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省莒縣剪紙藝術“過門箋”的田野調查
——以莒縣過門箋傳承人為調查對象

2024-01-24 05:45張同健吳蘇榮貴
內蒙古藝術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過門莒縣剪紙

張同健 吳蘇榮貴 于 紅

(1.2.內蒙古藝術學院 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8 3.國家級非物質物化遺產項目莒縣過門箋代表性傳承人 山東 日照 276800)

莒縣,隸屬于山東省日照市,地處山東省東南部,在中國的歷史上,莒縣的名稱和歸屬曾經發生過多次變化?!跋姆Q為莒部落,商代為姑幕國,周為莒子國,秦始為縣,西漢初曾為郡。文帝二年曾在此地設城陽國,隋又為州,后為郡為州為縣數度升降,1913 年改州稱縣至今,雖時代更迭,版圖數變,然三千年來莒名始終未易?!盵1](3)遠溯至東周,莒氏部落的先民就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莒國曾是東方夷族中的一支強大勢力,歷經商、周、漢三個朝代的建立和衰亡。在春秋時期,莒國和齊國、魯國鼎立于齊魯之間??h城則是春秋時期莒國的都城所在地,曾經發生過“毋忘在莒”的典故。莒縣歷史悠久,秦朝時期設立的莒縣到現在已有2000 多年的歷史。莒地擁有眾多文物古跡,其中莒子墓、城陽王墓等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莒州博物館是山東省三大縣級博物館之一,也是山東省十佳博物館,莒地人杰地靈,南北朝時期東莞莒人劉勰①是中國第一部文學評論專著《文心雕龍》的作者。除此之外,莒地孕育了許多獨特而優秀的傳統文化,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莒縣過門箋便誕生于這片土地。

2008 年6 月7 日,山東省日照市莒縣特有的剪紙藝術“過門箋”,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項目編號:Ⅶ-16)。過門箋是一種古老的民俗藝術品,也稱為掛錢、羅門箋、門吊、花紙、吊掛、吊錢、紙掛、活門錢等。在春節期間,人們會將其貼在門楣、窗戶、水缸等處作為裝飾。作為中國傳統的年節門(窗)楣吉祥裝飾物之一,山東省莒縣自古就有春節貼過門箋的習俗,一直流傳至今,歷史十分久遠。在清代以前,過門箋只剪出穗頭和花樣,制作相對簡單。但在民國初年至今,大多數過門箋都是由民間藝人照著模板進行刻制的,因此制作更為復雜。如今,過門箋制作遵循“借古開今”的原則。首先按照定好的尺寸設計出圖案,然后使用牛皮紙、紙板、厚紙或袋子皮來制作模板。根據圖案的線條,制作各種不同的刀具。接著,使用木板、石蠟和鋸末制成一個蠟盤。根據尺寸裁好彩紙,將模板放在彩紙上,再將其放在蠟盤上進行刻制。過門箋可分單色、多色和套色幾種工藝,其中套色法是最具特色的一種工藝,它使用多種顏色的彩紙,在制作過程中交替疊放,然后按照圖案進行刻制。這種工藝需要經驗豐富的工匠,通過不斷地調整彩紙的位置和顏色,使圖案的色彩更加豐富、鮮艷。在制作完成后,還需要在背面貼上紙片,使過門箋更加牢固。套色法的制作工藝需要更高的技巧和耐心,但制作出來的過門箋效果更加美觀、精致。

莒縣過門箋是一種充滿本土特色的傳統藝術形式,其題材內容貼近農村生活,藝術形式與農民的審美意識和居住特點相契合,因此廣受農民歡迎和傳承。其題材廣泛,涵蓋了寓意吉祥、生活、勞動、家庭等豐富的社會文化內涵。而多樣的形式包括繪畫、文字、圖案等元素,其中方言文字更是具有地域特色。在構圖方面,莒縣過門箋具有高度的審美價值,整體布局美觀大方,細節處理精致入微。同時,還使用借物代意的表達手法,展現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充分體現了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審美情趣。筆者針對山東莒縣地區的過門箋這一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田野調查研究,在吸取前輩學著的研究成果基礎之上,本著調查材料更全面,調查分析更精細,調查角度更新穎的方向進行新的分析與梳理,為家鄉這一優秀的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傳承與對創新發展之路的思考提供一些新的理論研究成果。

一、莒縣過門箋的歷史起源和現狀

(一)過門箋的歷史起源

民間張貼“過門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宋朝時期。據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記載:“府前左右百姓賣小牛。往往花裝欄坐。上列百戲人物。春幡、雪柳。各相獻遺?!盵2](163)由此可以看出,春幡已成為民間迎春祈福的重要物件。南宋時期,開始將春幡勝懸掛于門前,這種春幡勝應該是最早的普及型“過門箋”,這一做法是沿襲唐朝皇帝在春日賜彩勝的制度而來的,陳元靚在《歲時廣記》中記載:“元旦以鴉青紙或素娟剪四十九幡,唯一大幡,或以家長年齡戴之,或貼于門楣?!盵3](61)由此說明紙幡已經有了歲時納吉之意。到了清代時期,過門箋以“門錢”俗稱出現在史料中,姚興泉在《龍眠雜憶·時令類》中記載:“桐城好,元旦賀新年,大族中堂懸福字,小家單扇貼春聯,處處掛門錢?!盵4](16)門錢處處體現在年節生活中。通過以上史料可以看出,過門箋在當時就已成為一種祈福納祥的民俗用物,并成為表達祝福和喜慶的重要方式之一。

