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電子供給和細胞代謝調控型反硝化研究

2024-02-22 10:07范心韻張學萌朱夢茹陳銀廣
能源環境保護 2024年1期
關鍵詞:光敏劑供體硝酸鹽

劉 超, 范心韻, 張學萌, 陳 闖, 朱夢茹, 陳銀廣

(同濟大學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污染控制與資源化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 上海 200092)

0 引 言

氮素循環是生物圈內基本的物質循環過程之一,微生物在不同價態的含氮物質相互轉化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由于含氮產品的大量生產和使用,水環境中的氮污染問題日趨嚴重,主要包括市政生活污水、工業含氮廢水以及氮肥施用過程中的地表水污染。作為全球氮循環的關鍵環節,微生物反硝化是去除水環境中硝酸鹽污染、實現氮元素返回大氣和維持氮平衡的重要途徑[1-2]。反硝化微生物通常以有機或無機物質為電子供體,硝酸鹽為電子受體,使硝酸鹽逐步還原為亞硝酸鹽、一氧化氮、氧化亞氮,最后形成氮氣。其中,依賴于有機碳源供給的異養反硝化是目前主流的生物脫氮工藝,對于具有低碳氮比特性的市政污水等,通常需要額外補加昂貴的乙酸、葡萄糖等商品碳源以獲得較好的反硝化效果,這導致了運行成本提高和碳排放量增加。在“雙碳”目標和循環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背景下,開發商品碳源投加減量或無機自養低碳反硝化的脫氮新技術成為學界和產業界的共識。

已有文獻主要綜述了以S、Fe、H2等無機物作為電子供體的硫基自養[3-4]、鐵基自養[5-6]和氫基自養低碳反硝化技術[7-8]。近年來,科研界不僅致力于開發新型反硝化無機綠色電子供體如光生電子[9-12],還對短鏈氣態烷烴[13-16]、有機廢棄物[17-20]等綠色有機碳源開展了大量研究。同時,也有國內外學者在不增加有機碳源的前提下,通過提升電子供體的利用效率獲得高效的反硝化性能,達到節約碳源的生物脫氮目的[21-24]。本文首先系統梳理了光電反硝化過程中光敏劑的種類、主導功能微生物、光敏劑-微生物復合方式以及光電營養反硝化的應用現狀;然后歸納總結了近年來生物反硝化過程中使用的短鏈氣態烷烴等綠色有機碳源;最后從促進電子傳遞和增強反硝化酶活性兩方面,探討分析了基于細胞代謝調控提升電子供體利用效率來促進反硝化的作用原理,以期拓展對高效脫氮機制的理解,并展望反硝化生物脫氮技術的未來發展方向。

1 光生電子驅動厭氧反硝化

光生電子驅動的厭氧反硝化是一種新興的硝酸鹽還原過程,主要基于光敏劑-脫氮微生物雜化復合體。清潔的光能激發光敏劑產生光電子,供給不能利用光能的脫氮微生物進行反硝化代謝,又稱之為光電營養反硝化。光電營養反硝化效應因其在太陽能利用方面的優異表現和對生物地球化學過程的新認識,且光生電子兼具低碳綠色環保和成本低廉等優勢,受到研究人員和環境工程師廣泛關注。

1.1 光敏劑種類

在光敏劑-微生物雜化體系中,光敏劑的類別決定了光生電子的供給能力。目前,應用于光電反硝化體系的光敏劑主要包括固相的TiO2[25]、CdS[9]、赤鐵礦[26]、C3N4[27]和溶解性有機質(DOM)等[11]。例如,CHEN等首次構建了TiO2光陽極與微生物陰極體系,陽極在30 mW/cm2的紫外光照射下產生的電子傳遞給陰極的脫氮微生物[25]。該反應體系硝酸鹽還原率超過了95%,且該效率與乙酸作碳源、碳氮比為9的異養反硝化脫氮效率相當。研究人員又通過硫化鎘-脫氮硫桿菌Thiobacillusdenitrificans雜化復合體(T.denitrificans-CdS)高效還原硝酸鹽[28],但該體系受反應過程中產生的超氧化物自由基等活性氧物質和游離亞硝酸影響,反硝化副產物氧化亞氮N2O含量較高。隨后,CHEN等利用Mn3O4納米酶修飾T.denitrificans-CdS,構建了T.denitrificans-CdS@Mn3O4復合體系,發現Mn3O4可以有效淬滅活性氧,使得硝酸鹽還原率顯著提升和N2O排放量大幅降低[10]。與添加人工合成的光敏劑不同,生物自合成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好等特性。反硝化微生物銅綠假單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通過在胞內合成硒化物/硫化物量子點[12],自組裝形成光敏劑-生物復合體,實現了低碳氮比廢水中硝酸鹽的有效去除。

