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G 微創玻璃體切割術治療孔源性視網膜脫離的臨床效果

2024-01-22 10:57郭潔魏凌君鄭海濤
臨床醫學工程 2024年1期
關鍵詞:玻璃體眼壓視網膜

郭潔, 魏凌君, 鄭海濤

(周口市中心醫院眼科, 河南 周口 466000)

孔源性視網膜脫離是玻璃體和視網膜共同病變的一種致盲性極高的眼科疾病, 好發于中老年男性, 伴有雙眼先后發病的特征[1]。 孔源性視網膜脫離的具體發病機制尚不明確, 可能與高度近視、 外傷、 遺傳等因素相關聯[2], 臨床主要癥狀為眼前有漂浮物、 位置不變的遮擋物、 視力突然明顯下降或疼痛等?;颊呷舫霈F癥狀需盡快接受檢查并進一步實施治療, 否則病情可能加重, 貽誤最佳治療時機, 造成不可逆的視力障礙[3]。 目前臨床主要手術治療方式為激光治療、 冷凍固定、 充氣性視網膜固定術等, 具體需根據患者的病情確定治療方案。 25G 微創玻璃體切割術是一種復雜的眼部微創手術, 較傳統手術具有創傷更小、 無需縫合、 術后反應更小等特點, 逐漸被眼科醫生應用[4]。 基于此, 本研究選擇2020 年2 月至2023 年2 月我院收治的102 例孔源性視網膜脫離患者, 旨在探討25G 微創玻璃體切割術的臨床治療效果, 以期為臨床提供治療參考, 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20 年2 月至2023 年2 月我院收治的102 例孔源性視網膜脫離患者, 采用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51 例, 兩組均為單眼患者, 并自愿簽訂知情同意書。 對照組年齡29 ~77 歲, 平均 (56.86 ± 2.51) 歲; 男39 例, 女12 例; 術前最佳矯正視力 (BCVA) (1.81 ± 0.21)LogMAR; 眼壓 (12.56 ± 2.67) mm Hg。 觀察組年齡27 ~76歲, 平均 (55.62 ± 3.46) 歲; 男40 例, 女11 例; 術前BCVA(1.80 ± 0.15) LogMAR; 眼壓 (12.35 ± 2.42) mm Hg。 兩組的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 >0.05), 有可比性。 本研究已獲得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入選標準 納入標準: ①符合美國視網膜協會關于增生性玻體視網膜病變 (PVR) 的分級標準[5], PVR≤C1 級; ②符合玻璃體切割術指征; ③年齡>18 歲; ④眼部無外傷、 其他手術等。 排除標準: ①高度近視且眼軸長>26 mm; ②接受過其他治療; ③合并青光眼或其他眼部疾??; ④孕產期及哺乳期。

1.3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接受全面的眼科檢查, 包括BCVA、非接觸式眼壓測量、 裂隙燈顯微鏡 (瑞宇SLM-K2, 上海涵飛醫療器械有效公司)、 散瞳眼底檢查、 眼軸測量 (SW9000, 江蘇雙盈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和晶狀體狀態評估。 玻切一體機采用Alcon 超乳玻切一體機Constellation (上海聚慕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由同一經驗豐富的醫師完成兩組手術。 對照組采用23G 玻璃體切割術, 研究組采用25G 玻璃體切割術。 患者行仰臥位, 于術前在眼球后注射4 mL 20 g/L 利多卡因和7.5 g/L 布比卡因實施局部麻醉, 術中使用Alcon 微套管25G 和23G 手術系統, 將三根套管30°斜行穿刺在角膜緣, 固定在鞏膜上, 灌注套管在顳下連接, 切割速度為5 000 ~8 000 次/min。 將玻璃體軸心切開, 而后使其擴張, 將視網膜血塊全部吸出, 然后進行剝膜及激光光凝。 術中根據患者眼部情況注入重水壓平視網膜, 填充硅油。 隨后拔出鼻上、 顳上、 顳下套管級灌注管, 使用棉簽閉穿刺口, 閉合創口。 最后23G 玻璃體切割術采用可吸收縫線關閉切口。

