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柴胡湯治療外感熱?。ㄐ坝羯訇栕C) 的臨床研究

2024-01-22 10:57黃樹凌吳暉
臨床醫學工程 2024年1期
關鍵詞:熱病小柴胡外感

黃樹凌, 吳暉

(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急診科, 福建 福州 350800)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為常見呼吸系統感染疾病, 主要癥狀為發熱、 流涕、 鼻塞等, 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 嘔吐、 胸悶、 頭痛等癥狀[1]。 西醫主要采用解熱鎮痛類藥物治療, 在緩解患者癥狀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但該類藥物不良反應較多, 因此需探尋安全有效的治療方式。 中醫將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歸為 “外感熱病” 范疇, 邪郁少陽證為正邪相爭于半表半里, 邪盛正衰,陽氣閉郁不能外達, 則惡寒; 正邪相爭, 陽氣達表, 則發熱;認為其病因為外感風寒、 風熱之邪, 素體虛弱, 風寒、 暑邪侵襲, 引起機體失調、 郁熱內生, 其治則應以和解少陽、 辛散解表為主[2]。 小柴胡湯出自 《傷寒論》, 具有和解表里、 祛邪扶正之效, 為治療傷寒的主方[3]。 小柴胡湯治病機理與外感熱病病機一致。 基于此, 本研究探討小柴胡湯治療外感熱病 (邪郁少陽證) 的效果, 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 年7 月至2023 年11 月期間本院收治的60 例外感熱病患者。 納入標準: ①符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西醫診斷標準[4]; ②符合外感熱病邪郁少陽證中醫診斷辨證標準[5]; ③發病至就診時間在48 h 內; ④對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 ①合并嚴重器質性功能障礙疾??; ②合并咽-結膜炎、 化膿性扁桃體炎和流行性感冒等; ③入組前接受對癥治療; ④妊娠期或哺乳期; ⑤過敏體質; ⑥WBC>10 × 109/L 或<3.5 × 109/L。 排除標準: ①中途自行停換藥; ②自行添加本研究禁用藥。 按照奇偶順序分為兩組各30 例。 觀察組男19 例,女11 例; 年齡18 ~65 (45.31 ± 8.69) 歲, 病程 (20.31 ±2.64) h, 體溫 (39.02 ± 0.26) ℃, BMI (22.86 ± 2.88) kg/m2。對照組男16 例, 女13 例; 年齡21 ~65 (46.65 ± 9.02) 歲,病程 (20.86 ± 2.78) h, 體溫 (39.15 ± 0.31) ℃, BMI (22.60± 2.94) kg/m2。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 (P >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西藥治療, 包括復方對乙酰氨基酚片, 1片/次, 3 次/d; 利巴韋林, 0.15 g/次, 3 次/d。 觀察組采用小柴胡湯治療, 組方: 柴胡30 g, 黃芩、 黨參、 半夏、 生姜(切)、 甘草 (炙) 各9 g, 大棗4 枚。 1 劑/d, 早晚各1 次。 兩組均治療3 d。

1.3 觀察指標 治療效果評價: 臨床痊愈: 3 d 內體溫恢復正常, 癥狀消失; 顯效: 3 d 內體溫癥狀, 癥狀明顯改善; 有效:3 d 內體溫下降, 癥狀好轉; 無效: 未達上述標準。 記錄兩組患者發熱、 咳嗽、 流涕、 鼻塞、 咳痰、 咽喉腫痛等癥狀消失時間。 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 采用ELISA 法檢測腫瘤壞死因子(TNF) -α、 白介素 (IL) -1β 水平。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3.0 統計軟件分析數據。 計量資料行t 檢驗, 計數資料行χ2檢驗, 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效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P <0.05)。 見表1。

表1 兩組的治療效果比較 [n (%)]

2.2 癥狀消失時間 觀察組各項癥狀消失時間短于對照組 (P <0.05)。 見表2。

表2 兩組的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 d)

表2 兩組的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 d)

組別n發熱咳嗽流涕鼻塞咳痰咽喉腫痛觀察組 30 1.25±0.31 2.85±0.24 1.85±0.42 2.12±0.25 1.83±0.10 2.34±0.24對照組 30 3.20±0.86 3.85±0.26 2.64±0.62 3.14±0.71 2.64±0.24 3.27±0.19 t11.683 15.4805.7787.42217.064 16.641 P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2.3 炎性因子 治療后, 觀察組TNF-α、 IL-1β 水平低于對照組 (P <0.05)。 見表3。

