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效性激勵護理對顱腦損傷患者心理彈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2024-01-22 10:57左艷艷韓林俐白冰
臨床醫學工程 2024年1期
關鍵詞:積極情緒時效性顱腦

左艷艷, 韓林俐, 白冰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外科, 河南 鄭州 450052)

顱腦損傷為常見的頭部外傷性疾病, 多數患者需要接受手術治療[1]。 手術可改善患者癥狀, 挽救其生命, 但手術作為應激源可加重患者身心不適, 降低其治療依從性, 不利于患者術后恢復。 因此需給予患者有效的護理, 時效性激勵護理是應用激勵語言在合適時機給予患者激勵, 保證患者在生理、 心理等方面狀態達到最佳[2-3]。 梁玉潔等[4]的研究表明, 時效性激勵護理可增強慢性鼻竇炎患者術后心理彈性。 基于此, 本研究探討時效性激勵護理對顱腦損傷患者心理彈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 年5 月至2021 年8 月我院神經外科收治的118 例顱腦損傷患者。 納入標準: ①經影像學檢查證實顱腦損傷; ②生命體征平穩; ③意識清楚, 具備正常溝通能力; ④患者或家屬可熟練操作智能手機。 排除標準: ①合并惡性腫瘤; ②既往存在精神疾病或心理疾病史; ③存在嚴重認知功能障礙。 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9 例。觀察組年齡22 ~80 (51.03 ± 6.57) 歲; 男性35 例, 女性24例; 體質量指數 (23.41 ± 2.54) kg/m2; 受教育年限 (13.10 ±2.36) 年; 婚姻狀態: 已婚33 例, 未婚或離異26 例。 對照組年齡21 ~80 (50.48 ± 6.31) 歲; 男性37 例, 女性22 例; 體質量指數 (23.21 ± 2.68) kg/m2; 受教育年限 (13.58 ± 2.51)年; 婚姻狀態: 已婚36 例, 未婚或離異23 例。 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 >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 向患者及家屬講解疾病、 手術及康復護理知識; 評估患者心理狀態, 給予安慰及疏導, 囑咐家屬多陪伴、 關心患者; 出院后定期電話隨訪等。 觀察組采用時效性激勵護理: ①組建護理小組, 包括??谱o士2 名, 研究生2 名, 邀請時效性激勵干預專家對小組成員進行培訓。 ②住院期間護理。 a.情感激勵。 與患者深入交流, 評估其心態并給予充分理解、 安慰; 告知患者積極情緒與疾病的關系, 引導患者回憶此前快樂的時光, 回想當時的積極情緒, 針對積極情緒給予激勵, 鼓勵其保持。 b.需求激勵。 向患者講解疾病及手術、 并發癥等相關知識, 鼓勵患者表達自身不適, 觀察其生命體征。 組織專家講解疾病治療、 護理的最新進展等, 增強患者治療、 恢復的信心。 c.行為激勵。 根據患者喜好選擇合適的背景音樂, 引導患者進行放松訓練, 依次進行頭面、 肩頸、 腰腹、 四肢肌肉放松; 訓練完成后給予患者鼓勵、 肯定。 ③居家護理。 a.需求激勵。 根據患者年齡及文化背景分組, 建立不同微信群, 每周定期在群內推送疾病知識、 居家自我護理知識等, 提醒所有患者或家屬查看學習, 并打卡。 對于年齡較大者可重復推送, 圖片中文字選用較大字號; 對于受教育程度高者著重推送理論性較強的知識, 教育程度低者則注重內容通俗易懂, 可鼓勵患者在群內分享護理經驗。 b.情感激勵。 通過微信平臺進行隨訪, 了解患者心態, 采用微信群聊、 群內互動的方式給予患者激勵。 ④榜樣激勵。 組織病友進行交流, 邀請治療后恢復較好的患者分享經驗、 日常自我管理方法等, 通過共情方式引起患者共鳴, 增強患者回歸社會的信心。

