟探索》,《滿族研究》1996年第3期,第23-34頁?!肚宕鷸|北官莊的由來和演變》一文依據《奉天省公署檔》《三姓副都統衙門檔》等文獻考察了清代東北官莊的由來和演變。②王革生:《清代東北官莊的由來和演變》,《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9年第3期,第66-72頁?!犊滴醭⒕﹥葎崭是f的管理》一文依據《黑圖檔》中的滿文檔案考察了盛京內務府皇莊的管理情況。③魏鑒勛、關嘉錄:《康熙朝盛京內務府皇莊的管理》,《故宮博物院院刊》1984年第2期,第21-25頁?!妒⒕﹥葎崭Z莊述要》一文依據《黑圖檔》《順治年間檔》《盛京內務府檔》等文獻考察了盛京內務府糧莊的設置、糧莊的數目和分布、管理等。④佟永功、關嘉祿:《盛京內務府糧莊述要》,《歷史檔案》1995年第1期,第89-97頁?!妒⒕﹥葎崭耷f》一文依據《黑圖檔》等文獻考察了盛京內務府所屬棉莊情況。⑤關克笑:《盛京內務府棉莊》,《社會科學輯刊》1989年第4期,第99-103頁?!肚宕鷸|北果園的設立與變遷》一文利用《滿文老檔》《黑圖檔》《奉天省長公署檔》《清代內閣大庫散軼檔案選編·皇莊》等文獻考察了清廷在東北設立的果園的歷史變遷。⑥關亞新:《清代東北果園的設立與變遷》,《貴州社會科學》2020年第5期,第57-63頁?!稏|北旗地研究》一書利用《吉林農業檔案》《清代黑龍江檔案選編》《內務府奏銷檔》《寧古塔副都統衙門檔》《琿春副都統衙門檔案》等多種檔案文獻和其他史料對清代東北旗地進行了研究。⑦刁書仁:《東北旗地研究》(長白叢書),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肚宕⒕┢斓匮芯俊芬罁吨刈g滿文老檔》《奉天省長公署檔》等檔案文獻考察了清代盛京旗地的形成和發展、旗地類型和經營方式等。⑧趙維和:《清代盛京旗地研究》,《滿族研究》1999年第1期,第38-43頁。

近代東北農業史研究中,水稻的傳入和水田的發展備受關注?!督r移民與東北地區水田開發史研究》一文利用《奉天全省官地清丈局兼屯墾局報告書》《吉林省長公署檔案》《吉林省政府檔案》《吉林行政公署檔案》《吉林全省清理田賦局報告書》《永吉縣政府檔案》《吉林墾殖分會檔案》《黑龍江省行政公署檔案》等多種檔案文獻及其他史料考察了近代朝鮮移民與東北水田開發的關系。①衣保中:《近代朝鮮移民與東北地區水田開發史研究》,南京農業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2年?!督緜魅霒|北及其影響研究》一文利用了《舊滿洲經濟統計資料》《和龍縣公署》等檔案文獻及其他史料考察了水稻傳入東北后引起的復雜矛盾以及對東北農業的影響。②金穎:《近代水稻傳入東北及其影響研究》,《中國農史》2010年第3期,第35-41頁、第139頁。

2.參業和貢賞制度

《清代東北采參業的興衰》一文依據《黑圖檔》《三姓副都統衙門檔》《盛京通志》等文獻對清代東北參業興衰演變進行了考察。③王佩環:《清代東北采參業的興衰》,《社會科學戰線》1982年第4期,第120-124頁?!肚宕⒕﹨栈顒邮雎浴芬晃睦谩逗趫D檔》《盛京內務府檔》等文獻梳理了清代盛京地區參務活動的演變史。④佟永功:《清代盛京參務活動述略》,《清史研究》2000年第1期,第42-49頁?!逗喺撉宕鷸|北邊疆民族政策——從貢貂賞烏林制度說起》一文依據《三姓副都統衙門檔》《天聰九年檔》等文獻考察了清王朝在東北的貢貂賞烏林制度。⑤佟永功、關嘉祿:《簡論清代東北邊疆民族政策——從貢貂賞烏林制度說起》,《民族史研究》2002 年3 月,第301-309頁?!肚宕⒕﹪鷪鲐暵够顒犹轿觥芬晃囊罁都螒c道光兩朝上諭檔》《盛京總管內務府檔·嘉慶朝》《奉天公署檔》等文獻資料考察了盛京圍場進送貢鹿的情況。⑥周爽:《清代盛京圍場貢鹿活動探析》,《東北亞研究論叢》2014年第1期,第159-168頁。

