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型的語用現象和文化知識

2024-01-22 12:17
教學考試(高考語文) 2023年6期
關鍵詞:對偶諧音語言

吳 星

(安徽省樅陽縣宏實中學)

“趣味語用”欄目植根于語言建構與運用這一豐富的語言實踐,是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基礎,能夠讓學生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獲得語言知識與語言能力,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繼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而達到符合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

本期欄目我們選擇了《孫行者與祖沖之——對仗句雜談》 《同音詞的妙用》兩篇文章,既有對偶(對仗)相關知識的積累運用,也有對同音詞妙用的探究,不僅引導學生體會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也實現了從課內到課外的拓展延伸。問題探究緊扣語言知識積累、閱讀和寫作,凸顯語言運用的實踐體驗。

孫行者與祖沖之——對仗句雜談

【閱讀提示】

對偶是漢語修辭中特有的一種把字數相等、結構相同、意義相關的兩個句子或短語對稱排列在一起,表示相反、相關或相連意思的修辭手法。因古代宮廷護衛列隊持仗相對而立,在形式上跟對偶一樣對稱,所以對偶也叫作“對仗”。這是對中華民族文化傳統的一種繼承,在其發展過程中,逐漸成為“形相對,神相連”的內容和形式高度統一的修辭手法。閱讀本文,既可以積累對偶(對仗)的相關知識,又可以從中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有一次電視節目中提到,80多年前清華大學出的一道入學考試題的題目叫作“孫行者”,是一個對仗題的上聯,要求應考者對出下聯。結果大都交了白卷,個別才思敏捷的對了“胡適之”,算是沾了點邊兒。原來參考答案是“祖沖之”。

根據對仗的要求看,這個題目和答案確實不錯。不管從意義上、語音上、結構上去衡量,上下都是對得極為工整的?!皩O行者”是文藝作品中的可愛形象,他能七十二變,神乎其神;“祖沖之”是廣為傳頌的歷史人物,他在數學和天文學上的巨大成就舉世矚目。從字面上看,“孫”對“祖”,對得很巧?!靶小睂Α皼_”,一個緩緩的動作對一個激烈的動作,對得頗工。從音律上看,三個音節對三個音節,且“孫行者”三字為平平仄,“祖沖之”三字為仄仄平,對得天衣無縫。從語法上看,“孫”和“祖”都是名詞,“行”和“沖”都是動詞,“者”和“之”都是虛詞,一一相對,熨帖自然,都是一個人的名字,且都是主謂結構。當然,出題者這些想法,很難使考場上的考生都能捉摸透的,交白卷實在難免。對“胡適之”者,應該說對得也是不錯的,但“胡”與“孫”都是平聲字,不大合乎平仄相對的要求。

分析了這副對聯,就可看出對仗句的基本要求:章義、音節、語法結構等都一一相對。對偶,或反對,或正對,或串對,一般以反對為佳,而且對得越工整越好。寫對仗句不僅要斟酌詞義,還要斟酌語音——聲韻調和詞語之間的組合關系。這些都考慮到了,才能使對仗這種形式更加完美,更富有表現力。

唐朝詩人李商隱《無題》詩中的名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就是對仗句,用上面說到的三條標準衡量,也是對得很工整的。上句平平仄仄平平仄,下句仄仄平平仄仄平;“絲方盡”對“淚始干”,更令人玩味無窮,詩人想念戀人,思到人死才止,哭到淚干方罷。因此至今吟起來,這兩句仍然朗朗上口,鏗鏘有力,表現了形式上的對稱美和音律的節奏美。當然,我們應該看到,李商隱的這個名聯之所以成為傳世佳作,譽為千古絕唱,同時與它的構思精巧、選詞精當也有著密切的關系。詩人用了諧音,以“絲”諧“思”,這一獨特的構思,表達了青年戀人間那種刻骨銘心、思而不見的纏綿之情,展現了他們之間的忠貞、深沉的愛情,確實是別具匠心的。

