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育兒博主的平臺實踐與身份認同

2024-01-26 05:36郭俞杉
中華女子學院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博主育兒媒介

郭俞杉

隨著近年來電子媒介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新媒體在建構性別文化中起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她經濟、她消費、她力量,女性發展在傳播媒介中不停被書寫、被凝視、被呈現,大眾傳媒著力打造的女性形象越來越豐富多元。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普及,自媒體已成為一種重要的社交媒介。在這個新興媒介中,女性育兒博客的數量和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女性育兒博客不僅是一個育兒經驗分享的平臺,還是一種自我展演的方式。在線上虛擬社區中,女性育兒博主通過分享自己的育兒經驗、生活瑣事、家庭照片等,來展示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同時,她們也通過這個平臺建立自己的社交網絡,與其他育兒博主、讀者進行交流互動。這種自我展演方式不僅是一種自我認同的體現,還是一種社會認可和價值認同的體現。

與此同時,女性育兒博主在展演自我和家庭的過程中,還面臨著一些挑戰。首先,她們需要面對公共輿論的壓力。在這個虛擬社區中,她們的語言行為往往會受到其他博主、讀者、平臺等不同行動者的關注和評價。在分享之外,可能會引起公共輿論的爭議和批評。其次,女性育兒博主還要面對商業化趨勢的挑戰。在這個虛擬社區中,一些商業機構會利用女性育兒博主自身的影響力,進行一些廣告、宣傳等活動。這些商業化卷入可能會對女性育兒博主的自我展演和家庭產生一定的影響。

一、文獻綜述

社交平臺,最早的理論基礎來源于社交網絡(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源于 1967 年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斯坦利·米爾格蘭姆(Stanly Milgram)的“六度分隔理論”,即線上形成一個逐漸擴大的網絡圈,則網絡社交應運而生。在這一媒介技術演進過程中,普通網民通過技術賦能逐漸成為新的議題表達者,并且成為新的網絡意見領袖。著眼于這一網絡現象,謝因波曼和克里斯威爾斯在2003 年出版的《自媒體研究報告》中,提出“自媒體”(We media)這一概念,強調普通市民通過數字技術獲取并分享他們的真實看法與自身新聞。[1]國內學者喻國民將自媒體這一概念進一步闡釋為:“平民化、私人化、普泛化和自主化的傳播者,利用微博、微信、博客、論壇甚至是手機群發之類的現代化、數字化的媒介手段,向特定個人或者是不確定的大多數傳遞規范性或非規范性信息的一種新的媒介形態?!盵2]劉利群則從性別媒介的角度提出,媒介的持續聚焦打破了現實社會的封閉和凝滯,以營造擬態環境的方式構建虛擬空間和場域,讓性別議題得以凸顯在公眾面前,并通過議程設置不斷吸引公眾的注意力,引發全社會共同關注、思考、改善性別問題。[3]176

正是如此,女性也被卷入媒介技術的邏輯之中。從性別角度出發,女性自媒體從業人員有著自身的角色屬性與展演特征,且不同媒介時期不同平臺上出現了具有代表性的女性自媒體,包括直播帶貨、明星及各類網紅、虛擬偶像等??梢哉f,自媒體已經嵌入各個行業,成為網絡空間中的強大力量。

