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毛澤東關于文藝工作必須堅持意識形態導向思想的邏輯理路

2024-03-10 12:58侯云康
湖南行政學院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意識形態邏輯經驗

摘要:毛澤東關于文藝工作必須堅持意識形態導向的思想,是歷史邏輯、理論邏輯與實踐邏輯三維度的統一。我國無產階級文藝發展所經歷的由自發到自覺再到明確方向、確立導向的歷程中所展現出的鮮明的意識形態色彩,構成了毛澤東關于文藝工作必須堅持意識形態導向思想的歷史邏輯。毛澤東于《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和《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兩篇文章中對于文藝工作的基本方向、基本路徑和基本方針所作出的重要論述,構建了毛澤東關于文藝工作必須堅持意識形態導向思想的理論邏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在文藝界整風、文化建設和清理各類錯誤思想及作品方面所做出的建設文化強國的成功實踐,構成了毛澤東關于文藝工作必須堅持意識形態導向思想的實踐邏輯。以意識形態統領文藝工作是毛澤東文藝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思想以其深刻的三重邏輯推動著我國的文藝工作不斷向前發展,對當下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宏偉目標的實現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文藝工作;意識形態;邏輯;經驗

中圖分類號:A8?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3605(2024)01-0097-08

在文藝工作中堅持意識形態的正確導向是黨領導的文藝工作始終如一的優良傳統和根本方針。毛澤東高度重視以正確的意識形態引領文藝工作,這是有著深刻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的。毛澤東關于文藝工作中必須堅持意識形態正確導向的思想,對當下推動我國文藝工作健康發展、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我國無產階級文藝發展歷程中的鮮明意識形態色彩,構成了毛澤東關于文藝工作必須堅持意識形態導向思想的歷史邏輯

我國無產階級文學藝術在逐步走向大眾的曲折歷程中,意識形態對文藝工作的指導也由自發逐漸走向自覺,并進而成為我國無產階級文藝、社會主義文藝發展的一條重要紅線。以這條紅線貫穿的我國文藝發展歷程,構成了毛澤東關于文藝工作堅持意識形態導向思想觀點的歷史邏輯。

(一)“普羅”文學:自發性無產階級文藝創作的開始

1927年4月,“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宣告了國共合作共同領導的轟轟烈烈的北伐運動的失敗,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利益的蔣介石新軍閥集團將屠刀揮向共產黨人和“左翼”進步人士的反動行為,在文藝界引發了一批堅持進步思想的先進知識分子的不滿。面對階級敵人的殘酷迫害,進步的文藝工作者意識到過去的文藝形式已不能夠適應新的斗爭形勢的需要,逐漸開始了向外求索的過程。他們從俄國和日本找來了充滿著革命的浪漫主義色彩的“普羅”文學?!捌樟_”文學,即Proletariat文學——無產階級文學,是一種提倡無產階級政治、以工農大眾為服務對象的新的文學形式,它以無產階級意識形態為導向,主張將文學改造為與反動勢力進行斗爭的有力武器?!捌樟_”文學的主要陣地是創造社和太陽社,代表人物有郭沫若、成仿吾、郁達夫、蔣光慈、阿英等等。這一歷史時期,雖有“普羅”文學這一文藝形式和創造社、太陽社兩大文藝陣地,但總體而言缺乏一個統一的組織和明確的綱領,無產階級的文藝創作仍處在一個萌芽階段,文藝工作者在其作品中對于意識形態的灌輸也仍是一種自發性的行為。