莒縣過門箋的淵源雖無具體文字可查,但從康熙十三年(1674 年)重修朝元宮時壁畫所見,即有貼過門箋的民舍畫面。莒城西南隅原有一湖名曰“漏卮湖”,朝元宮居漏卮湖東高阜之上,雖創建年代不詳,然明代就已有之,如壁畫為明代所繪,那么莒縣貼過門箋的習俗最晚于明代就已在民間盛行。②另據山東省莒縣來氏家譜記載,在明洪武年間(1389 年),來氏的祖先中出現了一位多才多藝的文人,由于社會環境變化,迫不得已從浙江蕭山移民遷徙到莒縣東南隅定居,遷徙期間由于社會戰亂,路途又比較遙遠,再加上比較長時間的徒步行走,其所攜帶的大部分價值連城的文物和字畫丟失,只有少部分的文物被攜帶至莒縣,其中便有過門添子,經過歲月的逐漸演變,也就形成了現在的莒縣過門箋,雖然在樣式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其所闡釋的文化內涵卻一脈相承。由以上文獻研究可知,莒縣過門箋最晚起源于明代。

(二)莒縣過門箋的傳承與研究現狀

“過門箋、落門箋,落在地上都是錢”,在莒縣的春節期間,除了春聯之外,家家戶戶的門楣上還會貼有一排長方形的彩色鏤空剪紙,這個剪紙被稱為“過門箋”。因為它寓意美好,所以備受歡迎。過門箋長約一尺,寬約七寸,每組由五種或六種顏色組成,數量和大小由門窗寬度決定。莒縣過門箋在滿足生活裝飾功能之外,也包含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寄托。例如,在廚房的灶王神處也要貼上三張淺色的過門箋,祈愿家中來年風調雨順。有趣的是,在農村地區,還會在家門口外的正對墻上貼上三張過門箋,并搭配“出門見喜”的春聯,這是莒縣春節期間的重要年俗活動。

2007 年,莒縣過門箋被列入第一批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 年,莒縣過門箋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 年,莒縣過門箋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制作過門箋這一傳統技藝在莒縣分布廣泛,其中有具有代表性的,能夠形成傳承譜系。這四處村鎮分別是:浮來山鎮前石灰窯村、夏莊鎮大莊子村、閻莊鎮大柏林村、城陽鎮南關街。筆者主要的調查對象是城陽鎮南關街的代表性傳承人于紅老師。

從現有的莒縣過門箋相關研究文獻來看,相關著述并不多。筆者重點閱讀了與之相關的七篇碩士學位論文,其中,呂倩的《剪紙傳承者的文化實踐與主體生成——基于莒縣剪紙的田野調查研究》一文基于霍加特文化實踐思想,依據馬克思主義哲學對主體性的闡釋,分別研究傳承人和民間剪紙藝人兩類主體的剪紙文化實踐及文化主體生成,這篇論文從主體人分析,主要針對人的研究,角度新穎。馮琳的《傳統民間藝術傳承發展研究路徑探析——以莒縣過門箋剪紙為例》一文梳理其發展歷史,縱向分析莒縣過門箋的審美特征和文化內涵,并立足現實狀況,從技藝傳承、文化傳承、產業發展探究了莒縣過門箋發展中的問題,這個研究有利于幫助解決實際問題。鄭奕的《山東莒縣過門箋的造型藝術及應用研究》一文以對莒縣過門箋造型藝術特征著重研究,分析了其結構尺寸、圖案紋樣、設計方式等,對于詳細了解過門箋的藝術特征提供了幫助。此外,嚴相法編著的《莒縣過門箋》記錄了其在二十年間對莒縣過門箋的發展歷程的整理,以及經典傳統的代表作品,記錄詳實,是有研究價值的文獻資料。央美教授喬曉光曾為此書作序,序中提到:“文化的發展要不斷適應新時代生活的需求才能繼續傳播,文化的適應與傳播是文化存續的基礎?!盵5](1)筆者對于本次對莒縣過門箋的田野調查也是本著回歸現實研究從而升華現實,為家鄉的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中的傳承與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時隔兩年的見面

