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R技術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實踐理路

2024-01-24 13:08劉燕茹洪濤
關鍵詞:受教育者創設思政

劉燕茹, 洪濤

(蘭州理工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甘肅 蘭州 730050)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新時代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提出:“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使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變成事業發展的最大增量?!盵1](P2)為了更好地增強社會成員對信息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僅要通過“輸出去”觀察信息處理的過程,而且要讓視覺、聽覺等參與到該過程中,實現身臨其境的體驗。虛擬現實(VR)技術是一種由計算機、計算圖形學、語音識別學、仿真技術等多種高新技術結合創建虛擬現實環境的技術。本文旨在探討VR技術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的融合,進一步推動新時代高校思政課循著有溫度、有質感、接地氣的模式發展,對進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有所助益。

一、VR技術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必要性

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時代感和吸引力”[2](P1)。隨著思想政治教育智能化的不斷推進,將VR技術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使用以計算機為核心、傳感器及其他設備為支撐而構建起來的虛擬仿真系統所創設的虛擬環境也應運而生。通過將學生和VR技術所創設的虛擬環境的結合而產生了一種“沉浸式”的教學模式,有助于進一步實現思政論課走深、走實、走心。

(一)以人機互動提升學習參與度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未來屬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盵3](P1)青年需要精心呵護和栽培。思政課肩負著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重要任務。但是由于思政課理論性強,難以形成生動化、形象化的體驗。因此,應充分挖掘新媒體技術的應用優勢,讓其成為新時代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助推器”,成為實現從“要我學”到“我要學”認知轉變的有效方式。

1.紓解學習空間的固化。傳統的教學活動都在教室中進行,其空間固定且長久不變,師生難以產生有效的互動,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深入學習和教學過程的參與度。VR技術通過創設情境使受教育者產生沉浸感和交互感,在打破學習場域壁壘的同時,實現了現實空間和虛擬空間的有機融合,讓學生由感官體驗上升到情感與價值體驗,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思想共鳴,引導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行自主學習,并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2.創新思政課課堂模式。思政課是一門引導學生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方法轉化為智慧和人格力量的課程。由于以往的思政課教學評價體系不夠完善,學生更多關注的是學習成績而非理論的掌握程度,也未真正實現從知到行的轉化。VR技術通過再現舊場景、創設新場景給學生以深刻的認知體驗,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式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真正實現思政課教學有溫度、有質感、接地氣。

(二)以沉浸感提高學習效果

“好的思想政治工作應該像鹽, 但不能光吃鹽,最好的方式是將鹽溶解到各種食物中自然而然地吸收?!盵4](P76)思想政治工作和鹽一樣既是調味劑更是必需品,是塑造靈魂和涵養精神的源泉。思政課作為原理性內容的講授型課程,VR技術與思政課的融合,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實現了沉浸式體驗,使思政課教學更加生動、新穎,讓廣大學生在深學細悟中凝心聚力,提高馬克思主義素養與自身修養。例如,在智能化的課堂學習中,一副眼鏡和一臺電腦就可以實現在“實景”中感悟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走過的百年光輝歷程。通過親臨一大舊址,感受偉大的紅船精神;通過親身體驗長征途中爬雪山、過草地的偉大壯舉,深悟偉大的建黨精神所凝聚的篳路藍縷與時代精華。由此,通過VR技術可以將歷史事件具象化,予以學生生動的學習體驗,實現思想政治理論的“走心”又“入心”,從而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打造高質量課堂。

(三)以認知和體驗創新教學模式

認知源自于心理活動,主要包括感覺、知覺、記憶等因素[5](P26)。通常表現為個體在與一定的環境相互作用過程中,通過形成概念、知覺、判斷來獲取知識。這一過程實質上是個體對所獲取的信號進行接收、轉化、編碼等信息處理加工過程。VR技術就是通過計算機、傳感器等建構相關的環境,使受教育者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在個體與環境相互作用的基礎上獲取知識。

傳統的思政課教學采用直線性的教學方式,即學生老師、課上課下、課程作業。將VR技術融入思政課教學中,可以實現由直線性教學向立體化教學的轉變。例如,在課堂上講授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傳統的教學方式主要包括教師講學生聽、觀看主題影片、展示圖片(視頻)等方式,學生對抗美援朝精神的理解是扁平化的。將VR技術融入課程教學中,為學生創設虛擬的環境,實現強烈的視覺感和代入感,讓學生深刻體會到在面臨嚴峻的局勢時,我們黨有足夠的氣魄和謀略戰勝一切不和平力量。同時,以史鑒今,讓當代大學生樹立危機意識,明確自身的責任與擔當,砥礪不畏強暴的民族風骨,敢于同任何不利于國家和人民的行為亮劍。

二、VR技術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可行性

利用人工智能進行教育創新是實現智能技術轉化為教育優勢的必然選擇,也是智能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價值體現。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為思政課提供了嶄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6](P115)。因此,VR技術為創新思政課教學模式提供了技術支撐。