(二)“左翼”聯盟:意識形態對文藝創作的指導由自發逐步走向自覺

為使“四·一二”以后文藝工作者們那種自發的“普羅”文學傾向能夠逐漸轉變為一種自覺的以無產階級意識形態統領文藝創作的行為,在黨組織的多方活動下,1930年3月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在上海成立。這是一個由中國共產黨領導、以魯迅為核心、延續“普羅”文學傳統、有著明確的組織和綱領的文藝組織,是中國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一翼。魯迅在其自身的文藝創作中就十分注重意識形態的導向作用,其筆下的小說和雜文無一不充滿了堅定的斗爭精神和鮮明的意識形態色彩,因此在“左聯”成立之初,他就明確提出了統一思想、加強意識形態工作的強烈要求。在《對于左翼作家聯盟的意見》一文中,魯迅談到:“聯合戰線是以有共同目的為必要條件的……我們的戰線不能統一,就證明我們的目的不能一致,或者只為了小團體,或者還其實只為了個人。如果目的都在工農大眾,那當然戰線也就統一了?!盵1]在統一的無產階級思想和意識形態的指導下,“左聯”自成立起,就大量開展了多種類型的無產階級文學活動和文藝思想斗爭?!白舐摗蓖ㄟ^創辦《拓荒者》《萌芽月刊》《北斗》《文學導報》等刊物,翻譯介紹《列夫·托爾斯泰——俄羅斯革命的明鏡》《蘇俄文藝政策》《藝術論》等作品,撰寫《馬克思恩格斯和文學上的現實主義》《關于列寧論托爾斯泰兩篇文章的注釋》等文章,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文藝理論,加強中國無產階級文學運動同國際無產階級文學運動的聯系,推進文藝的大眾化,推廣革命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白舐摗边€通過開展對于一批五四作家以及幽默與閑適文學的批判,展開關于文學人性論以及關于文藝自由的論爭,進一步統一了內部思想,促進了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廣泛傳播和革命作家思想水平的普遍提高?!白舐摗钡某闪?,是黨在文藝領域進行無產階級意識形態灌輸所取得的第一次重要成果,它以明確的《中國左翼作家聯盟的理論綱領》統一了“左翼”文藝工作者隊伍的思想。由此,文藝工作中堅持無產階級意識形態導向實現了由自發向自覺的轉變。

(三)延安座談:明確文藝為工農兵服務的總方向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末至四十年代初,隨著國共斗爭的趨緩和日本帝國主義的入侵,陜甘寧邊區相對穩定的生產生活環境和自由進步的思想氛圍逐步吸引了大批來自戰亂地區和長期受到國民黨迫害的進步知識分子的前往。大量知識分子的到來,極大地充實了陜甘寧邊區文藝工作者隊伍的力量,但與此同時這些知識分子頭腦中存留的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思想也不可避免地對邊區的意識形態工作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圍繞著“工農化”還是“化工農”的問題,1942年5月,一場旨在整頓思想、加強無產階級意識形態對于文藝工作統領的座談會在延安召開。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毛澤東一針見血地指出,邊區文藝工作中特別是文藝工作者中存在脫離群眾的問題。他深刻提出并回答了文藝為什么人服務、怎樣為這類人服務、文藝與黨的關系、文藝斗爭的主要方法、文藝工作者隊伍中存在的作風問題及如何糾正等五大基本問題,對文藝工作者提出了改造思想、改造立足點的要求。延安文藝座談會的召開,宣告了邊區文藝界思想整風運動的開始。經過整風,邊區文藝界呈現出一片繁榮的景象,《逼上梁山》《三打祝家莊》等革命戲劇得以創作,《一面光榮的旗幟》《英雄的十月》等通訊文學得到提倡,《太陽照在桑干河上》《小二黑結婚》等革命小說和通俗小說得到了推廣,民間戲劇經由《兄妹開荒》《白毛女》等新篇章獲得了時代價值,民間詩歌通過《翻身歌唱》《東方紅》等新作品增添了時代特色。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左聯”精神的延續,為全中國的進步文藝工作者樹立起了鮮明的意識形態導向。

