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海洋漁業資源可持續利用評價研究

2024-02-01 02:16付麗君
江蘇商論 2024年3期
關鍵詞:海洋漁業漁業資源漁業

付麗君

(浙江海洋大學,浙江 舟山 316022)

一、引言

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OECD) 保守估算,2010 年全球海洋經濟的總增加值為1.5 萬億美元,2030 年將增加到3 萬億美元(1)。 隨著當今世界科技發展進步,整個國家社會生產力技術水平的快速提高,人類創造前所未有的物質財富奇跡。 但與此同時,中國海域內的原始生態環境質量正趨于極度惡化, 海洋生物種群及其衍生資源物種數量豐度銳減。 過度進行遠洋近海捕撈,漁業資源減少衰退等突出情況已日益明顯突出。 嚴重影響與阻礙了各地區經濟及各項民生事業建設的穩定發展,沿海地區人民生活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 海洋是全球數十億人的食物來源和生計所系,漁業更是農業農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進農民增收等具有重要作用(2)。 因此,必須加強海洋治理,推動漁業資源可持續利用,才能保證中國國民經濟的長遠發展。

二、研究方法

(一)漁業資源可持續利用指標體系構建

可持續環境發展目標得到了國際社會組織的普遍認同,并逐漸把它用作政府制定整個國家社會經濟發展長期戰略目標計劃的依據。 《中國21 世紀議程》指出,中國的綠色可持續發展戰略必須注重和謀求實現經濟快速循環發展,社會環境的協調可持續和諧發展,還要切實建立在對資源合理有效可持續利用的認知層面。聯合國(3)認為,開展漁業活動是為了通過市場銷售獲得經濟回報,給漁業從業者提供生計,更重要的是為人們提供食物。 可持續性必須體現在一定方面,即生態、經濟和社會。 海洋管理委員會(4)認為可持續漁業就是讓海洋中留有足夠多的漁業資源,保護棲息地并確保依靠漁業生活的人可以維持生計。 即漁業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可概括在一定的時空內,在保證不超越漁業資源承載力上限的情況下,擴展人類就業機會,促進經濟發展,提高社會文明進步。 資源環境通過對漁業資源的質量和開發利用狀況來評價漁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程度;社會通過漁業資源對人們生活的影響來評價漁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的協調度;經濟通過對資源環境的投入與產出影響漁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的各個環節(5)。綜上所述,并綜合參考國內外相關研究文獻(6-8)和近年來的研究成果,結合數據分析的科學性和數據結果可得性等特點,本文選擇覆蓋漁業資源子系統、社會子系統、經濟子系統三個子系統23 個相關評價指標來進行綜合性評價(表1)。

表1 漁業資源可持續利用評價指標體系

(二)漁業資源可持續利用水平評價方法

由于構建的評價體系包含多個系統,所以本文選用主成分分析法來對構建的指標體系進行評價,根據已有的數據來確定指標權重,客觀準確地評價研究對象。 具體步驟分為:

1.指標的設定。 設有n 個年份,m 個指標,則xij為第i 年第j 個指標值;

2.指標的無量綱化處理。為避免指標間量綱、數量級以及正負向對結果的影響,對數據進行無量綱化處理:,其中,。

4. 計算相關系數矩陣R 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計算相關系數矩陣R 的特征值λ1≧λ2≧...≧λm≧0,及對應的特征向量u1,u2...um, 其中uj=(u1j,u2j...unj)T,由特征向量組成m 個新的指標向量。

其中,y1為第一主成分,ym為第m 主成分。

5.確定主成分比計算綜合得分。

a. 計算特征值λj的信息貢獻率和累計貢獻率。為主成分yj的信息貢獻率;αp=為主成分y1,y2...yp的累計貢獻率。

b.計算綜合得分。 Z=∑pj=1bjyj。 其中,bj為第j 個主成分的信息貢獻率。

三、中國漁業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綜合評價

本文資料來源包括《中國漁業統計年鑒》《中國統計年鑒》《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1978—2021 年漁業資源統計數據。

(一)計算結果與分析

由于所構建的指標體系具有多個子系統,指標間不相關,所以選擇主成分分析法按照一定的規則對所構建的指標體系進行分類篩選。計算顯示,KMO 為0.744且通過Bartlett 球形度檢驗(p=0.000),說明研究數據適合進行主成分分析。 由于前三個成分累積方差解釋率為93.495%, 說明前三個主成分已經包含海洋漁業資源可持續利用指標體系的大部分信息。

