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e直播:科普直播的實踐探索與價值重申

2024-01-31 17:26陳晨潘璐戴炳康
江蘇教育·職業教育 2023年4期
關鍵詞:科學教育資源整合課程設計

陳晨 潘璐 戴炳康

【摘 要】結合“蘇e直播”的科普直播實踐經驗,從需求分析、實踐探索、價值分析等方面,研究如何利用直播形式進行科學教育,切實做好科學教育的“加法”。

【關鍵詞】科普直播;科學教育;課程設計;資源整合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23)52-0062-04

【作者簡介】1.陳晨,南京市金陵小學(南京,210001)課程部主任,高級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科學教育、教育技術與教育信息化、教育裝備研究、跨學科教學;2.潘璐,南京市漢江路小學(南京,210001)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科學教育、教育技術與教育信息化、跨學科教學;3.戴炳康,江蘇省電化教育館(南京,210001)高級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小學信息化與教育教學、信息化教育資源研發。

強化科學教育為“雙減”直接賦能,需要我們把強化科學教育放到更突出的位置,讓科學的神奇激發學生的好奇。目前,科學教育的發展還有很多困難需要我們積極應對,創新實踐。

一、蘇e直播:建構科普直播的現實發展新路徑

自2022年8月起,江蘇省電化教育館根據“雙減”政策、課后服務和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相關政策要求,聚焦非學科內容,推出了線上純公益直播節目“蘇e直播”?!疤Ke直播”是對以學科類資源為主的“國家智慧教育平臺”的一種延展和補充。而“科學干細胞”是“蘇e直播”旗下的科普教育欄目,自開播以來,累計播出四十多期科普節目。團隊以小學科學骨干教師為基礎,邀請科普工作者、科研院所專家、學生家長組成志愿者團隊,共同研發科普直播課程,擔任主播,與孩子們進行線上互動。教師可以將課堂上不能完成的內容在直播中延伸;課堂上來不及做的實驗,可以在直播中跟著老師做,學生也可以成為小主播,分享自己的想法、做法和經驗。學生可以通過電子設備收看直播課堂,實時參與科普互動,便利了師生的跨時空學習。直播活動結束后能夠直接生成視頻資源,在一定程度上豐富和充實了科學教育資源,實現了優質資源的共建共享,也最大限度實現了科學教學的增效減負。

1.頂層設計,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科學的“內驅力”

通過開展科普直播,“蘇e直播”給予學生一個不同尋常的科學課堂。經過不斷的探索與研究,“蘇e直播:科學干細胞”線上直播課程已經形成了“生活中的科學”“自然中的科學”“學科中的科學”三大板塊。其中,“生活中的科學”指向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通過科學實驗的方式,幫助孩子了解生活問題背后的科學知識?!白匀恢械目茖W”指向豐富而有趣的大自然,從天氣、昆蟲、植物等維度,帶著孩子去探索自然、拓寬視野?!皩W科中的科學”系列指向跨學科課程學習,連接語文、數學、體育、藝術等各個學科,讓學科融通。課程對象指向小學階段的學生,以《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為課程內容依據,每次課程時長為30分鐘,既能保證孩子認真學習的時長,又能保障用眼衛生。課程形式為直播間拍攝與戶外直播相結合。

2.精研課程,打造科普直播課堂新形式

網絡傳播,內容為王。課程內容與形式是科普直播的關鍵。如何選取合適的內容,用有趣的形式展現出來,是“科學干細胞”直播團隊不斷研究的重點。

一是興趣導向,前置科學直播課程。直播與在教室內授課不同,因為沒有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孩子會很快離開屏幕,去關注其他的事情。因此,興趣成了科普直播的首要條件。要把孩子吸引到直播中來,持續地關注直播內容。比如在“造露造霜”的直播中,直播間準備了充足的冰塊與相關實驗材料。教師在科普直播中帶領學生共同完成體驗活動。直播互動時,要求學生以小主播的身份講述自己的感受。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夠真正體驗到“發現—提問—尋證—推理—應用”這一完整的探究過程。而且,在直播中,師生共同針對這一內容進行探討和研究,學生勇敢發言,說出自己的想法。最終,學生真正掌握并深刻認識到了露水與霜的形成原因與不同之處。孩子們在興趣的激發下充分參與,積極互動,取得很好的學習效果。