育兒自媒體作為女性自媒體中的分支,由于其涉及幼兒培養、家庭教育、母親等社會議題,逐漸成為育兒的參照媒體。女性育兒博主也面臨著來自公共平臺和家庭環境的多重母職壓力。母職是性別勞動分工的結果,背后包含著內在情感性、社會勞動性、家庭功能性等多重屬性。西方母職的研究起步較早,隨著西方社會經濟發展、技術和產業變化以及性別話語的變遷,關于母職的研究有以下幾種類型?!皽厝崮赣H”,最早可追溯到1770 年到1837 年之間,由英國知名女性雜志《時尚女郎》(Lady's Magazine)引領。配合資本主義工業化過渡階段,涉及性別勞動分工的需求而產生和建構了一種溫柔的媽媽。[4]“科學母親”,由專家權威和科學知識主要組成,科學的母職被醫療化養育建構,專業和權威權力再次規范媽媽角色。[5]“母親戰爭”,由主婦母親和在職母親兩種不同形象構成,試圖構成二元對立和矛盾話語,讓兩種類型的母親都變成單向度的母親,讓各自的優勢不再重要,損耗了兩種不同類型母親的效能和信心。[6]243-265“自主母親”,指從20 世紀80 年代到21 世紀初期在美國媒體逐漸升溫的“新母親主義”(NewMomism)現象,這一階段認為女性有自主選擇命運和角色的權利。[7]8經濟學家巴杰特和南希佛伯爾指出,母職具有一定的社會化屬性,這一過程中習得的母職具有“社會強勢的利他屬性”(socially imposed altruism)。[8]海耶斯提出的“密集母職”,即孩子的需要優于母親的需要,以孩子為中心,勞動密集且花費高昂的養育方式興起,是工業化過程中精致利己主義的呼應。[9]57因此,構成當代母職的內在沖突和文化矛盾:女性應該且必須踐行母職,通過照料孩子的成長以達到家庭利益的最大化。公共話語和私人領域的雙重性別標準下,加上中國中產階級在養育和教育上的不斷重視和焦慮疊加,進一步推動和加速了獨具中國式語境的“密集母職”的出現。但是,女性的自我需求和內在價值則被淡化,需要承擔起自我和家庭平衡的雙重責任,并自主尋找解決策略。與密集母職相對應,卡倫克里斯托弗提出了“延展母職”(extensive motherhood),指出女性兼顧自身與孩子的需求,可以部分或者全部缺席。[10]這一策略性母職實現模式之下,團隊式養育(collective mothering)或代理人母親(surrogate mother)出現。[11]

在具體的中國語境下,現階段母職已經從情感勞動、照料養育等生理母職,演變成母職再生產的獨特變化。在中國的媽媽群體里,“內卷”“雞娃”“拼媽”,從私人空間到社交網絡,都在形成一種泛化的母職規訓。此外,還有“雞娃不如自雞”“不要輸在起跑線上”等母職焦慮涌現。作為現實中的母職實踐者與平臺上的自媒體創作者,女性育兒博主也受到這一趨勢的影響。媒體中女性角色“辣媽”“貓媽”“虎媽”“牛媽”等標簽性話語,以及女性育兒博主的人物設定和傳播敘事,都在影響社會背景中的個人身份認同建構?!昂脣寢尅钡靡员恢匦露x,不再只是“身體在場”和“心理在場”的母親,而是可以對孩子成長負責的掌控者和執行官。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提出的“足夠好的媽媽”(good enough mum)也是強調母親不需要完美,只需要足夠好,近年來這一概念在心理學、社會學中也被廣泛使用和傳播。[12]304-305

綜上所述,西方學術界對于“母職”及相關概念的探討是隨著工業社會及后工業社會的社會語境不斷變遷的。換言之,母親的角色并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社會期待和家庭結構及自身的訴求多方作用不斷變化的。而在中國語境下,隨著教育競爭、平臺技術的賦能,母親角色也在發生變化,由此個人和公共的邊界趨于模糊,母親被重新定義?;诖?,本文選取女性育兒博主作為研究對象,一方面作為自媒體從業人員與平臺、商業、關注用戶產生互動;另一方面作為母親也是家庭的一分子,她們的雙重身份既是其內容產生的素材來源,又是其身份焦慮和社會沖突的緣起。因此,本文通過對女性育兒博主的從業動因和內容呈現進行分析,并進一步對其身份認同和沖突進行探討,以期推動自媒體平臺上的性別話語表達,推動女性公共話語表達的發展和進步。

二、研究方法

為了能深入研究上述問題,本文選取9 位女性育兒博主作為訪談對象,進行半結構式深度訪談(研究對象情況見表1)。每位受訪者的訪談時間不低于2 小時,訪談次數2 到3 次。這9 位女性育兒博主是擁有一定用戶關注的自媒體創作者,長期在育兒領域輸出內容,其從業經驗能夠切中本文的研究問題。具體來看,受訪博主的年齡集中在35—40歲,均接受過本科以上的高等教育,在內容創作及平臺商業化發展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訪談內容主要圍繞受訪育兒博主的個人情況、從業動因、內容呈現、個人壓力等方面展開。

