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式現代化視域下職業教育教師隊伍的實踐特色、現實羈絆與未來展望

2024-03-02 16:16鐘斌謝愛磊
教育與職業(下) 2024年2期
關鍵詞:未來展望中國式現代化高質量發展

鐘斌 謝愛磊

[摘要]職業教育教師隊伍現代化是基于國情和職業教育發展規律,以培養類型定位下高質量教師隊伍為目標、以教師的現代化為核心,進而促進教師全面發展的過程。該現代化過程涵蓋了教師隊伍建設理念、專業素養、培養培訓體系以及教師管理等多個方面,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成為世界職業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的“中國方案”。然而,在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職業教育教師隊伍現代化在實現建設理念、夯實專業基礎、完善培養培訓體系以及制度供給方面存在羈絆。為此,未來需要加強對職業教育教師隊伍現代化的理論研究,強化國際合作,創新培養培訓模式,并提升制度供給水平,以推動職業教育教師隊伍現代化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中國式現代化;職業教育;教師隊伍;高質量發展;未來展望

[作者簡介]鐘斌(1989- ),男,江西贛州人,廣州大學在讀博士,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助理研究員;謝愛磊(1982- ),男,安徽樅陽人,廣州大學,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廣東? 廣州? 510300)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經過十八大以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我們黨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在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道路上,中國職業教育的現代化發揮著關鍵作用。然而,目前學界缺乏專門關于中國式現代化視域下職業教育教師隊伍現代化的研究。在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過程中,有必要分析職業教育教師隊伍現代化的特色、羈絆與展望。

一、中國式現代化視域下職業教育教師隊伍的內涵闡釋

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從內容而言具有五大特征,從本質而言是人的現代化,圍繞人的全面發展來展開[1],對教育改革發展提出一系列新要求。由此可見,中國式現代化視域下職業教育教師隊伍現代化可理解為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立足中國國情,基于職業教育發展基本規律,以培養類型定位下高水平教師隊伍為目標,以實現教師的現代化為核心,圍繞促進教師的全面發展,涵蓋職業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理念、專業素養、培養培訓體系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的現代化,進而有力支撐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過程。

二、中國式現代化視域下職業教育教師隊伍的實踐特色

中國式現代化視域下職業教育教師隊伍現代化具有世界普遍認可的現代化共性特征,同時更具“中國特色”。

(一)中國式現代化視域下職業教育教師隊伍現代化的理念特色

1.堅持“全面發展”的教師培養理念。首先,我國職業教育教師隊伍的培養是基于馬克思主義的觀點,認為“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是社會發展的終極目標”,職業教育教師的培養旨在促進教師個體的身心健康、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等全面發展,而非只是培養只有技能的“片面人”。其次,我國職業教育教師的培養是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引導教師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做出貢獻。最后,基于類型定位、產教融合的理念,我國職業教育提出“雙師型”教師的概念,強調教師應具備相應的理論和實踐教學能力,緊跟產業發展趨勢和行業人才需求,以培養適應產業發展需求的高技術技能人才,為產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和技術保障。

2.強調黨管人才、人民至上的管理理念。一是黨和政府在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掌握重大人事安排、資源分配權力,如職業院校校級領導通常由政府任命。二是政府主導調配社會與企業的力量,職業院校教師企業實踐資源、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等通常由政府調配。三是黨和政府監管著職業院校師資隊伍準入、培養、評價等內容,職業院校必須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嚴把教師的政治素養關、師德師風關等,確保辦好人民滿意的職業教育。

(二)中國式現代化視域下職業教育教師隊伍現代化的專業特色

1.突出“類型定位”的教師專業素養。一方面,我國職業教育教師隊伍的專業發展是基于“類型定位”的思想,注重教師“三性”(專業性、職業性和教育性)的有機融合,體現出“細”“用”“變”的培養規律[2]。另一方面,積極響應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和產業轉型升級的需求,強調“雙師”素養,重視職業教育教師企業實踐能力培養,要求職業教育教師具備服務企業發展的現場技術能力,著力培養職業教育教師實施“三融”的能力。