筆者喜歡剪紙,并在2017 年冬的寒假,在莒縣過門箋代表性傳承人于紅的指導下制作過門箋,是第一次,至今已是第6 年了,因為種種原因,筆者與于老師已有兩年未見,通過田野調查的契機,終于有機會再次拜訪于老師,并且掌握有大量田野一手資料,不僅有助于完成本次田野調查報告,還為家鄉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發展與思考提供理論支撐(見圖1,國家級非遺項目“莒縣過門箋”代表性傳承人于紅。拍攝時間:2023 年2 月22 日下午16:30。拍攝地點:山東省日照市莒縣莒國古城進士坊東側剪紙物語展覽館。拍攝內容:圖中右側的筆者與于紅女士合影。攝影:展覽館店員。見圖2,國家級非遺項目“莒縣過門箋”代表性傳承人于紅。拍攝時間:2023 年2 月24 日下午17:47。拍攝地點:山東省日照市莒縣狀元路與文心東路交叉口南140米五街小區于紅剪紙工作室。拍攝內容:圖中于紅女士正在制作過門箋。攝影:張同健。見圖3,筆者與國家級非遺項目“莒縣過門箋”代表性傳承人于紅合影。拍攝時間:2023 年2 月22 日晚上20:40。拍攝地點:山東省日照市莒縣狀元路與文心東路交叉口南140 米五街小區于紅剪紙工作室。拍攝內容:圖中右側的筆者與于紅女士合影。攝影:孫昊)。

圖1

圖2

圖3

幾年的耳濡目染,以及對現有文獻的研究分析,筆者逐漸認識到莒縣過門箋的珍貴所在,在制作過門箋的過程中,每一個細節都需要極其精細地處理,以達到最佳效果,其不僅在設計上有著獨特之處,在歷史文化、民俗習慣、地域特色等方面也都有著豐富內涵。莒縣過門箋作為莒地特殊的傳統文化在當今仍然發揮著很高的價值,并為一方生活增添著一份藝術的美感。

二、莒縣過門箋的藝術特征和寓意

(一)五色過門箋

傳統的莒縣過門箋剪紙以高飽和度的顏色為主,常見的顏色有紅、綠、黃、紫、藍五種。這種明亮而濃烈的色彩風格,使得過門箋剪紙在形式美上展現出了統一而多樣的特點。莒縣的過門箋剪紙采用兩種基本的設色方法,分別為單色和套色。早期,由于受到思想觀念和染色技藝等因素的影響,過門箋剪紙的設色以單色為主。一套過門箋剪紙由五張剪紙組成,每張剪紙都采用一種顏色,即紅、綠、黃、紫、藍(見圖4,五色過門箋。拍攝時間:2023 年2 月23 日下午14:00。拍攝地點:山東省日照市莒縣莒國古城進士坊東側剪紙物語展覽館。拍攝內容:五色過門箋作品“連年慶有余”。攝影:于紅)。

圖4

這五種顏色被稱為“過門箋五色”(見下面的圖表,表1,傳統五色過門箋色彩。表格制作:張同?。?,是莒縣古樸風格的代表,并一直延續至今。符號學家蘇珊.朗格曾在《情感與形式》一書中指出:“一種形式,即一種意向?!盵6](57)莒縣的過門箋剪紙在色彩運用上有著獨特的特點,其鮮艷高亮的色彩表現使其在視覺上非常醒目,吸引人們的眼球。同時,這種色彩風格也體現了莒縣地區的歷史文化和民間傳統,是文化遺產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創作莒縣過門箋剪紙時,傳承人巧妙地運用互補色的組合,如紅綠、紫黃、藍橙等,以產生強烈的對比。這種運用互補色組合的方法,體現了傳統中國民間藝術色彩風格的特點,也體現了傳承人在設計過門箋剪紙時的審美理念?;パa色是指在色輪上相互對立的顏色,它們的組合會產生強烈的對比效果。傳承人在創作過門箋剪紙時,巧妙地運用互補色組合,不僅能產生強烈的對比效果,還能使圖案更加生動鮮明。例如,紅綠組合會產生強烈的對比效果,使圖案更加鮮明,同時也能夠傳達祥和、喜慶的情感,與過門箋的寓意相呼應。這種運用互補色的方法,不僅體現了傳統中國民間藝術的色彩風格,也是傳承人在設計過門箋剪紙時的審美理念的體現。

表1 .傳統五色過門箋色彩(表格為筆者制作,表格中的圖例亦為筆者拍攝)