(四)道路之爭:確立社會主義文藝的政治導向

新中國成立后,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我國文藝工作逐步開始了將延安座談會精神推廣至全國、逐步向社會主義文藝過渡的征程。新征程中,歷史遺留問題也逐漸凸顯。受黨和政府對留在大陸的知識分子采取的“包下來”政策的影響,大量在過去或是為國民黨政權服務、或是以個體形式存在而為市場服務的文藝工作者都加入到新中國文藝工作者隊伍中,與之相伴的是大量非馬克思主義的文藝思潮的涌入,延安時期曾面臨過的問題如今已成了一個全國性的問題。過去在延安,地小人少,且這些主動前往延安的文藝工作者大多都已受到過進步思想的熏陶,但即便如此,黨對于這一批文藝工作者的思想統一、立場改造的工作也并非一帆風順。如今接管全國,大量或進步或反動的知識分子都涌入到新中國的文藝工作者隊伍當中,黨和政府所面臨的壓力可想而知。針對新中國的文藝事業究竟是走自由放任的道路還是走以無產階級意識形態為指導的道路的新問題,毛澤東經過長期、多方的考察調研,于1956年4月28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的總結講話中正式提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并于1957年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和《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講話中作了系統論述。他深入分析了“香花”與“毒草”之間的辯證法,深刻地闡明了新中國文藝事業要走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道路、為什么能走這條道路和怎樣走這條道路的問題,明確提出了關于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以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指導文藝工作、堅持通過辯論而不是簡單的行政命令的方式戰勝文藝領域存在的各類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錯誤思想等主張,為促進新中國社會主義文藝事業繁榮發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開端,由此,我國文藝工作確立了以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為指導的政治導向。

二、毛澤東對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構建了文藝工作必須堅持意識形態導向思想的理論邏輯

作為將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與中國具體文藝實踐相結合的集大成者,毛澤東始終強調要把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為指導放在文藝工作的首位?;谶@一理念,毛澤東對于如何用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指導文藝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從而構建起文藝工作必須堅持意識形態導向以及如何堅持這種導向的理論邏輯框架。

(一)基本方向:始終堅持文藝工作為工農兵服務

毛澤東對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回答了黨領導下的文藝工作服務誰、怎樣服務的問題,確立了文藝要為工農兵服務的總方向。這些重要論述集中體現在1942年5月2日延安文藝座談會上所發表的重要講話中。

在毛澤東看來,文藝為什么人服務的問題是一個根本的、原則的問題。在《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一文中,毛澤東首先論述了文藝為什么人服務的問題。他指出,文藝向來是有階級性的,中國封建時代統治階級的文藝是為地主階級服務的封建主義文藝;“魯迅所批評的梁實秋一類人”[2]812號召的超越階級的文藝,實際上是為資產階級服務的文藝;周作人、張資平一類人的文藝,是為帝國主義者服務的“漢奸文藝”[2]812。因此,文藝為什么人的問題“是一個根本的問題,原則的問題”[2]814。他強調,延安的文藝應當是一種“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2]812文藝,這種文藝的服務對象是人民大眾,即工、農、兵。文藝為工農兵服務的總方向,不應該僅僅停留在口頭上、理論上,更要從實際上、行動上具體表現出來。文藝工作者應當克服對于工農兵群眾“缺乏接近,缺乏了解,缺乏研究,缺乏知心朋友,不善于描寫他們;倘若描寫,也是衣服是勞動人民,面孔卻是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2]813等思想傾向,而應該“去接近工農兵群眾,去參加工農兵群眾的實際斗爭,去表現工農兵群眾,去教育工農兵群眾”[2]813,從而創作出“真正為工農兵的文藝,真正無產階級的文藝”[2]813。

