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氣道炎癥相關指標和肺功能在感染后咳嗽不同中醫證候患者間差異的研究

2024-02-01 16:08李環羽雷蕾郭猷殫楊麗蘭
云南中醫中藥雜志 2024年1期
關鍵詞:中醫證候肺功能

李環羽 雷蕾 郭猷殫 楊麗蘭

摘要:目的 探討肺功能、氣道炎癥相關指標在不同中醫證候感染后咳嗽患者間的差異。方法 選取80例感染后咳嗽患者為研究組(風寒襲肺證28例,風熱郁肺證52例),選取20名健康志愿者的血液標本作為對照組。比較感染后咳嗽不同中醫證候患者肺功能差異,對比感染后咳嗽不同中醫證候患者與對照組T淋巴細胞亞群與細胞炎性因子差異。結果 風寒襲肺證者FEV1/預計值、FVC/預計值、FEV1/FVC比值均低于風熱郁肺證者(P<0.05);風寒襲肺證、風熱郁肺證CD4、CD4/CD8比值低于對照組,CD8高于對照組(P<0.05);風寒襲肺證、風熱郁肺證CD4、CD4/CD8比值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風寒襲肺證、風熱郁肺證白細胞介素-4(IL-4)、白細胞介素-6(IL-6)、白細胞介素-8(IL-8)、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高于對照組,且風寒紊肺證者各水平高于風熱郁肺證者(P<0.05)。結論 感染后咳嗽氣道存在炎癥反應、免疫功能下降,而風寒襲肺證者氣道炎癥反應較重,肺功能明顯下降。

關鍵詞:氣感染后咳嗽;道炎癥;中醫證候;中醫辨證治療;肺功能

中圖分類號:R256.1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7-2349(2024)01-0039-04

感染后咳嗽是亞急性咳嗽最常見的原因,頻繁就醫診療不僅會加重患者經濟負擔,還會對其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感染后咳嗽發病機制主要包括氣道高反應、氣道炎癥、咳嗽反射敏感性升高等,其中細胞因子、炎癥介質、嗜酸細胞活化趨化因子、白三烯等在氣道高反應的發生發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可能會導致肺功能改變。對于感染后咳嗽患者主要采用對癥治療,長期治療易出現副作用,且停藥后易復發。中醫藥以整體觀念為指導思想,主要方法為辨證論治,從根本防治,療效可觀且無明顯副作用。但辨證分型隨意、難統一是中醫藥的不足之處。中醫辨證與西醫實驗室量化指標相結合是目前許多學者努力的目標。本研究分析肺功能、氣道炎癥相關指標在不同中醫證候感染后咳嗽患者間的差異,以期為中醫辨證的客觀化和臨床診療提供可量化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8月—2023年3月就診于本院的80例感染后咳嗽患者為研究組,男56例,女24例;年齡45~78歲,平均(63.22±2.78)歲;辯證:風寒襲肺證28例,風熱郁肺證52例。選取20名健康志愿者的血液標本作為對照組,男13例,女7例;年齡44~76歲,平均(62.19±2.54)歲。研究經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各項資料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存在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1)西醫。符合《咳嗽基層診療指南(2018年)》內感染后咳嗽相關診斷標準。(2)中醫證候。根據既往文獻報道制定如下:風熱郁肺:主癥:咳嗽日久,初起外感,苔薄黃,舌紅,口干。次癥:咽癢,少量白粘痰或無痰,食辛辣燥熱之品則咳,日咳較多,脈浮數或浮弦。風寒襲肺:主癥:咳嗽日久,初起外感,遇寒或風加劇,舌淡,苔白。次癥:有夜咳,咽癢,少量白稀痰或無痰,口不干,脈浮緊或浮弦。

1.3 納入標準 (1)符合上述相關診斷標準。(2)誘夜間咳嗽癥狀計分≥3 分和/或日間咳嗽癥狀計分≥3 分。(3)患者知情同意。(4)導痰細胞學檢查嗜酸細胞比例<2.5%。

1.4 排除標準 (1)合并其它系統較嚴重的原發病者。(2)既往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史。(3)體溫>37.3℃。(4)既往有慢性心衰病史或。(5)合并反酸、胃痛或鼻后滴流等癥狀。(6)近30d內服用ACEI類藥物。(7)精神病患者。

1.5 方法 采集受檢者5mL空腹肘正中靜脈血,離心10 min,轉速1000 g/min,取血漿,凍存于超低溫冰箱中備檢。使用Beckman流式細胞儀(美國)測定T淋巴細胞亞群CD4、CD8,并計算CD4/CD8比值;懸液芯片技術法測定細胞炎性因子白細胞介素-4(IL-4)、白細胞介素-6(IL-6)、白細胞介素-8(IL-8)、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使用aeger肺功能儀(德國)測定感染后咳嗽患者肺功能,包含FEV1/預計值、FVC/預計值、FEV1/FVC比值。