(一)交互性實現教育主客體間的互動

交互性是指計算機與用戶之間信息的雙向交換。人與虛擬世界之間的信息交換以更自然的方式進行,如屏幕上顯示的圖標、頭的轉動、目光追隨、手的移動等,人和機器處于和諧狀態。唯物辯證法認為矛盾的雙方既相互存在又相互作用,各自在發揮作用的同時又促進事物的運動、變化與發展。因此,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關鍵在于實現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的有效互動與相互轉化。

虛擬現實技術賦能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單向度的技術疊加,將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投放到技術編織的擬態環境中[7](P40),而是在VR技術賦能思政課教學過程中提供技術助力,更好地實現理論知識和實踐的聯動與融合。通過創設全新的物理環境,使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動的基礎上,增設了與虛擬環境中創設的人物、場景的互動。學生可以利用傳感設備,通過自己的動作控制,改變感受的內容,在虛擬環境中做出相應的響應。

(二)虛擬性契合馬克思主義現實人理論

馬克思認為,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建立在實踐基礎上的社會關系也是不斷發展的。人在其本質上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8](P135)。而作為一切社會關系總和的人也處于不斷的發展進步中,即人具有超越性和發展性,在低級階段向高級階段發展過程中通過突破一定的社會關系逐漸走向“個性自由”階段?,F實人的價值要處于一定的社會關系中才能實現,但是特定的社會關系受一定的時空限制,不能隨意放慢或快進。VR技術可以再現特定社會時期的場景,以技術手段開拓新的實踐空間,為受教育者展現出一個可視、可聽、可觸的空間。讓受教育者獲得在日常生活中難以親歷的實踐體驗。盡管存在虛擬性,但通過對內容和形式的把關,能夠確保呈現場景的教育意義。例如:在百年黨史學習中,學生可以憑借虛擬技術,坐在嘉興南湖的紅船上,感受中共一大代表開會的場景,感受革命先輩的艱辛與不易;感受中國共產黨既艱苦卓絕又光輝燦爛的百年奮斗歷程,從而實現從在校學生到特定場景中親歷者的角色轉變,實現黨史知識入心、入腦,思想政治教育內化于心。

(三)工具性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思政課不僅要傳授知識,而且要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質。VR是人機交互的工具,是一種學習輔助工具,是一種認知發展工具。VR技術通過虛擬環境的交互使得受教育者對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產生沉浸感,并通過互動進一步促進認知的發展。

實現思政課和VR技術融合的前提是“虛擬實踐能夠彌補傳統實踐教學方式的不足,使有限的現實實踐活動邁向無限想象的虛擬實踐活動”[9](P44)。VR技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將人的心理活動通過外在的形式表現出來,通過設定相應的場景,使學生可以在虛擬的場景中根據自己的教育需要和教育環境的變化來獲取和掌握知識。從教育實效性角度看,VR技術為思政教學提供了全新的方式和手段,可以充分調動受教育者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啟發性激發受教育者創新性思維

VR技術可以實現可視化、個性化的教學環境的創設,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教學方式的靈活多變、教學手段的新穎、教學效果反饋的時效性等,從而形成一種全新的教學形式。大數據時代,學生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傳播者。他們將通過多種渠道獲取到的信息進行自我消解,從而形成自己的知識結構。使用VR技術進行思政課教學,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一步提升教學效果。

啟發性和灌輸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原則[10](P23)。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的關鍵課程,具有鮮明的意識形態屬性,因此需要充分發揮教育者在教學過程中的灌輸作用,讓學生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樹立正確的價值理念和理想信念,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培養接班人。啟發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重要原則,教育者運用VR技術創設一定的教育情景并作用于學生,受教育者在虛擬環境中通過交互作用,產生新的認知,進一步啟發思維。教育者根據受教育者在虛擬場景中做出的反應,進一步將處理的信息反饋于受教育者,即學習—創造—再學習—再創造。通過這一過程的不斷反復和推進,使得VR技術充分發揮了啟發思維的重要作用。

三、VR技術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實踐理路

伴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VR 技術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是實現思想政治教育提質增效、有序推進的必然選擇。高校教師應該在堅持政治性的基礎上,樹立信息化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VR技術提升教學效果,形成教育合力。

(一)樹立信息化理念,優化教師資源配置

2019年教育部頒布了《開展2019年度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認定工作的通知》,該文件首次提出增設“馬克思主義”類別的實驗項目[11](P79)。人工智能為思政課教學提供技術載體的同時,也對教師的信息化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優化教師資源的配置,不斷提升教師的信息化能力是實現VR技術融入思政課的應然之舉。

1.堅持政治性的價值遵循。政治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屬性和鮮明特點[12](P12)。所謂政治性是指思政課的價值取向和人民立場問題。作為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思政課是一門政治性課程,教師必須旗幟鮮明地講政治。因此,VR技術融入思政課的前提是要契合政治性的要求。一方面,在VR技術應用的過程中要堅持并重點關注學生的理想信念和價值取向;另一方面要始終堅持以正確的政治立場和觀點來指導技術的應用。

