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金融對企業技術創新影響的實證研究

2024-03-03 20:01陳淑婷
大學·研究與管理 2024年1期
關鍵詞:數字金融影響分析

摘? 要:面對日益增長的應急金融服務需求,業界必須采取行動來滿足這些需求,數字金融具有非常廣闊的發展空間?;诖?,文章對數字金融與企業技術創新進行了深入探討,以揭示其現狀,并對數字金融對企業技術創新的影響及形成原因進行了詳細分析,針對性地提出推動數字金融發展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數字金融;企業技術創新;影響分析

隨著人工智能、手機網絡等科技的迅猛發展,數字金融蒸蒸日上。由于信息時代產生的海量信息具有繁多的新型特征,如涉及范圍較廣、涵蓋信息范圍較大、傳播速度較快等均能夠帶動模式、理念、技術及應用創新實踐的發展。金融機構能夠通過信息專業產品大量支配可視化數據的傳播,并借助信息技術使此類相關數據能夠在科學有效的程序設計下進行評估和預測,借助信息途徑合理分配金融投資,并在較高投資回報率的基礎上獲得更大的收益[1]。

一、數字金融與企業技術創新的介紹

(一)數字金融

數字金融是一種基于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現代信息技術的金融科技創新模式,它將互聯網與金融服務實現深度融合。在數字金融的發展進程中,銀行業、保險業和證券業都是以數字化為基礎,加快了向新興金融業態的轉變[2]。

1. 銀行業的數字化。銀行依托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數字化技術開發金融產品,提供個性化理財服務,依托互聯網平臺整合金融服務供給。銀行業借助大數據技術分析客戶消費、交易、經營等行為,提供定制化信息產品和服務。運用互聯網平臺整合產品和服務供給,建立“用戶—銀行—第三方”三者間的交互機制;積極應用人工智能(AI)技術和區塊鏈技術提高風控能力,為解決中小微企業的金融難題,推出網上小額信貸服務。

2. 保險業的數字化。傳統保險公司應用大數據技術,借助移動終端技術開發保險產品、提供在線理賠服務。通過在線上開展保單托管、智能核保等,解決保險行業運營成本高、投保成本高等問題。

3. 證券業的數字化。運用大數據分析證券市場行情,優化融資方案,開展網絡投資業務。運用區塊鏈技術打造分布式數據庫,構建公開透明的監管和信息披露平臺。利用智能投顧平臺提供個性化、定制化的投資理財產品,并積極探索客戶關系管理模式創新。

(二)企業技術創新

企業技術創新是指企業在市場需求的刺激下,應用現有生產技術或開發新生產技術,不斷開發、設計、制造出的新產品、新工藝和新服務。創新具有如下特征:創新過程是一個復雜系統;創新結果會影響一系列復雜系統的產生或發展;創新受到現有技術水平和外部環境條件的制約;不同行業對創新的要求差異性很大;各種技術存在交叉性,相關領域之間互相影響。

二、數字金融與企業技術創新的現狀分析

(一)數字金融發展現狀

1. 數字金融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據統計,至2020年12月底,全國共有銀行機構6300余家,其中全國性商業銀行400余家。全國已有各類非銀行支付機構4700余家。全國已經形成了以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臺體系。此外,還有螞蟻金服、京東金融、度小滿、微眾銀行等眾多互聯網企業也紛紛參與其中。

2. 傳統金融業與數字金融融合度不斷提高。自2016年開始,我國開始推行“互聯網+”和“大數據”戰略。在“互聯網+”戰略下,基于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的數字化技術,金融機構對傳統金融業務模式、盈利模式和監督體系進行了重構。與此同時,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數字技術也為金融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支撐。而在“大數據”戰略下,金融業與其他行業進行對接,通過大數據實現精準營銷、降低交易成本等。

3. 監管科技得到快速發展。數字技術的進步不斷地推動著金融體系的改革,這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傳統金融體系的運營模式與盈利方式,讓互聯網金融平臺更加注重用戶體驗、智能風控、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并促進了我國數字金融監管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二)企業技術創新發展現狀

