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乳口腔免疫療法聯合口腔按摩對早產兒生長發育及神經發育的影響

2024-01-22 10:57陳思妤高峰王紅利
臨床醫學工程 2024年1期
關鍵詞:頭圍肌張力初乳

陳思妤, 高峰, 王紅利

(鄭州大學人民醫院/河南省人民醫院NICU, 河南 鄭州 450003)

早產兒由于生理功能、 代謝功能等未完全發育成熟, 故胃排空、 吸吮力和吞咽功能均較弱, 極易發生消化道功能障礙、喂養不耐受等情況。 免疫制劑和保護性因子多存在于初乳中,具有預防感染和免疫調節功能[1]。 初乳口腔免疫療法是近年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治療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讓初乳被口腔黏膜吸收, 促進早產兒消化道發育, 提高胃腸道表面吸收能力, 達到改善其營養狀況的目的[2]。 研究[3]表明, 口部按摩可促使早產兒吞咽、 吸吮、 呼吸等機能協調, 降低喂養不耐受, 提高喂養效率。 基于此, 本研究探討初乳口腔免疫療法聯合口腔按摩對早產兒生長發育及神經發育的影響, 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產科2020 年2 月至2022 年8 月期間出生的120 例早產兒, 采用簡單隨機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 例。 觀察組男33 例, 女27 例; 胎齡29 ~35 周, 平均胎齡(32.01 ± 1.24) 周。 對照組男31 例, 女29 例; 胎齡28 ~36周, 平均胎齡 (32.37 ± 1.16) 周。 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 (P >0.05), 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 納入標準: ①出生胎齡28 ~37 周, 出生體重<2 500 g 以下, 頭圍<33 cm; ②生命體征平穩, 且母親有提供初乳的能力; ③父母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 ①合并重度窒息、 新生兒敗血癥等疾??; ②母親有濫用藥物史; ③合并遺傳性代謝疾??; ④合并嚴重感染性疾??; ⑤先天性畸形。

1.3 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干預: 護理人員需對早產兒做好保暖工作, 嚴格避免其受涼; 給予早產兒所需的營養支持,并對其雙眼做好防護措施, 避免光線直射; 待早產兒轉入普通病房后, 責任護士向其父母詳細講解早產相關知識及注意事項, 實施正確的新生兒健康宣教, 告知早產兒父母在出院后需定期來院復查。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初乳口腔免疫療法聯合口腔按摩: ①初乳口腔免疫療法。 清理早產兒口腔分泌物, 抽取0.2 mL 初乳靜置5 min 后沿著早產兒嘴角一側緩慢推注初乳, 推注時間不可過快, 控制在20 s 左右, 反復操作直至將初乳推注完畢。 上述操作完畢后, 密切觀察早產兒情況, 防止嗆咳、 溢乳, 4 次/d, 連續7 d。 ②口腔按摩。 護理人員戴好無菌指套后, 采用醫用棉簽蘸冷水對早產兒舌尖、 舌體中部和頰部內側各點進行按壓8 次, 每次約10 min, 3 次/d。 兩組均干預至早產兒能夠完全經口喂養為止。

1.4 觀察指標 ①生長發育情況: 分別于干預前后測量早產兒晨起同一時間段的空腹體重、 頭圍與身高。 ②神經發育情況:采用新生兒行為神經測定 (NBNA) 評估兩組早產兒干預后的神經發育情況, 包括一般狀態 (3 項)、 原始反射 (3 項)、 主動肌張力 (4 項)、 被動肌張力 (4 項)、 行為能力 (6 項), 20個項目總分40 分, 分數越高則神經發育情況越佳。 ③不良反應。 比較兩組早產兒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包括胃潴留、 嘔吐、 窒息等。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6.0 統計軟件處理數據。 計量資料以表示, 采用t 檢驗; 計數資料以n (%) 表示, 采用χ2檢驗; 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生長發育情況 干預后, 觀察組體重、 頭圍和身高均高于對照組 (P <0.05)。 見表1。

表1 兩組早產兒的生長發育情況比較 ()

