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師范專業認證背景下地方綜合性高校地理科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構建
——以寧波大學為例

2024-03-04 04:32曹羅丹王一帆李加林
寧波教育學院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寧波大學師范師范生

曹羅丹,王一帆,李加林

(1.寧波大學地理與空間信息技術系,浙江 寧波 315211;2.寧波大學 教師教育學院,浙江 寧波 315211)

2017 年教育部頒布了《普通高等學校師范類專業認證實施辦法(暫行)》,提出“以學生為中心、產出導向和持續改進”的師范類專業認證理念[1],成為規范高校師范類專業建設、提高師范教育質量的評定機制。師范專業認證的內涵主要立足于全體師范生的發展,通過一系列認證標準對師范專業的人才培養條件和培養質量進行專業評估,以評估結果促進師范人才培養的持續性自我優化,進而提高學校的師范教育辦學水平,保障師范生的輸出質量[2]。

本文結合寧波大學地理科學(師范)專業的培養現狀,以師范專業認證為契機,圍繞學校的“雙一流”高校建設,以浙江省地理科學實驗示范中心為依托,對構建具有鮮明區域特色的地理科學基礎教育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優化探討。

一、寧波大學地理科學(師范)專業人才培養現狀剖析

寧波大學地理科學(師范)專業作為浙江省僅有的兩個培養地理師范生的本科專業之一,人才輸出口徑小,但社會需求量大??傮w來看,地理科學畢業生從事的工作方向主要有三:中學教研、科研深造、企業政府等相關單位。其中,從事中學基礎教育工作的比例較高[3]。地理科學(師范)專業依托浙江省重點學科地理學、寧波市重點A 類學科地理學和教育碩士學科教學(地理)方向等優勢,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升、發展勢頭良好。實踐教學條件充足,現有地理專業實驗室10 余個,與寧波市內合作建有7所教師發展學校,為地理科學師范生提供了基礎的實驗實習環境。專業課程結構由“地理學+教育學”組合而成,采用“平臺+模塊”的課程體系,通過“理論+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培養高質量的中學地理師資。其中必修119.5 學分,占71.99%,選修36.5 學分,占 28.01%,集中實踐課程 24 學分,占14.45%,其中教育實踐課程10 學分。與地理師范教育相關的“專業教育課程平臺”學分占比僅為12.05%,教育實踐課程的實際學習效果難以檢驗。專業經過多年的建設與發展,已積累了雄厚的師資、形成了成熟的教學模式及完善的硬件設施,為中學教育輸送了大量的優質地理師資,但難以評估實際人才培養的質量,尚需建立一套完善的畢業生培養質量追蹤反饋體系,以期持續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

二、地理科學專業人才培養優化模式的構建

(一)“1234”新課程體系人才培養模式構建方案

堅持以“學生中心、成果導向和持續改進”為核心師范類專業認證理念,應立足于“學生中心”,以畢業要求和成果為導向厘定人才培養方案,調整重構課程教學平臺,構建畢業生追蹤反饋評價體系以持續改進人才培養計劃等方面開展工作?;贠BE 教育理念,寧波大學地理科學(師范)專業以國內某些地方高校的辦學理念為鑒,借助師范專業認證的推行,提出地理科學(師范)專業“1234”人才培養模式(圖1)[4]?!?”中心是指以學生為中心,注重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2”導向是指地理科學(師范)專業的人才培養導向,按照當前社會需求劃分,可分為適應基礎教育要求的地理教師人才和從事地理相關單位的應用型人才兩種人才培養導向;“3”要求是指寧波大學地理科學(師范)專業畢業生應具備的知識、能力和素養三個要求;“4”平臺是指以畢業要求指標點為支撐,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高質量人才培養的達成途徑,即四大課程平臺。其中,課程是落實人才培養的關鍵。課程平臺的設置遵循“縱、橫兩維度,知識、功能兩結構”的主線,在橫向維度上以知識結構為主線構建四大課程平臺,分為通識課程平臺、專業課程平臺、師范教育平臺和綜合實踐平臺;縱向維度上以功能結構為主線構建包含綜合素質課程、專業理論課程、專業技能課程、創新實踐課程4 個層次、由低到高遞進的課程群。