1.3 觀察指標 采用心理彈性量表 (CD-RISC)[5]評估患者的心理彈性, 包括力量性 (0 ~32 分)、 堅韌性 (0 ~52 分)、 樂觀性 (0 ~16 分) 3 個維度, 分值越高則心理彈性越好。 采用顱腦損傷患者生活質量量表[6]評估患者的生活質量, 包括思考能力 (0 ~35 分)、 自我評價 (0 ~35 分)、 自主性和日常生活 (0 ~30 分)、 人際關系 (0 ~30 分)、 情感 (0 ~25 分)、 身體機能受限 (0 ~30 分) 6 個維度, 分值越高則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1.0 統計軟件處理數據。 計量資料以表示, 采用t 檢驗, 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心理彈性 護理后, 觀察組力量性、 堅韌性、 樂觀性評分高于對照組 (P <0.05)。 見表1。

表1 兩組的CD-RISC 評分比較 (, 分)

表1 兩組的CD-RISC 評分比較 (, 分)

組別 n力量性堅韌性樂觀性護理前 護理后護理前 護理后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 59 18.42±2.43 26.38±2.51 27.61±3.61 42.08±4.23 8.57±1.38 13.80±1.62對照組 59 19.01±2.30 22.01±2.03 28.03±3.65 35.66±4.05 8.32±1.10 11.42±1.20 t1.35510.3980.6288.4211.0889.068 P0.1780.0000.5310.0000.2790.000

2.2 生活質量 護理后, 觀察組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高于對照組 (P <0.05)。 見表2。

表2 兩組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 分)

表2 兩組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 分)

組別 n思考能力自我評價自主性和日常生活人際關系情感身體機能受限護理前 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觀察組 59 11.08±2.10 29.45±2.31 11.18±2.61 30.18±2.43 18.43±2.68 28.49±2.45 16.67±1.52 25.86±3.26 12.19±2.08 22.46±2.45 13.56±2.08 23.43±2.17對照組 59 11.06±2.23 25.06±3.17 11.22±2.56 24.30±2.34 18.26±2.53 24.78±2.23 16.58±1.46 20.83±2.56 11.67±2.76 16.89±2.53 13.76±2.43 16.60±2.06 t0.0508.5970.08413.3880.3548.6020.3289.3211.1569.6620.48010.705 P0.9600.0000.9330.0000.7240.0000.7440.0000.2500.0000.6320.000

3 討論

心理彈性為個體在面對壓力時自身調節的機制, 調動外部保護性因素抵御外界壓力的能力[7]。 本研究中, 實施常規護理時護士通過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對疾病、 手術、 并發癥、 術后康復的了解, 提高患者對恢復期間突發事件的應對能力; 此外, 心理彈性處于動態變化, 護理期間隨著時間的延長, 患者對疾病及手術的接受度逐漸提高, 其心理彈性水平逐漸上升。 本研究結果顯示, 護理后觀察組心理彈性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 提示時效性激勵護理可明顯提高顱腦損傷患者的心理彈性。 時效性激勵護理作為心理干預方式, 通過情感激勵可幫助患者合理宣泄不良情緒, 減輕其心理負擔[8]。 疾病作為應激事件, 患者因看不到希望喪失治療信心, 選擇消極應對方式, 而時效性激勵護理通過榜樣激勵可減輕患者對未知的恐懼, 樹立康復的信心, 增強心理調節能力。本研究結果亦顯示, 護理后觀察組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 表明時效性激勵護理可提升顱腦損傷患者的生活質量。 時效性激勵護理強調對患者的情感激勵, 向其闡明積極情緒與疾病的關系, 引導患者回憶積極情緒, 減輕消極情緒帶來的干擾[9]; 此外, 時效性激勵護理通過增加病友、 榜樣等的情感支持, 可提高患者的社會支持水平, 增強患者回歸社會的信心, 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 時效性激勵護理可增強顱腦損傷患者的心理彈性, 提升其生活質量。

猜你喜歡
積極情緒時效性顱腦
中小學生積極情緒現狀特點及其影響因素
積極情緒助力更好記憶
試論積極情緒對中學生的創新力的影響
試析如何確保新聞采訪的真實性和時效性
積極情緒相關研究綜述
荷載預壓加固吹填土時效性研究
淺談如何提高獸醫防控的時效性
老年重型顱腦損傷合并腦疝聯合內外減壓術治療的效果觀察
腦室內顱內壓監測在老年顱腦損傷中的應用
當下新聞編輯時效性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