3.東北經濟開發

研究清代和民國東北開發的成果比如《黑龍江開發史》《東邊道經濟開發史略》《長白山區開發史稿》《近三百年東北土地開發史》等都利用了一些檔案文獻?!肚迥┮詠頄|北森林資源開發及其環境代價》一文利用了《吉林行省檔案》《黑龍江省文報總局檔案》《滿蒙全書》等檔案資料考察了清末以來東北林業的興起和森林開發及日俄對森林資源的掠奪。⑦衣保中、葉依廣:《清末以來東北森林資源開發及其環境代價》,《中國農史》2004年第3期,第115-123頁?!稏|北近代林業經濟史》一書利用了《滿洲秘檔》《哈爾濱木石稅費總局卷》《東省鐵路公司購地伐木合同及各章程》等檔案資料及方志等文獻考察了康熙年間至九一八事變期間東北林業經濟的演變歷史。

4.商業和貿易

《清代東北的商埠》一文依據《奉天行省公署檔》《奉天稅務監督署檔》《營口縣公署檔》等文獻資料考察了清代東北的商埠。⑧王革生:《清代東北的商埠》,《社會科學輯刊》1994年第1期,第112-118頁?!肚宕鷸|北貨幣金融述略》一文利用了部分檔案文獻來考察清代東北的貨幣金融政策等問題。⑨王革生:《清代東北貨幣金融述略》,《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6年第3期,第84-93頁?!墩撉宕卸黻懧焚Q易的變遷》一文利用了《清代中俄關系檔案史料選編》等文獻考察了清代中俄陸路貿易的歷史變遷。⑩衣長春、宋媛媛:《論清代中俄陸路貿易的變遷》,《黑龍江民族叢刊》2013年第2期,第99-103頁?!对囌摵邶埥貐^與沙俄的貿易》一文利用《清代中俄關系檔案史料選編》《黑龍江將軍衙門檔案》《紅檔雜志有關中國交涉史料選譯》等文獻考察了黑龍江地區與沙俄的貿易關系。?張鳳鳴:《試論黑龍江地區與沙俄的貿易》,《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3年第1期,第65-75頁?!渡降べQ易與清日兩國的東北亞政策》一文利用《題為寧古塔費雅喀里長往京城娶妻事》《三姓副都統衙門滿文檔案譯編》等文獻考察了黑龍江下游流域的少數民族與庫頁島阿伊努族之間的山丹貿易的興衰。①陳詩蘭:《山丹貿易與清日兩國的東北亞政策》,《外國問題研究》2019年第3期,第36-43頁。

5.經濟殖民侵略

清代至民國時期外國殖民勢力對中國東北的經濟侵略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經濟史課題?!渡郴识韲訆Z中國東北林業史考》利用黑龍江省檔案館《滿洲秘檔》《東省鐵路公司成案要覽初稿》《東省鐵路公司購地伐木合同及各章程》等檔案及地方志等文獻資料來考察沙俄對中國東北森林資源的掠奪史。②王長富:《沙皇俄國掠奪中國東北林業史考》,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6年?!督詠砣斩砬终紪|北的環境影響——著重于森林資源的考察》一文利用《滿鐵檔案資料匯編》《偽滿史料叢書·經濟掠奪》《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匯編》等文獻資料考察了日俄對中國東北森林資源的掠奪及其造成的環境影響。③李志英:《近代以來日俄侵占東北的環境影響——著重于森林資源的考察》,《晉陽學刊》2019 年第3 期,第14-22頁?!吨厮苓吔喚G江右岸的林木采伐、森林交涉與邊疆秩序》一文依據《東北邊疆檔案選輯》及遼寧省檔案館館藏檔案資料來研究日俄等勢力對中國鴨綠江右岸地區林木資源的采伐和爭奪。④池翔:《重塑邊疆——鴨綠江右岸的林木采伐、森林交涉與邊疆秩序》,《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 年第5期,第267-278頁?!督毡緦Ω沸旅旱V資源的掠奪(1908—1945)》利用《阜新礦業有限公司檔案館館藏阜新炭礦勞務統計月報》《滿鐵檔案選編》等文獻來考察日本對阜新煤礦資源的掠奪。⑤王廣軍:《近代日本對阜新煤礦資源的掠奪(1908—1945)》,東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

