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束化護理對產后出血患者生存質量及并發癥的影響

2024-01-22 10:57田珊珊孫紅王馨迪
臨床醫學工程 2024年1期
關鍵詞:體征產后住院

田珊珊, 孫紅, 王馨迪

(鄭州市婦幼保健院產科一區, 河南 鄭州 450012)

產后出血是產科臨床上常見的一種分娩并發癥, 主要是指胎兒娩出后24 h, 經陰道分娩患者出血量>500 mL, 剖宮產患者出血量>1 000 mL, 且隨著出血量持續增加, 患者可能會出現乏力、 頭暈、 脈搏過快等失血性休克表現, 嚴重威脅其生命安全[1]。 目前, 臨床上針對產后出血患者多采取宮縮素、 持續性子宮按壓等方式治療, 若止血效果不佳, 部分患者甚至需要進行手術切除子宮。 研究[2]表明, 在對產后出血患者積極實施治療的同時配合科學的護理干預對促進患者病情轉歸具有重要意義。 基于此, 本研究旨在探討集束化護理對產后出血患者生存質量及并發癥的影響, 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 年5 月至2022 年5 月我院收治的100 例產后出血患者, 隨機分為兩組各50 例。 對照組年齡21~42 歲, 平均 (31.51 ± 3.65) 歲; 孕周37 ~42 周, 平均(39.50 ± 0.57) 周; 初產婦21 例, 經產婦29 例。 觀察組年齡22 ~41 歲, 平均 (31.45 ± 3.61) 歲; 孕周37 ~41 周, 平均(39.19 ± 0.52) 周; 初產婦23 例, 經產婦27 例。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 (P >0.05), 具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 納入標準: 出血量及癥狀體征均符合產后出血診斷標準; 產檢資料和臨床信息齊全; 意識清晰, 對干預措施知悉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依從性良好。 排除標準: 情緒波動較大, 無法配合臨床治療和護理; 雙胎妊娠; 合并妊娠并發癥; 精神障礙; 合并惡性腫瘤或臟器功能障礙。

1.3 護理方法 對照組實施補液、 止血、 吸氧、 遵醫囑給藥、生命體征監測、 飲食指導等常規護理,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集束化護理, 具體內容如下: ①成立集束化護理小組: 小組成員包括護士長1 名、 護理人員6 名。 護士長明確每名小組成員的工作職責, 同時引導小組成員于護理開展前參加產后出血相關護理知識培訓并全部考核合格。 ②集束化護理實施: a.心理護理。 護理人員詳細了解患者心理狀態, 針對情緒不佳患者予以語言安慰和心理紓解, 告知其輕松、 樂觀心態對治療的重要性, 鼓勵其積極配合治療。 b.環境護理。 根據患者需求及環境情況合理調整病房內溫度和濕度, 并定期室內清潔、 消毒和通風, 保持患者居住舒適度。 c.體位護理。 護理人員可幫助患者調整體位, 并在四肢位置放置軟墊, 減輕其臥床狀態下的壓迫情況, 保持機體舒適性。 d.會陰護理。 產后出血會導致會陰部位污漬殘留量增加, 護理人員可勤用溫濕毛巾輕輕擦拭患者會陰部, 保持會陰清潔干燥, 其后用碘伏溶液擦拭會陰部,降低產褥期感染風險。 e.生命體征監護。 在臨床治療過程中,護理人員需密切監測產后出血患者生命體征, 著重觀察其面色、 情緒狀況, 一旦出現異常情況需及時報告醫生處理, 并配合醫生采取相應干預措施。 f.疼痛護理。 產后出血患者多伴隨創傷性疼痛, 護理人員應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協助其呈舒適體位, 也可向患者介紹轉移注意力緩解疼痛的方式, 如多與周圍病友或家屬交流, 交流過程中盡量選擇比較感興趣的話題, 或是觀看喜歡的電視節目、 書籍等。 若患者疼痛較嚴重, 已嚴重影響睡眠及正常休息, 遵醫囑給予止痛藥物, 以緩解疼痛。

