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織“交”的經緯網 做好“融”的大文章
——錫林浩特市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2024-01-23 04:39郭靜娟
內蒙古統戰理論研究 2023年5期
關鍵詞:錫林浩特市交融民族團結

郭靜娟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強調必須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團結統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叭椨媱潯弊鳛榇龠M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抓手,錫林浩特市立足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的實際,制定實施了《錫林浩特市實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計劃》《錫林浩特市實施各族群眾互嵌式發展計劃》《錫林浩特市實施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計劃》,以“343”十項舉措,推動“三項計劃”落地落細,有形有感有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一、搭建三個平臺,創造“融”的新路徑

(一)搭建主題交流平臺。全市各中小學、幼兒園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題,以“一周兩月”為契機,開展黨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宣傳活動共計70余場,開展“顆顆石榴籽,共筑同心圓”為主題的民族團結主題班會和“石榴花開,籽籽同心”手拉手示范隊會70 余次,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知識競賽、“民族團結共筑中國夢,健康運動樂享親子趣”親子趣味運動會、“兩筆字”比賽、演講比賽等各類活動120余場次,覆蓋師生4萬余名。

(二)搭建社會實踐平臺。實踐磨練意志,實踐增進友誼。錫林浩特市教育系統開發錫林浩特市課外實踐活動基地、嘉沃源青少年勞動實踐基地、錫林郭勒盟戰狼軍事拓展實踐基地,全力搭建起中小學生假期課外實踐活動平臺,開展中小學生假期課外實踐活動150 余次,讓各族青少年在人文、自然、勞動、國防教育等社會實踐大課堂中,有形有感有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三)搭建結對共建平臺。共享教育資源,共同團結進步。搭建“手拉手結對共建”合作平臺,充分發揮優質學校的示范引領作用,錫林浩特市第十小學、錫林浩特市油田學校、錫林浩特市第十一小學等10 所中小學與正鑲白旗、烏拉蓋管理區、阿巴嘎旗等兄弟旗縣共同開展“手拉手結對共建”教育教學結對幫扶活動,累計開展活動20多場,充分發揮了各自在學校管理、教育教學、師資建設方面的優勢,有效促進各族師生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共同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優質高效協同發展。

二、實施四個“互嵌”,構建“融”的新格局

(一)實施空間互嵌。以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示范單位為抓手,打造民族團結宣傳欄、民族文化展板等200 余處,集中宣傳黨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在潤物細無聲中精準滴灌在各族群眾心中。寶力根蘇木、愛民社區、華油社區等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打造民族團結進步宣傳長廊,嵌入民族團結進步故事和中華文化符號,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村規民約,營造各民族交融氛圍。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守望相助”理念,將寶力根蘇木傳統那達慕景區改造升級為“‘守望相助’團結奮斗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實踐基地”,促進各民族在空間上的相互嵌入,從空間上奠定了各民族全方位交往交流交融基礎,樹牢了各民族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

(二)實施文化互嵌。加強各族群眾文化交流,著力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嘎查、社區是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陣地。各蘇木鎮場、街道原創“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民族團結“心連心”全景式情景劇,開展“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百姓大舞臺文藝演出活動、“國家的孩子”民族團結故事分享會、“民族團結潤民心,爭做同心石榴籽”主題知識競賽、“團結杯”全民運動會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系列活動134場次,引導各族群眾守望相助、手足相親,積極鞏固嵌入式文化環境,進一步構筑各族群眾共居、共學、共事、共樂、共享的生活環境。