考慮到光照的持續供給問題,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型光敏劑,氰酰胺功能化的庚嗪環基聚合物(NCN-CNx)[27]。與傳統的光電反硝化體系相比,該體系在黑暗環境下表現出優異的硝酸鹽去除性能,因為深色光催化劑(NCN-CNx)可以儲存光生電子,并根據需要在無光照條件下通過石墨烯助催化劑釋放電子供反硝化微生物使用。進一步分析表明,NCN-CNx主要增強了反硝化微生物的硝酸鹽還原酶、亞硝酸鹽還原酶和過氧化氫酶活性,并提高了電子傳遞速率。這些發現為延時光催化劑促進反硝化的機理和建立硝酸鹽晝夜連續去除的光催化系統提供了新的見解。

DOM的生物地球化學歸趨在水生生態系統中具有重要的環境意義。DOM與微生物互作關系的認識通常僅限于DOM作為電子穿梭體或異養菌的碳源。有趣的是,研究人員最近證明了DOM在陽光照射的水生態系統中作為光敏劑,驅動模式反硝化微生物脫氮硫桿菌進行脫氮代謝,且微生物反硝化基因(包括Nar、Nir、Nor和Nos)的表達顯著上調[11]。這不僅提供了一種促進地表水環境中光驅反硝化的策略,而且由于DOM成本低且應用廣泛,DOM主導的光電反硝化技術極具前景。

1.2 功能微生物

脫氮微生物為光電反硝化過程提供關鍵的硝酸鹽還原反應模塊。微生物純培養技術有利于確定實驗因素和研究脫氮代謝途徑。目前,應用于光電反硝化過程的主要純菌為脫氮硫桿菌Thiobacillusdenitrificans和銅綠假單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Thiobacillusdenitrificans是一種廣泛分布的嚴格化能自養生物,具有“硝酸鹽→亞硝酸鹽→一氧化氮→氧化亞氮→氮氣”的完整氮素還原途徑,是研究反硝化過程的模式生物[29]。起初,它被發現能夠接受外部固體電極的電子進行反硝化[30-32]。近年來,眾多研究證明盡管T.denitrificans無法直接利用光能,卻可以吸收光激發光敏劑產生的電子進行生長代謝并實現硝酸鹽的去除[10-11, 28]。Pseudomonasaeruginosa也具有完整的硝酸鹽還原為氮氣的生化代謝途徑,被證實可以有效利用光生電子進行厭氧反硝化反應[12, 26]。與T.denitrificans不同,P.aeruginosa可以進行異養生長,這表明能夠接收外部光電子的微生物具備作為光電反硝化體系構建模塊的潛力。后續研究可以深入解析不同微生物對光生電子的吸收和利用路徑,如調控該途徑的關鍵運輸蛋白和/或介質,尋找更優的電子傳遞路徑,并可借助基因工程等手段調控電子代謝過程,促進電子的高效吸收與利用。

混合微生物體系對培養環境條件要求相對于純菌更低,穩定性高,更接近實際自然環境,被廣泛應用于光電營養反硝化。ZHANG等通過在負載了C3N4/TiO2復合材料的海綿上原位培養生物膜,成功構建了光敏劑-生物膜雜化體系[33]。微生物群落分析表明,酸桿菌門Actinobacteria和綠彎菌門Chloroflexi得以大量富集。以往研究發現,Actinobacteria和Chloroflexi對于氮循環過程中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的還原具有重要作用[34-35]。與易受光催化影響的單一細菌物種相比,生物膜在該耦合系統中更能抵抗不利條件,表現出良好的適應性。ZHU等則發現在光電營養反硝化體系的構建過程中,反硝化微生物鞘氨醇單胞菌科Sphingomonadaceae、黃單胞菌科Xanthomonadaceae、幾丁質菌科Chitinophagaceae和環桿菌科Cyclobacteriaceae的豐度大幅提升[36]。ZHOU等的研究也發現了類似的微生物富集現象[27]。