1. 市場需求與技術創新。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消費結構升級、供給側改革、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等政策的實施讓我國市場需求持續擴大。隨著國內經濟結構不斷調整與優化,許多傳統行業都在積極尋求轉型升級。而“互聯網+”戰略深入推進,也為相關行業提供了廣闊空間,這些行業在技術研發等方面都取得了明顯成效[3]。

2. 政策環境與創新投入。我國政府自改革開放以來,就非常重視技術創新,通過一系列政策的實施支持企業技術創新。隨著國家對企業技術創新的鼓勵和支持政策的不斷出臺,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加大對研發投入。2020年,我國企業技術創新支出約3.39萬億元,占全社會研發投入50.2%。

3. 人力資源與技術創新。在全球一體化的背景下,人才的競爭越來越大,不僅迎來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機會,也將面對巨大的挑戰。我國高層次人才、優秀科研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短缺的現象日益突出。中國的科技工作單位在掌握了自己的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后,也越來越注重技術革新,不斷加大對研發的投入,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4]。

三、數字金融對企業技術創新的影響分析

主要從覆蓋廣度、使用深度和數字支持服務程度三個維度對數字金融進行衡量,其變化情況主要見圖1。從圖中可知,在2011—2020年的變化中,無論是總指數,還是覆蓋廣度、使用深度及數字支持服務程度,均呈現增長態勢,且數字支持服務程度指數增長最快,覆蓋廣度指數次之,使用深度指數增速最慢[5]。

創新是我國的一項重要戰略,是促進我國經濟可持續、健康發展的根本力量。通常,描述企業技術創新水平從企業技術創新投入和企業技術創新產出來進行。文章從企業創新投入的角度,選取2011年至2020年我國R&D經費支出和R&D人員數據,如圖2所示。整體來看,我國的R&D經費總量一直呈現增長的趨勢,且最近幾年增長速度加快,增速在全球保持領先。2020年,我國的R&D經費支出為24393億元,比上年增長10.2%,連續幾年增長速度保持兩位數。R&D人員的數量也能反映一國的科技實力和核心競爭力,如圖2所示,R&D人員從2011年至2020年都保持增長的趨勢。無論是R&D經費支出還是R&D人員,從圖中可以看出,企業的創新意識越來越強,創新能力也在不斷提高[6]。

隨著科技的發展,數字金融不斷增加,數字金融通過提升企業生產效率實現技術創新,具體分析如下:

1. 隨著數字信息技術的普及,企業生產模式也發生了轉變。一方面,企業可以通過互聯網獲取外界信息,并將其作為決策的重要依據。另一方面,企業還可以通過大數據對不同地區、不同行業的產品進行分析,從而確定市場需求方向。另外,互聯網金融的興起,不僅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加便利、快捷的支付方式,還促進了社會資源有效配置[7]。

2. 促進企業研發能力實現技術創新。在數字時代,數字金融的發展不僅為企業提供了更加便捷、快捷的支付方式,還促進了社會資源有效配置。此外,數字金融改變了傳統金融產品的生產流程和經營模式,通過大數據技術能夠實現精準營銷。數字金融的發展不僅可以為企業提供更多創新資源,還能幫助企業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8]。

3. 促進資本形成提高技術創新效率。企業進行技術創新所需要的資金投入比較多、時間周期長,而在此期間所需要承擔的風險也非常大。因此,隨著資本市場不斷完善和發展,投資者越來越關注公司的長期價值[9]。

四、對策建議

(一)優化數字金融服務

目前我國的數字金融服務體系仍處于早期階段,仍存在較大差距和短板,例如數字化水平不足、缺乏相應的監管、互聯網企業利用其優勢謀取不正當利益等問題[10]。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優化:

1. 改善監管制度。首先要規范數字金融相關業務行為,加快建立健全適應數字經濟發展的監管制度體系。其次要加強對互聯網平臺企業的監督管理,促進其合法經營。最后要強化對平臺企業利用信息優勢謀取不正當利益等行為的監督和查處。

2. 促進數字化轉型。首先要提升數字金融監管的科技水平,提升數字金融監管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其次要創新數字金融服務,鼓勵平臺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除此之外,要加大對民營經濟的扶持,利用大數據進行有效的管理,以減少經營成本,減少經營中的風險。

3. 優化風險管理。首先要健全風險管理機制,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其次要強化數字技術的風險管理應用,通過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技術提升風險管理的效率和質量。

(二)加大對數字基礎設施的供給

數字基礎設施是指那些直接對生產、流通、分配等過程產生影響的基礎設施。數字基礎設施是數字化進程的前提,數據收集和儲存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據統計,截至2020年末,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1.6%,較上年同期提高0.7個百分點。移動通信基站總數達到461.3萬個,較上年同期增長10.8%。5G網絡基站總數量達到35.4萬個,占全球70%以上。全國光纜線路總長度達494萬公里,是全球最長的光纜線路。全國數據中心機架數量達到320.1萬架,說明我國在數字基礎設施方面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11]。

數字金融市場空間廣闊。目前,我國已有一批數字金融平臺逐步興起并初具規模?;诨ヂ摼W、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研發的各類科技金融產品也已初步形成一定規模。數字金融不僅可以幫助企業解決資金短缺問題,還可以提升企業的創新能力,提高產品質量,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技術創新。

(三)加快提高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水平

1. 政府應該加快推動數字化轉型,提高數字金融的普及度。目前我國很多企業依然停留在傳統的管理模式中,缺乏完善的數字化運營體系和技術支持,需要政府加大政策引導和扶持力度。

2. 在加快推進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和推廣數字化應用場景方面的同時,政府應給予企業大力支持和幫助。政府部門應該制定相應的措施來引導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出臺相應的數字金融發展政策,提高政府支持力度[12]。

3. 企業應該發揮數字金融的優勢。目前我國許多企業的數字化管理體系還不夠完善,應該借鑒國外優秀經驗,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制訂發展戰略,推進企業數字化轉型。此外,數字化轉型還要依靠產業互聯網技術平臺推動[13]。

(四)進一步完善監管政策

1. 要針對不同的情況探索不同的監管模式,要準確界定數字金融創新的范圍,不能離開線下實體產業,而應該將二者進行配合,對利用數字金融來謀取不正當利益的行為進行嚴厲抵制,最終構建起一個多個相關部門相互配合的模式[14]。

2. 要結合現有的科學技術手段來進行管理,融入數字金融的自身特色,優化管理模式。在這個過程中要對管理的門檻作出明確規定,包括相關主體需要承擔的信息披露責任以促進相關決策能夠做到公平、公正、公開,既符合法律規定,又能獲得民眾信任,還不能忽略對相關平臺的監管,要保證能夠規避一定程度的未知風險,能夠對信息庫進行保護,有這個能力的平臺才能被準許從事這一行業[15]。

3. 要進行創新,既要拓寬金融科技的適用范圍,對相關的風險防范機制進行完善,推動多個平臺間的信息資源共享和相互配合,又要借助遠程技術促進商業銀行與相關部門間的交流,實現信息的實時共享。

(五)提高銀行發展數字金融的積極性

銀行可以通過進行大量的數據對比,適當地改變評審機制,以綜合的方式將其呈現,保證信用數據在各個銀行之間有效的信息互通,減少重復審核時間,并且定時的更新信用評級,提高信用準確性和安全性,有效提升銀行信用風險審查機制的效率,需要積極為金融產業的長效運作和我國市場經濟的體系健全貢獻創新科技理論支持和實踐支持[16]。