(二)吉祥美好的寓意

在莒縣過門箋剪紙的創作中,藝術家們采用豐富多樣的創作手法,其中包括諧音、寓意、象征等,以表現作品所要表達的意象。他們精心設計構圖、色彩和文字等元素,使它們相互關聯,呈現出生動有趣、具有敘事性的畫面內容。莒縣過門箋剪紙的題材涵蓋了各個方面,藝術家們可以創作出各種不同的作品。例如,動物和花卉圖案常常用于表現自然的美麗和生命的力量,而歷史故事和神話傳說則常常用于表現人們對歷史和文化的傳承和追憶。莒縣地區的山水風光也常常成為創作題材,藝術家們通過剪紙的手法,將美麗的山水景色和自然的氣息表現得淋漓盡致。在人物創作方面,藝術家們也可以根據生活中的情感和場景,創作出各種不同的人物形象。在莒縣過門箋剪紙藝術中,剪紙作品是藝術家通過剪紙獨特的手法,將他們對生活和自然的認知與感受表現出來的一種藝術形式。這些作品往往注重表現意象,尤其在表達吉祥美好的寓意時,藝術家常采用諧音和寓意等表現手法。莒縣過門箋剪紙的代表作之一是于紅創作的《和合福共生》套色過門箋(見圖5,莒縣過門箋。拍攝時間:2023 年2月23 日下午14:10。拍攝地點:山東省日照市莒縣莒國古城進士坊東側剪紙物語展覽館。拍攝內容:于紅的套色過門箋作品“和合福共生”。攝影:于紅)。這幅作品的意象表現和畫面設計都巧妙地應用了諧音和寓意,展現出莒縣過門箋剪紙獨特的魅力。

圖5

(三)構圖和基本元素

莒縣過門箋剪紙的造型從外形上看,莒縣過門箋剪紙呈現出一副三面齊邊、一面為穗的長方形造型(見圖6,圖片內容:過門箋各部分示意圖,制圖:張同?。?。這種剪紙的大結構可以分為外框、內堂和穗子三部分。外框和穗子組成了莒縣過門箋的外邊緣特征。

圖6

外框一般由平直的直線和圓潤的弧線相結合,形成了一個簡潔、流暢的整體形狀。穗子則通常位于莒縣過門箋的下方,形狀多樣,有的像菊花,有的像月牙,還有的像琴弦等等,每一種穗子都有著獨特的寓意和象征意義。內堂是莒縣過門箋剪紙的詳細表達內容,它可以細分為由上頭、下頭、花邊、底花等部分。上頭和下頭常常以花鳥、動物等為主要形象,寓意吉祥如意?;ㄟ厔t用以裝飾上下頭之間的空白部分,常常使用花、葉、草、果等植物紋樣,構成一個美觀的整體。

底花則是莒縣過門箋剪紙的最底層部分,通常以花卉或動物等為主要圖案,寓意繁榮昌盛、生機勃勃。正如饑鳳皋在《中國掛錢圖集》的序言中所說的那樣,“門笑的樣式很美,它體形修長,字畫結合,圖文并茂,所有吉祥語和形象均在玲瓏剔透的形式中展現?!盵7]

內堂的部分則是由具有吉祥寓意的詞語或者借物代意的圖案組成。并以吉祥花草或者是傳統文樣與外框部分與之相連,有的內堂也只會安排單字出現。莒縣過門箋的吉祥詞語一般有“歲歲平安”“福祿壽喜”“年年有余”“六合同春”等,單字出現時則常常以五字連一句的形式出現,比如“家和萬事興”“連年慶有余”“合和福共生”“福祿壽喜財”“農林牧副漁”等。莒縣過門箋的內堂還會運用各種具有吉祥寓意的圖案和符號,如龍鳳、魚躍、鶴舞、燕飛等,這些圖案通常代表著幸福、吉祥和美好的未來。而在過門箋的邊框部分,則常常使用規則的幾何圖形或者具有吉祥寓意的花草、蟲鳥等圖案,與內堂相連。這些花草、蟲鳥等圖案常常也有著特定的含義,如桃花則代表著愛情美滿,菊花則代表著高雅、清雅等等。除此之外,基礎紋樣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常見的基礎紋樣有“銅錢紋”、“菱形紋”、“孔錢紋”、“網格紋”、“盤長結”、“城垛紋”、“柳葉紋”、“牡丹紋”、“蝙蝠紋”、“荷花紋”、“松葉紋”、“菊花紋”等,這些紋樣具有傳統民間美好寓意,也是人們喜聞樂見的符號元素。

莒縣過門間的最底下的部分則是穗子,時過境遷,穗子的設計也越來越凸顯出審美的需求,符號元素也通常會被用于到穗子的設計當中,增加了過門箋藝術表達的豐富性和趣味性。

莒縣的過門箋傳統紋樣源于古人智慧,是莒地人民世代流傳下來的寶貴文化遺產。這些紋樣將生活中的符號元素進行提煉和升華,經過世世代代的傳承逐漸保存下來,并深入到大眾的生活中。使用這些紋樣通常需要傳承人根據其審美和設計的安排,將各種紋樣錯落有序地填充到合適的位置上,從而構成一副既美觀又實用的過門箋。在過門箋中,各種紋樣所蘊含的寓意也非常重要,傳承人通常會選取具有共同美好寓意或諧音的紋樣進行組合?!八囆g從來都不只是感性的、娛樂的,它會影響人的思維、行為、意志和價值觀,從而使其具有某種教育意義?!盵8](116)莒縣過門箋通過它的藝術形象為人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這些紋樣所代表的吉祥美好的象征具有極強的感召力,為使用者帶來好運和祝福,同時也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人們的觀念。莒縣的過門箋傳統紋樣不僅是一種文化符號,更是一種深刻的人文情感體現。它們的傳承和發展,不僅是對古代智慧的繼承,更是對當代審美價值的傳承。

