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改視域下國有企業內部審計路徑探索

2024-02-18 14:05劉莉莉吳國峰
中國內部審計 2024年1期
關鍵詞:混改創新路徑內部審計

劉莉莉 吳國峰

[摘要]本文就混改視域下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創新路徑開展全方位探索。首先闡述了國有企業混改的重要意義,明確了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提升資金使用價值、強化多元化經濟優勢互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其次提出審計人員業務能力良莠不齊、重視程度不夠、內控機制未與時俱進以及社會資本參與較少等問題;最后針對上述問題提出相應優化措施。

[關鍵詞]混改? 國有企業? 內部審計? 創新路徑

一、引言

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和市場競爭的加劇,一些國有企業在管理、效率和創新方面面臨困境。為了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和推動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改革(以下簡稱“混改”)成為國有企業發展的一個必然選擇。然而,在國有企業混改新形勢下,傳統的內部審計工作和審計模式存在著一些制約因素,已經不能滿足企業監督要求,需要探索一種基于混改的內部審計監督新模式和路徑,構建一套信息共享、全員參與、實時監督、全量審計的內部審計監督體系,充分發揮內部審計在國企混改中的重要作用。

二、國有企業混改重要意義

(一)優化資源配置,充分發揮閑置資金重要價值

國有企業通常把國家資金作為一項重要資金來源渠道,而在國有企業長期發展過程中,管理者愈加意識到單一資金來源渠道將抑制國有企業發展。為此,廣大國有企業管理者積極鼓勵將社會上更多閑置資金納入國有企業,并轉化為國有企業資金的“一份子”,充分發揮其重要價值。民營資本不斷進入國有企業過程中,也在無形中加快國有企業資金的流動性。國有企業充分利用社會資源的優勢,優化資源配置,進行自主研發、專利技術、人才引進等方面工作,為促進廣大國有企業經濟效益增加提供重要源泉,提高市場競爭力。

(二)改善公司治理,提高企業管理效率和水平

國有企業在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之前,企業資金缺乏社會監督。民營資本快速流入國有企業后,使得很多投資主體成為國有企業重要持股人,并充分享受國有企業股東應有的權益。應廣大股東要求,國有企業管理者定期會在平臺上發布資產使用情況及相關數據,以幫助廣大持股人充分了解資金發展動向。

同時,國有企業引進優質的市場資源和管理經驗,民營資本持有人可以積極參與國有企業經營、決策,并基于國有企業發展提出個性化建議,改善公司治理,有效改變國有企業由于決策失誤而造成經營管理不善的局面,提升企業管理和運作水平,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混改視域下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審計人員綜合素質難以滿足新要求

在當前混改步伐不斷加快的大背景下,國有企業審計方式、審計重點均發生了重大變化,內部審計工作也同樣面臨著一系列發展問題,同時也對審計人員綜合素質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但是,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量大、時間緊、任務重、人員不足,且部分審計人員知識結構單一,仍以財務審計為主,審計經驗多局限于現有行業經驗,再加上受審計手段有限、審計力量不足等因素的制約,難以滿足國企改革對多領域、多業務、多環境審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二)傳統審計模式難以適應新形勢

隨著國有企業的改制、并購,產權結構、治理框架、管理體制發生重大變化,增加了內部審計監督的復雜程度,不同所有制資本的融合可能引發新的風險與挑戰。同時,多元化審計對象、橫跨多領域的經營范圍大大增加了混合所有制企業內部審計難度。企業對內部審計也提出新要求:一是內部審計監督對象復雜化,涉及不同類型股權的融合,需要平衡各類型股東利益;二是內部審計職責增加,需對不同類型資本運作進行風險評估與監控;三是內部審計技術迭代更新,涉及不同領域與行業的投資,需更新審計方法與技術以適應新需求。因此,混合所有制企業內部審計不能照搬國有企業內部審計的老思路、老模式、老方法,應充分考慮混合所有制企業的特殊性,把握審計重點、嚴控重大風險點。

(三)現有審計監督難以覆蓋全過程

在國有企業混改新形勢下,國資參股的企業經營模式將會大量出現,產權延伸到哪里,審計就要覆蓋到哪里,因此審計全覆蓋涉及的范圍將更廣,與審計資源有限之間的矛盾也將更加突出。同時,混合所有制企業面臨著諸多新問題、新風險,如國有資產流失、控制權轉移、法律及文化風險等。但是,目前混合所有制企業在日常監督和管理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控制審計監督體系。缺少事前控制,無法利用信息優勢主動規避或減少不確定性帶來的損失;缺少事中控制,不能幫助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提出解決建議或整改方案;原有事后監督的內部審計模式已經不能滿足企業需求。