圖1 師范專業認證背景下地理科學(師范)專業“1234”人才培養模式

(二)以學生為中心,設置地理科學人才培養新課程平臺

1.以區域綜合為特點,打造通識課程平臺。通識課程平臺側重于學生文化素質和思想素質的培養。綜合性大學相較于師范類高校而言,其學科類型和專業更為豐富,因此,應借助綜合性大學多學科交叉、師資力量雄厚等優勢,創新性地將通識課程的育人作用最大化[5]。地域性與綜合性是地理學區別其他學科的本質特征之一,地理科學(師范)專業通識課程平臺的改革,需以區域特色為重點,發揮寧波大學“雙一流”高校建設綜合性強、學術性強的優勢,進一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在開設通識課程時,引導學生選修其他院校開設的歷史學、經濟學、管理學等公共選修課來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提升自身的人文與社科素養,為地理師范生進一步成為教學型或研究型人才做充分的準備。

2.以學生興趣為導向,搭建專業課程平臺。在專業必修課程上,以學生為中心,改“以教定學”為“以學定教”。授課形式應增加研究型課程等以學生的為主體的形式,培養地理師范生的教學研究能力。在專業課程建設上堅持學科交叉的理念,加強與其他非教師教育專業的協作,提高地理師范生的科研能力和學術素養[6]。同時,構建區域地理課程,突出地方性高校的區域課程特色。浙江省陸海兼備,是地理學科發展的沃土[7]。寧波大學地理學立足于區位優勢,以海洋相關領域為研究重點,增設“浙江地理”“海洋資源開發與利用”等區域特色課程,形成地理師范生教育的區域特色。

在專業選修課程上,構建線上、線下融合課程模式,滿足師范生個性發展的需求。我國高校地理科學專業選修課程多以線下授課為主,但受限于現實條件,因選課人數不足而取消開課的情況時有發生,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較難滿足。隨著“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的不斷普及,微課、慕課、翻轉課堂等新興課堂不斷涌現,部分專業選修課程可以在網上修讀,如以網易公開課、智慧樹、學習通等優質資源為依托,綜合高校自身優勢和其他高校的精品課程構建線上、線下融合的選修課程,學生修讀線上選修課程一并計入總學分,進而滿足學生需要,激發地理師范生進行多樣化學習的興趣。

3.以師范性為中心原則,打造教師教育課程平臺。在師范專業認證背景下,為進一步提高綜合性大學師范教育教學成效,可從“師范性”“技術性”“研究性”“地方性”四方面入手增設相應課程[8],整合教師、社會和學生多方力量,協同培養基礎教育的高質量師資。一是與地方中學、名師工作室合作,實行“大學+中學”雙導師制,聘請中學一線地理老師進入大學課堂講授示范課、指導師范生教學技能訓練等工作;二是優化教育人力資源,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通過中學一線地理教師的專業課程學習會、教師資格證考試分析會、中學地理教學分享會等形式,開展地理課程學習方法、中學教育改革等相關討論[9],真正實現師資培養與基礎教育的接軌。在“技術性”層面,有機結合現代信息技術與地理學科知識進行育人活動。教師教育人才的培養應與時俱進,增設現代教育技術相關課程,如“地理課件制作”“flash 地理動畫制作”“地理AR 沙盤”等計算機輔助地理教學的相關課程,幫助師范生學會如何利用好現代化的地理信息平臺,將CAD、Arcgis、mapinfo 等地理信息技術高效融入中學地理課堂育人環節,從而提升人才培養的時代性與創新性。在“研究性”方面,培養卓越型地理教師,強化教研交流環節。增強地理師范生的教研能力,開展師范生微課堂、微課題研究等特色活動。選取特定實踐目標和具體內容,對微課制作、微課視頻、試講等的感悟及體會進行分析研究,從而提升師范生的研究能力。從“地方性”的角度出發,結合地方高校的區域特色,采取“田野式”師范教育,培養立足浙江省、輻射全國各地的中學地理基礎教育師資?;谡憬≈懈呖继攸c,在《地理課教學論》中加入初中“社會”科目師資人才的培養,同時增設不同地理教材版本的對比分析教育。此外,還需注重地理師范生戶外教育理論與實踐的學習,使之具有中學地理校本課程開發的能力,為“雙減”政策下地理課后延時服務添磚加瓦。

