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舒適護理對脊柱手術患者應激反應及術中風險事件的影響

2024-01-22 10:57梁晨劉娜邵彤
臨床醫學工程 2024年1期
關鍵詞:體征脊柱骨折

梁晨, 劉娜, 邵彤

(鄭州市骨科醫院手術室, 河南 鄭州 450052)

隨著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 交通事故頻發, 脊柱骨折發生風險也呈逐年增加趨勢。 脊柱骨折發病率約占所有骨折疾病類型的5% ~6%, 患者患病期間脊柱可有畸形, 脊柱棘突骨折可見皮下淤血, 患處及周圍組織有強烈疼痛感覺[1]。 手術是緩解脊柱骨折患者臨床癥狀的重要手段, 但考慮到脊柱手術本身具有較大創傷性, 手術操作可能導致患者術中生命體征異常改變, 進而誘發應激反應, 影響手術效果, 危害患者預后[2]。研究[3]表明, 圍術期相關護理方案的實施可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術中應激反應風險, 確保手術治療方案順利實施。 但常規護理并不能對患者術中應激進行重點預防, 且整體護理效果不佳[4]。 基于此, 本研究分析舒適護理在脊柱手術患者圍術期的效果, 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20 年1 月至2023 年1 月鄭州市骨科醫院收治的100 例脊柱骨折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50 例。 觀察組男31 例, 女19 例; 年齡37 ~68 歲, 平均 (54.13 ± 5.70)歲; ASA Ⅰ級34 例, Ⅱ級16 例。 對照組男28 例, 女22 例;年齡35 ~69 歲, 平均 (54.48 ± 5.81) 歲; ASA Ⅰ級32 例,Ⅱ級18 例。 兩組的基線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 (P >0.05)。

1.2 入選標準 納入標準: ①臨床確診為脊柱骨折; ②均于我院開展脊柱手術治療; ③精神、 情緒與疾病狀態穩定; ④知情并簽署同意書。 排除標準: ①存在意識障礙, 無法進行有效溝通; ②并發有其他部位骨折; ③存在其他危急重癥, 身體機能較差; ④多器官功能障礙; ⑤凝血功能障礙。

1.3 護理方法 對照組圍術期實施常規護理, 包括術前方式、術前評估、 協助患者完成相關項目檢測、 術中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變化、 術中配合醫師及不良事件預防等。 觀察組應用舒適護理, 護理措施包括: ①術前1 ~3 d 密切探視患者, 在評估患者身心狀態的同時詳細介紹疾病相關知識與后續治療方案, 另外通過調整體位、 合理用藥等方式緩解患者骨折誘發的疼痛反應。 ②通過加強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明確其負性情緒類型, 實施一對一心理疏導提升患者心理舒適度, 減輕其對后續治療的緊張情緒。 ③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先將手術室溫度調整至22 ℃~24 ℃, 并通過詢問患者身體舒適情況, 合理調整現有溫度, 于患者非術區覆蓋保溫毛毯, 維持患者術中體溫恒定。 若在手術治療期間因其他原因需要暫停手術, 則取紗布在溫鹽水中浸濕后覆蓋于患者手術切口上; 增加患者術中生命體征的觀察頻率, 在各項指標出現異常后及早告知醫師制定處理措施; 對非全麻手術患者可通過眼神與撫摸動作與其交流, 維持患者術中情緒穩定性, 在提高患者心理與生理舒適度的同時強化其手術配合。 ④術后及早將患者送返手術復蘇室, 觀察未發現異常則可送回普通病房, 需按時清理病房, 維持病房整潔, 并通過播放輕音樂, 協助患者體位更換, 提高康復期舒適度。