2.強調“三全育人”的教師綜合素養。一是在專業道德層面,強化職業教育教師思想政治和師德師風建設,明確“師德”是職業教育教師專業素養評價的第一標準。二是在育人理念層面,要求職業教育教師樹立技能強國、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德技并修的教育觀。三是在知識素養層面,強調職業教育教師應習得符合我國國情的任教知識,包括學科知識、教育專業知識、專業實踐知識等。四是在能力素養方面,強調職業教育教師應具有實施“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的能力,促進教師同時具備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能力。此外,強化教師結合中國國情開展技術攻關能力、科研轉化能力以及科研反哺教學的能力,并且在此基礎上要求職業教育教師具備良好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助力中國企業走出去,為國際學生開展技術技能教學服務等。五是在社會服務方面,要求職業教育教師具備與企業對話的能力,能夠融入企業的技術研發、項目實施或為企業開展社會培訓等服務,促進技能型社會的發展。

(三)中國式現代化視域下職業教育教師隊伍現代化的培養特色

1.基本建立了類型特色的職業教育教師職前培養體系。建立以職業技術師范院校和高校職業技術教育(師范)學院為主導,高水平工科大學參與的職業教育教師職前培養體系。從職業教育教師培養的源頭上強調“類型定位”的屬性,注重培養職業教育教師隊伍的實踐能力。

2.初步打造了產教融合的職業教育教師在職培訓體系。政府主導構建了以產教融合為特征的多元培訓體系,包括國培、省培、地市級培訓等多級聯動培訓體系。目前,國家級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170家,與1000余家企業建立了廣泛的聯系,初步形成基地與企業共同參與的職業教育教師培養培訓體系[3]。

3.持續探索了校企合作的職業教育教師實踐能力培養體系。政府主導初步構建了職業教育教師實踐能力培養體系,通過“一體兩翼”建設、全國教師企業實踐基地建設、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等途徑,引導和發揮企業在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培養中的關鍵作用。目前,已經立項建立了全國教師企業實踐基地202家,同時認定了5427家國家產教融合型企業[4]。除此之外,以“雙師型”名教師工作室、技能大師工作室等為載體,引導“雙師型”教師個體與組織的協同發展,提出建設1000個國家級“雙師型”名師工作室,建立500個以上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等目標。

(四)中國式現代化視域下職業教育教師隊伍現代化的管理特色

1.形成了“黨建+”的職業教育教師隊伍管理機制?!吨腥A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規定,“職業教育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這是新時代職業教育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基本要求。職業院校必須貫徹落實“黨管人才”的原則,把強化黨建政治引領擺在教師隊伍建設的突出位置。

2.出臺了面向職業教育教師專業發展全周期的管理政策。針對職業教育教師專業發展的全周期,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政策,包括《職業學校教師企業實踐規定》《職業教育兼職教師管理辦法》《深化新時代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方案》《關于做好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認定工作的通知》等,僅2019年到2023年間就出臺了10份專門針對職業教育教師隊伍的管理政策。這些政策涵蓋了職業教育教師專業發展的各個階段,包括聘任制度、“雙師型”教師的認定、教師團隊建設、師資培訓、校企師資流動、教師考核評價等多個方面。

3.實現了對規模巨大的師資隊伍的有效管理。中國式現代化視域下職業教育教師隊伍現代化是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教育部發布的全國教育事業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2月,高職(??疲┰盒?486所、中職學校7294所,職業教育專任教師數量1291693人,其中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學校25743人,高職(??疲┰盒H谓處煍?95014人,中等職業教育院校專任教師數670936人,構成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職業教育體系,同時也塑造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職業教育師資隊伍。

三、中國式現代化視域下職業教育教師隊伍的現實羈絆

在中國式現代化視域下,職業教育教師隊伍現代化在實現類型定位的培養理念方面存在諸多不足之處。例如,社會對職業教育教師的認可度相對偏低,政府設立的職業教育師資人才項目、榮譽、獎勵等相對較少,行業企業參與職業教育教師實踐能力培養的積極性不夠,教師對自身職業身份的認同相對較低,缺乏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