1.3 光敏劑-微生物復合方式與光電反硝化的應用

光敏劑與微生物的結合位置決定了微生物吸收光生電子的行為和路徑。如圖1(a)所示,最初的研究是將光敏劑制作成陽極,光照激發陽極半導體材料產生電子,經外部導線傳輸至陰極電極,陰極室的微生物從電極上攝取電子進行反硝化反應[25]。這種構建方式可以將光生電子產生模塊與微生物催化單元有效分開,避免了光照對微生物細胞的潛在不利影響,但是該過程涉及“光生電子→電極→微生物”多級電子傳輸步驟。為了縮短電子的傳輸步驟和距離,光敏劑被負載在反硝化微生物的細胞表面,光敏劑中產生的光生電子直接穿過細胞膜并輸送到細胞內以驅動或增強生物反硝化代謝過程[10, 28, 37](圖1(b))。進一步研究發現電子跨膜轉移需要克服細胞膜屏障,傳輸動力學較為緩慢[38-39],限制了光電反硝化反應速率。圖1(c)展示了一種巧妙的雜化體系構建方式[12],通過在微生物胞內合成很小尺寸的量子點,使得光生電子直接在胞內產生,從而不僅明顯縮減電子至胞內代謝反應位點的距離還規避了電子的跨膜傳質障礙。

近年來,從最初的實驗室硝酸鹽配水實驗,光電反硝化研究逐步面向實際廢水和地表水等實際場景。例如,ZHU等在地表水中原位構建了光敏劑TiO2-周叢生物膜系統,其中,TiO2不但優化了周叢生物膜中反硝化微生物的組成,為微生物提供光生電子,而且通過刺激細胞外聚合物的分泌(尤其是腐殖酸和蛋白質)促進光生電子傳遞,從而有效去除了地表水中硝酸鹽,為光電營養反硝化在實際水體環境中的應用提供了堅實基礎[36]。又有研究發現,在不添加外源電子供體的條件下,Pseudomonasaeruginosa-CdSexS1-x生物雜化體系能夠以光激發產生的電子為能源進行脫氮生物代謝反應,從而有效去除城市污水、養殖廢水和電鍍廢水中的硝酸鹽[12],有力驗證了光電營養反硝化在實際水處理場景中的適用性。

圖1 光電營養反硝化過程中光生電子傳遞途徑Fig. 1 Photogenic electron transfer pathway in the process of photoelectric nutrition denitrification

2 綠色有機碳源介導生物反硝化

2.1 短鏈氣態烷烴

天然氣中的短鏈氣態有機烷烴主要包括甲烷、乙烷、丙烷等。近年來,以氣態烷烴作為電子供體,硝酸鹽和亞硝酸鹽作為電子受體的厭氧反硝化相關研究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其中,甲烷作為天然氣中占比最高(60%~80%)的烷烴,其主導的反硝化過程被稱為反硝化型厭氧甲烷氧化(Denitrifying Anaerobic Oxidation of Methane,DAOM),因兼具溫室氣體甲烷控制和氮素去除的雙重功能備受推崇。DAOM一般發生在湖泊、河流底泥和濕地土壤等自然環境以及污水處理廠中,由DAOM古菌(模式微生物為ANME-2d中的CandidatusMethanoperedensnitroreducens)和DAOM細菌(模式微生物為NC10門中的CandidatusMethylomirabilisoxyfera)進行[14, 40]。近期研究者逐漸關注丙烷、丁烷等其他短鏈氣態烷烴作為反硝化電子供體的可能性。例如,GUO等通過富集培養、同位素標記實驗和多維宏組學方法,首次發現了一種新型的丙烷厭氧氧化耦合反硝化過程并揭示其細胞代謝機制。該細菌屬于Firmicutes門Symbiobacteriia綱譜系,被命名為CandidatusAlkanivoransnitroreducens[15]。