表1 研究對象基本信息

三、女性育兒博主從業的動因分析和內容呈現

作為自媒體平臺上的媒介內容生產者,女性育兒博主本質上是靈活就業的新型社會勞動角色。 她們背后的傳播角度和母職實踐,并非完全是私人的個體化經驗,而是受到家務分工、性別話語、社會經濟處境、產業技術條件、網絡生態反饋等多重因素的影響。 她們的媒介內容生產圍繞自身的母職體驗和育兒經歷,在自媒體平臺如微博、微信、抖音、小紅書等上,分享自己的育兒內容和母職實踐,吸引了大量的女性受眾。 受訪的9 位女性育兒博主都直接或間接地提到,她們并非一開始就致力于從事自媒體事業。 在其職業選擇背后,有幾個看不見的共同動因。 同時,她們的自媒體日常內容也都是緊密圍繞知識分享和個人呈現進行的。

(一)女性育兒博主從業實踐的動因分析

1. 母職實踐與職業轉變的勾連

受訪的女性育兒博主都是因為自己現實中的養育角色發生變化,繼而轉向線上運營自媒體平臺賬號,轉為育兒博主的職業身份。 母職履行和博主職業基本是在同一時空開啟的。 除了受訪博主B02是在二胎之后才開始選擇成為全職博主,其他幾位博主都是在第一胎出生后不久,選擇成為育兒博主的。 很多女性育兒博主認為,自媒體職業更像是自己日常的隨手記錄,分享生活日常。

我是媽媽,寫著寫著,就發現有很多和我一樣的媽媽,在網絡的另一邊,和我經歷著差不多的生活。(B07)

我看上去是自由的, 但自由意味著家務和養娃依然是我最重要的工作。兩個孩子睡了,我才能打開電腦和手機,更新內容。 (B03)

與全職育兒博主相比, 在職育兒博主更像是“職場媽媽”或“創業媽媽”,她們更重視自我價值和家庭時間的平衡和兼顧。 育兒博主的生活對于很多全職媽媽來說,并不陌生。 女性育兒博主作為現實生活中的媽媽和網絡上呈現的媽媽,在其事業家庭發生沖突時也要做出妥協。 線上從事育兒博主的職業,看上去讓其有了更多時間踐行母職,但也意味著母職和職業的雙重難題。 好媽媽、好職業,這兩個身份沒有邊界地糾纏在一起,平衡變得更加困難。

2. 公共平臺與私人領域的聯動

大多數受訪女性育兒博主表示,“公共平臺上的分享與自己現實的想法幾乎一致。 ”而且,女性育兒博主都展示出自我反思意識和強烈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對私人領域的母職實踐和公共平臺的母職呈現保持高度的覺察。 博主B01 從2015 年開始更新第一篇微信公眾號, 之后每天都堅持2000 字以上的圖文原創,現在則根據自己孩子年齡階段的變化,增加了很多教育經驗、時尚生活的內容。

我的分享盡可能地真誠, 越接近我自己的初心和價值觀,我的表達欲越強烈,讀者越喜歡,因為大家都是喜歡不做作又實用的分享。 或許有一些內容寫的時候,我會有主觀的感受,但絕大多數都是我最真實的心里話。 (B01)

其他幾位從業超過5 年的受訪博主,也都經歷了從私人領域的實踐到公共平臺呈現的反思和覺察。 上述幾個博主的共同點,為思考女性育兒博主的母職實踐提供了一個多元的視角。 她們不僅是家庭場域內的母親,還是公共話語里的“某種媽媽”。她們并不總是呈現同一個“自我”,她們對自我認知的困擾也有割裂和沖突的部分。 她們的情感和焦慮既有不一致的部分,又有整合的部分。 這部分復雜性在她們的母職實踐和媒介敘事中均有體現。

(二)日常知識:女性育兒博主的內容呈現

傳播活動在克勞斯·布魯恩·延森眼里看來,依賴于三個維度:身體工具、大眾媒介、數字媒介。[13]25-32而后兩者和媒介密切相關。 正是借助媒介,女性育兒博主將自身的育兒經驗作為重要的內容產出在平臺上發布。 從其育兒的實踐來看,女性育兒博主的內容傳播是社會生活中的日常知識,是普通網民育兒的重要參照標準。

1. 提供情緒價值

9 位受訪的女性育兒博主都樂于在自媒體平臺展示自己的生活。 小到孩子的日常育兒生活,大到家庭的消費決策和教育選擇,再到家長里短的關系狀態,都是育兒博主展示內容的重要素材。博主B01在職場工作之外,開啟了自媒體的分享。 她的第一條關于“帶娃親子旅行”的推送內容,就在微博和微信公眾號收獲了10 萬加的閱讀。 女性育兒博主通過自我展示,呈現自己的養娃生活、家庭照片、育兒經驗、親子出行攻略等,來構建自己的個人品牌。