(二)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局限與不足

由上可見,學術界利用檔案文獻研究東北經濟史已經取得了不少成果,其中農業經濟史研究最為突出,特別是李澍田主編的長白叢書系列,利用了較多的檔案文獻資料。不少專著的完成大都是建立在對包括檔案在內的文獻資料搜集和整理基礎上的。如上所述,一些具有開創性的農業經濟史研究成果能夠問世是與檔案等文獻資料的整理和充分利用分不開的。從中能夠看到,史料尤其是作為一手原始資料的檔案文獻的豐富與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研究成果的深度和水平。

不過,既往研究也存在諸多局限和不足。首先是從總體上看檔案文獻的利用率不高。很多研究成果沒有利用檔案文獻,或利用比重不大,或多轉引二手檔案文獻資料。各市縣等地方檔案利用率很低,多數檔案沉睡在檔案館中無人問津。某些專題研究,像鐵路史研究離不開檔案,但既有成果很少利用。充分利用檔案文獻研究東北經濟史的成果大多出自少數幾位學者手中。雖然近些年東北經濟史研究成果有增多趨勢,但檔案文獻利用率卻在下降。即便使用了檔案文獻,但是斷章取義的拿來主義比較普遍,對檔案內容未加甄別,甚至存在誤讀誤解的現象。

四、東北經濟史研究中檔案文獻發掘和利用的路徑

綜上所述,總體來看,既往東北經濟史研究中檔案文獻的利用率不高,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經濟史的研究水平。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檔案文獻利用不便,檔案數量龐大冗碎,多數檔案未經整理,不懂滿文、不能識讀繁體字以及缺乏古籍文獻功底,不能甄別文獻中的錯訛之處,浮躁心態和功利主義等,都是影響檔案文獻利用的因素。檔案是對過去歷史的記錄,檔案的價值在于利用,不能利用就沒有價值。要充分發掘檔案文獻的利用價值,轉變認識是前提,只有充分認識到檔案文獻的多方面價值,特別是對于深化學術研究的重要價值,才能切實重視檔案文獻,進而努力探討和踐行檔案文獻利用的有效方式和途徑。

(一)加速推進檔案文獻的電子化和數字化

檔案文獻的開發利用首先要解決的是利用不便的問題。在很長的時期里,檔案文獻的利用需要到檔案館去查閱,因受時間和空間及使用等方面的限制,加之檔案數量龐大,且多數未經整理,查閱和利用極為不便,耗時長,效率低。如今,這種傳統的檔案文獻查閱和利用方式已經不適應時代要求了,應當與時俱進,進行必要的改革。改革的途徑之一,就是充分運用各種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加快檔案文獻的電子化和數字化,建立檔案文獻數據庫,向全社會免費開放,以便利高??蒲性核壬鐣鞣綄n案文獻的檢索和利用,更好地發揮檔案的價值。

檔案文獻數字化具體是指:“按科學的方法分門別類地以電子格式加工、處理、存儲文獻檔案資料,并能對這些信息資源進行高效的插入、刪除、修改、檢索、通過訪問接口和信息保護等操作的過程?!雹仝w雄:《明清檔案整理數字化工作的若干思考》,《歷史檔案》2013年第4期,第126頁檔案數字化工作在中國已開展多年,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在檔案數字化建設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東北地方歷史檔案因多種原因進展有限,亟待加速推進。檔案數字化的目的一是便利更多人更加便捷地接觸和利用檔案,二是提高檔案利用效率。對檔案做好數字化處理之后,還需要建立檔案文獻數據信息平臺,將所有數字化檔案存儲于平臺,供用戶檢索和利用。檔案文獻數據庫要實現多功能利用,做到全條目檢索,全文閱讀,能夠進行編輯??蓞⒄辗街緮祿炷J竭M行建設,能進行主題檢索,能實現繁簡體字轉換,可以做標注,等等。檔案作為一種公共資源應該向使用者免費開放,不應設置使用限制。檔案數據庫一旦建成并能有效運行,檔案的檢索和利用便可不受時間和地域限制,這樣會極大地提高檔案文獻的利用效率。當然,在推進這項工作的過程中可能還會有很多技術和知識等方面的問題有待克服,需要統一規劃,保證質量。此外,明清和民國時期的歷史檔案還有其特殊性,需要更多專門人才,做專業性處理。