(一)推進職業教育教師隊伍現代化的專業基礎薄弱

1.師資數量與結構失衡。首先,教師數量不足,遠遠沒有達到生師比等于或低于18∶1的要求。據教育部2021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中等職業教育專任教師69.54萬人,生師比18.86∶1;高職(??疲W校專任教師57.02萬人,生師比19.85∶1;職業本科學校專任教師數2.56萬人,生師比19.38∶1。其次,教師的能力結構失衡,具有“雙師”能力的教師數量不足。2019年,“雙師型”教師共有45.56萬人,其中中職26.4萬人,占中職專任教師的比例是31.5%;高職???9.1萬人,占高職??茖H谓處煹谋壤?9.7%。雖然2021年“雙師型”教師占專業課教師比重均超過了占比過半的基本要求,其中中職56%、高職???9%、高職本科59%。然而,短時間內“雙師型”教師占比過快增長可能引發社會對職業教育系統發展質量的質疑。實際上,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還是存在實踐教學能力偏弱、服務企業能力不強等問題。

2.兼職教師吸引力不足。職業教育兼職教師崗位對企業行業高技能型人才吸引力嚴重不足,部分行業企業兼職教師存在“會做不會教”的問題[5]。這不僅損害了教育質量,也限制了實際行業經驗豐富的專業人才加入職業教育教師隊伍的積極性。

3.國際合作與影響力不夠。一是職業教育教師在國際交流中可能面臨語言交流障礙、不熟悉他國文化和教育環境等問題。二是職業教育教師普遍存在國際化教學能力不足,缺乏對國際教學理論和實踐的了解,在國際化教學活動中不自信等問題。三是職業教育教師緊跟當地產業、經濟發展實際及發展趨勢,服務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專業技術支持方面存在不足[6]。

(二)完善職業教育教師隊伍現代化的培養培訓體系任重道遠

1.職業教育教師隊伍職前培養體系不完善。一方面,職業技術師范大學仍需提高辦學水平,我國的職業技術師范教育體系以省屬地方院校為主,這些院校能夠獲得的辦學資源相對有限,沒有足夠的資源培養大量優秀的職業教育師范生。同時未形成“本碩博”貫通培養的職業教育教師培養體系,職業技術師范大學主要側重本科生培養,研究生培養數量較少。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支持高水平工科大學舉辦職業教育師資培養的頂層設計、制度和激勵細則,導致真正參與職業教育師資培養的高水平工科大學數量有限。

2.以產教融合為特征的多元培養培訓格局仍需提質。與普通教育相比,職業教育的教師培養培訓體系底子較弱,存在師資培訓機構數量有限、層次不完善、社會支持力度低等問題。政府、職業院校、企業在推進產教融合型企業、教師企業實踐基地、技能大師工作室等建設時,存在“重立項、輕建設”“重數量、輕效益”“一頭熱、一頭冷”的現象。例如,缺乏省級及以上政府牽頭制定教師企業實踐項目標準,使得不同院校在教師企業實踐標準、形式、管理、評價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限制了企業參與教師企業實踐培訓的積極性,未能充分滿足教師職業發展的需求。

(三)構建職業教育教師隊伍現代化的管理制度尚不完善

1.職業教育教師準入制度不健全。當前存在著職業教育教師準入制度不健全的現象,缺乏全國范圍內得到廣泛認可的職業教育教師資格證書制度。目前高職(??疲┞殬I教育教師資格證書制度主要依賴于普通本科院校高校教師資格證書制度的借鑒,但未能全面考慮職業教育教師的獨特特征。雖然部分高職院校已經在本校實踐中探索了適應其情境的高職教師資格證書制度,但這一嘗試并未在全國范圍內推廣。

2.職業教育教師專業標準仍需完善。當前,對于高職(??疲W校教師專業標準的探索和制定尚未達到理想水平,同時本科層次職業教育教師專業標準的研制也尚處于完善的過程中。需要建立一套與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專業標準銜接的系統,以確保職業教育教師的專業素養得到統一和協調的提升。

