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全人發展的“新中文”專業人才結構模型及課程體系建構

2024-03-04 03:12胡澤球聶仁發李曉琴
寧波教育學院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跨學科畢業課程體系

胡澤球,聶仁發,李曉琴

(寧波大學 人文與傳媒學院,浙江 寧波 315211)

由美國學者 Spady W.D.提出的 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理念已成為席卷全球的教育教改理念。目前國內學者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將OBE 理念運用于專業認證、課程建設的教改創新方面,運用該理念對國內高校文科專業人才培養建設改革創新方面的研究則較為薄弱。國內高校的中文專業素有歷史悠久、資源豐富、科研實力雄厚等學科優勢,但在人才培養和專業建設上仍存在以下顯著問題。一是人才培養方案的頂層設計相對薄弱,人才培養目標不夠精準明確,畢業要求描述層次模糊、不夠細致;二是課程體系、教學設計、教學方式等方面因襲傳統教學理念較多,創新力度不足,教學實踐平臺較為缺乏,學生實踐能力培養不足;三是人才培養質量缺乏長效的考核機制支撐保障,第三方評價反饋機制不健全,很難形成人才培養質量考核評價的有效閉環。本課題以OBE 理念為宗旨,著重在人才培養頂層設計層面梳理人才培養目標、畢業要求、課程設置之間的邏輯關聯,從“新文科”人才培養需求出發,構建基于全人發展的“新中文”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結構模型,并以寧波大學2023 版中文專業培養方案為例,探索體系完備、層級分明、全面支撐的“新文科”背景下的“新中文”課程體系。

一、“新中文”人才目標描述過于籠統

“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黨的教育事業的根本性問題[1]。在人才培養上,OBE 理念要求首先“明確地聚焦于最終有意義的結果”,并以學習結果為導向進行“反向設計”,強調培養目標與畢業要求的對應關系[2]。作為人才培養的綱領性文件,制定專業培養方案面臨的最核心問題是新時代的中文專業究竟要培養什么樣的人才。教育家張楚廷曾一針見血地指出:“沒有弄明白人是什么,肯定弄不明白教育是什么?!盵3]因此,首先要基于OBE 理念來明確描述“中文‘人’”才各項基本素質能力的內在邏輯關系,厘清新時代中文人才作為完整的“人”應具備哪些基本而專屬的知識、能力和素質,注重人才培養目標的多元性、跨學科性和層級性。

2020 年教育部發布的《新文科建設宣言》指出,傳統人文科學相關專業應致力于培養既堅持固本正源,又能精于求變,既不斷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人文力量,又主動適應并借力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在傳承人文精神、引領社會文化、構建和諧社會等方面貢獻出自己的智慧與力量,從精神層面改造社會、改造世界的新時代應用型文科人才。

“大學培養的人文應用型人才是融人文性與應用性于一身的人才,是將人文精神和人文素養通過一定的工作技能應用到生活實踐之中,從而造福于社會的人才”[4]。也就是說,新時代的文科人才,既能在走出校門、走上工作崗位后在傳播人文精神、引領社會文化等方面有卓越的實踐能力,還能擔當國家、民族、社會以至整個人類的精神層面的改造和引領的使命。有學者認為,“新文科”理念下的中文學科的卓越人才總體須具備五種特質:濃厚的家國情懷,以系統的專業知識為基礎的跨學科知識體系,基于形象思維、邏輯思維和批判思維的創新思維,跨學科視野與國際視野相結合的復合視野,出色的中文寫作能力[5]。上述對新時代中文人才的基本素質和能力的定位還停留在籠統描述層面,流露出明顯的經驗主義及功利化傾向,本研究認為應基于全人發展理念來建構更為清晰精準的“新中文”人才培養目標模型結構,更有利于中文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及課程體系完善。

二、基于全人發展的“新中文”人才模型建構

全人發展理念認為,只有從“培養完整的人”的角度來認知教育對象,才能準確地把握人才標準的基本要素。作為一個完整的人,大腦有四個最基本的功能,人的大腦存在四個相對獨立而又緊密聯系的功能系統,即意、情、知、行[6]。人的各種行為和心理活動都是由這四大功能系統相互作用和協同活動的結果?!耙狻笔侵缸晕乙庾R和意志活動,包括自我發展能力和信念價值觀系統?!扒椤笔侵盖榫w、情感活動?!爸笔侵刚J知活動,包括認知能力和知識系統?!靶小笔侵干眢w行為活動,表現為社會實踐能力和習慣養成系統。具體而言,“意”是解決人的價值觀即信念問題,即提供“為何做”的深厚內驅力;“情”是解決人的情緒、情感、意愿等問題,即生發“我想做”的欲望;“知”是解決知識問題,即明白“做什么”;“行”是解決技巧問題,即懂得“如何做”。作為一個完整的人,只有在意、情、知、行四個方面發展齊備,才能成為一個健康全面發展且具備良好行為能力的人才。

