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問題導向模式的綜合護理對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介入治療患者運動能力和睡眠質量的影響

2024-01-22 10:57石偉張樂樂劉亞楠
臨床醫學工程 2024年1期
關鍵詞:腦血管病導向缺血性

石偉, 張樂樂, 劉亞楠

(平頂山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內三科, 河南 平頂山 467036)

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是指腦血管急性病變所引起的腦功能障礙, 與血管堵塞、 血栓形成等因素有關, 常表現為頭暈、 惡心、 嘔吐、 偏癱、 言語不清等[1]。 介于治療是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的重要治療方法, 通過對堵塞血管進行再通治療, 恢復腦部血流灌注, 改善患者神經功能。 術后綜合狀態恢復是護理重點, 綜合護理干預在傳統護理干預上更注重患者生理及心理需求, 為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體驗[2]。 基于問題導向模式的綜合護理是一種將問題轉化為可管理的各種護理措施, 對患者實施針對性問題導向護理模式, 以提升護理過程中患者康復率[3]。本研究分析基于問題導向模式的綜合護理對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介入治療患者運動能力和睡眠質量的影響, 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2 年3 月至2023 年4 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92 例, 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46例。 納入標準: ①首次接受介入治療, 處于疾病穩定期; ②患者及家屬知情并簽署同意書。 排除標準: ①存在心肝腎等器官功能嚴重異常; ②患有嚴重精神疾病, 溝通能力異常; ③伴有造血系統疾??; ④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 觀察組男24 例、 女22 例, 年齡 (57.21 ± 2.83) 歲, 體質量指數 (22.21 ± 3.08)kg/m2。 對照組男22 例、 女24 例, 年齡 (57.39 ± 2.93) 歲,體質量指數 (22.16 ± 3.10) kg/m2。 該研究已取得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 (P >0.05)。

1.2 方法 對照組進行藥物、 疼痛和心理等常規干預。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進行基于問題導向模式的綜合護理, 基本措施包括: ①向患者介紹基于問題導向模式的綜合護理的內容、 意義以及干預后預期的效果和目的, 幫助患者及其家屬理解疾病的性質和發展, 確?;颊呃斫獠⒎e極配合, 與患者緊密聯系,建立良好的溝通與信任關系, 引導患者主動提出問題, 并幫助其解決。 ②根據患者各項評估結果制定個性化的干預目標, 如改善神經功能、 預防并發癥和促進康復等。 ③維護患者生命體征穩定, 持續檢測血壓、 心跳和呼吸等指標。 保持呼吸道通暢, 確保充足的氧氣供應; 控制高血壓, 遵醫囑使用抗壓藥物, 以促進腦血流恢復; 對患者進行早期和持續的物理干預,進行床旁康復、 肌肉運動等。 提供合適的營養支持, 確?;颊攉@得足夠的營養和水分, 以支持康復和組織修復。 ④邀請以往成功康復的患者分享經驗, 探討積極接受干預后實現的目標及成效, 提高患者的自信心, 增強其康復積極性。 ⑤定期監測患者的神經系統功能和生命體征, 并評估干預措施的效果。 根據患者的反應和病情發展, 及時調整和修改干預方案。 兩組患者均持續干預3 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①運動能力: 于干預前后對兩組患者采用Fugl-Meyer 運動功能評定量表測定, 總分100 分, ≥95 分為輕度運動障礙, 85 ~94 分為中度運動障礙, 50 ~84 分為明顯運動障礙, <50 分為重度運動障礙。 ②睡眠質量: 于干預前后使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 (PSQI) 評估, 包括睡眠質量、 入睡時間、 睡眠時間、 睡眠障礙、 日間功能障礙、 催眠藥物、 睡眠效率7 個維度, 各維度評分0 ~3 分, 評分越高則睡眠質量越差。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 統計軟件處理數據。 計量資料以表示, 采用t 檢驗, 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運動能力 干預后, 觀察組Fugl-Meyer 評分高于對照組(P <0.05)。 見表1。

表1 兩組的Fugl-Meyer 評分比較 (, 分)

表1 兩組的Fugl-Meyer 評分比較 (, 分)