(二)基本路徑: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對文藝工作的指導

對于在文藝工作中如何保持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指導地位、并進而實現為工農兵服務的總方向的問題,毛澤東指出,必須處理好四個方面的關系,其一,要處理好文藝的普及與提高的關系問題?!八^普及,也就是向工農兵普及,所謂提高,也就是從工農兵提高”[2]816。因此文藝工作者要深入群眾,了解群眾,向群眾學習,從工農兵群眾的社會生活中尋找到文藝創作的源泉,做到“用工農兵自己所需要、所便于接受的東西”[2]816來向他們普及,沿著“工農兵自己的前進方向”[2]816“從工農兵群眾的基礎上去提高”[2]816。其二,要處理好文藝與黨的關系問題。文藝與黨的關系,既有黨內的整體與局部關系,又有與黨外的統一戰線關系。就黨內的整體與局部關系而言,就是處理好“黨的文藝工作和黨的整個工作的關系”[2]822問題。他說:“一切的文化或文學藝術都是屬于一定階級,屬于一定的政治路線的。為藝術的藝術,超階級的藝術,和政治并行或互相獨立的藝術,實際上是不存在的。無產階級的文學藝術是無產階級整個革命事業的一部分……因此,黨的文藝工作,在黨的整個革命工作中的位置,是確定了的,擺好了的;是服從黨在一定革命時期內所規定的革命任務的”[2]822。簡而言之,就是文藝要服從于政治,服從于黨的政治、群眾的政治的具體需要。就黨外的統一戰線而言,他指出:小資產階級文藝家是一支十分重要的力量,他們的作品雖有很多缺點,但總體而言“比較傾向于革命,比較地接近勞動人民”[2]824,因此要幫助其克服缺點,將其爭取到為勞動人民服務的文藝統一戰線上。其三,要處理好文藝批評的政治標準與藝術標準問題。毛澤東指出:“文藝界的主要斗爭方法之一,是文藝批評”[2]824。文藝批評有兩個標準,即政治的標準和藝術的標準,其中首要的是政治的標準,在從事文藝批評時要做到政治標準和藝術標準的有機統一,贊揚一切有利于“抗日和團結的,鼓勵群眾同心同德的,反對倒退、促成進步的東西”[2]825,批判那些“政治上根本反動”[2]826,卻又不乏藝術性的東西;要做到堅持具體的、階級的人性論而反對抽象的、超階級的人性論;還要做到從無產階級的立場上來歌頌真、善、美,暴露假、惡、丑。其四,要處理好無產階級與非無產階級思想的斗爭問題。毛澤東指出:“文藝界中還嚴重地存在著作風不正的東西”[2]831,“有許多黨員,在組織上入了黨,在思想上并沒有完全入黨,甚至完全沒有入黨。這種思想上沒有入黨的人,頭腦里還裝著許多剝削階級的臟東西,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無產階級思想,什么是共產主義,什么是黨”[2]832。因此,要在文藝界“展開一個無產階級對非無產階級的思想斗爭”[2]832,以達到在文藝工作者中真正樹立起無產階級的世界觀和馬克思主義的方法論的目的。若不去改造文藝工作者思想中存在的各種錯誤,則文藝工作非但不能達到普及提高、服從領導、堅決斗爭的目的,反而會使其因大量受到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思想的影響而遭到破壞。