從人的大腦的意、情、知、行四項基本功能維度確立對“完整的人”的理解,有助于厘清人才標準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關系,從而精準把握人才標準的結構特質。在這四個要素之中,由于情緒和情感活動是最易感知最易表現的活動,人們往往較容易把握自己想要做什么、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價值目標”是意識層面的最高指揮中心,它決定了人們行為活動的根本動力,它由過去人生經驗的總和構成,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因此,需要通過人生體驗持續內省和后天不斷學習才能獲得更為深刻更有價值更趨向精神化的人生信念。一個人的“價值目標”一旦確立,就等同于擁有了明確且穩定的人生價值目標,這是一個人行為習慣的內在驅動力。同理,一個人的“價值目標”轉變,即思維觀念的轉變就會帶來行為習慣的轉變,由此帶來人生的轉變?!爸R”是一個人精深于某領域的專業認知和經驗,它由后天的經驗和學習得來;“技巧”是一個人越來越熟練地掌握做某事的技能和方法,助力更加高效地實現目標。如果一個人大腦層面的意、情、知、行四要素都已齊備,既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為什么做,也懂得做什么、如何做,那么他在任何一個領域都可成功。

全人發展教育理念要求把“人才”看成活生生的立體的“完整的人”,從“人”的角度出發認知專業人才必須在知識、能力、素質三方面滿足某些特定要求。知識是根本,如果沒有一定的知識基礎,就無法提高能力和素質,知識積蓄涵養、生成能力,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能力是知識外化的表現,知識唯有外化為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主體方能具備人才的才能。素質是促成知識向能力轉化的精神媒介和根本動力,能力的強弱取決于人才自身的素質,汲取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也依賴于人才多方面素質。

根據以上全人發展的教育理念和前述“新文科”背景下新時代中文人才基本素質和能力的描述,新時代的中文人才在知識、能力、素質三方面需具備以下特質。一是跨學科知識結構:以系統扎實的專業知識為核心的跨學科知識體系;二是四大核心能力:卓越的漢語言(口頭和文字)表達能力、較強的文學鑒賞分析能力、語言文學研究能力、文化傳承創新能力;三是兩大核心素質:深厚的家國情懷與人文素養??梢詫⒁陨稀爸形娜瞬拧睉邆涞目鐚W科知識體系、四大核心能力、兩大核心素質的人才結構模型畫個像,如圖1 所示。

圖1 新時代中文人才結構模型

該人才結構模型凸顯本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時代性、多元性、跨學科性和層級性。兩大核心素質即家國情懷和人文素養,這是中文人才應具備的價值觀念和精神格局,是中文人才頂天立地的動力源泉,也是中文人才能夠堅持精神獨立自由,擔當國家乃至整個人類精神改造和引領使命的信念保障。四大核心能力包括語言(口頭和文字)表達能力、文學鑒賞分析能力、語言文學研究能力、文化傳承創新能力,這是新時代中文人才安身立命、服務社會、長效發展、報效祖國的能力保障,它如同一個人的雙手雙腿,擁有了這四項基本能力,中文人才就能在走出校門、走向社會之后在某個社會領域獨當一面,在日新月異的信息社會行走天下??鐚W科知識體系是指中文人才除了擁有扎實完備的中國語言文學學科知識體系之外,還需兼備信息科技、歷史學、傳播學、新聞學、廣告學、藝術學、社會學、哲學等跨學科領域知識,并能融會貫通多學科知識,方能適應新時代人才市場需求,凸顯德才兼備、跨界融合、一專多能的新文科人才時代特色。

三、按照人才結構模型精準描述畢業要求具體內涵

基于OBE 理念的人才培養方案應注重體現本專業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特征,合理分解且精準描述畢業要求,從而體現專業培養方案對教育教學過程的核心導向作用。畢業要求是本專業畢業生在畢業時應掌握知識、具備能力和素質的基本描述?!靶挛目啤北尘跋碌闹形膶I人才培養方案應強化畢業要求與人才培養目標之間的邏輯關系,畢業要求需要支撐上述人才培養目標結構模型的全面達成,并注重目標設計的多元性與層級性。

寧波大學中文專業2023 版培養方案將本專業畢業要求清晰表述為知識結構要求、能力要求和素質要求三大層次、六個方面、12 項子目標。根據培養目標知識、能力、素質三層次要求,畢業要求分別被描述為博學多識、專業扎實、精思善研、傳承人文、素養深厚、崇業尚德六個方面?!安W多識”包含的畢業要求主要是指本專業畢業生在畢業時應掌握的跨文化交際知識、信息技術處理等方面的跨學科知識,以適應信息時代瞬息萬變的信息技術和跨文化交際要求;“專業扎實”包含的畢業要求主要是指本專業畢業生在畢業時應系統掌握中國語言文學領域的專業知識和與本專業相近相關的跨專業知識,為畢業生成為一專多能的新時代復合型人才奠定知識基礎;“精思善研”包含的畢業要求主要是指本專業畢業生在畢業時應具備的本專業的語言文學研究能力和其他適應社會的各項能力;“傳承人文”包含的畢業要求主要是指本專業畢業生在畢業時所具備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文學鑒賞分析能力和文化傳承創新能力;“素養深厚”包含的畢業要求主要是指本專業畢業生在畢業時所具備的人文素養和人文傳承理想信念;“崇業尚德”包含的畢業要求主要是指本專業畢業生在畢業時所具有的深厚家國情懷和高尚道德情操。三大層次、六個方面、12 項子目標的畢業要求全面支撐本專業兩大核心素質、四項核心能力、本專業+跨學科知識體系,體現出明顯的跨學科多元性和階梯分層特征,有利于人才培養頂層設計工作進一步精準聚焦。