3.校企雙向流動的管理制度不完善。在校企雙向流動方面,目前依然存在一系列機制上的障礙,尤其是企業高技能人才進入職業教育系統任教方面。企業與職業教育教師的合作機制也不健全,校企雙向流動人員中,政府、高校、企業等各主體的權責利關系缺乏明確規定。此外,還未建立完善的校企“雙向”流動人員激勵、評價等制度。

4.職業教育教師評價考核制度有待優化。從參與評價的主體而言,企業參與職業教育教師評價的積極性有待加強。評價內容方面,需要強化技能評價,突出“雙師”素養的導向。在評價形式上,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的技能測試機制,以更全面、客觀地評估教師的教學水平。此外,將師德師風、工匠精神和教育教學實績作為績效考核、職稱評聘的重要指標,有助于確保評價體系的全面性和公正性。

四、中國式現代化視域下職業教育教師隊伍的未來展望

(一)堅持黨對教師工作的全面領導,加強中國式現代化視域下職業教育教師隊伍現代化的理論支撐

1.應時而變,加強職業教育教師隊伍現代化的理論研究。中國式現代化視域下職業教育教師隊伍現代化的理論必須緊密結合中國國情,并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工作。當前,正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奮進的關鍵時期,職業教育教師隊伍現代化的理論研究也要適時調整。宏觀層面上,應加強對職業教育教師隊伍服務國家發展戰略的機制、中國特色職業教育教師教育體系、高質量職業教育教師建設的政策與法規支持等方面的研究。中觀層面上,應加強職業教育教師專業標準、培養體系、評價機制的研究,教育數字化與職業教育教師專業發展等方面的研究。微觀層面上,應加強不同類型職業教育教師專業發展、“雙師型”教師的文化自信與文化自覺、大國工匠從事職業教育的機制、兼職教師培養培訓等方面的研究。

2.順勢而為,加強職業教育教師隊伍類型定位的理論落實。在政府層面,一方面,增加職業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的財政投入,借助經費支持培育項目、建設平臺。例如,設立職業教育教師“雙師”素養提升專項經費。另一方面,實施職業教育名師(名匠)名校長培養計劃,持續推進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創新“職教國培”示范項目等職業教育師資培養項目。此外,持續推進“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和企業實踐基地建設,建設企業教師發展中心等平臺,進一步促進產教融合。在企業層面,加強自身的利益認知和判斷,積極尋求融入“一體兩翼”的發展戰略。探索“企業出題、教師揭榜”的合作形式,為職業院校提供量身定制的師資培養“訂單班”,為有技術和研發能力的教師在提供相應崗位的過程中解決企業問題,促使企業與教師之間實現互利共贏。在職業院校層面,構建多元化的“雙師型”教師組織文化等,增強職業教育教師的職業身份認同、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依托大師工作室、工作站等平臺吸引大國工匠、技能大師進入職業教育師資隊伍。

(二)提升中國特色職業教育教師整體水平,強化中國式現代化視域下職業教育教師隊伍現代化的國際合作

1.夯實中國職業教育教師隊伍的專業基礎。只有提升了中國特色職教教師的整體水平,才能推動中國職業教育邁向國際、得到國際同行的認可。首先,提高職業教育教師的地位和待遇,大力提升職業教育師資的職業吸引力。政府應積極建立多元渠道,吸引各領域具有頂尖技術并且愿意從事職業教育的杰出人才加入職業院校任教,為職業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同時,暢通技術技能人才的成長通道,以確保這些優秀人才能夠充分發揮其技術專長和教育才能,為學生提供卓越的師資保障。其次,優化職業教育教師隊伍結構,推動“雙師型”教師認定工作的落實落細,發揮地方政府“雙師”標準認定機構功能,探索中職、高職和職教本科教師能力標準,實施職業教育教師資格證制度,強化職業教育“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同時,實施卓越團隊培育計劃,引導職業院校建設由名師、名匠支撐的全國教學創新團隊、科研團隊、跨界混編團隊、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等,打造“傳幫帶”的平臺,形成老中青名師培養梯隊。最后,加強兼職教師教學能力培養,設置產業導師流動崗位,面向頭部企業、科研院所柔性引進技術人員、高管及能工巧匠,利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智慧課堂遠程互動,推動產業導師與專業教師同臺、生產場景與教學環境融合的課堂革命。實施兼職教師隊伍素質提升計劃,強化其教育教學能力及科研服務能力的培養,促進名師與名匠互轉。