在資源子系統中(表2),第1 主成分中X12、X13 的絕對值較大,說明這兩個指標在資源子系統中占有重要地位。 其中X13 負值最大, 說明對海洋機動漁船投入的生產效益越大,海洋漁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能力越差。X12 最大,說明該區域漁獲物中優質魚越多,整個海域的漁業資源質量越高,從而說明漁業資源可持續能力越好。第2 主成分中,X11 數值較大,說明漁獲物營養級越高,漁業發展水平越高。第3 主成分中起主要作用的是X13、X16,說明中國漁業資源、生態的破壞程度越高,可持續發展能力越差。

表2 可持續利用指標體系權重和主成分系數 (單位:%)

在社會子系統中, 第1 主成分X23 的負值最大,可以衡量海洋漁業資源的協調能力和滿足人民需求的程度。第2 主成分中主導因子X24,表明漁業作業人口中專業人口比重越大,勞動力結構與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協調程度越差。第3 主成分中X22 的絕對值較大, 說明在漁業作業人口中專業技能越高,越容易在行動上對漁業資源實施捕撈,越不利于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在經濟子系統中,第1 主成分中X32、X33、X38等為負值, 這表明在海洋漁業資源捕撈過程中,實施的捕撈強度越大,資源越容易受到破壞,越不利于維護海洋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第2 主成分中起主要作用的是X38、X310, 它們主要反映了海洋漁業勞均捕撈量越大,生產效益越高。 第3 主成分中起主要作用的是X35,表明總投入越大,產出越大,對漁業資源可持續發展的影響越大。

(二)海洋漁業資源可持續利用水平測算

利用所得數據, 對1979—2020 年間中國漁業資源可持續利用水平進行綜合評價。 由圖1 可以看出,1997 年, 中國海洋漁業資源可持續利用綜合評價值為0.592;1988 年,評價值降到最低值0.358,僅為1979 年的60.5%;1999 年評價值上升到0.400;2001 年再次呈現下降的趨勢, 下降到0.364;2001-2006 年呈略微的上升趨勢;2006-2013 再次呈現略微下降的趨勢;2013 年后開始呈現明顯的上升;2019 年評價值上升到0.464, 海洋漁業資源可持續利用水平明顯提高。

圖1 漁業資源可持續利用評價結果

四、分析與討論

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將可持續發展定義為既能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會對下一代人滿足其自身需要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9)。要實現發展,利用資源必不可少。 只有合理的利用,保持資源可持續發展,才能實現利益最大化。 漁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涉及資源、社會、經濟多個方面,漁業資源可持續利用評價的關鍵就在于指標的選取,指標選取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漁業資源利用的可持續程度。本文指標的選取結合已有研究,用主成分分析法說明漁業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影響程度,從而反映出資源的利用和發展潛力。

從本文的評價結果看,符合中國漁業資源開發利用與社會經濟的發展過程。 同其他生產相比較,漁業生產有著自身的發展周期與特點。 在漁業生產發展到一定階段,漁業生產的投資、投入以及漁業勞動力的增加有可能在某種程度上提高漁業經濟的效益,但也有可能影響資源的再生產能力,從而降低漁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程度。 從這一意義上講,漁業生產的投資不應簡單地停留在過去資金和人力的增加上,而應著眼技術的投入,這也是漁業資源能否可持續利用的關鍵。 在對不同的對象進行評價時,由于所選的評價指標不同,目標值的確定可能也不同,算得的關聯度也不同。 因此,用關聯度的大小對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程度作評價只有相對的比較意義。

要增強中國漁業資源承載力,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漁業管理政策,比如伏季休漁政策,將科學用海、生態用海、依法用海的理念(10)融入其中,達到相互配合、相互補充的作用,更好地促進海洋漁業可持續發展。 要注重其他資源的可替代性。 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我們可以考慮使用其他資源的可利用程度,從而減緩漁業資源的開發利用程度,提高漁業資源可持續水平。 要提高漁業資源的利用效率,實現漁業資源最大化利用。 同時,可以從國外進口相應的漁業資源,更多的利用國際資源。

猜你喜歡
海洋漁業漁業資源漁業
沅江懷化段漁業資源增殖保護措施
海洋漁業產業結構演變與海洋漁業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
基于內容價值的海洋漁業生產管理視頻數據壓縮方法
東海漁業資源重建的智慧技術思考
歡迎訂閱2020年度《河北漁業》
中韓漁業資源聯合增殖放流活動在青島舉行
簡述鱇浪白魚漁業資源相關研究成果、問題與建議
中菲漁業合作重啟 菲漁業代表團來華培訓交流
湖南省漁業協會成立
《海洋漁業》榮獲第一屆中國水產學會期刊集群(聯盟)優秀期刊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