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機制研究

2024-03-08 12:02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
廣東教育 2024年2期
關鍵詞:學生黨員思政政治

文/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 李 琳

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的日新月異為思想政治教育帶來新鮮活力的同時,也在深刻影響和塑造新一代大學生的思想,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形式顯然無法充分滿足高校學生發展的需要,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應運而生?;ヂ摼W為思想政治教育開辟了全新的陣地,有效提升了高校思政工作成效。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廣泛性、互動性、時效性、多樣性等特點,是適應信息化時代發展要求的一種新型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對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覆蓋面、影響力和實效性具有重要意義。教育工作者應以網絡為載體,堅持把主題教育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融合,利用信息技術和創新形式以先進思想武裝學生的頭腦。

一、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義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和《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都旗幟鮮明地提到要充分發揮網絡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陣地作用,統籌推進大學生網絡思政工作開展,以積極向上的思想文化內容占領網絡陣地,緊緊圍繞理想信念教育,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其中,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先進理論和創新理論是網絡思政建設的根本任務,加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把利用網絡載體做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宣傳作為重點任務,高舉思想旗幟、深化宣傳闡釋,切實用黨的創新理論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1]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科學的理論指導、明確了根本任務、確定了基本原則、規劃了總體布局、指明了實踐要求。

為了更好地提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和效度,有必要將主題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過程中,探索和落實以網絡平臺為主要陣地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機制。

另外,部分高職院校學生存在知識儲備不足、缺乏集體主義精神和遠大理想的問題,在思想政治理論學習時往往對國家大事關注不足,且學生成長成才過程中涌現的人生發展與心理健康問題呈現個性化趨勢。應將主題教育深入融合進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針對學生思想的具體問題,優化完善提供更具針對性和生動性的內容,引導學生將個體生存與社會發展需要緊密結合,結合專業學科樹立遠大目標,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做深做實。

在網絡時代,網絡已經成為學生獲取信息、交流思想、表達訴求的重要平臺,也是影響學生思想觀念、價值取向、行為方式的重要因素。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是利用網絡傳播方式,對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等,既是對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補充,也是對網絡輿論生態的有效治理。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定理想信念,增強道德修養,增強法律意識,培養愛國主義情懷,激發創新創造精神,促進個人發展與社會進步相協調。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能夠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實現全覆蓋、全方位、全天候的教育引導,能夠充分利用網絡媒體的互動性、多樣性、趣味性等特點,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能夠及時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和訴求,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能夠緊密結合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和內容,滿足學生的認知需求和情感需求,引導學生加強自我教育。

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現狀

關于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有觀點將其界定為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在網絡載體上的再現,著重于網絡的工具作用。也有觀點認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是融合了網絡社會誕生的新觀點、新思想的教育形式,將網絡作為一個包含了工具、場域和方法在內的新的社會環境。[2]關于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和基本規律,從過程論角度來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包含了受教育者價值觀與主流價值觀相統一的過程、思想道德素質提升的過程,也包含教育者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和規律認識的過程、教育目標向教育結果發展的過程。[3]從矛盾論的角度來說,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課題主要是教育過程中矛盾的解決過程,這種矛盾是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不變的根本任務與變遷的活動、要素、技術、過程的矛盾,例如網絡場域下教育方法的現實性與虛擬性的矛盾等。[4]關于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不同學者有不同的歸納方式,但內涵存在一定共性。馬福運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點總結為開放性與競爭性相統一、技術性與政治性相統一、互動性與引導性相統一、虛擬性與現實性相統一。[5]開放性是指互聯網信息的高度共享性,競爭性則是不同觀點和意識形態的較量。政治性即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具有一定政治指向性,承載一定的國家和社會需要,技術性指互聯網這一新興技術是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和媒介?;有灾傅氖腔ヂ摼W信息的交互性,教育主體和客體處在頻繁互動中,引導性則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遵循的基本原則是對受教育者形成積極正面的引導。虛擬性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主要為無實體的網絡信息,而現實性指的是上述內容背后的社會現實基礎,以及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實影響力。關于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機制,也主要結合上述的幾個特征,積極構建虛擬與現實、線上與線下、主體與客體、目標與實效并重的教育機制。

三、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機制:引航計劃

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計算機工程技術學院(人工智能學院)是中國特色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從2020年起,學院不斷探索和推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引航計劃”,并且不斷在實踐中提煉,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規劃、隊伍構建、活動開展等流程提供了全方位的規范指引。

學院發揮專業優勢,堅持守正創新,通過“以‘學’引航”“以‘講’引航”“以‘做’引航”“以‘賽’引航”四大引航機制,積極搭建以學院融媒體中心為主體的“1+5”網絡育人陣地,充分發揮網絡陣地的戰斗堡壘作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提升網絡思政教育工作力度,增強黨員思想素質;以教育教學為要,提升網絡思政教育工作效度,提高黨員黨性修養;以活動賽事為基,提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和效能。