1.4 觀察指標 ①體征恢復時間及住院時間。 ②生存質量。 采用生存質量量表 (QOL) 從疼痛、 食欲、 睡眠、 精力、 行動五個維度評估患者護理前后的生存質量, 各維度評分共25 分,評分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 ③并發癥。 包括貧血、 呼吸窘迫綜合征、 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感染、 低血容量性休克等。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 統計軟件分析數據。 計量資料以表示, 采用t 檢驗; 計數資料以n (%) 表示, 采用χ2檢驗; 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體征恢復正常時間及住院時間 觀察組體征恢復正常時間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 (P <0.05)。 見表1。

表1 兩組的體征恢復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 (, d)

表1 兩組的體征恢復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 (, d)

組別n體征恢復正常時間住院時間觀察組502.02±0.464.75±0.97對照組504.37±0.897.18±1.42 t 16.5869.992 P 0.0000.000

2.2 生存質量評分 護理后, 觀察組QOL 量表中疼痛、 食欲、睡眠、 精力、 行動各項評分均高于對照組 (P <0.05)。 見表2。

表2 兩組的生存質量評分比較 (, 分)

表2 兩組的生存質量評分比較 (, 分)

時間 組別 n疼痛食欲護理前 觀察組 50 16.21±1.14 16.19±1.11對照組 50 15.98±1.10 16.21±1.13 t1.0270.089 P0.3070.929護理后 觀察組 50 23.02±1.54 23.11±1.57對照組 50 20.25±1.49 20.05±1.44 t9.14110.157 P0.0000.000睡眠15.13±1.06 15.24±1.07 0.516 0.607 21.29±1.48 18.09±1.19 11.915 0.000精力17.22±1.18 17.25±1.17 0.128 0.899 21.50±1.50 18.06±1.18 12.745 0.000行動15.20±1.08 15.41±1.09 0.968 0.336 22.35±1.51 18.23±1.21 15.056 0.000

2.3 并發癥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8.00%,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4.00% (P <0.05)。 見表3。

表3 兩組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n (%)]

3 討論

產后出血具有高發性特征, 給患者生活質量、 心理壓力帶來較大的影響, 且會導致患者短期內喪失大量血液, 若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和護理, 可能會增加貧血、 呼吸窘迫綜合征、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感染等并發癥發生風險, 嚴重者可引發失血性休克, 危及生命安全[3]。 因此, 加強產后出血患者的臨床護理對改善預后至關重要。

既往常規護理側重于遵醫囑施護, 護理內容較為單一且缺乏針對性。 集束化護理是基于循證醫學理論綜合實施各項有效的護理措施的護理模式, 護理措施更具全面性與針對性, 可明顯提升護理質量[4-5]。 近年來, 集束化護理在婦產科中的應用優勢越來越明顯。 鐘燕珍等[6]的研究表明, 集束化護理可有效減少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患者產后2 h、 24 h 出血量, 緩解其負面情緒, 提高其生活質量。 本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體征恢復正常時間及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 (P <0.05), 提示集束化護理可加速產后出血患者康復進程, 縮短住院時間。 分析原因為, 集束化護理是護理人員在準確掌握產后出血病癥特征及患者實際病情情況下, 制定并落實護理方案, 可滿足產后出血患者的護理需求; 此外, 集束化護理強調護理人員責任心與工作自主性, 通過實施心理、 生理等多層面護理干預, 滿足患者心理需求和身體舒適度, 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療配合度, 故患者術后恢復更快。 本研究結果還顯示, 觀察組護理后QOL量表中疼痛、 食欲、 睡眠、 精力、 行動各項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 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P <0.05), 表明集束化護理在提高產后出血患者生活質量、 降低并發癥發生風險方面具有顯著效果。

綜上所述, 集束化護理可明顯加速產后出血患者康復進程, 明顯提升其生存質量, 降低并發癥發生風險。

猜你喜歡
體征產后住院
媽媽住院了
產后出血并發癥的輸血治療及預后
產前宜涼,產后宜溫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如何避免產后大出血
柔性可穿戴生命體征傳感器的研究進展
QCC在預防神經內科住院患者跌倒與墜床的應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縊 醫院擔啥責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愛自己從產后護理開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