二是問題驅動,直播互動中“促深思”??茖W干細胞直播與其他科普直播的不同點在于,每節課都會有一個核心的問題驅動孩子思考,讓孩子帶著問題去觀看課程,直播的過程也是一個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比如在五年級“蛋殼和薄殼結構”的教學中,教師深知薄殼結構的特點及應用是這節課的教學重點。因而,在“一起探究蛋殼的承受力”這期科普直播中,教師借助直播平臺詢問學生在課堂上的疑問點和困惑點,及時總結、補充和完善。直播中補充了“安全帽保護力測試”實驗,在直播結束后,教師發布了整個視頻回放的鏈接,讓學生可以反復觀看。在觀看過程中,學生如果還有什么問題也可以請教教師。針對學生提出的“疑難問題”,教師會在下一次的科普直播中進行針對性的講解,從而幫助學生解決問題。這樣一來,就能夠起到鞏固、復習的作用,真正提升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效率和效果。

三是互動交流,在真實參與中“全員行動”。直播與錄播最大的不同在于可以互動,主播與學生的互動是每次直播最有趣的環節。孩子們通過點贊和留言與主播交流。根據后臺數據顯示,在一次直播中最多有2254條留言,近24萬次點贊。主播會不斷地在直播中提出問題、發布任務,鼓勵孩子積極留言參與。比如在廚房科學系列“吃瓜的學問”這期節目中,教師在直播中由“吃瓜”到“種瓜”介紹了常見瓜類植物的相關知識,并呈現了有趣的甜度測試的小實驗,讓孩子去預測每種瓜的甜度,最大限度吸引了他們對植物生長繁殖的研究興趣,培養了他們在生活中主動去發現、去提問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教師在直播間發布“征集令”,邀請線下的學生成為小主播,在科普直播中講述自己在生活中有趣的發現和研究成果。如此一來,通過互動交流讓線上線下融為一體,學生探究學習的熱情自然高漲。

3.鏈接世界,發展課后服務新樣態

科普直播的應用為課后服務工作提供了幫助。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很多有趣的科學小實驗無法在課堂中開展,或者學生沒有參與和自主操作的機會與時間。為了讓學生在課后有效完成科學知識的后續探尋,教師可以將探究教學與科普直播相結合,以科普直播引領學生自主探究,使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真正的發展和提升。而且,科普直播的開展是對課堂知識的有效延伸,教師可以結合當地的社會資源,在直播課程中引入更多在課堂上無法展示的內容。

比如,在“立體小菜園”的教學中,學生需要查閱適宜陽臺種植的蔬果的相關資料?;诖诵枨?,開設了一期“四季小菜園常識”戶外直播節目,邀請農科院的專家在蔬菜研究基地給學生“現身說法”。在“認識我的身體”系列直播中,團隊邀請了江蘇省人民醫院、省中醫院等醫院的各科專家,用有趣的案例給孩子們介紹關于耳鼻喉、骨骼、神經等方面的知識。在“水生動物系列”中,江蘇省水產研究所的專家提供了極大的幫助,我們走進錦鯉繁殖基地,在直播間研究螃蟹、龍蝦,從不同的角度讓孩子們了解我們身邊的水產動物,了解它們的結構、習性、文化。紅山動物園、中山植物園、海底世界,這些網紅科普基地都成了我們戶外直播的場所。這些資源豐富了直播的形式與內容,提升了直播間的人氣與熱度。

目前,“科學干細胞”的直播團隊成員有50多人,涵蓋了科學骨干教師、高校專家、科研院所、科普機構等諸多力量,為學生們拓寬視野、鏈接世界提供了幫助。

二、科普直播的真實意蘊與價值重申

1.借助“蘇e直播”平臺,聚合放大科學力量

圍繞“蘇e直播”這個平臺,全市科學骨干教師與科普教育專家可以凝聚力量,形成合力。因為欄目的公益屬性,所有專家、教師均是科學教育的志愿軍,每一位教師和專家都加入直播工作群,互相了解,成為搭檔,組成團隊。無形之中,“科學干細胞”欄目聚合了科學教育的力量。同時,網絡突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無論是內蒙古草原、大興安嶺還是蘇北農村,各地的孩子們在周三晚上都可以聚集在“科學干細胞”欄目的直播間,共同研究科學問題。