對偶是漢語表達上的一個很重要的手段,用得比較廣泛。這種表現手段的產生、發展,與古代漢語的特點有著密切的關系。因為古漢語詞匯絕大多數是單音節的,在書面形式上,一個漢字一個意思,選用起來靈活方便,這個先天的有利條件,使句子間配成對偶就容易了,如果多為“英特納雄耐爾”這樣的多音節的外來詞,組織對偶句恐怕就非常困難了。

對偶句大量出現,以至占有統治地位,是魏晉南北朝這幾百年間的事兒。那時候不管什么文體,都是用對偶句,要求上下兩句字數一樣,意思相對,故曰“駢體文”。這種駢體文占統治地位的時期,盡管不無仁人志士反對,但終究未能挽回總的潮流。直到唐初,像王勃那樣,盡管對駢體文很不贊成,但是他的名篇《滕王閣序》還是用駢體文寫的,由此也可見駢體文勢力之大。

然而,事物的發展往往要走向它的反面,本來駢體文、對偶句是一種很不錯的表現形式,但當它只追求形式、嚴重束縛作者思想的時候,它就臨近衰落了。中唐時期韓愈、柳宗元及其門生們異軍突起,發起古文運動,攻擊駢體文,提倡古文,聲勢浩大。古文運動是文體革新運動,它沖破刻板的框框,使作者的思想能夠得到充分發揮,這是應該充分肯定的。

但不管古文家們如何反對駢體文,對偶、對仗并沒有被反對掉,在一些場合、一些體裁中仍舊得到重視。比如,律詩就要求對仗,五言律詩和七言律詩一般都要求中間兩聯是對仗句,否則就違反了規則,成了失對。杜甫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李白的“田家秋作苦,鄰女夜舂寒”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以及賈島的“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等,都是對仗工整、膾炙人口的佳句。另外,還有很多構思精巧、寓意深刻的諺語,如“拳不離手,曲不離口” “月暈而風,礎潤而雨”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等,如果不是那樣對偶工整,恐怕流傳就會大受影響了。我們還可試想,如果蘇州園林滄浪亭前那副“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的對子和拙政園里那副“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的對聯都不存在了,那里還會有那么多的流連忘返的游客嗎?很多人千里迢迢去昆明登大觀樓,如果沒有那副寫景抒情、憶歷史、述現實的舉世聞名的長聯,恐怕許多游客就不會有那么大的興味了。

駢體文、對仗句,經過提倡、盛行到受到反對、衰落,又回到平靜的位置?,F在平心靜氣地觀察一番,對仗句、駢體文,如果強調到極端程度,那就一定會走到形式主義的道路上去,鉆進死胡同里,這已有歷史為證,不必再說;但運用得當,將為文章增色不少,這也是事實。這種表達形式,有其積極的一面,至少在追求形式美這一點上是不錯的。如果我們辨明利弊,去弊存利,提倡在寫作中,特別是在寫詩中,講究一下對仗,使詩句易讀易誦,這不僅是應該的,而且也是必要的。

(摘編自《語文應用漫談》,商務印書館2015年版,作者:孟守介)

【問題探究】

1.本文第四段以唐朝詩人李商隱的名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為例,說明上佳的對仗句在章義、音節、語法結構等方面都應做到完美,需對得非常工整?,F請仿照此例,再從李商隱的詩歌中找出一對仗句,分析其是如何做到符合對仗句的基本要求的。

參考答案:見P07

同音詞的妙用

【閱讀提示】

同音詞是一種特殊的語言現象,如果能恰當地使用,會顯示出語言的極大魅力,產生耐人尋味的表達效果。因此,同音現象從古至今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被廣泛運用,尤其在歇后語、詩詞、對聯、討口彩、廣告、腦筋急轉彎中極為常見,幾乎變成了一種修辭方法,為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閱讀本文,可以更深入地體會同音詞這一語言現象的妙處,從而對中國漢字文化產生更為濃厚的興趣。