我會經常分享一些家庭照片、孩子的成長記錄等,來讓讀者更加了解我和我的家庭生活, 讓大家看到愛學習的二胎媽媽的成長之路。 (B02)

有娃以后,很喜歡和粉絲分享一家四口的日常,有吃喝拉撒,有段子,自己覺得好玩,粉絲也喜歡看自己家的生活方式,相互打趣。 (B03)

可以看到,自我展示是育兒博主在虛擬網絡中呈現自我和分享家庭的方式之一。 這樣的日常內容除了貼近生活,也讓女性育兒博主的受眾,尤其是有類似問題和困擾的媽媽深有同感,容易觸發受眾共情,激發情緒感受。 而被共情到的受眾,更容易信任和跟隨女性育兒博主。

2. 輸出功能價值

女性育兒博主的受眾更習慣從網絡中獲得信息和知識。 女性育兒博主通過分享育兒經驗,向其他新手父母和目標受眾提供育兒垂直細分領域的有用信息和建議。 她們分享的內容往往涉及育兒知識、健康飲食、兒童教育、時尚搭配、親子出行等方面。 通過分享經驗,女性育兒博主不僅僅是在幫助其他父母,同時也展示了她們的專業技能、知識結構、認知水平和價值觀念。

博主B04 會經常分享一些英語啟蒙教育干貨和育兒知識、理論和實操兼顧的育兒經驗、母嬰用品內容等。 這些都是受眾喜歡的內容,體現在平臺數據上,互動量和閱讀量都很高,反向激勵了博主的持續分享。

很多新手爸媽需要科學育兒知識, 我作為過來人可以給到我專業和實踐的雙重貢獻。 (B02)

我喜歡美麗和時尚,我自己當作是邊玩邊聊天,喜歡穿搭和美好生活方式的媽媽就會關注我。 看到她們喜歡我分享的內容,我也會覺得很滿足。 (B05)

作為親子旅行類的育兒博主,我很喜歡玩,帶著孩子看世界,我只聚焦于分享與自己旅行相關的內容,旅行的目的地和旅途中帶娃的經歷天然具有傳播性,會讓很多人喜歡。 (B06)

除此之外,超過半數的博主都會通過輸出知識技能的方式記錄和沉淀自己的育兒方法,參與出版和知識付費。 不管育兒博主分享的內容集中在哪一個角度,只要在自己的專業和興趣領域輸出媒介內容,就能給受眾提供實用價值,并被持續關注。 而這種關注也會激勵育兒博主持續創作,繼續在功能價值上輸出內容,是女性育兒博主自身成長和受眾需求的雙重結合。

3. 形成網絡社群

女性育兒博主通過建立社交網絡, 與其他博主、讀者進行交流和互動,同時也為自己的社交和情感提供支持。 在自媒體平臺, 她們通過評論、點贊、轉發等方式與其他人進行交流,建立自己的社交網絡。 通過構建“學霸媽媽”“會買媽媽”“時尚媽媽”“探險媽媽”等不同的身份,不斷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這種社交網絡不僅是一種交流方式,還是一種身份認同和社會價值的體現。

我喜歡經常與其他博主、讀者粉絲進行交流,建立自己的社交網絡和私人社群。 通過這種方式,我可以除了英語啟蒙以外, 了解更多的其他養育和成長的知識,與不同的人交流生活經驗。 (B04)

另外8 位受訪的育兒博主也都通過建群、聯盟、線上線下的互動方式組成社群,形成緊密的私下圈子,與粉絲受眾或者同行伙伴進行頻繁的私密溝通。 除了公開的發布,這些私密的圈子更安全、隱私、親密,也更具情感共鳴。 可見,女性育兒博主通過自我展示、分享經驗、建立社交網絡等方式,展演自我和家庭,構建了一個自我認同和社會認可的虛擬社區。 與此同時,女性育兒博主也面臨著結構層面的制約, 從而引發自身的焦慮情緒與身份不適,也使自己面臨著重重挑戰和壓力。

四、多維情境的融合:女性育兒博主的身份焦慮與結構壓力

自媒體主頁上光鮮亮麗的“好媽媽”,也會面臨種種壓力和情緒,如養育、家庭、職業、創作、商業化和輿論爭議等問題。 受訪的9 位博主中,有7 位提到了自己的身份壓力,一方面是在家庭中實踐母職的媽媽,另一方面又需要把這部分生活呈現在自媒體平臺上,不同時空中的角色轉換又為女性育兒博主帶來更多的負面情緒與身份沖突。