表1 兩組早產兒的生長發育情況比較 ()

組別 n體重 (kg)頭圍 (cm)身高 (cm)干預前 干預后干預前 干預后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 60 1.21±0.09 1.69±0.21 33.62±2.61 37.23±2.55 50.18±3.19 60.29±4.33對照組 60 1.18±0.12 1.46±0.19 33.58±2.65 35.89±2.11 50.12±3.28 56.88±3.56 t1.5496.2910.0833.1360.1024.712 P0.1240.0000.9340.0020.9190.000

2.2 神經發育情況 干預后, 觀察組NBNA 各項評分均高于對照組 (P <0.05)。 見表2。

表2 兩組早產兒的NBNA 評分比較 (, 分)

表2 兩組早產兒的NBNA 評分比較 (, 分)

組別n 一般狀態 原始反射 主動肌張力 被動肌張力 行為能力總分觀察組 60 5.12±0.64 5.22±0.58 7.25±0.62 7.12±0.71 9.68±1.17 34.38±4.24對照組 60 4.08±0.59 4.36±0.63 6.38±0.74 6.04±0.76 8.56±0.95 29.42±3.52 t9.2557.7796.9818.0445.7566.972 P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2.3 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干預后,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67%, 低于對照組的20.00% (P <0.05)。 見表3。

表3 兩組早產兒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n (%)]

3 討論

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 臨床中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存活率逐漸提高, 但早產兒出生后, 由于消化吸收功能及黏膜屏障功能尚未發育完全, 吸吮吞咽呼吸尚不協調, 容易出現腹脹、 嘔吐等各種喂養不耐受情況。 早期營養供給和喂養計劃是幫助早產兒后期進行追趕性成長和神經系統發育的重點, 對促進早產兒生長發育具有重要的意義。

目前臨床普遍認為初乳對于新生兒具有以下作用: ①初乳中所含的細胞因子能夠與口腔淋巴組織內的細胞相互作用, 有利于預防早產兒結腸炎等多種并發癥。 ②初乳中所含有的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 等具有抑制病原體繁殖的作用。 ③初乳中的抗氧化劑能夠提升早產兒體內不成熟的抗氧化系統功能, 減輕腸黏膜和免疫細胞的損傷。 初乳口腔免疫療法能夠使初乳通過口腔內側的頰黏膜吸收, 為早產兒提供天然免疫; 同時初乳口腔免疫療法還可幫助早產兒盡早經口喂養, 縮短住院時間[4-5]??谇话茨κ墙陙響幂^為普遍的一種喂養干預方式, 適當地對早產兒進行口腔按摩, 能夠有效增強其口腔感知能力、 肌力和肌張力, 幫助其建立原始反射, 促使其吸吮-吞咽-呼吸等一系列功能協調發展, 并可有效提高其下頜功能的穩定性, 對其后續語言功能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幫助[6]。 本研究結果表明, 觀察組干預后的體重、 頭圍和身高均明顯高于對照組 (P <0.05);觀察組干預后的NBNA 各項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 (P <0.05);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67%,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0.00%(P <0.05), 提示初乳口腔免疫療法聯合口腔按摩在促進早產兒生長及神經發育、 降低早產兒不良反應發生率方面具有顯著的效果。

綜上所述, 初乳口腔免疫療法聯合口腔按摩有助于提高早產兒的喂養有效率, 促進早產兒生長發育以及神經發育, 減少早產兒不良反應的發生。

猜你喜歡
頭圍肌張力初乳
基于品管圈的多學科聯合干預策略在早產兒初乳喂養中的應用
用初乳進行口腔免疫護理對早產極低出生體重兒的影響
早期初乳口腔內滴注對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喂養管理的影響
基于更快速的區域卷積神經網絡的胎兒頭圍超聲圖像質量控制
頭大的寶寶更聰明?
肌張力障礙診斷與治療研究進展
小囟門兒童預防性口服小劑量維生素D對頭圍及丹佛智能發育的作用研究
犢牛飼喂初乳好處多
科學家開發出用于篩選肌張力障礙新藥的工具
請您診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