四、建構“三平臺+兩模塊”綜合型課程體系

人才培養頂層設計的關鍵在于如何按照OBE 教學理念中“逆向設計原則”把人才培養方案具體落實到課程體系設置和教學活動的實施中?!耙粓鲆孕驴萍夹录夹g為導向、以學習成果為導向、以人才產出為導向、以現實問題為導向的課程體系重構改革顯得格外緊迫[7]。課程體系是實現專業培養目標的載體,是保障和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專業建設管理者應先清晰培養目標、畢業要求與每一門課程的關聯度矩陣,明確每門課程在人才培養目標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建構起精準聚焦、體系完備、層級分明、全面支撐的課程體系。

該專業的課程體系設置正是在精準聚焦“兩大核心素質、四項核心能力、本專業+跨學科知識體系”的新中文人才結構模型和三大層次、六個方面、12 項子目標的畢業要求描述的基礎上,將傳統的以專業理論課程為主的課程體系,轉變成“理論(專業與跨專業)+實踐+綜合素質拓展”的綜合型課程體系,力爭凸顯人才培養“德才兼備”“跨界融合”“一專多能”的時代特色。專業課程體系設置采用“平臺+模塊”結構模式,由人文社科通識課程、文史大類學科基礎課程、漢語言文學專業教育課程三個層次相互聯系、逐層遞進的平臺構成,專業教育課平臺上安排文學研究和漢語研究兩個模塊,體現跨專業融合性和知識、能力、素質并重的特點,全面支撐本專業致力于培養“寬口徑、厚基礎、強能力、高素質”的德才兼備、跨界融合、一專多能的新時代復合型中文人才的培養目標。課程體系凸顯出跨專業融合性和理論實踐素質并重的特點。文史大類學科基礎平臺中的跨專業課程為21 學分,專業教育平臺中的跨專業課程為4 學分,全校任意選修中還有4 學分為跨專業課程,跨專業課程合計27 學分,學分占比達17.5%,比上一輪人才培養方案中的跨專業課程比例提高10%,更加凸顯新文科人才培養的“跨界融合”特征。實踐類課程和素質拓展課程合計37學分,學分占比達24%,比上一輪人才培養方案中的實踐類課程和素質拓展課程比例提高8%。

為突破專業局限,體現新文科人才培養的融合交叉特色,為學生專門開設了傳播學、廣告學、新聞學、歷史學、政治學、邏輯學、教育學等跨專業課程。同時,為強化學生新媒體方面的創新創意能力,開設了創意寫作、創新創業訓練計劃、人文素質拓展等前沿性和實踐性較強的課程。為全面了解課程體系對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各項指標點的支撐情況,我們根據課程體系矩陣圖梳理支撐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各項指標點的課程門數,以便清晰全面地論證本專業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與課程體系之間的支撐關聯。

課程體系中共有111 門課程支撐培養目標中的“四項核心能力”,共有80 門課程支撐培養目標中的“本專業知識+跨專業知識”,共有74 門課程支撐“兩大核心素質”,這說明課程體系能夠全面支撐起圖1 所示新時代中文人才所必備的知識、能力、素質三方面的人才結構標準;畢業要求中的“傳承人文”這個一級指標點,支撐課程數量最多,有63 門。如前所述,“傳承人文”包含的畢業要求主要是指本專業畢業生在畢業時所具備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文學鑒賞分析能力和文化傳承創新能力,具備這三大核心能力是新時代中文人才安身立命、服務社會、長效發展、報效祖國的能力保障。這說明本專業課程體系在培養學生核心能力方面有強大的課程支撐,凸顯了新文科背景下文科人才在“傳承人文精神、引領社會文化”方面的時代特色。

“素養深厚”“專業扎實”這兩個畢業要求一級指標點的支撐課程數量也比較多,分別有47 門和49 門,這說明本專業在培養學生卓越的人文素養和扎實的知識功底方面有較強大的課程支撐?!俺鐦I尚德”“博學多識”這兩個畢業要求的一級指標點也分別有27 門和31 門課程支撐,這說明本專業在培養學生思想道德品質、跨學科知識融合素養方面極為非常重視,彰顯本專業人才培養注重“德才兼備”“跨界融合”“一專多能”的專業特色。

猜你喜歡
跨學科畢業課程體系
跨學科教學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實踐
初中歷史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的實踐與思考
應用型高校推進跨學科人才培養的路徑探索
我們今天畢業了
畢業季
以創新課程體系引領學生發展
畢業了,能否學以致用
民法課程體系的改進和完善思路*——以中國政法大學的民法課程體系為例
商標跨類保護的跨學科解釋
加強青少年中醫傳統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課程體系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