(三)基本方針:在“香花”與“毒草”的辯證法中促進社會主義文化的繁榮發展

毛澤東認為,社會主義文藝既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指導,又要在“香花”與“毒草”的辯證法中實現繁榮發展。他指出,文藝領域要堅持“百花齊放”的方針,“現在春天來了嘛,一百種花都讓它開放,不要只讓幾種花開放,還有幾種花不讓它開放,這就叫百花齊放”[3]。但是,“百花齊放”與社會主義文藝發展道路的鮮明意識形態導向并不矛盾,兩者之間能夠實現辯證的統一,并進而促進社會主義文藝的繁榮發展。關于如何實現兩者的辯證統一,毛澤東指出,首先要明確判斷文藝作品是“香花”還是“毒草”的意識形態標準。他強調,新中國成立后,我國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之間在意識形態方面的誰勝誰負的斗爭,還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時間才能解決;為確保無產階級能在意識形態領域兩條路線的斗爭中取得最終的勝利,確保新中國的文藝發展不走上歧路,就必須堅定不移地堅持馬克思主義對文藝工作的絕對指導和黨對文藝工作的絕對領導;要站在廣大人民群眾的立場上去要判斷一個文藝作品是“香花”還是“毒草”。為此,他提出了六條判斷標準,即是否有利于團結人民,是否有利于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是否有利于鞏固人民民主專政,是否有利于鞏固民主集中制,是否有利于鞏固黨的領導,是否有利于社會主義和愛好和平的人民的國際團結。其中,“最重要的是社會主義道路和黨的領導兩條”[4]234。其次要掌握“香花”與“毒草”之間的辯證法。他強調,“好的東西,人們一開始常常不承認它們是香花,反而把它們看作毒草”[4]229,“正確的東西總是在同錯誤的東西作斗爭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真的、善的、美的東西總是在同假的、惡的、丑的東西相比較而存在,相斗爭而發展的”[4]230。因此,對于背離意識形態方向的各種錯誤思想,除去“明顯的反革命分子,破壞社會主義事業的分子”[4]232以外,一律不應以“粗暴的強制的”[4]231行政命令去剝奪其言論自由的權力,而應采取“細致的講理的方法”[4]231,給予其充分的言論自由,讓其自己暴露自己,再以“討論的方法,批評的方法,說理的方法”[4]232,通過自由辯論的形式戰勝之。再次要在同各類“毒草”的斗爭中發展社會主義文藝?!霸跍厥依锱囵B出來的東西,不會有強大的生命力”[4]232?!榜R克思主義者就是要在人們的批評中間,就是要在斗爭的風雨中間,鍛煉自己,發展自己,擴大自己的陣地”[4]232,“要同群眾一起來學會謹慎地辨別香花和毒草,并且一起來用正確的方法同毒草作斗爭”[4]233,使馬克思主義文藝在斗爭中得到發展,在發展中取得勝利,從而進一步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文藝領域的領導地位。最后要對斗爭的勝利充滿信心。因為“政權的基本力量是在無產階級領導下的勞動人民手里,共產黨有強大的力量和很高的威信”[4]231,新中國的文藝工作“已經得到巨大的成就”[4]231,因此在文藝領域采取“百花齊放”的方針,使馬克思主義文藝在同各類“毒草”斗爭的過程中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進一步鞏固自身地位、擴大自身陣地,一定能夠“繼續得到更巨大的成就”[4]231,最終使“香花”戰勝“毒草”,將其打敗,從而促進馬克思主義及于其指導之下的社會主義文藝事業的繁榮發展。

三、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建設文化強國的成功實踐,構成了毛澤東關于文藝工作必須堅持意識形態導向思想的實踐邏輯

新中國成立后,為將我國盡快建設成一個文化軟實力強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在毛澤東的領導下,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進行了大量的成功實踐,取得了巨大成就。這些成就的取得,彰顯了毛澤東關于文藝工作必須要堅持意識形態導向思想的實踐邏輯。

(一)文藝整風:糾正弊病

在毛澤東關于文藝工作必須堅持意識形態導向思想的指引下,我國文藝界的兩次整風得以順利推進,并取得良好成績。

第一次整風始于1951年11月。是年是月,中共中央發布的《中共中央于在文學藝術界開展整風學習運動的指示》拉開了在文藝界“發動嚴肅的批評和自我批評,克服文藝干部中的錯誤思想,發揚正確思想,整頓文藝工作,使文藝工作向著健全的方向發展”[5]461的整風運動的序幕。1951年文藝界的整風運動取得了以下成績:其一,通過組織學習小組,安排閱讀指定文件,加強了文藝干部對于思想工作嚴肅性的認識,強化了文藝界的思想斗爭和思想改造工作,改變了文藝工作過分遷就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的現狀;其二,改變了作家和藝術家由于忙于領導工作而脫離政治,脫離群眾的現狀,使文藝作品重新充滿生氣、創作旺盛、情緒飽滿;其三,通過加強馬列主義的學習,遏制了文藝工作者隊伍內部無組織無紀律、自由主義習氣嚴重的勢頭,重新樹立起了批評與自我批評的作風;其四,成立中宣部下轄的文藝處和電影處,加強了黨對于文藝工作的領導;其五,徹底整頓了文聯各個協會的工作,為文藝工作者“參加實際斗爭、學習、創造和展開批評自我批評”[5]466提供了組織機構上的保障。