莒縣過門箋中的紋樣眾多,除了“銅錢紋”“菱形紋”“孔錢紋”“網格紋”“盤長結”“城垛紋”“柳葉紋”“牡丹紋”“蝙蝠紋”“荷花紋”“松葉紋”“菊花紋”,還有許多其他的紋樣也被廣泛應用于莒縣的過門箋中(見表2,莒縣過門箋中的基本紋樣。表格制作:張同?。?。比如,有一種名為“鳥蟲紋”的紋樣,它常常被用來象征著幸福美滿的家庭生活。在這個紋樣中,可以看到許多小鳥和蟲子,它們在一個共同的場景中自由自在地飛舞、跳躍,展現了生命的活力和美好。這種紋樣的運用,可以讓人們感受到家庭的溫馨和美好,帶來幸福感和滿足感。另外還有一種叫做“龍鳳紋”的紋樣,它常常被用于婚禮過門箋上。在這種紋樣中,可以看到一條龍和一只鳳,它們分別代表著男女雙方的氣魄和溫柔。這種紋樣的運用,不僅可以增加過門箋的華麗程度,還可以寓意著新婚夫妻之間的和睦相處和互相尊重。此外,還有一種名為“壽桃紋”的紋樣,這個紋樣通常被用于慶祝老人家壽辰的過門箋上。在這個紋樣中,可以看到許多精致的壽桃,它們代表著長壽和健康。這種紋樣的運用,可以表達出對老人長壽健康的祝福,也可以讓人們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關愛。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傳統文化元素被巧妙地融入到了莒縣過門箋的紋樣中,例如“琉璃瓦”、“馬蹄形”、“青花瓷”等。這些元素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內涵,其運用不僅讓過門箋更加具有傳統文化的味道,還能夠增強人們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認同。

表2 . 莒縣過門箋中的基本紋樣(表格為筆者制作,表格中的圖例亦為筆者拍攝)

(四)從傳統老花樣中來

傳統老花樣指的是中國傳統刺繡中經典、常見的圖案和紋樣,多以自然界中的花草、鳥獸、山水等為主題,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內涵(見表3,莒地傳統老花樣。表格制作:張同?。?。

表3 .莒地傳統老花樣(表格為筆者制作,表格中的圖例亦為筆者拍攝)

這些老花樣的歷史悠久,經過多年的傳承和發展,已成為中國刺繡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代表了中國傳統文化和民間藝術的精髓。一些老花樣還具有特定的象征意義,如龍鳳呈祥、百鳥朝鳳、花開富貴等,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繡品工藝的改進,老花樣也在不斷地創新和發展,但傳統的經典花樣仍然被廣泛地傳承和使用。這些花樣不僅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還具有文化內涵和象征意義。傳承人在創作莒縣過門箋作品時,常常從中汲取靈感,用于過門箋作品的設計和創作當中。通過運用傳統老花樣,傳承人可以將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相結合,創造出具有時代氣息的過門箋作品,繼承和發揚中國文化的精髓。

傳統枕頭老花樣通常是中國刺繡文化中的經典圖案和紋樣,其歷史悠久,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內涵。傳統枕頭老花樣的主題多樣,包括花卉、動物、人物、山水等,常見的有牡丹、菊花、荷花、龍鳳等圖案。這些花樣在傳承和發展中逐漸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和特點,成為中國傳統文化和民間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過去,枕頭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而枕頭上的刺繡圖案和紋樣也是很重要的裝飾元素,它們不僅能美化房間,還能傳達主人的品位和文化修養。傳統枕頭老花樣在傳承和發展中逐漸豐富和多樣化,它們不僅有著較高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內涵,還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傳統肚兜老花樣指的是中國傳統的肚兜刺繡中經典、常見的圖案和紋樣,通常采用對稱的設計,花鳥魚蟲、人物故事等元素常被運用在肚兜的刺繡上,這些圖案和紋樣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特定的象征意義和文化內涵。例如,常見的魚圖案代表著“年年有余”,花鳥圖案則代表著生命的美好和豐富,而一些人物故事則傳承著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智慧和道德觀念。這些傳統肚兜老花樣的歷史悠久,經過多年的傳承和發展,代表了中國傳統文化和民間藝術的精髓。

傳統服裝配飾老花樣是指在中國傳統服裝中常見的圖案和紋樣,多以自然界中的花草、鳥獸、山水等為主題,以及一些象征意義深遠的圖案。這些圖案和紋樣在傳統服裝的制作中被廣泛應用,使服裝更加美觀、典雅。例如,女性傳統服飾中常見的如意、蝴蝶結、牡丹、荷花、云朵、錦鯉等圖案,都代表著吉祥如意、美好生活等寓意。男性傳統服飾中的龍鳳、麒麟、獅子、螭龍等圖案,則代表著權威、勇氣和吉祥如意。同時,這些圖案和紋樣還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