2.提升中國職業教育教師隊伍國際交流合作的能力。在政府層面,應持續鼓勵職業院校推進境外辦學品牌項目建設,放寬高水平“雙師型”教師赴境外“魯班工坊”“鄭和學院”“絲綢學院”“嶺南工匠”“現代工匠學院”等開展技能培訓的限制,以雙語教學的方式傳播“中國工匠故事”“中國特色學徒制”“中國職教模式”等理念,將其納入職業教育的國際教學體系中。在職業院校層面,可充分依托“一帶一路”職業教育聯盟、境外師資培養培訓基地、世界技能大賽等平臺,有計劃地選派骨干教師赴境外研修,參加訪學、國際會議、培訓等活動,拓寬教師國際視野,提升其參與國際業務交流的能力及水平。

3.研制并推廣中國職業教育教師標準的國際版。依托“一帶一路”等平臺,以中國職業教育教師職前培養專業認證標準、“雙師型”教師標準、職業教育教師和校長專業標準等為基礎,與其他國家或地區的研究機構、職業院校開展合作,共同研制國際職業教育教師的標準體系。通過跨國合作研究,推動中國職業教育教師標準的創新、改進和推廣。例如,以教育部發布的《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基本標準(試行)》為基礎,與國際社會合作制定涵蓋不同專業大類的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標準,為推動國際職業教育的規范與提升提供深刻而系統的指導。

(三)推進職業教育教師培養改革,創新中國式現代化視域下職業教育教師隊伍的培養培訓模式

1.創新職業教育教師隊伍現代化的培養模式。一方面,加快建設一批高水平職業技術師范大學。按照普通本科院校建設“雙一流”、職業教育建設“雙高計劃”院校的思路,遴選并建設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職業教育技術師范大學,引導這類技術師范大學探索整體設計、貫通培養、分段考核、本碩博系統銜接的職業教育師資培養模式。另一方面,加快引導高水平工科大學開設職業技術師范專業,或聯合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共同培養職教教師。一是通過政策引導,鼓勵高水平工科大學根據自身和區域職職業教育院校的師資需求,與職業技術師范大學聯合開設職業技術教育領域的本科專業,分擔職業技術師范大學的培養壓力;二是鼓勵高水平工科大學開設職業技術教育領域教育碩士、博士專業,增強專業碩士和專業博士層次的職業教育教師培養力度;三是加快啟動職業教育領域的現場工程師專項培養計劃,鼓勵高水平工科大學、企業等聯合培養一批面向職業教育的現場工程師。

2.做強產教融合為特色的職業教師培訓體系。首先,完善職業教育教師發展組織的建設。在國家層面,可通過政策引導,推動尚未建立教師發展專門組織機構的職業院校,加快建設服務教師發展的專門組織機構,并對已建有相應組織的職業院校給予進一步支持,支持其探索建立企業教師發展分中心,實現校企在教師培訓項目設計、實施、評價等環節的全流程合作。其次,加強教師企業實踐基地等服務“雙師型”教師培養的項目管理。政府在監管層面應督促產教融合型企業、教師企業實踐基地、技能大師工作室等單位切實履行服務職業院校教師培養的責任。例如,政府可主導制定教師企業實踐項目標準,并依此標準要求全國范圍內的教師企業實踐基地為職業院校教師提供項目崗位、實踐時間、實踐形式及考核等方面的支持。最后,實施職業學校名校長名師(名匠)培育計劃,打破“職”“教”界限,采取固定崗與流動崗相結合的方式,吸引業界專業人才到職業學校任教。