4.以實踐教學資源為依托,搭建綜合實踐課程平。地方高校地理科學專業要以本地實踐教學資源為依托,以現有的地理實踐平臺為基礎,分階段培養地理師范生的基礎實踐、應用實踐和創新性實踐能力,從而實現學生地理專業知識的應用與轉化,打造區域(地方)特色實踐教學基地,培養應用型和教學型相結合的融合型人才?;诖?,本文構建了“融合型、一體化、多層級”的教育實踐體系(圖2)。

圖2 “融合型、一體化、多層級”的綜合實踐體系

在基礎和應用實踐上,踐行“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凸顯地理師范生培養特色。利用寧波大學已建設的校內外地理教育實踐平臺,構建“地理實驗、技能實訓、教育實習”互為補充的應用實踐模式,培養師范生地理實驗基本操作、基礎教學技能和將理論運用于實際的能力。在創新性實踐上,從地理師范生專業核心素養的培養出發,強化例如地理3S 技術訓練、地理教具制作等創新性實踐課程的實施效果。通過“以賽促學、以賽促練”的形式,定期舉辦GIS 制圖、土壤動植物識別、地圖“三板”等具備地理師范特色的比賽,積極利用“創新創業訓練平臺+教師科研項目+畢業論文”等科研實踐訓練[10],激發地理師范生從事教育教學研究和實踐創新的積極性、主動性。在實踐基地建設上,打造寧波地理特色教師發展實踐聯盟,包括“地方大學-區域高中”“綜合性大學-知名師范大學”聯盟。同時,提升教學實踐導師的整體指導力,積極選派教師到知名師范院校進行專業學習,共同建立地理科學研討交流、教研實踐平臺。

三、以人才培養質量持續改進為動力,建立閉環評價反饋改進體系

構建以產出為導向的閉環評估反饋機制,形成“評價—反饋—改進”的閉環,在師范專業認證背景下,持續改進自身辦學的人才培養質量,推動從而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11]。借助師范認證及OBE 教育理念,構建校內、校外全方位參與的評估體系:由教育局專家、校內專家、專業骨干教師和在校學生共同組成內部評價;由畢業5 年左右的畢業生、用人單位、企業同行專家等利益相關方組成外部評價。其中,要加強對地理專業畢業生的跟蹤反饋,健全社會評價反饋體系,以反饋結果評定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達成度,從而促進地方高校的培養目標、畢業條件、課程體系、教學質量等方面的人才培養工作進行評價與持續改進。此外,建立高校地理師范導師激勵與評價制度,包括教學業績考核制度、優質課程獎勵制度、教師教學技能競賽制度等,強化責任與反饋,不斷完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12]。

四、結語

寧波大學在地理科學(師范)專業人才培養的探索、實踐等方面已取得一定成績,但作為基礎教育教師隊伍培養的主力軍,在師范專業認證的背景下地方性綜合大學的地理科學(師范)專業應結合學校的區位優勢和實際情況進行多方面的探索,“以認促改,以認促建,以認促優”,實現高素質基礎教育教師的培養目標,持續為基礎教育和地理相關單位提供更加優質的地理專業人才。

猜你喜歡
寧波大學師范師范生
《寧波大學學報(理工版)》征稿簡則
鄭州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
《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稿約
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作品
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美術作品
構建“兩翼三維四能”師范生培養模式
A Personal Tragedy The professionalism of Stevens
Research on College Education Based on VR Technology
師范生MPCK發展的策略
淺析師范生PCK知識的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