2.建立健全跨學校、跨地區 VR 技術同課交流體系,推動不同地區和高校的合作[13](P99)。一方面,由于硬件條件的差異,部分學校的技術設備不能保證所有學生都能參與其中。另一方面,由于VR技術融入教學要占用教師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準備和磨合,有的教師因不熟悉VR技術,也就不愿進行VR教學。因此,通過不同高校之間的合作交流,可以實現資源共享和共贏。例如,北京理工大學自2009年至今已經建立了較為成熟的虛擬仿真教學體系,推出了“重走長征路”仿真教學課程,成功在智能化思政領域開創了“北理工經驗”: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融入信息技術與人工智能,利用大數據平臺對追蹤的數據進行精準分析,制訂個性化方案。VR技術和思政課的融合發展需要掌握專業知識和虛擬現實技術的綜合型人才。因此,可以讓計算機學院的教師對思政課教師進行專門的技能培訓或者聘請專門的技術研究人員進行現場指導。

(二)合理融情造景,增強學習效果

1.科學設置“情景”。在教學過程中,應該以課程內容為依據,并結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利用VR技術有針對性地創設教學環境。例如,在百年黨史中,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頑強拼搏、不懈奮斗,涌現出一大批英雄人物、勞動模范等,共同構筑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通過VR技術創設一定的情景,可以實現學生與革命先輩的“對話”,感受黨的磅礴力量,讓書本中的文字“活”起來;可以打破傳統思政課的時間和空間限制,打造開放式、沉浸式的教學環境,增加思政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2.立足學生需求。大數據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推進了個性化思想政治教育[14](P60),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是新時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有效舉措。因此,在VR 技術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過程中要堅持立足學生需求,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虛擬課堂的學習中,并成為虛擬情景的創設者,在滿足其身心發展需要的同時,不斷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認同感。在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過程中成長為可堪大任的新時代青年。

3.立足本地區紅色資源建立VR技術創新平臺。依托各地區紅色資源,利用VR技術設計課程內容。例如,長征沿線的高??梢猿浞掷玫赜騼瀯菀隫R技術進行紅色課堂教學,通過3D特效再現長征故事;通過虛擬講課者打造全新的虛擬與現實的體驗感。

(三)堅持“虛”“實”結合,創新教育理念

打造“虛”“實”結合多維立體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以創新的理念引領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優化與發展?!疤摗敝傅氖沁\用VR技術創設虛擬情景使受教育者產生沉浸感和交互感,在與感官情緒的互動中獲取知識。在虛擬課堂教學過程中,受教育者處于虛擬場景中,可以讓以往課本上的文字和圖畫“活”起來,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可視化、生動化,以開放式、沉浸化的學習環境激發廣大學生的學習興趣。

“實”,是相比于VR技術所創設的虛擬情境來說的,思政課是學理性和政治性統一的課程。講授其中原理性內容,教師要堅持掌握話語權,用有親和力、感染力和說服力的方式,避免出現教育者的投入和產出的“剪刀差”。因此,在講授原理性的內容時,教師應堅持以“實”為主,通過透徹的講解,加強學生對原理性內容的理解和掌握。而涉及情感價值體驗類的教學內容時,可以充分利用VR技術打造的虛擬情景,讓學生感受高舉馬克思主義思想火炬的青年將青春奉獻給黨和人民的事業中的豪情壯志。

(四)堅持協同融合,形成教育合力

1.在“新”字上求突破。當前,思想政治教育與虛擬現實技術的融合處于探索階段,思想政治教育虛擬仿真系統還需進一步完善。高校應充分利用技術人才,自主開發具有特色的思政課教學軟件。例如,廣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心,以高校聯盟和校企合作的形式,在充分實現資源整合的基礎上,開發出“狼牙山五壯士”“軍事理論博物館”等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軟件。這不僅發揮了紅色文化的教學效果,又推動了思政課的創新。

2.在“深”字上見效果。一方面,基于VR技術創設的教學環境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有目的、有計劃地將教學內容融入虛擬空間建設中去;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交互性、沉浸感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由單向的教育接受者轉變為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這對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和培養獨立自主、自尊自信的當代新青年具有重要的價值。

綜上所述,虛擬現實技術作為信息時代高科技的杰出代表,正在通過逼真的模擬現實對人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以及思維方式帶來深刻影響[15](P59)。VR技術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時代高等教育發展的新趨勢,要在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向智能化方向發展的同時,提升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同時,高校思政課教師要積極探尋有效的實施方式,做好學生成長成才的“引路人”。

猜你喜歡
受教育者創設思政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少數民族地區初中數學學習弱勢學生的成因分析及轉化對策的研究
淺談初中語文“三段六步”教學法的策略
創設情境 以說促寫
創設情境 提高效率
如何培養低年級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思政課“需求側”
“教、學、評”一體化視域下問題串創設的實踐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