(二)加快推進經濟史檔案文獻的整理和出版工作

除了利用上的不便以外,影響和制約明清和民國檔案利用的主要因素還在于專業層面。清代民國檔案多為繁體字,大都未斷句標點,目前大陸能夠識讀繁體字的人越來越少,甚至包括很多學者都存在閱讀上的困難,更談不上研究了。此外,檔案文獻數量龐大內容細碎冗長等因素也都限制了檔案文獻的利用。近些年出版了不少影印版檔案文獻,影印檔案文獻雖然能夠保持檔案的原始性,但因未加整理和注釋以及未做必要的編輯,其利用也存在很大局限。歷史地看,整理和編輯檔案文獻資料匯編或選編是一條有效途徑,比如長白叢書系列檔案文獻資料集就很典型。雖然學界迄今已出版了一些經過編輯和整理的經濟史檔案文獻資料集,但是相對于卷帙浩繁的檔案來說,其所占比重還是非常低的,因此應高度重視和加快推進對檔案文獻的整理、編纂和出版等工作,遵循古籍文獻整理的基本原則和科學精神,認真地選取檔案史料,進行考訂、斷句、標點、正誤、整理、編輯和出版。

檔案文獻整理工作的第一步要做好檔案選錄,一般來說應按主題來選取和分類檔案文獻,圍繞主題擇錄史料,以時間為序排列資料。檔案史料的選錄還要注意原始性、全面性和相關性。原始性就是盡可能保持檔案原貌,首次收錄和發表。全面性就是要考慮錄入史料的完整性,盡可能不做刪減,并根據關聯性酌加史料。對于內容冗長而不相關者,可適當刪減。其次要進行斷句標點。對于那些古體字、繁體字和異體字等,要注明其意并標注簡體字。再次要對舛誤錯訛之處進行校改。這樣便可節省研究者閱讀文獻的時間,從而極大地提高學術研究的效率。

(三)加快推進滿文檔案文獻的譯編工作

滿文檔案文獻對于研究東北經濟史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因為清代東北檔案有很多用滿文書寫。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遼寧、吉林和黑龍江三省及所屬市縣檔案館藏有大量滿文檔案。乾隆朝,特別是康熙、雍正和乾隆朝以前的檔案以滿文居多,要研究清朝前期的歷史包括經濟史離不開滿文檔案資料。清朝對外關系中形成的檔案也多采用滿文。滿文檔案所記多為滿族貴族政要之活動?,F存于遼寧省檔案館的《順治年間檔》《黑圖檔》《盛京內務府檔》等檔案數量龐大,其中順治、康熙、雍正三朝均為滿文,乾隆朝滿漢文均有。因語言文字上的障礙,這些檔案利用率不高。①唐英凱:《〈盛京內務府糧莊檔案匯編〉評介》,《清史研究》1995 年第4 期,第116-120 頁;唐英凱:《評〈盛京內務府糧莊檔案匯編〉》,《社會科學輯刊》1995年第3期,第159頁。

清代東北滿文檔案文獻的譯編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主要體現在已編譯出版了不少滿文檔案文獻資料集,利用滿文檔案文獻開展了一些研究。已編譯出版的滿文檔案資料不少,例如《滿文老檔》《雍乾兩朝鑲紅旗檔》《三姓副都統衙門滿文檔案譯編》《天聰九年檔》《崇德三年滿文檔案譯編》《清代錫伯族檔案史料》《清代中俄關系檔案史料選編》《清代內閣大庫散佚檔案選編》等。②佟永功、關嘉祿:《關于滿文檔案整理翻譯的幾個問題》,《滿族研究》1996年第4期,第34頁。不過,相較于數量龐大的滿文檔案,已編譯出版的只占很小比重,工作遠遠不夠。而且,滿文檔案文獻的整理和編譯出版工作以及利用滿文開展學術研究的成果目前還有下降趨勢。

導致上述局面的原因,首先在于社會對滿文的重視不夠,滿文人才缺乏,精通滿文的人才越來越少。語言文字上的障礙,加之使用上的不便,以及不愿付出更多辛苦等諸多方面的因素,致使滿文檔案文獻利用率不斷下降。滿文檔案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嚴重影響和制約了清代東北經濟史研究。滿文檔案文獻史料的缺失會導致對很多歷史問題的研究不能前后貫通等局限。要切實推進東北經濟史研究,必須高度重視滿文檔案文獻的發掘和利用。這個問題的解決主要取決于滿文人才的儲備和水平,這就對滿文人才的培養提出了要求。20 世紀80 年代是滿文檔案整理和編譯出版的一個“興旺時代”,這與六七十年代國家重視滿文檔案整理和翻譯人才的培養是有很大關系的,③佟永功、關嘉祿:《關于滿文檔案整理翻譯的幾個問題》,《滿族研究》1996年第4期,第33頁。這是歷史的經驗。當下應把培養滿文人才作為一項長期戰略任務來抓。其次應開展滿文檔案情況調查,以了解東北滿文檔案的整體情況。再次應加快推進滿文檔案的譯編、整理和出版工作,以提高滿文檔案的可用度。