第二次整風始于1964年5月。針對中國劇協“迎春晚會”中出現的“著重吃喝玩樂,部分演出節目庸俗低級,趣味惡劣”[6]9的嚴重錯誤,中共中央宣傳部決定在文藝界再次開展全面的整風學習運動。經過整風,“文聯和各協會出現了一些新氣象,機關工作開始有所好轉”[6]10。一是通過“改組領導機構,健全領導核心”[6]14,進一步強化了文聯和各協會中黨的組織,整頓了文藝機關松散化、衙門化的問題,使黨的文藝方向得到了堅決的貫徹;二是通過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組織干部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和毛澤東思想”[6]14,分期分批下放各單位干部參加勞動,有效糾正了文藝工作者中較為普遍存在的注重個人創作而對工作敷衍應付的資產階級思想作風,促進了文藝干部思想的革命化、戰斗化;三是通過“改進文藝刊物,加強刊物的戰斗性”,鞏固并加強了“發展社會主義文藝、宣傳黨的文藝方針政策、宣傳毛澤東文藝思想和培養青年創作隊伍[6]13-14”的陣地。

經過整風運動,黨對文藝工作的領導得到了加強,文藝機關和工作人員思想上、組織上存在的重大問題基本得以解決,黨的文藝政策得以有效貫徹,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指導下的我國社會主義的文藝陣地得到了鞏固。

(二)文化建設:成就輝煌

在毛澤東文藝思想的指引下,“自從第一次和第二次文代大會以來……我們的文學藝術工作,取得了極其重大的成就……我們在黨中央和毛澤東的領導下找到了發展社會主義文學藝術的正確道路[”7]442-443,我國文藝事業不斷向著群眾化、普及化、提高化、創新化的方向發展,取得了空前的成就。

一是文藝成為全國各民族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事業。周揚在1960年7月所作的《我國社會主義文學藝術的道路》報告中,對新中國成立十余年來我國文藝事業所取得的各項成就做了一個較為系統的總結。他說,“在我國,文藝已不再為少數人所專有,而成為全國各民族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事業”[7]445?!昂芏嘈碌奈膶W作品銷行幾十萬冊以至百萬冊以上。1959年電影觀眾達到41億人次……連環圖畫的印數每年達數千萬冊”[7]445-446,文藝的創作和受眾在數量上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潮。傳統戲曲事業也得以空前繁榮,“解放前瀕于絕境或早已絕跡于舞臺的幾百個地方劇種恢復了青春;數以萬計的戲曲劇本和民間說唱文學重見天日;浩如煙海的各民族的民歌、民間敘事詩和民間故事得到記錄、整理和出版;豐富多彩的民間音樂、舞蹈和民間美術得到普遍地扶持和發展……許多經過整理和改變的優秀傳統劇目和歌舞、雜技、木偶、皮影等節目,贏得了廣大群眾的贊美”[7]453-454?!妒遑灐贰渡琅啤返葌鹘y戲曲,《紅色種子》《雞毛飛上天》等現代戲劇,《小二黑結婚》《洪湖赤衛隊》等歌劇,《寶蓮燈》《小刀會》等民族舞劇都在“百花齊放”的環境下應運而生。少數民族文藝也得到了極大的繁榮:少數民族中有才能的作家、詩人、藝術家和優秀作品也不斷涌現;《嘎達梅林》《阿詩瑪》等少數民族民間敘事詩得到了整理;《劉三姐》《秦娘美》等少數民族民歌和民間傳說被搬上了舞臺;“不少兄弟民族開始創造了本民族的歌劇和話劇”[7]455。

二是文藝形式豐富化、體裁多樣化、題材廣泛化?!伴L篇小說和短篇小說、散文、特寫、多幕劇和獨幕劇,交響樂、大合唱和群眾歌曲……都發揮了各自的功能和創造”[7]455,既有“精心結構的鴻篇巨制”[7]455,又有“短小精悍的匕首、投槍”[7]455;既塑造了在現實斗爭中出現的當代英雄,又“以新的觀點再現了歷史上的杰出人物”[7]455-456。大量的文藝作品通過各種不同的文藝形式“敏銳地反映了我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保衛祖國、保衛世界和平的斗爭,反映了祖國建設的各個戰線上不斷涌現的新人新事”[7]446,“對我國人民的革命歷史和現實斗爭作了廣泛的描繪和藝術概括”[7]446?!都t旗譜》《青春之歌》等小說,《楊高傳》《趕車傳》等長篇敘事詩,《萬水千山》《紅色風暴》等戲劇,《上甘嶺》《林則徐》等電影都是描繪中國人民反抗侵略和壓迫,進行革命斗爭的歷史佳作;《百煉成鋼》《在和平的日子里》等小說,《降龍伏虎》《全家?!返葢騽?,《老兵新傳》《黃河飛渡》等電影無一不展現了社會主義建設中呈現出的“沸騰的生活圖景”[7]447。