三、莒縣過門箋的制作工藝和工具

(一)制作工具

制作過門箋的材料主要以紙為主,包括牛皮紙、宣紙和蠟光紙。在制作過門箋的模板時,通常使用牛皮紙。

首先,將繪制好的稿圖附在牛皮紙上。在傳統制作技法中,常常使用紙捻子固定稿圖和模板。紙捻子是一種手工搓制的紙條,通常用宣紙等較軟的紙張制成,呈箭頭狀;其次,使用刻刀進行鑿刻。由于牛皮紙具有很高的耐久性和較強的韌性,因此使用牛皮紙制作的模板硬度高,不易變形。宣紙和蠟光紙是過門箋的常見制作材料。

宣紙是一種具有高質量、較為透明、具有良好耐久性的紙張。在制作過門箋時,傳承人會根據需要自行染色成彩色宣紙使用。染色劑一般是丙烯顏料或丙烯酸染料,與傳統宣紙相比,染色而成的宣紙不易褪色,更加耐久,方便保存。蠟光紙是一種具有光澤的紙張,通常用于繪制線稿和字跡。在制作過門箋時,傳承人也會在蠟光紙上繪制圖案和文字,然后將其轉印到宣紙上,這可以保證圖案和文字的清晰度和準確度。

制作過門箋的工具也有一些常見的種類,包括木制墊板、木錘、平刀、彎刀、羊角刀、圓刀、圓錐等工具(見表4,莒縣過門箋主要工具表。表格制作:張同?。?。

表4 .莒縣過門箋主要工具表(表格為筆者制作,表格中的圖例亦為筆者拍攝)

這些工具可以用來切割和雕刻宣紙和蠟光紙,以及將圖案和文字轉印到宣紙上。傳承人通常會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工具來完成過門箋的制作。根據個人喜好的不同,有時也會使用蠟盤代替木制墊板。蠟盤是由蜂蠟、石蠟和鋸末混合而成的,將鋸末混入蜂蠟熔化的狀態中,待其冷卻凝固后即可使用。使用方法與木制墊板相同,可用于鑿刻過門箋。然而,蠟盤主要用于刻刀刻制過門箋,而不是鑿制過門箋。在刻刀刻制時,也可以選用當代工業制成品的硅膠墊代替。硅膠墊與蠟盤相比,省去了制作蠟盤的過程,且受力均勻,更易于初學者接受。但是,硅膠墊是消耗品,而蠟盤則不是消耗品。傳承人在每次使用完蠟盤后,會用吹風機將其加熱,再用帶有弧度的光滑貼片將其表面抹平,晾干后即可再次使用。鑿制時使用木制墊板和木錘工具,傳承人一手執刀具,一手執木錘,根據所設計圖稿內容選用不同型號的鑿刀錘擊鑿制,鑿刻完成后用圓錐投出碎紙屑,即可完成過門箋的制作。筆者在調查過程中了解到在傳承人的技藝和經驗積累中,他們往往會自己制作刀具,以滿足各種需求。有些傳承人也會向當地的鐵匠師傅訂制,打造出適合自己的個性化刀具。

(二)工藝流程:分為單色和套色

制作單色過門箋的主要步驟可概括為:起稿模板、鑿制模板、鑿制過門箋、投廢紙屑、鑿制完成(見表5,單色過門箋制作流程表。表格制作:張同?。?。

表5 .單色過門箋制作流程表(表格為筆者制作,表格中的圖例亦為筆者拍攝)

套色過門箋的制作主要分為以下步驟:畫稿、固定稿圖、鑿制外框細節、鑿下內堂子、剪掉多余部分、套紅紙、刻制堂子各部分、刻制完成,取下紅紙部分、剪堂子中的鋸齒紋部分、各部分依次刻制完成后,開始套色、各部分依照設計擺放到位、擺上外邊框、背面粘貼固定,最終完成套色過門箋(見表6,套色過門箋制作流程表。表格制作:張同?。?。

表6 . 套色過門箋制作流程表 (表格為筆者制作,表格中的圖例亦為筆者拍攝)

四、莒縣過門箋的融合發展和創新

(一)城市景觀

過門箋是莒縣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和創新,過門箋也已經融入到了城市景觀之中。在莒縣縣城,有許多道路兩側的公交站臺上都印制有過門箋的文字和門箋作品,這些過門箋不僅體現了莒縣的傳統文化,也為城市增添了獨特的藝術氣息,同時印有傳承人的信息。