1.6 觀察指標 (1)比較感染后咳嗽不同中醫證候患者肺功能差異。(2)對比感染后咳嗽不同中醫證候患者與對照組T淋巴細胞亞群與細胞炎性因子差異。

1.7 統計學方法 數據用SPSS21.0軟件分析,用(x±s)表示計量資料,2組間對比用t檢驗,多組比較用單因素方差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用χ檢驗,用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感染后咳嗽不同中醫證候患者肺功能比較 風

寒襲肺證者FEV1/預計值、FVC/預計值、FEV1/FVC比值均低于風熱郁肺證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感染后咳嗽不同中醫證候患者與對照組T淋巴細胞亞群比較 風寒襲肺證、風熱郁肺證CD4、CD4/CD8比值低于對照組,CD8高于對照組(P<0.05)。風寒襲肺證、風熱郁肺證CD4、CD4/CD8比值對比(P>0.05)。見表2。

2.3 感染后咳嗽不同中醫證候患者與對照組細胞炎性因子比較 風寒襲肺證、風熱郁肺證IL-4、IL-6、IL-8、GM-CSF、TNF-α水平均高于對照組,且風寒襲肺證者IL-4、IL-6、IL-8、GM-CSF、TNF-α水平高于風熱郁肺證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感染后咳嗽感染控制后仍遷延不愈,可持續3~8周,甚至更長時間,具有遷延時間長、治療棘手、復發率高等特點,成為困擾患者及醫者的重要衛生問題。中醫理論認為感染后咳嗽可歸為外感咳嗽屬于“頑咳”、“久咳”、“咳嗽病”等范疇。近年來,感染后咳嗽中醫藥研究報道逐年增多,其病因可歸于兩個方面,即正虛邪戀、外邪未盡,外邪以風邪為先,亦有醫家認為肝氣、肝火犯肺為本病的一個重要病機。各醫家對感染后咳嗽的中醫藥治療不盡相同,多以辨證論治為主,可見較多報道,如通過隨機對照試驗評價中醫藥辨治感冒后咳嗽風熱郁肺證、風寒襲肺的療效和安全性。中醫藥作為感染后咳嗽臨床治療的一種重要手段,有著療效可觀,無明顯副作用,價格低廉等特點。但中醫藥尚無確切的量化指標評價療效,故結合西醫實驗室量化指標逐漸成為臨床研究的熱點。

細胞因子屬于蛋白質類物質,主要由免疫細胞與部分非免疫細胞合成分泌,生物活性廣泛,其中細胞炎性因子包含促炎因子與抑炎因子,在感染后咳嗽疾病中細胞炎性因子參與了調控免疫應答,利于維持機體炎癥與免疫系統的平衡,當機體促炎與抑炎因子失衡時,會引起免疫失調,加重疾病。本研究中,風寒襲肺證、風熱郁肺證IL-4、IL-6、IL-8、GM-CSF、TNF-α水平、CD8均高于對照組,CD4、CD4/CD8比值低于對照組,提示感染后咳嗽氣道存在炎癥反應、免疫功能下降。感染后咳嗽者呼吸道上皮損傷,其可經大量分泌IL-8等炎癥趨化因子和過氧自由基等途徑間接誘發氣道炎癥,反之,氣道楊振可致呼吸道上皮損傷程度加重,形成惡性循環。呼吸道上皮受到病毒、細菌等病原體入侵后,可釋放大量炎癥因子,局部血管通透性進一步增加,促使受侵部位組織發生局部水腫,并可趨化、分泌一系列炎性介質、細胞因子等炎癥反應的生物活性物質,呼吸道局部免疫炎癥反應明顯加重,相應的增高氣道反應性,加重氣道損傷,影響肺功能。另外,感染后咳嗽者氣道定植菌及其分泌物刺激或病原體侵襲機體,可促進IL-8分泌,氣道內形成“炎性循環”,可引起局部組織損傷和氣道慢性炎癥持續,而加重氣道損傷程度,降低肺功能,同時病原體侵襲后,可激活氣道內肥大細胞、Th2細胞等,增加IL-4分泌,造成氣道內EOS過度聚集,加重患者病情,降低機體免疫功能。本研究中,風寒襲肺證者IL-4、IL-6、IL-8、GM-CSF、TNF-α水平高于風熱郁肺證者,FEV1/預計值、FVC/預計值、FEV1/FVC比值均低于風熱郁肺證者,風寒襲肺證、風熱郁肺證T淋巴細胞指標比較無明顯差異,提示風寒襲肺證者氣道炎癥反應較重,肺功能明顯下降。中醫認為,當機體正氣不虛時,祛邪外出,熱證的產生是機體正邪交爭的外在表現之一,風熱郁肺證者風邪留戀,郁積化熱,津液耗損,風為陽邪,與熱同氣相求合而犯肺,宣肅失司,而降低肺功能。

綜上所述,感染后咳嗽氣道存在炎癥反應、免疫功能下降,而風寒戀肺證者氣道炎癥反應較重,肺功能明顯下降,臨床治療時需加以重視。

參考文獻:

[1]王敏,尹惠婷,張旭.自組方與穴位貼敷結合治療肺炎支原體感染后慢性咳嗽臨床研究[J].四川中醫,2020,38(7):100-103.