如圖2所示,DAOM古菌、DAOM細菌和丙烷厭氧反硝化菌的代謝途徑存在較大的差異。在硝酸鹽還原過程中,由于DAOM古菌僅表達硝酸鹽還 原酶,只能將硝酸鹽還原為亞硝酸鹽[40]。DAOM細菌雖然缺少硝酸鹽還原酶,但能夠表達將亞硝酸鹽還原為氮氣的一系列反硝化酶[41]。與DAOM細菌相比,DAOM古菌還能夠表達產氨亞硝酸鹽還原酶,將亞硝酸鹽還原為銨進而利用[14]。在甲烷氧化過程中,DAOM古菌通過反向產甲烷途徑將甲烷轉化為二氧化碳,而DAOM細菌通過甲烷單加氧酶利用反硝化過程產生的氧氣來氧化甲烷[41]。與DAOM古菌和DAOM細菌不同,Ca.A.nitroreducens能夠在氧化丙烷的同時進行完整的反硝化過程,并能夠將亞硝酸鹽還原為銨,同時還表達了一氧化氮→氧化亞氮→氮氣的代謝通路[15]。研究結果表明,Ca.A.nitratireducens參與厭氧丙烷氧化的關鍵基因主要是Akylsuccinate synthase alpha subunit (AssAD),其在富馬酸介導下完成丙烷活化第一步,生成琥珀酸丙酯/異琥珀酸丙酯。Ca.A.nitratireducens含有進一步降解琥珀酸丙酯/異琥珀酸丙酯所需的所有基因,包括用于碳骨架重排的甲基丙二酰輔酶a變位酶(McmA)基因、用于脫羧的丙酰輔酶a羧化酶(PccB)基因和β氧化的關鍵基因等(圖2(c))[15]。

圖2 DAOM古菌Ca. M. nitroreducens、DAOM細菌Ca. M. oxyfera和丙烷厭氧反硝化菌Ca. A. nitroreducens的代謝途徑Fig. 2 Metabolic pathways of nitrate reduction in DAOM archaea Ca. M. nitroreducens, DAOM bacteria Ca. M. oxyfera and propane anaerobic denitrification bacteria Ca. A. nitroreducens

污水處理廠厭氧段產生的甲烷一部分逸散入大氣,另一部分仍溶解在污水中(10~30 mg/L)[13]。通過在反硝化段馴化引入DAOM古菌和細菌,能夠利用污水中溶解的甲烷作為電子供體進行反硝化脫氮,不僅可以減少乙酸等商品碳源的投入,還能夠避免甲烷進入大氣而加劇溫室效應。已有較多研究在實驗室規模下將DAOM古菌和細菌引入反硝化系統,并實現了長期高效的運行。經過馴化,同時存在DAOM微生物和厭氧氨氧化微生物的顆粒污泥,具備1.0 kg N/(m3·d)的脫氮速率[42]。將DAOM過程和厭氧氨氧化過程耦合的生物膜系統,能夠實現85%的溶解性甲烷去除和超過99%的脫氮效果。質量平衡研究表明DAMO細菌和DAMO古細菌確實共同促進了甲烷和氮素的去除,這項技術可用于降低污水處理廠碳足跡和常規有機碳源的使用[13]。丙烷和丁烷同樣在實驗室規模下被用作反硝化的電子供體,研究表明微氧條件下丙烷和丁烷能夠支持相關微生物進行反硝化,硝酸鹽去除速率約為40~50 mg/(L·d)[16]。盡管烷烴營養型反硝化具有諸多優勢,但穩定的烷烴供應、氣液傳質、關鍵功能微生物生長速率慢和富集周期長等方面仍亟待解決以實現規?;瘧?。

2.2 有機廢棄物

不同碳源構成了異養反硝化生長與代謝的基礎。一方面,反硝化微生物可利用的碳源多種多樣,比如乙酸等揮發性脂肪酸(VFAs)、糖類、醇類,碳源的種類會影響反硝化微生物的脫氮性能[43-44],也決定了硝酸鹽還原速率和其中間產物如亞硝酸鹽與N2O的積累[45]。另一方面,有機廢棄物富含多糖等高生物降解性物質,通過厭氧生物發酵作用產生的代謝產物VFAs、易降解糖類葡萄糖等,是異養反硝化過程的優質碳源[17, 20]。近年來,國內外大量研究使用市政污泥、餐廚垃圾發酵液為代表的液態碳源和木質纖維素類廢棄物為代表的固體碳源作為反硝化外加碳源,以替代昂貴的甲醇、乙酸、葡萄糖等商品碳源,在降低反硝化的運營成本基礎上,還能實現廢棄物的減量化,充分響應低成本綠色脫氮水處理技術的發展趨勢[18, 46-47]。