在城市規劃中,過門箋也被融入到了景觀設計之中,如公園、廣場、街道等公共空間中都能看到過門箋的設計和裝飾,使得莒縣的城市景觀更加多元和豐富。在沭河公園中,有一處過門箋的景觀雕塑作品(見圖7,過門箋景觀雕塑。拍攝時間:2023 年2 月25 日下午14:00。拍攝地點:山東省日照市莒縣沭河公園內。拍攝內容:莒文化主題的過門箋城市景觀雕塑。攝影:張同?。?,這個過門箋的景觀雕塑位于沭河公園的中心區域,高約4 米,由鋼材制成,整個作品最突出的特點是中間的“日月山”符號,“日月山”符號是中國考古學史上的一大發現。這個符號出土于上世紀七十年代在莒縣陵陽河遺址中晚期的大汶口文化中,刻在一個大口尊上,成為被公認為中國最早的文字之一。這個符號的出現不僅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也給中國文明的起源帶來了新的解釋和認識。

圖7

據考古學家研究,這個符號與古代天文學和神話信仰有著密切的關系。符號中的“日”和“月”分別代表了太陽和月亮,而“山”則是神話中的象征。這個符號的出現,表明了古代人們對于天文和神話的認知和理解,同時也證實了中國文明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被公認為中國最早的文字,把中國文明史上推了一千余年。過門箋景觀雕塑以“日月山”符號為主題,融合了過門箋的傳統文化和現代景觀設計的元素,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

作為城市公共空間,這座過門箋景觀雕塑作品不僅是莒縣傳統文化的代表,也是城市發展與創新的縮影。其深刻寓意代表著莒縣傳統文化與現代城市文明的和諧共存,是傳統與現代、過去與未來的交匯點。同時,它也象征著人們對美好未來和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設計過程中,現代元素的巧妙加入使得整個作品更具時尚感和現代感,流線型的曲線和幾何圖形的應用更為它增色不少。作為城市公共空間的展示,這座雕塑讓城市居民和游客們能夠感受莒縣文化的多元與魅力,為城市增添了獨特的藝術氣息。在莒縣人與人之間口耳相傳的同時,這個過門箋景觀雕塑也為人們帶來美的體驗和感受。

(二)文創產品

“任何文化創意都必須以一定的文化為基礎,任何創意既是對一定文化的創新,同時創意本身也必須是有文化的?!盵9](16)近年來,莒縣過門箋開始與現代文化創意產品相結合,推出了一系列創新產品,讓這一傳統文化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張道一先生曾受到“張果老倒騎驢”這一典故的啟發寫下這樣一句話:“人往后看,只能看到過去,然而驢又馱著他往前,一直走向未來,這不就是對待歷史,研究歷史的辯證法么!其實,對待和研究傳統文化,以致任何事物,何嘗不是如此呢……”[10](158)這句話就說明了,文化傳承不能過于守舊,要在傳統中創新,莒縣過門箋則很好地踐行了創新理念,通過融合傳統的過門箋技藝和現代的設計理念,過門箋文創產品展現了強烈的創新精神和獨特的文化魅力。

例如,過門箋的圖案可以被應用到藝術壁掛、臺歷、手提包、書簽(見圖8,過門箋書簽衍生品。拍攝時間:2023 年2 月22 日下午16:30。拍攝地點:山東省日照市莒縣莒國古城進士坊東側剪紙物語展覽館。拍攝內容:莒文化主題的過門箋銅板書簽衍生品。攝影:張同?。┑鹊?,這一做法不僅使過門箋文化得到了新的生命和活力,也為現代文化創意產業注入了更多的傳統文化元素。通過融合傳統技藝和現代設計理念,過門箋文創產品不僅傳承了傳統文化,還展現了創新精神和時尚氣息,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和追捧。除了文創產品,莒縣過門箋還被應用到了新的領域,例如文化旅游紀念品、商務禮品等。這些應用領域不僅擴大了過門箋的市場范圍,還使過門箋文化得到了更廣泛的傳播和認可。

圖8

在文化旅游領域,過門箋文化作為莒縣的文化名片,為當地的文化旅游產業注入了更多的文化元素,也為游客帶來了更深層次的文化體驗。在商務禮品領域,過門箋文化的獨特藝術特色和文化內涵也為企業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和創意,成為了企業營銷和品牌推廣的有力助手,受到了企業界的廣泛關注。

(三)傳承基地“剪紙物語工作坊”

剪紙物語工作坊(見圖9,剪紙物語工作坊。拍攝時間:2023 年2 月22 日晚上20:00。拍攝地點:山東省日照市莒縣莒國古城進士坊東側剪紙物語展覽館。拍攝內容:剪紙物語工作坊西門。攝影:張同?。?,是莒縣過門箋代表性傳承人于紅在莒國古城的工作室。該工作坊以莒縣特色剪紙項目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項目“莒縣過門箋”的傳承為根本,將莒縣傳統的刺繡、剪紙中的老花樣等非遺元素融入到非遺工坊的傳承活動、研究創作、產品開發、傳承教學當中去。