(四)應對職業教育發展新形勢,增強中國式現代化視域下職業教育教師隊伍的制度供給

1.健全職業教育教師準入制度。一是構建一套職業教育教師認定體系,與普通高等教育教師資格認定系統有所區分。在職業教育教師資格認定的條件中增加實踐技能考核環節,以更全面地評估教師在實際操作和實踐技能方面的水平。二是強調職業教育教師特色的準入條件。職業教育教師需要強調“三性”的統一,即教育性、專業性和職業性的有機結合。為確保職業教育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準入條件中應明確規定教師需要具備三年或以上的行業企業工作經歷,以保障其具備深厚的實踐經驗。

2.健全校企雙向流動的管理制度。首先,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激勵機制,是實現職業院校教師與企業人才“雙向流動”的前提。盡管國家層面已頒布一系列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政策文件,然而,為提高可行性與實用性,需進一步細化文件并提出切實可行的具體舉措,如制定績效考核、獎勵等方面的詳細規范,明確和擴大稅收優惠及獎勵政策覆蓋范圍等。其次,推進產業導師進課堂,創新兼職教師聘用機制。面向頭部企業、科研院所,圍繞產業技術關鍵崗,設置產業導師流動崗位,柔性引進技術人員、高管以及能工巧匠。例如,設置銀齡工匠聘任崗,充分發揮企業退休的工程師和工匠的作用,將其聘為職業院校的兼職教師,為“雙師型”教師隊伍注入新鮮的實踐力量。最后,建立健全兼職教師激勵制度。根據企業兼職教師特點和實際貢獻,建立和完善有關激勵制度,充分尊重和體現企業兼職教師的勞動價值,將團隊建設貢獻度、學生滿意度等要素納入考核,考核結果運用于薪酬評級及崗位續聘,實現“優課優酬”“優課評優”“優課先聘”分配制度。

3.優化職業教育教師評價考核制度。從參與評價的主體方面,建立多元參與的職業教育教師評價體系,包括職業院校、行業企業和第三方評價機構。各評價主體之間應系統參與、有序互補,共同引導教師的專業發展。例如,教師企業實踐的評價,校企雙方應共同制定相關評價指標并詳細分工,企業主要負責教師的技術技能測試,學校則關注教師在推動“三教改革”等方面的表現,最終形成教師企業實踐成效的評價結果。在評價的內容方面,探索高質量“雙師雙能”職稱評價標準,始終把教師的師德師風作為第一標準,突顯以“雙師”素質為導向的評價指標,著重評估教師在企業技術應用、產品研發以及社會服務方面的成果。推動“雙師”文化建設,營造以“雙師”素養為核心的教師評價文化。在評價形式方面,加強職業教育教師技能測試是趨勢,因此,應構建適合職業教育教師技能測試的評價形式,例如,對職業教育教師企業實踐成果的評價,應由企業組織技能測試,參與實踐的教師需進行測試并提供測試報告等。同時,持續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并積極探索增值評價的機制。

[參考文獻]

[1]鄭金洲.“中國式現代化”的教育意蘊[J].中國教育學刊,2022(112):1-7.

[2]教育部教師工作司.新時代職業教育教師隊伍建設論綱[J].教育研究,2022(8):20-30.

[3]曹曄.職業教育教師培養培訓體系建設的成績、問題與對策[J].教育與職業,2021(17):55-60.

[4]程暉.產教融合如何變“一頭熱”為“兩頭甜”[N].中國改革報,2023-06-14(001).

[5]黃旭中,鄒春柳.新時代職業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現實邏輯、實踐困境與強師路徑[J].教師教育論壇,2023(1):16-26.

[6]丁馨.“一帶一路”背景下的高職院校教師國際化發展[J].教育與職業,2020(11):74-79.

(欄目編輯:黃晶晶 袁慧)

猜你喜歡
未來展望中國式現代化高質量發展
全面認識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國式現代化”的如椽巨筆
理論·歷史·實踐: 三維探析中國式現代化
中國經濟改革“高質量發展”是關鍵詞
開啟新時代民航強國建設新征程
我國經濟怎樣實現“高質量發展”
關于井工煤礦開采技術現狀及趨勢研究
淺談我國電動車的發展現狀及未來展望
論自動控制理論的發展歷程
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