2.借助“蘇e直播”,傳播優質科學資源

截至2023年10月20日,“科學干細胞”欄目已經不間斷直播45場,形成了豐富的科普教育資源庫。這些視頻資源依托江蘇省教育信息化微信公眾號、小紅書、嗶哩嗶哩等公域平臺,可以實現點播回放功能。每周一期的欄目更新不斷增加用戶黏度,擴大影響,讓學生形成固定的學習習慣。目前,“科學干細胞”欄目已經成為“蘇e直播”的一個品牌欄目,創生的優質科學資源,通過網絡不斷發揮作用,服務科學教育,彌補了線下教學的不足。在回放中,能夠清晰地展現教師講解的過程,讓學生多次觀看、復習和鞏固。學生如果在科普直播中未能跟上教師主播講解的“步伐”,都可以通過回放的方式進行多次學習,深入探索,自主解決課后問題,最大限度減輕學習壓力,提升課后服務的成效。

3.聚焦“蘇e直播”平臺,提升學生科學素養

“蘇e直播”的開展在社會科普資源之外為傳統的科學課堂教學提供了一條全新的路徑??破罩辈サ膬热菔菍茖W學習的有效補充,讓學生對將要學習的科學知識提前有了準備,對科學課堂中將要學習的知識不再感到陌生。而在課堂學習中,對部分科學知識點理解較為困難的學生,在科普直播中可以通過彈幕、留言等方式要求教師再次解答和講解疑問點與模糊點。這樣一來,教師就能夠再次將科學知識教授給想要進一步探究的學生,使全體學生都能夠真正理解和內化科學知識。

在與教師主播、學生主播良好的互動下,學生對于科普直播的接受程度不斷提高。學生在科普直播中不斷建構自身認知,及時掌握科學知識,積極、主動地與教師、同伴互動,實現了語言表達能力、膽量的雙重鍛煉。而且,科普直播可以讓學生在課后學習中針對性地獲得大量的科學知識,掌握科學知識的探究方法,既培養了學生對于科學學習的興趣,又讓學生真正懂得了什么是科學,了解了科學研究的過程、方法及在真實情境中的應用,促進科學思維的發展。

三、關于“蘇e直播”的再思考

目前,雖然“科學干細胞”直播得到了廣大師生的好評,但是,距離一款爆款的教育產品還有一定的差距。

首先,傳播力度不足。根據調查問卷,我們發現學生收看“蘇e直播”的主要渠道還是通過教師的推薦。班級教師宣傳的占比過高,反映出網絡傳播的力度不足,需要通過一些短視頻等網絡傳播手段來提升欄目的知名度,擴大影響力。

其次,觀看人數起伏過大。我們發現不同內容的觀看人數差異過大,有的內容直播間非?;鸨?,人數破萬,有的時候,只有寥寥數百人。我們要進行歸納總結,發現其內在規律,保持觀看人數的穩定增長。

最后,優質主播培養困難??破罩辈ヅc日常教學從形式和內容上都有非常大的差別,不是每一個優秀的科學教師都能駕馭直播這種形式。優質的科普主播,需要有淵博的學科知識、穩健的直播心態、熟練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能充滿親和力地互動交流。目前,一周一換的主播機制,局限了優質主播的培養,很多非常優秀的教師因為工作的壓力,只能偶爾客串主播,很難形成持續的規模效應。上級主管部門需要加大投入,吸引更多的教師長期穩定地參與直播,磨煉教學技巧,提升課程品質。

總而言之,科普直播是師生、生生雙向交流,將科學教學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并解決課前預習、課后鞏固、實驗探究等難題的重要渠道??破罩辈サ膶嵤┦菫榱舜罅ν七M素質教育,賦能課后服務,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激發學生在小學科學學習中的興趣,在課前激發學生發現科學現象、提出科學問題的興趣,在課后進行課堂知識的鞏固與延伸,并解決因課堂時間有限,實驗探究無法深入的問題,培養學生實驗操作、自主探究的能力,在潛移默化中推動學生科學素養的提升。因此,教師要認識和發揮科普直播的優勢,以學生主播、教師輔助的方式,讓學生真正成為科學學習的主體,提升課后服務的質量,落實科學教學的增效減負。

責任編輯:張 茜

猜你喜歡
科學教育資源整合課程設計
少先隊活動與校外資源整合的實踐與探索
“五育并舉”下家校社資源整合的價值意義
龍鳳元素系列課程設計
海外并購中的人力資源整合之道
智慧高速資源整合方式實踐
在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中克服小學化傾向
STEM對我國科學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啟示
科學教育與藝術教育相互融合探究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課程設計與開發
基于自動化系統的PLC課程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