圖9

據了解,工作坊所處位置游客云集,交通便利,室內建筑面積500 多平方,有傳承所需要的完善的網絡、桌椅、燈光等基礎及辦公設施,配備充足的專業工作人員。工坊創作的產品備受各界好評,已成為“莒文化”一張新的亮麗名片。不僅如此,該工作坊也不斷創新產品花樣紋飾,將剪紙、過門箋與旅游工藝品、服裝設計、禮品設計巧妙結合,開發出高雅有內涵,端正有品位的剪紙系列旅游文化產品。主要有春節傳統過門箋系列、莒文化及莒縣景點過門箋系列、生肖系列剪紙、傳統民間剪紙系列、福祿壽喜系列工藝品、莒縣銀杏樹系列、書簽系列、24 節氣系列、傳統民間老花樣系列、戲劇人物系列、民間傳說系列等剪紙作品及文創產品100 多個。

工作坊重視傳統紋飾的應用和創新創作工作,帶動身邊的剪紙藝人達30 余人,在對莒縣過門箋進行傳承與發展、展覽與展示、研究與創作的同時,也加強與民間剪紙藝人的交流合作,加大了綜合性、原創性、地域性剪紙裝飾類旅游商品、原創文化創意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讓傳統民間藝術創造價值,助力鄉村振興和城市文旅產業振興。

莒縣文化產業迅速發展,為非遺傳承提供了新的發展平臺,為民間傳統藝術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莒國古城的文化旅游項目包括獨具地域特色的城市景觀、豐富的物質文化資源和精神文化內涵,為非遺傳承、非遺消費和非遺創新提供了空間和場所。這里是展示各種非遺項目、傳統工藝和文化的特定場所,也為莒縣過門箋文化創意產品的設計提供了基礎條件和展示空間。隨著影響力逐漸擴大,莒縣過門箋已經開始輻射周邊城市,為其長遠發展提供了廣闊前景,并使其傳播更加貼近大眾生活。

結 語

本次田野調查論文的撰寫,主要是從山東莒縣過門箋的歷史源流、藝術特色、制作工藝、融合創新四個方面進行分析探究,希望筆者的研究能夠為未來的研究者提供更多有價值的參考資料。同時,筆者也希望本調查研究能夠為莒縣過門箋的創作者們提供更多的理論支持,激發他們的創作靈感,創作出既具有現代特色又不失傳統文化內涵的優秀作品。筆者希望本次田野調查能夠對過門箋的藝術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并且鼓勵更多的研究者參與到莒縣過門箋的傳承與保護中來。通過本次調研,筆者得到如下啟迪:

啟迪一,文化傳承的堅韌。山東莒縣過門箋的歷史起源,展示了中國豐富的傳統文化,這個文化傳承了數百年。盡管在現代社會面臨諸多挑戰,但莒縣過門箋的存在和繼續使用證明了傳統文化的堅韌性。它不僅是一種藝術表達,更是一種生活方式和精神信仰,從古代莒民開始,莒縣過門箋就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其發展歷程也見證了莒地人民的文化積淀和智慧創造。這說明了文化傳承不僅僅是歷史的回顧,還是對未來的承諾。

啟迪二:文化與社會的互動。山東莒縣過門箋的藝術特征和寓意反映了當地社會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它們不僅是裝飾物,還是文化符號,傳達了人們的共同理念和愿望。越來越多的人也自發地加入到莒縣過門箋的傳承和發揚中來,他們用自己的實踐和創新,不斷豐富和發展著這一傳統技藝,讓它在當代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和藝術魅力。莒縣過門箋的藝術表達不僅僅是一種裝飾性的藝術,更是一種寄托情感和文化認同的表達。這表明文化不僅僅是個體表達的方式,也是社會互動的媒介,促進了社會凝聚力。

啟迪三:傳統與現代的融合。山東莒縣過門箋的制作工藝和工具在現代社會中也發生了些許改變,人們也通過多種形式的融合跨界發展,保護和傳承著莒縣過門箋的獨特魅力,表明傳統文化可以與現代社會相融合。這個融合不僅為傳統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還為當地經濟和社區發展提供了機遇。這也提醒著我們,傳統文化的保護和發展并不是對立的,可以相互促進。

本文對于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山東省莒縣獨有的剪紙藝術“過門箋”的田野調查及研究,僅僅是一個開始,希望這一輕“磚”的拋出,會引來更多美玉的持續關注,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發展、研究和拓展帶來新的希冀。

注釋:

①劉勰(約公元465 年~?),字彥和,祖籍東莞郡莒縣,所撰寫的《文心雕龍》,與劉知幾《史通》、章學誠《文史通義》,并稱文史批評三大名著。

②《遺韻采擷》,山東大學出版社,2008.07,第1頁,作者是鄭玉霞,其主要內容包含,民間美術,過門箋,日照農民畫等。

猜你喜歡
過門莒縣剪紙
鐘靈毓秀 千年莒縣
剪紙
莒縣紅色文化調查報告
莒縣高中化學微格教學展示在莒縣四中召開
莒縣過門箋的傳承與保護
淺析山東梆子慢板板式
淺析山東梆子慢板板式
剪紙
剪紙
窗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