[2]陳千,熊富良,張雪瓊,等.甘草苷對感染后咳嗽(肺陰虛證)小鼠的止咳作用機制及抗氧化作用的研究[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54(5):841-848,873.

[3]馬效東,盧一斌,武晨亮,等.外感治咳方在基層醫院治療小兒感染后咳嗽的臨床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22,37(13):2404-2406.

[4]周瓊,方卉,駱天炯,等.咳嗽合劑對老年感染后咳嗽病人外周血CD8~+CD28~-T細胞Foxp3 mRNA表達的影響[J].實用老年醫學,2020,34(9):940-943.

[5]吳杰妍,凌欽亮.小五味子湯,布地奈德聯合推拿治療感染后慢性咳嗽患兒的臨床療效[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20,15(10):1942-1945,1960.

[6]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雜志社,中華醫學會全科醫學分會,等.咳嗽基層診療指南(2018年)[J].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19,18(3):207-219.

[7]胡曉宇,趙玉紅,蔡浦玉,等.溫陽抗寒湯治療風寒犯肺型感染后咳嗽的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21,25(18):24-28.

[8]呂俊,陳侃俊,王華萍,等.蟬芩顆粒對感染后咳嗽患者氣道神經源性炎癥影響的臨床研究[J].中醫藥學報,2022,50(12):71-77.

[9]呂俊,余小萍,沈若冰.蟬芩顆粒通過下調COX-2抑制TRPV1通道減輕感染后咳嗽大鼠氣道神經源性炎癥[J].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20,37(3):509-515.

[10]王亞杰,李佳珊,王穎,等.基于因子分析及聚類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醫證素證型研究[J].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藥現代化,2021,23(8):2795-2801.

[11]呂俊,石煒弘,張平,等.基于絡病理論探討蟲類中藥在感染后咳嗽中的應用[J].上海中醫藥雜志,2022,56(7):11-13.

[12]欒哲宇,李小娟,李楊,等.基于數據挖掘探討中醫藥治療感染后咳嗽的潛方規律[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21,30(31):3472-3476,3486,.

[13]項艷,胡珍,孫亮,等.桂枝溫肺化痰湯對呼吸道感染后咳嗽及氣道炎癥和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華中醫藥學刊,2021,39(4):184-187.

[14]王小麗,陳娟.小兒肺咳顆粒聯合頭孢曲松鈉治療小兒感染后咳嗽療效及對IFN-γ,CRP的影響[J].中華中醫藥學刊,2020,38(7):224-227.

[15]顏紅芳,周呂蒙,梁華,等.祛風宣肺方治療感染后咳嗽療效及誘導痰中炎癥細胞比例變化的研究[J].中華中醫藥學刊,2020,38(11):67-70.

[16]宋明,張青,呂天樂.氯雷他定聯合布地奈德混懸液霧化吸入治療上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療效及對患者血清炎癥因子的影響研究[J].陜西醫學雜志,2020,49(4):494-497.

[17]苗青,張偉,周慶偉,等.三拗片聯合常規治療對感染后咳嗽的療效與安全性[J].西部醫學,2021,33(3):411-414.

[18]孫宏源,周子靖,史若愚.橘紅痰咳液聯合復方甲氧那明治療感染后咳嗽的療效觀察[J].現代藥物與臨床,2021,36(9):1852-1856.

[19]杜娜,段少瓊,周天彤,等.清金化痰湯對痰熱郁肺型感染后咳嗽患者血清Th17細胞亞群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20,29(14):1531-1534.

[20]王桂玲,王媛媛,耿雨作,等.健兒康膏方對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兒IgE和細胞因子水平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21,30(5):493-496.

(收稿日期:2023-07-05)

猜你喜歡
中醫證候肺功能
帕羅西汀聯合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加味治療抑郁癥42例
麻黃附子細辛湯合右歸丸加減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臨床觀察
口干是否類風濕關節炎中醫陰虛證候關鍵指標的臨床研究
雙唑泰棉栓聯合中藥沖洗、定君生治療霉菌性陰道炎的臨床分析
上海市虹橋街道居民肺功能調查
血必凈中藥制劑臨床用于ICU重癥肺炎的藥理價值
多索茶堿與噻托溴銨聯合治療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的影響
護理干預對哮喘患者疾病認知水平及肺功能的影響
心血管多重危險因素與中醫“風痰毒瘀虛”診斷結合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