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621”資助育人創新模式扶困又扶志

2024-02-08 14:04武艷艷
廣東教育·職教版 2024年1期
關鍵詞:學期資助育人

武艷艷

過去幾十年,我國學生資助事業開辟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且符合我國國情的學生資助發展道路。高職院校開展資助育人工作要堅持國家資助政策落實與院校特色相融合、資助育人活動提質增效與學生喜樂見聞相融合。

一、案例背景

站在新時代的起點,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學院立足資助育人工作的新使命,努力構建物質幫助、道德浸潤、能力拓展、精神激勵有效融合的資助育人長效機制,為實現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扶困”必須“扶智”“扶志”要求,計算機學院資助工作堅持資助與育人相結合、堅持把解決實際問題與解決思想問題相結合,經過多年實踐探索,形成了特色鮮明的“1條主線、2大平臺、6個主題、2個專欄、1支團隊”資助育人模式(簡稱“12621”資助育人模式),在積極推行“12621”資助育人工作模式過程中,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明確資助育人的目標,豐富資助育人內容及形式,搭建資助育人的實踐平臺,形成了可實施、有成效的資助育人體系。

二、案例具體舉措

(一)以“1條主線”為目標,構建資助育人大格局

培養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而“立德”始終是培養什么人的首要任務。育人先立德,立德樹人不僅是當前高校工作的根本任務,也是資助育人工作的根本任務,如何通過資助育人,讓每一位受助學生都成為有用之才是資助育人工作的任務和目標。

高校資助工作絕不是簡單的給錢、發物,要充分發揮資助育人的功能,在資助的各環節、各時間節點融入育人元素,面向受助學生有針對性地搭建學業幫扶、技能提升、心理疏導、志愿公益、職業規劃等資助育人平臺,積極構建大資助育人質量提升體系,潤物細無聲、潛移默化,著力培養學生感恩誠信、銳意進取、勵志成才、勇于擔當的良好品質,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二)以“2大平臺”為抓手,增強資助育人的實效

計算機學院在資助育人工作中重視受助學生的實踐教育,密切與駐校所在地社會福利中心、養老院等公益機構合作,為受助學生搭建兩大公益實踐平臺,引導受助學生關注一老一小,每月到區福利中心、養老院開展愛心陪伴志愿活動,讓受助學生在奉獻社會中升華情操、養成品格,通過親身經歷,幫助受助學生明確目標、認識責任,增強自己的時代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豐富受助學生校園生活的同時,也幫助受助學生實現自我價值,在力所能及范圍內實現由“受助”到“助人”的轉化。

(三)以“6個主題”為支撐,貫徹全程資助育人

根據學校人才培養的模式,依托高職院校學生三年在校時間特征,從學生入學到畢業離校,共六個學期,計算機學院每個學期重點開展一個資助育人主題:第一學期理想信念教育、第二學期培養品德、第三學期鼓勵實踐、第四學期提升專業技能、第五學期堅定目標、第六學期感恩再啟航。同時,每學期借助學校主題教育活動、社會實踐等,對“6個主題”育人活動擴充載體,有效實現受助學生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有效融合、活動課堂與實踐課堂有效銜接,

(四)以“2個專欄”為契機,激活資助育人的內生動力

計算機學院創新模式,在資助工作中重點打造“誠信—勵志—感恩”系列育人場景,形成資助育人系列品牌活動,其中“艷姐面對面”談心活動和“資助育人,訪企拓崗”欄目自開展以來深受受助學生喜愛。兩個欄目每月各開展一期,前者著眼于受助學生在校期間的生活、學習、考證、心理等各方面的發展,為受助學生提供吐露心聲、反饋建議、師生共處的溫馨平臺;后者致力于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決策部署,切實做好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幫助受助學生全方位調查了解企業單位崗位情況及招聘需求,提早規劃受助學生的職業生涯,助力在校生假期實習和畢業生高質量就業。

(五)以“1支團隊”為支撐,打造專業資助育人學生隊伍

學院成立了專注于資助育人的學生隊伍——助學筑夢中心,下設以國家獎學金獲得者、國家助學金獲得者等獲獎受助學生為主體的資助宣傳大使隊伍,在寒暑假期間,通過進村入戶、走訪宣傳、回訪母校等形式宣傳國家資助政策、學校資助育人成果。

開展資助系列“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堅定資助育人的初心,密切聯系群眾,走進農村,走進偏遠山區、走訪學生家庭,到群眾中去,加強政策宣傳,消除盲區和死角,開展“接地氣”的宣講活動,把國家資助以及助學貸款政策切切實實落實到農村地區。將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獲得者的勵志風采反饋到社會,講好中國資助故事。

專業資助隊伍深耕資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助力資助育人活動常態化開展。助學筑夢中心團隊打造常態化喜樂見聞的資助育人活動,注重豐富資助育人內涵,在受助學生的身心發展、道德品質培養、學業幫扶、就業指導等方面給予更多的關懷和幫助。充分發揮“資助宣傳大使”的典型模范作用,樹立優秀受助學生榜樣,真真切切結合自身勵志故事,關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心理問題,增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化學生勵志、誠信、社會責任感教育,幫助受助學生更好地成長成才。

三、達成目標與成效

“12621”資助育人創新模式圍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育人作為資助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健全完善學生資助體系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培養體系,以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成長規律為導向,時刻關注學生的成長成才需求,著力構建“物質幫助、道德浸潤、能力拓展、精神激勵”有效融合的資助育人長效機制,在“三全育人”理念指導下,成就學生的能力提升,在資助育人工作的實踐中實現“解困—育人—成才—回饋”的良性循環。

在踐行“12621”資助育人模式中,一方面,學院受助學生更加愿意面對自己的“困”,積極思考自己的“惑”,勇于挑戰自我的“能”,坦然實現自我的“值”;另一方面,培養受助學生對資助育人的理解和情感內化,學生實現對資助育人的真正理解,從而產生深厚的情感共鳴,在實現由受助到自助轉換、再到助人轉化的過程中變得更有力量,也更加自信。當受助學生真正離開學校,獨自走向社會,他們依然可以自信地展現自我,實現自我價值,也更加懂得去感恩和回饋社會,真正達成資助育人的長效目標。

近年來,經過“12621”資助育人模式的探索和實踐,學院資助育人取得一定成效:近5年國家獎學金獲得者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占比85%、深信年度人物獲得者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占比92%;1名受助學生獲得“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獎學金、1名受助學生獲得“廣東省大學生年度人物”提名獎、2名受助學生獲得“深圳市優秀學生骨干”稱號;受助學生積極參加志愿服務活動,學院義工時排名前20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占比95%,在校期間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義工時人均180多小時;家庭經濟困難學生100%考取行業中級證書,行業高端證書獲取者中家庭經濟困學生占比60%以上。

在新時代背景下,學校資助工作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堅持資助工作育人全生命周期規律,從育人理念、育人體系、育人成效等多方面著手,不斷豐富資助育人內涵,讓“12621”資助育人模式與時俱進、提質增效,促進了資助工作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 魏家堅

猜你喜歡
學期資助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新的學期 新的嘗試
高校資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徑分析
期末沖刺高二上學期期末模擬卷
“隱形資助”低調又暖心
八年級(上學期)期末測試題(D)
美國防部資助研發能垂直起降的無人機
2600多名貧困學生得到資助
ACT和SAT的幾個區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