圖1 網絡思政教育機制:引航計劃

1.以“學”引航

(1)網絡陣地領學

開展“云端”黨組織生活。將學習放在線上,將實踐落在線下,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創新形式,鼓勵學生黨員積極開展線上工作會議、支部“三會一課”和主題黨日活動。精準部署黨支部的各項工作,落實“云端”發展黨員,加強對黨內新思想的學習,提高學生黨員的黨性修養,發揮學生黨支部的先鋒模范作用。

(2)在線資源自學

打造“智慧黨建”黨員教育管理平臺。以學生黨員教育和成長為目標,充分利用學?,F有網絡平臺優勢,嵌入管理、教育與服務一體化的數字化黨員教育管理平臺,進一步增強黨員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升學生黨員自我學習的質量和效率。

(3)專題項目研學

線上線下“云實踐”調研項目。發揮學生黨員信息化專業特長,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依托假期社會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利用網絡資源進行調查研究,引導學生黨員原創設計制作網絡宣傳品,為鄉村振興數字化平臺的開發和線上資源的鏈接發揮積極作用。

2.以“講”引航

(1)黨員隊伍講黨課

“線上黨課我來講”主題活動。學生黨支部各黨小組打造系列線上黨課精品,以信息化載體擴大黨課影響力和覆蓋范圍,學生黨員自主完善黨課內容和授課模式,提高學生黨員及入黨積極分子的政治理論素養,促進學生黨支部的自我學習和自我管理,著力提升學生黨員學習理論知識的主觀能動性。

打造入班黨員宣講團隊。從新生入學起,安排入班黨員加入微信群、QQ群,對新生進行黨的理論宣傳教育。定期舉行入班黨員隊伍建設和學習培訓,讓網絡思政教育內容觸手可及。

(2)支部書記講黨課

支部書記錄制微黨課。學院整合優質資源,圍繞重要時事熱點及學習任務,打造一系列由支部書記講授的網絡思政精品微黨課,在網絡陣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三課堂”,實現對學生黨員的思想教育和價值引領。

圖2 網絡育人“大思政”隊伍

3.以“做”引航

活動體系護航,引領網絡思想政治大方向。緊密結合重要節日節點、重大時事熱點開展有針對性的品牌教育活動,引導陽光積極、活潑生動、健康向上的校園網絡文化氛圍。

精品欄目賦能,打造網絡思政資源庫。構建網絡精品欄目,聚焦大學生思想特點和思政教育核心主線,創作內容有深度、情感有溫度、質量有厚度的網絡精品欄目。結合網絡思政朋輩育人的優勢,開設“黨員先鋒”欄目,提升網絡思政教育的親和力,豐富網絡思政教育的形式。結合學院專業優勢,開設“思政課堂”欄目,積極宣傳黨支部專題黨課及院長書記思政課內容,打破時間和地域的限制,通過網絡手段提升傳統思政教育的輻射范圍。結合黨支部黨建工作,開設“黨建動態”欄目,對黨建活動、組織生活進行記錄,增強學生黨員對于支部黨建工作的認同感。

網絡團隊聚力,打造網絡思政先鋒隊。強化網絡思政團隊建設,學院建設融媒體中心,聯合學生黨支部、團委及一站式學生社區自管會,形成學生、思想政治輔導員、班主任、專任教師多方參與的網絡育人“大思政”隊伍,統籌培養學生網絡思想政治骨干團隊,提升學生的網絡素養,建設網絡內容創作團隊,促進優質網絡思想政治內容的輸出,發揮學生網絡團隊在網絡思政工作中的自我教育、管理和服務作用。

4.以“賽”引航

以一站式學生社區、學生黨支部、團委等組織為基礎,開展主題網絡文化作品評選、黨的知識競賽或綜合素質類競賽,通過“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創、競教結合”的育人路徑,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顒拥拈_展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活躍校園網絡空間生態,推進網絡文明建設,唱響時代主旋律,各項賽事均納入學院活動品牌,以品牌聚成效,增強網絡思想政治工作的連貫性。

5.“1+5”網絡育人陣地

按照線下紙媒、線上網媒“雙重視、齊上陣、共發力”的思路創建學院融媒體中心,積極搭建以學院融媒體中心為主體的“1+5”網絡育人陣地,打通學院官網、微信公眾號等5個新媒體平臺,促進“互聯網+黨建/新征程/先鋒陣地/共青團”深度融合,積極開拓抖音、視頻號、微博號等新媒體平臺,構建功能互補、功率強大、功效倍增的網絡思政融媒體矩陣。

綜上所述,將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緊密結合,以多維度平臺為載體,以多層次工作隊伍為中堅力量,以品牌活動為依托,從“學”“講”“做”“賽”四個方面實現教育主客體間的良性互動,貫通線上線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有利于激發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學習熱情。

猜你喜歡
學生黨員思政政治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網絡環境下如何發揮高校學生黨員在意識形態工作中的作用
“講政治”絕不能只是“講講”
思政課“需求側”
“政治攀附”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政治不純”
政治不過硬,必定不可靠——政治體檢不能含糊
高校優秀學生黨員評選體系的構建——基于AHP法的運用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