以有機廢物發酵液作為反硝化脫氮的外加碳源不僅能夠獲得優異的脫氮效果,還能減少反應過程中氧化亞氮等的排放,因此備受研究人員青睞。例如,ZHU等發現使用剩余污泥堿性發酵液作為碳源,反硝化脫氮性能良好,且產生的N2O和NO的排放相比于商品碳源乙酸實驗組分別減少了68.7%和50.0%[48]。又有學者綜合比較了初沉污泥、濃縮的廢活性污泥、餐廚垃圾、廚余垃圾、脂類廢物和乳清粉6種有機廢棄物厭氧發酵液作為反硝化脫氮的碳源潛力[18]。結果表明,以發酵液為碳源的反硝化脫氮性能均優于常規碳源投加組(甲醇和乙酸)。其中,乳清粉發酵液實驗組的反硝化速率最高,達到了17.6 mg NOx-N/(g VSS·h),幾乎是以甲醇為碳源組的4倍,且氮去除率高達99%,無亞硝酸鹽積累。值得注意的是,發酵液中的銨和磷需要進行回收以防止氮磷負荷增加,同時過濾等相質分離工藝是處理發酵液獲得反硝化液態碳源的重要步驟[17, 49]。

例如,富含纖維素的生物質例如稻草、秸稈、玉米芯、木屑等均可作為反硝化的固體緩釋碳源,用于低成本處理含氮污水[18-19, 46]。ZHU等使用玉米粉作為反硝化菌PseudomonasstutzeriPCN-1的碳源,不但脫氮效果良好,而且與琥珀酸鹽、葡萄糖、乙酸鹽、檸檬酸鹽等碳源相比,反硝化過程中溫室氣體氧化亞氮的排放降低了52.07%~99.81%[50]。又有研究證實堿預處理的玉米芯作為焦化廢水反硝化脫氮的固體碳源時,廢水中90%的硝酸鹽能夠被有效去除[51]。SUN等選取玉米芯、小麥秸稈、鋸末和核桃殼4種農業廢棄物作為發硝化的固體碳源,發現玉米芯和小麥秸稈實驗組的脫氮性能與商品碳源乙酸鈉組相當[18]。機理研究發現,反硝化性能最初依賴于固體碳源釋放的溶解性有機物,而與纖維素和半纖維素分解相關的糖苷水解酶、碳水化合物酯酶表達上調和GAPDH等糖酵解功能基因的富集,是保證電子供體持續供應的內在驅動力。

2.3 微生物內碳源

除了常見的乙酸等胞外碳源,反硝化功能菌還可利用內碳源進行氮代謝。微生物的內碳源主要包括細胞內的聚羥基鏈烷酸酯、聚-β-羥基丁酸、聚-β-羥基戊酸、聚-β-羥基-2-甲基戊酸等,內碳源的使用能夠有效減少外部碳源的投加,節省運營成本,是低碳脫氮水處理的重要途徑。內碳源的形成過程通常包括厭氧-缺氧階段。如圖3所示,厭氧階段反硝化聚磷菌和反硝化聚糖菌降解儲存在細胞中的聚磷酸鹽或糖原,獲得吸收VFAs合成聚羥基鏈烷酸酯的能量;缺氧階段,微生物分解細胞內碳源產生大量電子用于硝酸鹽的還原,并合成聚磷酸鹽或者糖原[52-55]。內源性反硝化適用于低碳氮比污水的深度脫氮[56]。FAN等研究發現,反硝化聚磷菌與反硝化聚糖菌在缺氧脫氮除磷過程中具有協同作用,其充分利用了內碳源實現低碳脫氮,有效解決了市政污水處理碳源不足的問題[57]。