(四)加快深化和提升經濟史研究的深度和水平

經驗證明,將檔案文獻的整理與經濟史研究結合起來,以檔案文獻整理帶動經濟史研究,拓展經濟史檔案文獻資料整理的主題,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樣既能推進檔案文獻的整理工作,又能深化和提升經濟史研究的深度和水平。鄭天挺指出,檔案文獻“不整理不分類就不能利用,要利用不能不進行研究”。他認為實現兩者的結合要從兩方面做起:“一是結合歷史整理檔案;二是根據檔案改造歷史?!币簿褪钦f依據檔案來研究歷史。他說:“從過去配合清初歷史研究,整理并利用了一部分檔案,許多歷史問題初步得到解決了?!彼v道:“‘以任務帶動科學研究’這個提法可能有問題,但還有其積極的一面?!笨梢酝ㄟ^申報和開展各類歷史檔案文獻整理和研究項目來帶動經濟史研究,實踐證明很有效。第二個方面的意思是說要做好檔案文獻的整理工作必須具備一定的歷史知識。檔案文獻的整理要有歷史學者參與。鄭天挺所說的“根據檔案改造歷史”,就是要在檔案中發現新史料,并據此充實和修正歷史,進而形成客觀全面的歷史認知。④鄭天挺:《清史研究和檔案》,《歷史檔案》1981年第1期,第5-13頁。

此外,前文所列的經濟史檔案文獻資料集主題較窄,農業及相關主題整理出版較多,其他主題比如賦稅、金融、商業、貿易、路礦實業、涉外經濟關系、經濟殖民侵略等較少,需要拓展主題,今后應更多地圍繞這些新的主題來開展檔案文獻資料的整理和出版工作。從東北經濟史既有研究成果來看,清代皇莊、糧莊等專題使用了一些檔案文獻資料,民國經濟史研究檔案文獻利用率相對來說要低一些。早期有不少成果帶有梳理和再現歷史的特點,晚些時候雖有新的論題,但很少利用檔案文獻??傮w來看,目前東北經濟史研究在深度和水平上有待進一步提升,推進檔案文獻資料的整理,進一步充分發掘和利用檔案文獻是一條有效途徑。

綜上所述,當前應高度重視和充分發掘檔案文獻的史料價值,但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認識到,檔案文獻是有其局限性的,關于這個局限,鄭天挺講過三點:一是現存檔案數量非常之多,浩如煙海,整理和利用要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和資源,如果沒有一點獻身精神,是很難堅持下來的。二是亂,這是必須對檔案文獻進行整理的原因。三是不全。鄭天挺認為“歷史檔案沒有全的,一件事沒有從頭到尾完整齊全無缺的”。因此,檔案文獻資料的使用就需要仔細甄別和研究,“不能以歷史檔案之有無定事實之有無”。此外,作為一種官方文書的檔案大部分內容反映的是當時的政策和時局,因此歷史研究不能僅憑檔案,除了檔案以外還要廣泛地利用其他形式的各種史料,并與檔案文獻史料進行比對和綜合,如此,才能客觀全面地再現歷史的真實。①鄭天挺:《清史研究和檔案》,《歷史檔案》1981年第1期,第5-13頁??傊?,要辯證地認識檔案,從而有效地發揮其在歷史研究中的作用。

猜你喜歡
經濟史滿文盛京
讀馬德斌《中國經濟史的大分流與現代化——一種跨國比較視野》
論盛京文化——從清前史規劃討論談起
制造認知沖突,優化經濟史教學——以《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一課為例
盛京往事
補足中國經濟史教材短板,有效備考全國卷——以人民版必修Ⅱ為例
清代盛京刑部四題
信息化,“盛京”加速的新引擎
滿文本《金剛般若波羅密經》翻譯方式探析——以《發愿文》、《普回向真言》為例
三田渡漢文滿文蒙古文碑文對比研究
2013年中國現代經濟史研究中的若干創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