表3 兩組的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

表3 兩組的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

組別nTNF-α (pg/mL)IL-1β (ng/mL)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觀察組 30 130.54±3.64 84.36±9.1226.34±4.218.25±1.82對照組 30 128.94±4.99 95.04±6.1226.74±4.91 15.12±3.09 t 1.4195.3260.33910.493 P 0.1610.0000.7360.000

3 討論

上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感染導致, 冬春季節為高發期, 該病病情復雜且傳染性較強, 極易反復發作[6]。 上呼吸道感染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發熱, 同時伴有頭痛、 鼻塞、 乏力等癥狀,若治療不及時可繼發支氣管炎、 肺炎等。 中醫將該病歸為 “外感發熱” 范疇, 風、 熱、 暑、 寒為導致該病的主要病理因素,各因素相互作用引發疾病, 其病機為風熱襲肺及風寒束表[7]。其中外感風寒最為常見, 冬春季節風寒為當令之氣, 風寒之邪入侵機體, 造成肺衛功能失調, 導致衛氣、 表氣失和, 肺失宣肅, 衛氣、 表氣失和以致發熱、 頭痛等癥, 肺失宣肅以致鼻塞、 流涕、 喉癢等癥。 故其治療應以辛散解表為主。

外感熱病患者多因發熱就診, 外邪入侵機體由表及里過程需經少陽經, 故表現為發熱癥狀。 小柴胡湯為解表清熱、 和解少陽經典方劑, 為治療傷寒少陽證主方。 方中柴胡疏散退熱、升陽解郁; 黃芩清熱燥濕、 瀉火解毒; 黨參健脾益肺、 養血;半夏燥濕化痰、 散結消痞; 生姜止咳化痰、 祛風散寒; 大棗補中益氣、 養血安神; 甘草祛痰止咳、 益氣補中。 諸藥合用祛邪衛正、 和解少陽。 研究[8]表明, 柴胡有效成分槲皮素為黃酮類化合物, 具有抗氧化、 抗病毒、 抗炎及免疫調節作用; 葛根素為異黃酮衍生物, 具有抗炎、 抗氧化作用; 柴胡皂甙可作用于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 改善發熱癥狀; 黃芩素具有明顯的抗菌活性, 同時可提高毛細血管通透性, 抑制炎性反應。 小柴胡湯具有增強T 細胞吞噬能力的作用, 并可促進T 細胞的增殖,提高宿主的免疫功能。 本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且癥狀消失時間明顯縮短, 提示小柴胡湯治療外感熱病的效果較好, 可更快地控制患者的癥狀。

上呼吸道感染時由于病原菌入侵機體, 可刺激單核細胞分泌多種炎性因子, 引發炎性反應。 TNF-α 是單核巨噬細胞分泌的細胞因子, 機體受到感染后快速、 大量分泌, 其在釋放過程可損傷細胞, 并刺激IL-1 等其他炎性因子釋放, 擴大炎性級聯反應。 生理狀態下IL-1 幾乎不表達, 而在受到細菌或病毒感染刺激后, 其外周血中濃度迅速提升至20 ~100 倍。 IL-1 可分為IL-1α、 IL-1β 兩種亞型, 其中β 亞型的致熱作用明顯,故發熱為IL-1 途徑產生的感染性疾病的特征反應。 研究[9]表明, 外源性致熱源脂多糖誘導的家兔發熱模型中TNF-α、 IL-1β 表達升高, 發熱時活化的HSF1 可通過抑制二者表達, 控制體溫升高。 本研究結果顯示, 治療后觀察組TNF-α、 IL-1β 水平低于對照組, 提示小柴胡湯對機體炎性因子抑制作用較強。

綜上所述, 小柴胡湯治療外感熱病 (邪郁少陽證) 的效果理想, 可快速改善患者癥狀, 抑制機體炎性因子。

猜你喜歡
熱病小柴胡外感
基于網絡藥理學探討小柴胡湯對2型糖尿病的治療作用機制
淺談“熱病可灸”
桑菊飲治豬外感咳嗽
夏季豬高熱病的癥狀與防治
止嗽散加減治療外感咳嗽36例
背部足太陽膀胱經走罐治療外感高熱30例
從經方小柴胡湯談跟師孫光榮教授心得
ERK2和PI-3K在小柴胡湯抗大鼠肝纖維化中的表達
中西醫結合防治豬高熱病
豬高熱病的臨床診斷與防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