1.4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術前與術畢應激反應指標, 包括心率 (HR)、 平均動脈壓 (MAP)、 去甲腎上腺素 (NE); 采集患者周靜脈血液4 mL, 常規離心 (3 000 r/min, 半徑10 cm, 15 min) 后收集血漿樣本, 通過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NE。②比較兩組術中風險事件, 包括低體溫、 空氣栓塞、 皮膚受熱等。 ③比較兩組的護理滿意度, 評估項目包括護理方法、 護理態度、 操作技巧等5 項, 單項目0 ~2 分, ≥9 分為非常滿意,≥6 分為滿意, <6 分為不滿意。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 統計軟件處理數據。 計量資料行t 檢驗, 計數資料行χ2檢驗, 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應激反應指標 術畢, 觀察組HR、 MAP、 NE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 (P <0.05)。 見表1。

表1 兩組的應激反應指標比較 ()

表1 兩組的應激反應指標比較 ()

注: 與該組干預前比較, *P <0.05。

組別 nHR (次/min)MAP (mmHg)NE (ρmol/L)術前術畢術前術畢術前術畢觀察組 50 80.27±7.67 80.79±8.27* 98.77±9.80 98.64±8.97* 152.17±16.33 153.08±14.29*對照組 50 80.53±8.22 84.96±9.10* 97.92±10.22 104.33±9.81* 152.49±17.08 168.99±15.88*t0.1642.3980.4253.0270.0965.266 P0.8700.0180.6720.0030.9240.000

2.2 術中風險事件 觀察組術中風險事件發生率為2.00%, 低于對照組的14.00% (P <0.05)。 見表2。

表2 兩組術中風險事件發生率比較 [n (%)]

2.3 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6.00%,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00% (P <0.05)。 見表3。

表3 兩組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n (%)]

3 討論

脊柱骨折多由外界暴力造成, 骨折后患者患處疼痛反應明顯, 若未及早治療可導致脊柱不可逆損傷, 臨床威脅程度極大。 脊柱手術通常能有效緩解脊柱骨折患者臨床癥狀, 提升骨折愈合速度, 改善患者預后。 但手術本身具有創傷性, 部分患者術中生命體征異常改變情況較為明顯, 且伴有其他應激風險, 因此需在圍術期采取對應護理措施予以干預[5]。 常規護理手段對患者生命體征與應激反應的關注不夠, 護理效果欠佳,而舒適護理主要通過綜合評估患者骨折后的身體與心理狀態,通過心理疏導調整患者情緒, 提高其手術治療期間配合性[6],還能在術中對患者進行保溫處理, 強化生命體征監測, 避免相關指標異常改變誘發的風險事件。 此外, 舒適護理還通過切口暫時性覆蓋溫鹽水紗布的方式避免手術切口長時間暴露, 減輕手術切口對患者機體的刺激反應[7]; 舒適護理在術畢后可通過整理病房環境、 放松患者精神狀態的方式提高患者康復期舒適程度, 有助于加速患者康復。 脊柱骨折患者手術創傷性通常較大, 術中操作可導致患者生命體征異常波動, 進而增加其術中應激風險, 嚴重時甚至導致手術治療失敗, 危害患者預后[8]。本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術畢各項應激反應指標低于對照組(P <0.05), 表明舒適護理有助于穩定患者生命體征, 減少應激反應, 促進手術順利進行; 觀察組術中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P <0.05), 表明舒適護理可提高患者術中舒適度, 降低不良事件風險, 提高手術治療安全性;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 (P <0.05), 表明與常規護理相比, 舒適護理更容易被脊柱骨折患者所接受, 患者在護理期間能夠明確感受到身體舒適感, 術后身體狀態改善速度更快, 滿意度明顯提升。

綜上所述, 舒適護理在脊柱手術患者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較好, 可穩定患者術中生命體征, 減少應激反應, 降低術中不良事件風險, 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猜你喜歡
體征脊柱骨折
不可忽視的“一點點”骨折
長期久坐低頭 你的脊柱還好嗎
18F-FDG PET/CT在脊柱感染診治中的應用及與MRI的比較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如何保護寶寶的脊柱
柔性可穿戴生命體征傳感器的研究進展
同時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關節骨折的治療
切開復位內固定與有限內固定聯合外固定治療脛骨Pilon骨折的對比觀察
一例犬骨盆骨骨折病的診治
老年骨質疏松性脊柱骨折保守治療40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