三是群眾文藝創作與文藝界辯論評論空前活躍。在“百花齊放”的指導下,群眾同職業文藝工作者一并成為了文藝創作的主體,各種群眾性的文藝作品得以不斷產出,“群眾的精神創造力得到了空前的解放”“在工地上,在農村里,詩畫滿墻,歌聲遍野”;“革命回憶錄和工廠史、公社史的寫作運動”[7]457得到了廣泛的開展;《星火燎原》《北方的紅星》等集體創作作品不斷涌現。與此同時,文藝界的辯論和批評也活躍開展。通過開展兩條道路的斗爭,文藝界對“創作上和理論上的許多問題進行了有益的商討”[7]457,進一步鞏固了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在文藝理論和文藝批評中的地位,同時也推動了一批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和基于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的文學史、藝術史著作的產出。

(三)清理錯誤:鞏固陣地

毛澤東在論述“百花齊放”的方針時就曾提到:“對于明顯的反革命分子,破壞社會主義事業的分子,事情好辦,剝奪他們的言論自由就行了”[4]232。為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文藝陣地,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開展了針對各類反動文藝作品的清理運動。1955年5月,中共中央下發的《中共中央關于處理反動的、淫穢的、荒誕的書刊圖畫問題和關于加強對私營文化事業和企業的管理和改造的指示》指出:“反動的、淫穢的、荒誕的書刊圖畫,是傳播封建階級和資產階級的反動的、腐朽的思想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目前資產階級對工人階級實行思想進攻的重要工具之一”[8]226。新中國成立后,各地的文化行政機關和公安機關開展了對各類反動圖書的取締和收繳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重視度不夠、方針不明確、改造措施缺乏等方面的影響,打擊工作并沒有完全達到預期的目的?!吨甘尽废逻_后,各地各部門采取新的工作方法,一方面加強對群眾的思想教育,通過“發展和改進通俗圖書特別是適合思想水平較低的讀者閱讀的故事性、趣味性較強的圖書的出版和發行”[8]227,從正面與反動圖書爭奪市場;另一方面積極開展對租書攤和其他有關行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使這類業主逐步擺脫對于反動圖書在經濟上的依賴,從反面擠壓反動圖書的生存空間。在正反兩方面的合力之下,對于反動的、淫穢的、荒誕的書刊圖畫的取締工作成效逐漸顯著,馬克思主義的文藝陣地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

四、結語

文藝工作中堅持意識形態導向,早已不是一個“要”或“不要”的問題,今天繼續談論這一問題,關鍵在于“如何做好”上。新形勢下,面對新的斗爭和挑戰,從毛澤東關于文藝工作必須堅持意識形態導向的思想中和新中國以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指導文藝工作的實踐中汲取營養,對當下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宏偉目標的實現有著重要的參考啟示意義。

參考文獻:

[1]魯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237-238.

[2]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澤東傳[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491.

[4]毛澤東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5]中共中央研究室.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二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

[6]中共中央研究室.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十九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

[7]中共中央研究室.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十三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

[8]中共中央研究室.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六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

責任編輯:王習賢

收稿日期:2023-11-04

作者簡介:侯云康,男,湖南長沙人,湘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

猜你喜歡
意識形態邏輯經驗
刑事印證證明準確達成的邏輯反思
邏輯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廣的經驗”評選
創新的邏輯
經驗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廣的經驗”評選
女人買買買的神邏輯
文化軟實力發展與我國意識形態安全
二胎題材電視劇的多維解讀
新聞話語分析與意識形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