1.4 觀察指標 ①BCVA。 分別于術前及術后1 周、 1 個月、 3個月采用標準對數視力表檢查。 ②眼壓。 分別于術前及術后1周、 1 個月、 3 個月采用非接觸眼壓儀測量。 ③視網膜復位率及并發癥發生率。 比較兩組患者的視網膜復位率及并發癥 (低眼壓、 玻璃體出血、 視網膜再脫離) 發生率。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 統計軟件處理數據。 計量資料以表示, 采用t 檢驗; 計數資料以n (%) 表示, 采用χ2檢驗; 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BCVA 術后1 周、 1 個月、 3 個月, 研究組的BCVA 均低于對照組 (P <0.05)。 見表1。

表1 兩組的BCVA 比較 (, LogMAR)

表1 兩組的BCVA 比較 (, LogMAR)

注: 與同組術前比較, *P <0.05。

組別n術前術后1 周術后1 個月 術后3 個月研究組511.80±0.150.82±0.15*0.61±0.08*0.43±0.12*對照組511.81±0.211.04±0.21*0.83±0.14*0.63±0.11*t 0.2776.0889.7448.774 P 0.7830.0000.0000.000

2.2 眼壓 術前及術后1 周、 1 個月、 3 個月, 兩組的眼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 >0.05)。 見表2。

表2 兩組的眼壓比較 (, mmHg)

表2 兩組的眼壓比較 (, mmHg)

組別n術前術后1 周術后1 個月 術后3 個月研究組5112.35±2.42 15.41±4.43 12.78±3.26 12.22±1.15對照組5112.56±2.67 16.88±3.36 13.21±2.54 12.65±1.48 t 0.4161.8880.7431.638 P 0.6780.0620.4590.105

2.3 視網膜復位率及并發癥發生率 兩組的視網膜復位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 >0.05); 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為3.92%,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7.65% (P <0.05)。 見表3。

表3 兩組的視網膜復位率及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n (%)]

3 討論

玻璃體切割術是一種高水準現代微創眼科手術, 標準的玻璃體切割手術由于其本身特點, 術會后會帶來不可避免的并發癥[6]。 近年來隨著微創外科學的發展, 25G 微創玻璃體切割術手術器械更精密、 更復雜, 不僅簡化了手術操作, 縮短了手術時間, 且患者術后反應少、 恢復快。

本研究結果顯示, 術后1 周、 1 個月、 3 個月, 研究組的BCVA 均低于對照組 (P <0.05); 兩組的眼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 >0.05); 兩組的視網膜復位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 >0.05); 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P <0.05), 表明25G 微創玻璃體切割術可達到23G 微創玻璃體切割術相似治療效果的同時, 視力恢復更快, 效果更好, 且安全性更高, 可能與常規微創玻璃體切割術切口約0.6 mm, 術后仍需縫合否則易導致低眼壓、 影響視力恢復等并發癥有關[7]。 而25G 微創玻璃體切割術采用非接觸式廣角顯微手術系統器械直徑僅0.4 mm, 穿過眼球球壁后切口自行封閉無需縫合, 創傷小, 并發癥發生率更低[8]。 同時, 25G 微創玻璃體切割術擁有充足的灌注和照明使患者眼部異物感減輕、 視力恢復快, 更容易被患者接受。 另外, 25G 手術玻璃體切割頭抽吸口距離末端更近, 便于切除纖維血管組織避免術中醫源性創傷, 有效提高患者視網膜復位率, 降低視網膜再次脫離的可能性。

綜上所述, 25G 微創玻璃體切割術更利于孔源性視網膜脫離患者的視力恢復, 且安全性更高, 值得臨床推廣。

猜你喜歡
玻璃體眼壓視網膜
深度學習在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診療中的應用
高頻超聲在玻璃體病變診斷中的應用
家族性滲出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合并孔源性視網膜脫離1例
高度近視視網膜微循環改變研究進展
高眼壓癥及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 h眼壓波動規律
玻璃體切除聯合晶狀體超聲粉碎在合并晶狀體脫位眼外傷中的應用
輕壓眼球自測眼壓
有些頭疼是因為眼壓高
復明片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視網膜光凝術后臨床觀察
玻璃體切割眼內填充術后被動體位的舒適護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