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作業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2024-03-01 06:34邱虹
江西教育C 2024年2期
關鍵詞:實踐研究小學數學教學

邱虹

摘? ?要:由于先天因素和環境因素的影響,不同學生在生理及心理方面的發展上存在一定的差異。在小學數學學習中,不同學生的理解能力也不盡相同。為了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均得到發展,教師應充分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差異,采取智慧作業模式。本文從智慧作業模式的現實意義出發,分析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采用智慧作業模式的策略,從而促使教師有針對性地加強對學生的學習指導。

關鍵詞:智慧作業? ?小學數學? ?教學? ?實踐研究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充分考慮到不同學生的差異,改善原有的教學模式,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目標,以此提升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學生存在個體差異性,而智慧作業模式尊重這種客觀事實,能夠為不同數學水平的學生制定個性化的作業。如此一來,基礎較好的學生不用重復學習早已掌握的知識,能夠提高學習效率,為更高的學習目標奮斗。而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來說,他們能夠通過智慧作業反復學習,逐漸掌握重難點知識。對于“學困生”,教師可以制定符合他們數學水平的教學目標,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的成就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分層教學與智慧作業模式相結合的過程中,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教師的關注,師生關系能夠得到良好的發展。

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采用智慧作業模式的意義

(一)有利于調動“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現代社會中,教育環境正在不斷改善,很多學校已經探索了多年素質教育改革。教育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學校難免會受到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很多教師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教學方式,但是在作業布置方面,還停留在傳統的應試教育上,往往根據課堂教學的重點內容給學生布置統一的作業。

對此,教師可以采用智慧作業模式,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巧妙布置智慧作業,進行數學作業設計,讓“學困生”能夠一點點打好數學基礎,重拾數學學習的自信,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有利于幫助中等生鞏固知識

在一個班級中,中等生占據相當大的比例,這些學生在數學課堂中雖然能理解教師所講解的課堂基礎知識,但是數學拓展問題對于他們來說難度較大。為了提升中等生的數學成績,教師應該在作業設計上下功夫,根據每節課的學習重點及難點內容,讓學生在順利完成作業的基礎之上,完成一些需要充分思考的作業。此種作業模式能夠讓中等生對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印象更為深刻,還能促使他們進行進一步的鞏固學習。對于學生來說,完成適合他們個體學習需要的作業是很有必要的。教師還可以在作業中添加一些學生以前學過的知識,讓中等生能較好地復習以前的知識,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習效率。

(三)有利于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

在針對數學基礎較好的學生布置作業時,教師也會面臨一定的挑戰,這是因為教師布置的普通數學作業已經很難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皩W優生”的數學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較強,在一定程度上已經開始構建比較完善的數學知識體系,在數學學習中很容易做到舉一反三?!皩W優生”基本上已經掌握了數學課堂知識,并已做到熟練運用。讓這些學生做數學基礎訓練題,不僅不利于拔高他們的數學成績,反而容易讓他們產生自滿心理。因此,教師在針對“學優生”布置作業時,應該增加作業的難度,并加入拓展內容。這樣的方式不僅能滿足“學優生”的學習需求,還能讓他們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增進對數學知識點的理解,促使他們逐漸完善腦海中的數學知識體系,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與數學學科核心素養。

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智慧作業模式的有效措施

(一)作業量分層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智慧作業模式,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作業量方面,教師應根據學生能力的差異與學習水平的高低來進行作業量的設定。在完成每次數學課堂教學之后,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基礎練習,并要求每個學生認真完成,以便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堂所學知識,并進行知識的復習與鞏固。對于數學水平相對較高的學生,教師可以增加拓展類數學訓練,增加他們的作業量。而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盡量設計簡單的作業,促使他們進一步理解數學基礎知識,加深他們對數學知識的印象。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中“多邊形的面積”時,學生要掌握的內容是多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在課堂教學結束之后,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基礎的計算類問題,以滿足“學困生”對數學學習的需求,如:“一本教科書的長是30厘米,寬是20厘米,這本書的面積是多少呢?”從而讓學生掌握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對于一些抽象思維能力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讓他們進行拓展訓練,如:“在公園內有3塊花壇,它們的形狀分別是長方形、正方形與平行四邊形,其中長方形的寬度與正方形的邊長相同,均是5米,長方形的長是6米,平行四邊形的邊長與高分別是4米,求公園內3塊花壇的總面積”。這樣具有拓展性的作業,增加了學生的計算量,同時具有一定的思維含量,能夠促使學生舉一反三,提升他們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

(二)作業難度分層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智慧作業模式,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數學水平,調整作業的難度,以便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在設計作業時,可以選用基礎題與拔高題?;A題較為簡單,適用于全體學生,而拔高題增加了計算量與計算難度,適用于數學基礎較好的學生。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設計創新題,促使學生在解題方法上進行創新,讓學生在做題過程中能夠充分調動自身的學習積極性,培養數學邏輯思維能力,提升數學學科核心素養。

例如,在教學分數的加法和減法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充分創設教學情境,設計基礎題:“爸爸買了1個蛋糕,并把蛋糕分成了6塊,爸爸吃了2塊,媽媽吃了1塊,爸爸和媽媽共吃了整個蛋糕的幾分之幾?”這種情境化問題,在引起學生興趣的同時,讓他們知曉分數的基本運算法則,學生最后得出了正確的答案。對于“學優生”,教師還可以設計拔高題,讓學生運算分母不同的分數的加減法,并增加一些分子和分母的變化,從而讓學生提升計算能力,熟練掌握分數計算的技巧。

(三)作業評價分層

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數學作業的完成度是不同的。教師在對學生的作業進行評價時,應該采用不同的評價標準,以便讓每個學生都能在作業評價中有所收獲,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在進行評價時,要選用不同的記號和標語,既能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又不至于打擊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例如,對于作業完成較好的“學優生”,教師可以給予一些夸獎的話,鼓勵他們繼續保持下去。對于作業完成一般的學生,教師可以將學生存在的不足之處標記出來,讓學生能夠直觀地發現自己的錯誤。對于作業完成較差的學生,除了指出作業中存在的錯誤,教師還可以將正確結果寫出來,并對學生進行鼓勵,讓學生通過教師的作業評價重新審視自身的學習狀態。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智慧作業模式時,教師要始終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盡可能滿足每個學生的學習需求,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進步打下良好的基礎。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讓每個學生有所收獲,不斷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李祎,鐘紹春,周拓.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學數學智慧教學模型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6(11):128-133.

[2]宋宣,陳俊鵬.核心素養導向下的“智慧作業”[J].人民教育,2020(Z2):109-110.

[3]黃翠翠.小學數學作業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探微[J].課程教育研究,2018(44):105-106.◆(作者單位:江西省大余縣黃龍鎮頭塘小學)

猜你喜歡
實踐研究小學數學教學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對外漢語教學中“想”和“要”的比較
提高煤礦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實踐研究
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在高校公體課中的實踐研究
初中數學教學微課的實踐教學研究
文言文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實踐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