根據文獻報道,反硝化聚磷菌主要包括CandidatusAccumulibacter、Dechloromonas、Acinetobacter、Thauera等,反硝化聚糖菌有Competibacter、Defluviicoccus、Contendobacter、Sphingobium以及Amaricoccus等[58-60]?;旌暇褐蟹聪趸哿拙途厶蔷纳婧蛢忍荚春铣赡芰χ饕苋芙庋?、胞外物質等因素的影響。例如,低溶解氧濃度能夠明顯增強微生物細胞基質利用、能量合成和代謝調控相關功能基因的活性,有利于聚磷菌Dechloromonas的生長增殖和維持較高的脫氮除磷代謝效率[60]。此外,有研究發現胞外聚合物中的有機物如酪氨酸類物質,能夠被微生物用于合成細胞內碳源聚羥基鏈烷酸酯[61]。有些內碳源反硝化菌還能夠與同步硝化反硝化[58, 62]、厭氧氨氧化[63]、短程硝化[64]相關聯。例如,WANG等發現反硝化聚磷菌Thauerasp.菌株以2.85、1.98和2.42 mg N/(L·h)的平均速率同時去除氨、亞硝酸鹽和硝酸鹽[58]。LU等采用內碳源反硝化耦合厭氧氨氧化工藝,在進水碳氮比為3.16時,使得出水總氮低至1.87 mg/L;反硝化聚糖菌在缺氧階段使用細胞內碳源將硝酸鹽還原并積累大量亞硝酸鹽提供給厭氧氨氧化菌,實現深度脫氮[63]。

圖3 反硝化聚磷菌和反硝化聚糖菌脫氮原理示意圖Fig. 3 Diagram of nitrate removal by denitrifying polyphosphate accumulating bacteria and glycogen accumulating bacteria

3 基于細胞代謝調控的高效反硝化

反硝化的本質是微生物利用電子供體還原高價態硝態氮的過程。與前文所述優化電子供體的思路不同,學者們發現在不增加碳源的前提下,通過提升電子利用效率也能夠促進反硝化,從而達到節約碳源的目的。其中,調控反硝化過程的電子傳遞和消耗備受關注。

3.1 促進電子傳遞

近年來,通過添加氧化還原介體,提高電子傳遞調控蛋白活性或表達水平來促進電子傳遞增強反硝化脫氮的研究備受關注。氧化還原介體能夠可逆地氧化和還原,在多個氧化還原反應中充當電子載體,并通過降低總反應活化能來加速反應[24, 66]。一些外源的氧化還原介體,諸如腐殖酸[67]、醌類物質[23, 68]、Fe-Pd/多壁碳納米管[69]等,已被廣泛報道用于促進微生物反硝化脫氮。氧化還原介體大多含有醌、酚等氧化還原基團,在反硝化過程中可能具有類似于泛醇/泛醌的功能,在電子傳輸中起重要作用[70]。例如,生物炭中含有大量具有氧化還原特性的醌類化合物,一些官能團還可以作為反硝化細菌的直接電子供體,直接或間接促進種間電子轉移。SATHISHKUMAR等探究了不同溫度下制備的生物炭對反硝化的影響,結果表明,400 ℃制備的生物炭含有較多的氧化還原活性物質,刺激C型細胞色素等導電物質的生成,提高了電子傳遞效率從而促進反硝化過程[21]。又如,JIA等通過在微生物細胞中原位合成鈀納米顆粒[22],發現其能夠顯著提升Fe-S中心活性并加速電子傳遞,從而促進反硝化脫氮。外源投加半胱氨酸也被證實提高了反硝化細菌胞內電子傳遞相關蛋白的表達,增強了反硝化效果[71]。盡管外源氧化還原供體可以加速反硝化過程,但是由于其價格高昂且有副產物產生,不適合大規模工程應用。因此,近年來一些研究者聚焦于微生物分泌的內源性氧化還原介質,如黃素類、吩嗪類和細胞色素類等,并探究了其對反硝化過程的影響[72-73]。WANG等發現微生物分泌的胞外聚合物在電子傳遞鏈中起到類似于醌環的作用,可以作為電子載體,加速電子傳輸,使得硝酸鹽還原率增加了1.42倍[24]??梢?通過內源產生的氧化還原介質提高電子傳遞效率能夠強化電子供體的利用,在不額外增加商品碳源的前提下,提升反硝化性能,對低成本生物脫氮具有重要意義。

圖4 常規反硝化過程電子傳遞途徑示意圖Fig. 4 The schematic diagram of canonical electron transport pathway of denitrification process