(三)實施服務互嵌。堅持以共同締造各族群眾美好的環境與幸福生活為主要路徑,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結合基層的實際,完善民族工作三級網絡,壓實聯絡員責任,實現網格化管理,為群眾提供“一站式”服務,做到“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各社區設立“民族團結促進崗”,宣傳黨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規,累計發放“兩條例一辦法”5000 余冊,解決各民族流動人口實際困難400多個,社區各民族人口底數和需求臺賬具體到每個人。通過網格化管理,真正拉近了各族群眾之間的心理距離,鞏固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四)實施區域互嵌。加強與毗鄰地區優勢互補、互促共進,推動各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錫林浩特市與赤峰市克什克騰旗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聯創共建活動,兩地民委、教育局、文體局、錫林浩特市白音錫勒牧場和克什克騰旗達來諾日鎮共同簽訂了聯創共建戰略合作協議,促進各族群眾跨區域雙向流動,充分發揮雙方資源優勢和特色,共同打造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增強各族群眾情感互動,逐步實現兩地各民族在空間、文化、經濟、社會、心理等方面的嵌入,鞏固“中華民族一家親”大好局面。

三、探索三種模式,激發“融”的新動能

(一)探索“旅游+民族產業”。深入挖掘和利用歷史文化、民俗風情以及各類文化遺產,設計、研發以錫林浩特市旅游景區、蒙古馬文化、蒙古包等為原型的旅游文創產品“錫林好禮”,充分體現錫林浩特市風土人情、歷史文化、自然資源等特色。發展夜間經濟,促進旅游消費,自今年6 月份開始,在馬都景區、元和建國飯店、蒙古麗宮、國際商貿城、首放·錫林郭勒奶酪文化產業園等城市的“東西南”五個區域分別啟動夜經濟系列活動,打響錫林浩特夜市品牌,讓來錫各族游客真正體會到“享受草原、樂在草原、吃在草原、玩在草原”,在感悟民族文化的過程中增進彼此了解、相互團結。

(二)探索“旅游+文化發展”。舉辦“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2023 錫林浩特市消夏文化節,以各族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不斷滿足各族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為建設幸福錫林浩特營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圍。截至目前已開展30 場演出,觀眾人數達7 萬人(次)。成功承辦“相約草原·遇見那達慕”內蒙古自治區第33屆旅游那達慕,舉行了男兒三藝比賽、草原游客三項賽、少年那達慕、草原足球邀請賽等錫林浩特市系列賽事活動,吸引10 萬多名各民族游客到錫林浩特旅游,通過旅游講好錫林浩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同時,在主會場搭建“艾里群”展示展銷區,通過“文創+非遺”傳統技藝與商業開發的雙向奔赴形式,讓傳統文化“活”起來,讓文化認同“強”起來。

(三)探索“旅游+文化傳承”。立足地域特點,發揮傳統文化優勢,組織參加蒙藏學校舊址暨中華民族共同體體驗館內蒙古體驗區展演活動,展示金銀鏨刻技藝等非遺項目。組織舉辦非遺手工藝技能大賽,來自全區各盟市400 余名參賽者齊聚一堂,相互切磋繡藝、交流經驗,讓非遺文化更加貼近大眾,走進更多人的生活。成功舉辦第四屆“哈扎布杯”蒙古族長調、潮爾道大賽,來自區內外70 余名長調、潮爾道愛好者參賽。組織開展非遺研學體驗、課外實踐等活動,讓非遺資源進一步融入日常生活,為廣大非遺傳承人和非遺愛好者打造豐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服務和沉浸式互動體驗空間,進一步展現中華民族悠久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三項計劃”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新思路、新舉措。下一步,錫林浩特市將進一步把實施“三項計劃”作為推動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盟創建工作的有力抓手,建立健全“三項計劃”實施的長效機制,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充分運用新興技術,創新宣傳方式,大力宣傳“三項計劃”的重要意義、先進典型和顯著成效,講好錫林浩特“三交”故事,營造全社會支持參與的良好社會氛圍。

猜你喜歡
錫林浩特市交融民族團結
民族團結之歌
真美
錫林浩特市火山地質公園平臺山頂近地面大氣電場變化特征
根雕與古錢幣的完美交融
Problems Faced by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English Learning
錫林浩特市地區教師參與體育健身活動現狀調查與分析
中外藝術精品展覽文化的碰撞與交融
交融的獨特優雅
讓民族團結之花愈開愈艷
關于做好民族團結進步工作的實踐與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