(一)女性育兒博主的事業和家庭沖突

職業的育兒博主和大多數職場媽媽一樣,也面臨著事業家庭沖突的問題?!盎緵]有可能平衡。想多陪孩子必然要放棄一部分工作,把工作帶回家就必然侵入陪伴孩子的私人空間?!保˙04)博主B04 在做育兒博主之前, 曾為了孩子做全職媽媽2 年,后來圍繞孩子成長相關的英語啟蒙開始創業。 她為了方便陪伴和工作銜接,把家搬到了公司附近,每天兩點一線奔波在家庭和辦公室之間,但是依然因為忙事業,使得陪伴孩子的時間很少。 在孩子生病或工作壓力大的時候,她還是會陷入自我懷疑和內在沖突。 博主B03 有兩個女兒,她在孩子出生之后專心做起了全職媽媽,后來做育兒博主也是建立在不影響陪伴孩子的基礎之上的。 她表示,“平衡很難,想都要就會都做不好,只能盡力吧。 ”

育兒博主不僅是自媒體平臺上的大V 媽媽,還是現實中的職場媽媽,因此混雜了育兒博主這一特殊職業的獨特壓力。博主B01 除了是專職自媒體從業者,還有一個創業團隊需要帶領。 “我有一次生病了需要做手術,我左手打吊瓶,右手敲鍵盤更新文章,準備當天的推送。 我或許沒有必要這么拼,但你有要負責的人,你有粉絲在等著看你的內容,必須做下去。 除了寒暑假我專門留出陪孩子的時間之外,平時接送孩子和輔導作業都沒辦法全程負責。 ”博主B06 是一位曾帶孩子去爬哈巴雪山的媽媽,她帶著孩子去過60 多個國家和地區。 有時候因工作需要,她需要給孩子請假,耽誤了孩子一些課業,讓孩子參與高強度拍攝和艱難的行程。 家人希望孩子能有更多的時間學習,但她希望孩子多體驗不同的風景,感受世界課堂的美好。 她理解家人的擔憂,但對待自己的事業和育兒,她也希望能保持自己的想法和突破,不給孩子留遺憾。 由此看出,育兒博主的養育生活不可避免地和工作相互影響,也會隨著工作和育兒節奏的失衡走向沖突。

(二)女性育兒博主的公共媒介形象和個人價值沖突

在提及博主的公共媒介形象時, 博主B07 說道:“我不想在粉絲面前展示自己的脆弱,她們想看到的是精致的我,有力量的我,而不是深夜情緒崩潰的我或不自洽的我。 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陷入瓶頸期,一直在吃抗抑郁的藥物,但是我不敢和粉絲說,怕掉粉,怕她們覺得我之前曬的幸福都是假的。裝也要裝得很強大。 ”博主B08 經常通過蹭熱點,與其他大V 明星工作室互懟來制造輿論關注,吸引眼球,從而通過流量增長引導商業轉化,“我和別人互撕就能有流量,社群的帶貨數據就好”。 博主B09 雖然沒有趕上自媒體飛速發展的快車,但她的自媒體收入也遠高于當地的平均薪資水平。 她表示曾經接受過很多風險較高的商業合作,甚至承諾過合作方“大不了24 小時之后刪帖”。 是維持公共媒介形象還是選擇個人商業盈利,不少育兒博主遇到過類似的問題。 結合之前受訪的8 名博主,她們在遇到媒介形象和個人價值沖突時,能夠選擇自己認同的方式,用自己喜歡且合適的方式來創造價值。 商業價值重要,但美好的公眾呈現同樣重要。 加上這幾年的平臺監管、媒介引導、政策管理,這一主題的平衡是關系育兒博主生存的基本要求。 具體來說,育兒博主會通過嚴格把關原創內容,謹慎選擇廣告合作伙伴,嚴格把握選品和推薦商品,關注風險內容的動態保證賬號安全等方式,在保證商業價值的情況下,維護自己優質的公共媒介形象。