3.2 增強反硝化酶活性

反硝化過程中的電子消耗過程主要依賴與反硝化相關酶的活性,而反硝化酶的活性受到碳源種類和含量、溫度、pH和溶解氧等因素的影響。除了優化上述反應條件,在電子傳遞基礎上,還有一些研究探討了對反硝化酶活性的調控。提高反硝化酶活性通常不是獨立的生物化學過程,而是與群落結構優化以及電子傳遞等要素息息相關。例如,WANG等制備的Fe-Pd/多壁碳納米管誘導電子流向反硝化代謝和促進電子傳遞的同時,使得亞硝酸鹽還原酶活性提高了203.9%[69]。又有研究發現將廢棄活性污泥中提取的胞外聚合物用作氧化還原介體,投加到反硝化生物反應器中,不僅促進了電子傳遞,還使得硝酸鹽還原酶和亞硝酸鹽還原酶活性分別提高了29.7%和25.4%[24]。SONG等利用生物炭與聚氨酯海綿復合的新型生物載體,不但提高了反硝化細菌和電活性細菌豐度,而且提高了硝酸鹽還原酶的活性[74]。

除了上述采用功能性材料調控反硝化酶活性的方法,物理學的磁場和電場調控也是提高反硝化酶活性的重要手段。例如,WANG等采用物理方法設置微弱磁場,顯著增強了以糖蜜為碳源的反硝化系統中各個反硝化酶的活性,并優化了脫氮微生物的群落結構[75]。又有研究證實0.2 V的直流輸出電壓的弱電刺激能夠大幅增強硝酸鹽還原酶和亞硝酸鹽還原酶活性,使得低碳氮比廢水的反硝化脫氮效率顯著提升[76]。又如,LAGUM等開發出了一種新型電誘導膜生物反應器,通過增強反硝化酶的活性提高污水的處理效果,同時降低對碳源和堿度的依賴[77]??梢?反硝化酶主導的電子消耗過程雖然是反硝化氮代謝的末端環節,卻直接關系著硝酸鹽還原為氮氣的性能,有必要對其進行進一步精準調控以獲得更高效的電子利用效率和反硝化性能。

4 總結與展望

目前,國內外學者針對反硝化脫氮技術開展了大量研究。本文首先介紹了新型無機電子供體驅動的光電營養反硝化體系的構建原理與應用現狀,然后著重綜述了丙烷等短鏈氣態烷烴、有機廢棄物和細胞內碳源等綠色有機電子供體的研究進展,最后歸納總結了基于細胞代謝調控提升電子供體利用效率來促進反硝化的作用原理及應用進展。未來有必要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面的研究。

(1)在光電反硝化領域,重點開發低毒價廉和光捕獲性能優越的環境友好型光敏劑,在分子層面揭示光敏劑-微生物界面電子轉移的微生物學和材料化學機制,研發高效反應器,提高綠色光電子的供給效率,并嘗試開展更多的工程規模研究,推進該技術的實際應用進程。

(2)通過優化氣液傳質、加快關鍵功能微生物的生長與富集等手段提高烷烴利用型反硝化脫氮性能;從底物結構等角度進一步解析有機廢棄物碳源化過程的深層機制,探明發酵液中非碳源物質如輔酶、維生素等對反硝化脫氮的影響;從物種競爭協作等生態學角度研究微生物內碳源積累和利用機制,查明內源反硝化的關鍵限速步驟。

(3)進一步發展反硝化微生物的細胞調控手段,提升電子利用效率。例如,反硝化微生物細胞內電子受體硝酸鹽和代謝中間產物(亞硝酸鹽、一氧化氮、氧化亞氮)之間存在對電子的競爭,通過精準調控電子在各個反硝化酶之間的分配比例,有望構建更高效的反硝化生物脫氮系統。

猜你喜歡
光敏劑供體硝酸鹽
硝酸鹽并不致癌還或有益處
光動力治療中提高光敏劑靶向性的研究進展
具有生物靶向和特異性激活光敏劑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兩親性光敏劑五聚賴氨酸酞菁鋅的抗菌機理
家畜硝酸鹽和亞硝酸鹽中毒的診斷、鑒別和防治
不同氫供體對碳納米管負載鈀催化劑催化溴苯脫溴加氫反應的影響
高齡供體的肝移植受者生存分析
終末熱灌注對心臟移植術中豬供體心臟的保護作用
短期水分脅迫影響巴旦杏植株對硝酸鹽的吸收
新型水溶性卟啉類光敏劑A1光動力治療黑色素瘤的實驗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