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圍術期優質護理用于肺結核手術患者的效果觀察

2024-01-22 10:57王金菊萬新敏陳遠遠
臨床醫學工程 2024年1期
關鍵詞:病室圍術肺結核

王金菊, 萬新敏, 陳遠遠

(河南省胸科醫院胸外科三病區, 河南 鄭州 450008)

部分肺結核患者由于結核反復發作、 耐藥性等必須行手術治療[1]。 肺葉切除術、 肺段切除術等臨床常用術式均可有效切除病灶, 改善患者臨床癥狀[2]。 圍術期護理對手術順利開展及患者術后康復均有重要影響, 常規護理措施對患者護理需求針對性較低, 在肺結核手術圍術期的應用效果不佳[3]。 優質護理要求護理工作以患者需要為中心, 強化各方面基礎護理內容,給予患者高質量護理服務, 臨床應用效果顯著[4]。 本研究探討圍術期優質護理用于肺結核手術患者的效果, 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 年3 月至2022 年1 月我院收治的肺結核患者106 例。 納入標準: ①經痰液結核分枝桿菌培養試驗確診為肺結核; ②常規內科藥物治療效果不佳, 符合手術指征; ③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 ①合并凝血/免疫功能障礙; ②合并其他呼吸系統疾??; ③認知功能障礙。 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優質護理組與對照組各53 例。 優質護理組男31例, 女22 例; 年齡23 ~62 歲, 平均 (38.05 ± 4.69) 歲。 對照組男33 例, 女20 例; 年齡22 ~61 歲, 平均 (38.71 ± 4.72)歲。 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 (P >0.05)。 本研究已獲得倫理委員會同意 (批號: 20210317)。

1.2 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 術前包括協助檢查、 常規知識宣教等, 術后包括日常病室護理、 協助排痰、 定期查房觀察手術切口恢復情況等。 優質護理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圍術期優質護理, 具體如下: (A) 術前: ①知識宣教: 采用知識手冊、 PPT 等媒介向患者宣教肺結核相關知識, 介紹手術治療的必要性, 減輕患者術前焦慮, 耐心解答患者的疑問, 交流過程中傾聽患者的煩惱, 適當予以鼓勵, 減輕患者術前焦慮、 緊張情緒。 ②手術預演: 按照手術流程指導患者進行術前預演,包括術前體位配合、 呼吸訓練等, 提高患者手術配合能力。 ③手術室環境管理: 調節手術室溫度, 降低儀器設備播放音量,調整手術燈光避免術中直射患者眼部引起不適。 (B) 術后:①病室環境維護: 除每日專人清潔病室外, 護理人員也參與病室環境管理, 檢查患者病室是否整潔, 調節溫度、 濕度情況,提高休養環境舒適度, 定時開窗通風, 若周圍有飛塵、 花粉等可能引起咳嗽的刺激因素應及時關閉窗戶。 ②疼痛護理: 多與患者交流溝通, 了解其疼痛情況, 若疼痛在可忍耐范圍內, 通過聊天、 聽音樂等方式分散患者注意力達到緩痛效果, 若疼痛較重, 則遵照醫囑給予鎮痛藥物。 ③飲食護理: 肺結核為消耗性疾病, 術后為患者提供能量充足的食物, 在保證高蛋白、 維生素豐富的前提下, 主動詢問患者口味喜好, 提高飲食可口程度。 ④康復訓練: 指導患者進行肺功能康復訓練, 包括吹管練習、 吹氣球練習、 縮唇腹式呼吸等, 每次指導后由護理人員監督患者進行康復訓練, 每日訓練0.5 h。

1.3 觀察指標 ①術后恢復情況。 記錄兩組患者術后拔管時間、出院時間。 ②肺功能。 術前及術后1 周使用肺功能檢測儀 (濟南鑫潤醫療設備有限公司, BK-LFT-I 型) 測量患者用力肺活量 (FVC)、 第1 秒用力呼氣容積 (FEV1)。 ③并發癥。 統計兩組的術后并發癥 (疼痛、 切口感染、 支氣管胸膜瘺等) 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 24.0 統計軟件處理數據。 計量資料以表示, 采用t 檢驗; 計數資料以n (%) 表示, 采用χ2檢驗; 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術后恢復情況 優質護理組術后拔管時間、 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 (P <0.05)。 見表1。