蘇東坡和佛印是好朋友,兩人常開玩笑。據說,有一次佛印見蘇東坡來了,把剛做好的魚順手藏到磬里,以此捉弄蘇東坡。蘇東坡早已看在眼里,他來到近前,故意裝出心事重重的樣子,嘆了一口氣。佛印忙問:“大人為何悶悶不樂?”蘇東坡說:“今天寫對聯,寫出上句,忘了下句,你說急人不急人?”佛印說:“是什么對聯,大人且說出上句,看我能否對出下句?”蘇東坡說:“上句是‘向陽門第春常在’?!狈鹩∶φf:“這下句是‘積善人家慶有余’,你怎么忘了?”蘇東坡連聲說道:“啊呀,高才,高才!原來你磬(慶)里有魚(余),快拿出來吃吧!”說罷,兩人哈哈大笑。

這里,蘇東坡巧妙地用了同音詞,把佛印的魚“釣”了出來。

什么是同音詞呢?同音詞是語言中語音相同而意義完全不同的詞,又稱同音異義詞。漢語是有聲調的語言。因此,漢語的同音詞是指聲、韻、調完全相同而意義相異的詞。如“事物”和“事務”都念shì wù,“圖形”和“徒刑”都念tú xíng,“期中” “期終”和“七中”都念qī zhōng,這些就叫同音詞。如果聲、韻相同而調不同,如“火車”和“貨車”,“教師”和“教室”,就不叫同音詞了。

由于語言中音少義多,所以各種語言普遍存在同音詞的現象。拿漢語來說吧,漢語的標準音共有音節400多個,加上聲調的區別,才有1 000多個音節。要用1 000多個音節,表示幾十萬個詞,除了大量發展多音節詞外,不可避免地要造成許多同音詞。

那么,同音詞在語言中有什么作用呢?

同音詞在語言中既有積極作用,又有消極作用。我們先來看一下它的積極作用。因為聲音相同,我們可以利用它的這一特點,組成雙關語,起到一語雙關的妙用。

你看,“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打破砂鍋——問(璺)到底” “賣碗的跟著賣棗的——早早(棗棗)晚晚(碗碗)”等,這些幽默風趣的歇后語,不就是利用同音詞構成的嗎?

再看,詩詞中一些委婉含蓄、意味深長的句子,如“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劉禹錫《竹枝詞二首(其一)》),“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揚直上重霄九”(毛澤東《蝶戀花·答李淑一》)等,不也是利用同音詞來表現的嗎?

劇本《雷雨》的第二幕中,魯侍萍面對自己的兩個互不相識的兒子周萍和魯大海(同母異父),無限凄楚。后來闊少爺周萍動手打了做礦工的魯大海,魯侍萍大哭著走向周萍:“你是萍,……憑——憑什么打我的兒子?”她滿腹辛酸,欲言又止,利用了同音雙關的作用,偷偷地轉換了話題。

口語中,同音詞的妙用還有很多。比如,某些地方結婚,有給新郎、新娘送棗子的習俗,為的是“早生子”。工資調級時,某人買了一只公雞,路遇朋友。朋友問他調資調上沒有,他風趣地說:“又給了我一級(雞)?!?/p>

……

如前所述,同音詞也有消極作用。因為同音異義,有時可能造成語義的混淆,妨礙人們順利地進行交際。如說“期中”和“期終”,“驕氣”和“嬌氣”,聽話的人就不容易聽清楚,講話的人得多用些話才能講明白。

(摘編自《語文應用漫談》,商務印書館2015年版,作者:韓敬華)

【問題探究】

2.同音詞在中國傳統文學體裁中被大量運用,使得話語含意深刻雋永,耐人尋味。你能再從中國傳統文學體裁中找出兩個例子嗎?并作簡要解釋。

3.日常生活中,商家為了推廣自己的商品,往往利用漢語中同音字的諧音雙關來改動成語,作為廣告詞,以期達到事半功倍之效。但有的改動卻弄巧成拙,適得其反。請你對下面這4個廣告詞進行賞析,并指出其中的優劣之處。