組別n干預前干預后tP觀察組4656.25±4.0782.48±3.1034.7720.000對照組4656.29±4.0371.29±3.0720.0810.000 t 0.04717.395 P 0.9620.000

2.2 睡眠質量 干預后, 觀察組PSQI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 (P <0.05)。 見表2。

表2 兩組的PSQI 評分比較 (, 分)

表2 兩組的PSQI 評分比較 (, 分)

維度時間觀察組(n=46) 對照組(n=46)tP睡眠質量 干預前2.61±0.252.56±0.280.9030.369干預后1.02±0.081.97±0.1537.9010.000入睡時間 干預前2.62±0.302.61±0.310.1570.875干預后0.97±0.081.85±0.1143.8810.000睡眠時間 干預前2.60±0.222.58±0.210.4460.657干預后1.03±0.041.84±0.1437.7310.000睡眠障礙 干預前2.78±0.192.77±0.210.2400.811干預后1.04±0.072.01±0.1637.6700.000日間功能障礙 干預前2.48±0.332.54±0.310.8990.371干預后0.85±0.111.69±0.2421.5800.000催眠藥物 干預前2.29±0.452.35±0.420.6610.510干預后0.96±0.211.57±0.3510.1360.000睡眠效率 干預前2.46±0.382.44±0.390.2490.804干預后1.01±0.061.95±0.2425.7710.000總分干預前17.84±1.0617.85±1.050.0460.964干預后6.88±0.5812.88±0.9337.1280.000

3 討論

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是由于腦血管的堵塞或狹窄導致腦部缺血的疾病, 常見病因包括血栓形成、 動脈粥樣硬化、 動脈痙攣和動脈栓塞等, 造成腦血管內腔狹窄或完全閉塞, 從而減少腦部血液供應。 當腦血管發生阻塞或狹窄時, 血液供應到腦部區域會受到限制, 導致神經細胞缺氧和營養不足, 從而引發腦損傷[4]。 疾病和治療均會導致患者產生嚴重的心理負擔, 影響其睡眠質量, 加之術后運動功能受限, 不利于患者康復[5]。 因此, 在治療同時輔以恰當的護理干預十分必要。

本研究結果顯示, 干預后, 觀察組Fugl-Meyer 評分高于對照組, PSQI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 表明基于問題導向模式的綜合護理能夠提高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介入治療患者的運動能力,改善其睡眠質量。 問題導向模式的綜合護理通過向患者介紹干預方法的意義及目標, 通過詳細的疾病介紹, 能夠減輕患者的心理焦慮, 鼓勵患者打開心扉, 表達心中想法, 讓護理人員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問題及需求, 并加以解決[6]。 在干預中聯合患者家屬看護與陪同患者, 能夠快速提升患者的接受能力, 提高治療及護理依從性。 在干預中通過控制高血壓、 維持氧氣供應和營養支持, 維持患者生命體征, 并確?;颊吣軌虺浞謹z入高纖維、 高蛋白的營養成分, 從而增強患者體能, 改善體質, 減少其睡眠障礙, 降低并發癥發生風險[7]。 問題導向模式的綜合護理為患者提供包括物理療法、 營養支持、 心理支持和教育等全面的護理服務, 為患者提供優質護理, 促進患者康復過程,提高其功能獨立性, 從而加快運動功能恢復; 通過以往成功案例的示范作用, 增強患者自信及主觀能動性, 提高其康復效果。 在護理過程中對患者進行定期監測, 掌握患者具體問題并進行具體分析, 能夠為患者提供更高效率的護理。

綜上所述, 基于問題導向模式的綜合護理能夠顯著提高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介入治療患者的運動能力, 改善其睡眠質量,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猜你喜歡
腦血管病導向缺血性
以生活實踐為導向的初中寫作教學初探
“偏向”不是好導向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進展
針灸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應用
需求導向下的供給創新
犬只導向炮
缺血性腦卒中恢復期的中蒙醫康復治療
腦血管病與血管性認知障礙的相關性分析
CT全腦灌注成像在腦血管病變中的臨床價值
超聲掃描心腦血管治療儀治療急性腦血管病50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