(六)建立復合型人才體系

要構建一個更加完善的選拔機制,篩選出儲備的科技人才,為數字金融的發展不斷穩定供應人才。具體來說,公司、企業要改變自身的管理模式,一個好的企業形象可以增強自身的吸引力,尤其是對于那些專業人士來說,更應當通過工資、獎金等形式提升員工活躍度,通過這個模式塑造良好的行業口碑以此增強對人才的吸引力度,這樣才能增加科技人才的儲備數量。具體來說,銀行等金融機構在這個過程中要根據實際需要吸納專業領域的人員進入,只有專業人士才符合公司發展的需要,但即便是專業人士也不能忽略對其進行一定標準的教育和培訓,不斷增強自身與實際需要的適應度,銀行也要重視員工的內在素質,員工應當兢兢業業、不做違法違規之事,減少自身不良行為帶來的影響和危害。注重引進外部人才,并建立和完善相應的激勵約束機制,采用多種方式培養和留用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宋建波,文雯,王德宏. 海歸高管能促進企業風險承擔嗎:來自中國 A 股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 財貿經濟,2017,38(12):111-126.

[2] 陳斌開,林毅夫. 金融體制、產業結構與收入分配[J]. 世界經濟,2012,35(01):3-23.

[3] 崔耕瑞. 數字金融能否提升中國經濟韌性[J]. 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21,43(12):29-41.

[4] 翟華云,劉易斯. 數字金融發展、融資約束與企業綠色創新關系研究[J]. 科技進步與對策,2021,38(17):116-124.

[5] 翟勝寶,易旱琴,鄭潔,等. 銀企關系與企業投資效率:基于我國民營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 會計研究,2014(04):74-80+96.

[6] 封思賢,郭仁靜. 數字金融、銀行競爭與銀行效率[J]. 改革,2019(11):75-89.

[7] 傅秋子,黃益平. 數字金融對農村金融需求的異質性影響:來自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北京大學數字普惠金融指數的證據[J]. 金融研究,2018(11):68-84.

[8] 何瑛,于文蕾,楊棉之. CEO 復合型職業經歷、企業風險承擔與企業價值[J]. 中國工業經濟,2019(09):155-173.

[9] 何宗樾,張勛,萬廣華. 數字金融、數字鴻溝與多維貧困[J]. 統計研究,2020,37(10):79-89.

[10] 唐松,伍旭川,祝佳. 數字金融與企業技術創新:結構特征、機制識別與金融監管下的效應差異[J]. 管理世界,2020,36(05):52-66+9.

[11] 萬佳彧,周勤,肖義. 數字金融、融資約束與企業創新[J]. 經濟評論,2020(01):71-83.

[12] 汪亞楠,葉欣,許林. 數字金融能提振實體經濟嗎[J]. 財經科學,2020(03):1-13.

[13] 王娟,朱衛未. 數字金融發展能否校正企業非效率投資[J]. 財經科學,2020(03):14-25.

[14] 王一鳴. 百年大變局、高質量發展與構建新發展格局[J]. 管理世界,2020,36(12):1-13.

[15] 魏志華,曾愛民,李博. 金融生態環境與企業融資約束:基于中國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J]. 會計研究,2014(05):73-80+95.

[16] 吳非,向海凌,劉心怡. 數字金融與金融市場穩定:基于股價崩盤風險的視角[J]. 經濟學家,2020(10):87-95.

(薦稿人:王甜甜,安徽三聯學院副教授)

(責任編輯:胡甜甜)

作者簡介:陳淑婷(1997—),女,碩士,安徽三聯學院專職教師,研究方向為企業會計與財務管理。

猜你喜歡
數字金融影響分析
數字金融時代大學生消費行為探析
析我國數字金融的法律管理
普惠金融視角下縣域數字金融發展研究
區塊鏈對我國金融業的發展影響
中國發展數字普惠金融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我國普惠金融發展的現狀與建議
內部控制環境要素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研究
全面營改增對路局運輸業的影響及對策分析
尿激酶溶栓治療對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及血液流變學的影響分析
烏蘭察布地區大氣中二氧化硫污染產生原因及防治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