表1 兩組的術后恢復情況比較 (, d)

表1 兩組的術后恢復情況比較 (, d)

組別n拔管時間住院時間優質護理組532.63±0.3911.17±1.35對照組534.05±0.5114.05±1.71 t 16.1029.624 P 0.0000.000

2.2 肺功能 術后1 周, 兩組的FVC、 FEV1均下降, 但優質護理組FVC、 FEV1高于對照組 (P <0.05)。 見表2。

表2 兩組的肺功能比較 (, L)

表2 兩組的肺功能比較 (, L)

注: 與該組術前比較, *P <0.05。

組別nFVCFEV1術前術后1 周術前術后1 周優質護理組 53 3.39±0.423.07±0.37*2.29±0.32 2.02±0.26*對照組53 3.41±0.452.44±0.31*2.34±0.31 1.81±0.21*t 0.2379.5020.8174.574 P 0.8140.0000.4160.000

2.3 術后并發癥 優質護理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 (P <0.05)。 見表3。

表3 兩組的術后并發癥情況比較 [n (%)]

3 討論

肺結核具有較高傳染性, 患者易在日常生活中出現自卑心理, 住院期間對醫院環境、 醫務人員陌生, 也易出現焦慮、 緊張情緒, 不利于手術開展[5]。 此外, 胸外科手術會直接導致患者胸廓結構完整性受損, 引起肺功能下降, 而結核擴散、 肺不張等并發癥也可能影響患者術后康復[6]。 針對此類患者的圍術期護理需求, 給予高質量護理干預是鞏固手術效果的關鍵。

優質護理要求在滿足患者疾病管理的基礎上, 針對患者疾病特點、 心理特點、 術后康復需要等各方面開展護理工作, 為患者提供高效、 優質的護理服務及溫馨、 舒適的住院環境[7]。本研究中, 術前知識宣教確?;颊咝g前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接受術, 手術預演則可提高患者手術配合能力, 手術環境管理降低手術室刺激因素對患者的影響, 提高環境舒適度。 術后病室管理為患者提供安靜、 舒適的休養環境, 針對性疼痛護理可避免鎮痛藥物的濫用, 飲食護理兼顧患者營養攝入需求與個人口味喜好, 康復鍛煉可促進患者肺功能恢復, 發揮護理干預的促康復作用。 本研究結果顯示, 優質護理組術后拔管時間、 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 (P <0.05), 表明圍術期優質護理具有促進患者術后康復的效果。 手術引起的肺功能下降及術后并發癥是導致肺結核患者生活質量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研究結果顯示, 術后1 周優質護理組FVC、 FEV1高于對照組, 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P <0.05), 表明圍術期優質護理可促進肺結核手術患者術后肺功能恢復, 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 早期肺功能鍛煉可促進患者膈肌運動, 提高肺活量, 且早期肺功能康復鍛煉可促進胸腔積液排出, 刺激余肺膨脹, 改善患者術后肺功能。

綜上所述, 圍術期優質護理可改善肺結核手術患者術后肺功能, 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促進患者術后康復。

猜你喜歡
病室圍術肺結核
圍術期舒適干預應用于口腔頜外科的效果
內鏡下食管靜脈曲張套扎術的圍術期處理
愛情是一場肺結核,熱戀則是一場感冒
圍術期血液管理新進展
病室的隱喻與現實的批判
——巴金《第四病室》與契訶夫《第六病室》比較探究
蒙西醫結合治療肺結核進展
疣狀皮膚結核合并繼發型肺結核1例
β受體阻滯劑在圍術期高血壓中的應用
接地氣的契訶夫與他的小說
82例初治與復治肺結核患者HBsAg攜帶率調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