(四)社會資本參與度不高

混改過程中國有資本仍占據主導地位,并保持對自身的絕對控制權,社會資本參與度較低。在企業治理和管理過程中,社會資本缺乏話語權,影響參與內部審計的積極性;由于兩者經營理念和主導思想的差異,導致企業管理文化和審計文化可能會出現沖突,給內部審計工作帶來新挑戰。

四、混改視域下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路徑探索

(一)促進審計理念轉型,完善國有企業多元審計治理體系

在現代企業經濟制度轉型過程中,逐步分離企業所有權和經營管理權是廣大國有企業共同發展的方向。這就要求國有企業要引領多元化投資主體積極參與,同時,國有企業管理者要平衡各方利益,采取公平、公正態度處理企業經營管理、投資決策、財務管理、內部審計等各方面工作,合理規劃國有企業公有制資本與民營資本之間的比例,確保二者互利互惠、融合發展。

在內部審計方面,構建多元共治,以數字化合規審計、數字化風險審計、數字化績效審計、數字化戰略審計為主的“數字化審計”體系,實現數據共建、共享、共治,依托數字化審計平臺優勢不斷提升研究型審計能力,以審促治,實現多元經濟深度融合、共同發展,提升多元審計治理效能。

(二)轉變審計思維,強化內部審計機制與時俱進

混合所有制企業實施內部審計的目的在于優化治理結構、促進企業制度的建立健全,進一步促進企業科學決策、提升企業的管理能力,保護股東多元化利益免受侵害。內部審計工作也隨著企業轉型而變化。雖然廣大國有企業已經建立專屬內部審計機制,但是身處混改背景下,內部審計工作環境、內容均發生一系列改變,傳統內部審計機制已經無法滿足國有企業發展。廣大國有企業管理者要與時俱進,立足于企業實際情況,完善內部審計機制并加以落實。

第一,注重企業的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工作,積極推動管理型審計,將內部審計工作全面深入到企業發展中的每個業務節點和業務環節中,密切關注重大改革任務推進、重大政策措施落實、重大資金使用、重點領域監管等領域,確保內部審計工作的完整性。第二,在混改時代背景下,國有企業管理者須根據自身資產構成及經營管理活動建立有效制衡的內控治理體系,重塑內部審計目標,根據混合所有制企業股權多元化的特征以及各主體不同訴求,參照國有資本所占比例不同設置不同的審計目標,推動內部審計高質量發展。

(三)優化審計模式,實現內部審計實時監督、全面覆蓋

隨著國有企業混改不斷深入,在面對多元化審計對象和發現重大審計問題時,內部審計必須主動適應新形勢、新要求,更大限度保障審計獨立性、客觀性和公正性,充分發揮企業內部審計監督作用,實現內部審計監督模式數智化轉型。

國有企業應構建風險導向型的全過程審計理念,加強風險預判和預警,借助信息化手段,不斷加強數字化建設,優化審計信息系統,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平臺和“自動+實時+全量”內部審計監督體系;將互聯網、大數據技術應用到審計信息采集、審計分析模型構建以及審計結果運用等各個層面,利用強大的信息搜索和儲存功能查找問題線索,實現對企業關鍵風險全覆蓋和實時掃描,及時發現重大風險隱患并及時解決,促進混合所有制企業的長期健康發展。

(作者單位:國網寧夏電力有限公司,郵政編碼:750000,電子郵箱: 138809175@qq.com)

主要參考文獻

[1]陳雪,程海,劉建峰.戰略視角下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實踐創新的探析[J].審計與理財, 2020(5):2

[2]王濤.新時代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創新與發展[J].現代國企研究, 2018(12):13

[3]曾敏.國有企業集團內部審計的創新發展探索[J].納稅, 2019,13(1):252

猜你喜歡
混改創新路徑內部審計
探索國企“混改”的有效途徑
貴州茅臺三季度業績無驚喜 “混改”只是“噱頭”
極致新聞:回歸受眾本位的創新路徑
淺析SAP系統在石化企業內部審計中的運用
新常態下集團公司內部審計工作研究
以網絡為載體的政府管理模式創新路徑分析
新形勢下高校安全穩定工作創新路徑研究
圖書館內部控制建設的深度思考
地方廣電媒體融合發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