①默默無“蚊”(殺蚊片廣告)

②有口皆“杯”(飲料類廣告)

③無“餓”不作(酒店廣告)

④立“肝”見影(治肝病藥廣告)

參考答案:見P07

《孫行者與祖沖之——對仗句雜談》問題探究

1.【參考答案】“莊周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音節上,上句平平仄仄平平仄,下句仄仄平平仄仄平,讀起來朗朗上口,有音律的節奏美。語法結構上,“莊周曉夢”對“望帝春心”,都是主謂式結構;“迷蝴蝶”對“托杜鵑”,皆為動賓結構。章義上,詩人巧妙地設計了“迷” “托”二字,賦予典故以新的哲理,再現了詩人為不可割舍的理想進行不懈追求,無奈卻掙扎于權勢爭奪之中的情感。

【解析指導】本題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見的修辭手法之對偶的能力。對于對偶這種修辭手法,首先需明確其在字數、結構、意義等方面的特點,然后還需知道有哪幾種形式:依內容可分為正對、反對、串對,依形式可分為工對、寬對,依結構可分為成分對偶、句子對偶。最后需掌握其在形式、音調、表意、抒情上所能起到的作用。這樣才能判斷出運用了對偶修辭手法的句子并對其進行分析。

《同音詞的妙用》問題探究

2.【參考答案】示例:①孔夫子搬家——盡是書。此歇后語用“書”諧音“輸”,同音雙關,詼諧幽默。②雙船并行,櫓速不如帆快;八音齊奏,笛清莫若簫和。此對聯通過諧音,巧妙地將“魯肅” “樊噲” “狄青” “蕭何”四個歷史人物嵌入其中,借此字之音達彼字之義,表意婉曲,韻味雋永。

【解析指導】本題考查了解并掌握同音詞的能力??上葟男笳Z、詩詞、對聯等傳統文學體裁中找出利用同音詞的例子,然后從諧音雙關、語義雙關等角度對例子進行分析。

3.【參考答案】①這則殺蚊片的廣告,巧妙地將默默無聞的“聞”改為“蚊”,既說明了殺蚊片的功能,又暗指殺蚊片無噪聲,一舉兩得,富有特色,吸人眼球,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②這則飲料類廣告,巧將有口皆碑的“碑”改為“杯”,既說明了此飲料的作用,又指出了此飲料的受歡迎程度,溫馨而雅致,體現了商品的親和力。

③這則酒店廣告將成語的“惡”改動為“餓”,易讓人想到“無惡不作”,這只滿足了部分人的低俗與獵奇的心態,有悖于社會公德,與文明不和諧。

④這則治肝病藥廣告,把成語的“竿”改為“肝”,雖亦用了諧音,但卻易讓人產生服藥后使肝見影之感,從而造成消極影響。

【解析指導】本題考查了解并掌握語言表達得體的能力。利用漢字的諧音改編成語、俚語、俗語等常用語制作廣告詞,是眾多商家津津樂道的新創意。而合理運用諧音雙關已成為商家宣傳產品的一種有效手段,可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成功的諧音雙關能促進意義的嫁接和再生,能在受眾、產品、傳統文化之間建立一種有趣而又有意義的聯系,能激發人的生活熱情。反之,則既影響語言的規范,又影響精神文明建設,給人們帶來不良影響。

猜你喜歡
對偶諧音語言
勇闖長龍陣
語言是刀
《諧音詞里的民俗》
諧音詞的規則
讓語言描寫搖曳多姿
累積動態分析下的同聲傳譯語言壓縮
絕妙的數字燈謎
對偶平行體與對偶Steiner點
我有我語言
對偶均值積分的Marcus-Lopes不等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