(三)女性育兒博主的母職焦慮和性別網絡暴力

女性育兒博主通過“人物設定”和傳播行為,來達到以商業為目的的傳播效果。 與此同時,對女性尤其是女性育兒博主的刻板印象、污名化等情況,也伴隨著性別議題和母職壓力等問題。 博主B01 作為一名獲得北大碩士學位的高學歷女性育兒博主,最初很難接受孩子不是超級學霸而是普通人的現狀,她后來意識到,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作為媽媽要放下一些期待,光焦慮沒有用。

我覺得很對的, 可能孩子的爸爸和老人不這么看待, 作為專業人士我不認同, 但又不想失去家人的支持。 兩個孩子, 我也需要調整和應對現實家庭中的一切。 (B02)

最慘的一次,我因為討論某明星的育兒方式,被黑粉罵到關評論,一夜之間幾千條私信,全是不堪入目的言論。 只能一邊吃藥,一邊告訴自己要堅強。 (B08)

博主B08 曾經因為網絡暴力牽連家人,情緒和心理出現了巨大的問題。 女性育兒博主看上去是有影響力的自媒體平臺創作者,但是在各種評論和輿論反饋的聲音里,她們也會面對“我是誰”的困境。消極的謾罵、詆毀以及自己的內在焦慮,都會加劇其自身的困惑。

身份認同是個體對自我身份的確認和對所歸屬群體的認知以及所伴隨的情感體驗及行為模式進行整合的心理歷程。[14]這一過程不是單方面的自我反思,而是社會和個體互相確認,最終形成建構。女性在形成認同的過程中,主要來自文化的被動呈現。 中國女性更容易視母職為個人責任,國家和集體的責任則容易被忽略。 女性弱勢的刻板印象沒有改變,女性依舊是家庭、情感、追星、愛美的代言人,很難真正參與社會公共事務的討論。[15]女性育兒博主的這一刻板印象在平臺化傳播中也被強化。

與光鮮亮麗擁有眾多粉絲的“網紅”相比,女性育兒博主的在線展演與現實社會的母職沖突無處不在,甚至網絡暴力、污名化、刻板印象、職業焦慮、家庭事業沖突的壓力等充斥著她們的生活。 性別議題和母職焦慮,也是掩蓋在女性育兒博主身份背后的困境。 這些育兒博主作為女性,也與之前研究發現的網絡直播中的凝視相類似, 接受著身份的審判。[16]不管女性育兒博主存在哪種程度的焦慮,或者有哪些內在沖突和撕裂,她們在自媒體平臺的分享和傳播都在推動著性別話語表達,促進了女性的成長和女性權利的進步。

五、總結

??抡f過:“用不著武器,用不著肉體的暴力和物質上的禁制,只需要一個凝視,一個監督的凝視,每個人就會在這一凝視的重壓之下變得卑微,就會使他成為自身的監視者。 ”[17]76按照這一懲戒凝視理論,女性身份的形成并不只是外在強加的,還是自我管束和自我統治的結果;女性不只是“男強女弱”社會的被規訓者,還要在這一秩序里尋找自己的位置和出路。 女性育兒博主是“男主外,女主內”結構下異化的職業,她們受到平臺傳播和社會凝視的雙重約束,身份認同也體現出這種矛盾。

媒介成為性別議題呈現的主要場域。[18]女性育兒博主也是在這個大結構和社會環境之下,建構起來的一種身份認同。 本文中受訪女性育兒博主的焦慮和反思,對母職的實踐和展演,須考慮其教育背景、經濟社會地位、階級結構等因素的影響。 在高度資本化、市場化的養育和教育領域,女性育兒博主的個體和公共內容都會被利益化。 而在女性育兒博主追求商業利益的同時,她們也會被這種新的母職規訓所影響,甚至可能轉向新的話語范式。 在馬克思主義的視域下,女性解放和男性解放都是人類解放的重要組成部分,女性解放的真義是在尊重兩性生理差異的基礎上,攜手共謀解放與發展,最終實現每個人全面而自由的發展。[19]在新媒體視域下,女性育兒博主呈現母職的轉化和異化,同時這種異化也在推動自媒體平臺上的性別話語表達,推動女性公共話語表達的發展和進步。

猜你喜歡
博主育兒媒介
跟著零食博主買拼多多小吃
如果孩子想當美妝博主
時尚博主謝慕梓:分享身邊的美
偷偷摸摸育兒
媒介論爭,孰是孰非
書,最優雅的媒介
歡迎訂閱創新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現中的弱勢群體排斥現象
創意折紙小動物
育兒神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