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鄉村建設賦能鄉村振興的成效、模式和路徑研究

2024-03-10 10:55龍若蘭
湖南行政學院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農業農村現代化數字鄉村賦能

摘要: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數字鄉村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數字鄉村建設已經成為推動鄉村發展的重要動力,是促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必由之路。[1]通過賦能鄉村振興深入推進了農業升級、農村發展和農民增收。數字鄉村建設賦能鄉村振興有全域數字治理試驗區帶動賦能、農村電商賦能、“數據鏈+特色產業鏈”融合賦能和智慧農業大數據平臺賦能四大典型模式。文章對四大模式的內涵、做法和成效進行了客觀全面分析,進而從投入、人才、平臺和機制體制方面提出了數字鄉村建設賦能鄉村振興的優化路徑。

關鍵詞:數字鄉村;鄉村振興;賦能;農業農村現代化

中圖分類號:F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605(2024)01-0072-07

一、引言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加快建設數字中國”。實現鄉村振興,必須著眼于新時代國情農情社情和民意,以數字化鄉村建設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當前,面對后疫情時代經濟活力亟須恢復等多重挑戰,新時期數字經濟建設成為世界經濟重塑的關鍵變量。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實施數字鄉村戰略”;2019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數字鄉村發展戰略剛要》,明確支持鄉村數字經濟的發展;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對數字鄉村建設做出了具體戰略部署。這均是依據我國現階段數字經濟發展需求和新時期經濟轉型而做出的長期謀劃且具有前瞻性的戰略安排。當前,全國各地數字經濟方興未艾,農村地區數字信息建設正在加速推進,農民數字素養賦能、農村電商賦能、“數據鏈+特色產業鏈”融合賦能、智慧農業大數據賦能等新一代數字建設對鄉村振興的影響開始逐漸顯現。因此,強化數字鄉村建設,提升其賦能鄉村振興的實效性和持續性,這既是建設農業強國的應有之義,也是防范和應對各種外部不確定性的有效舉措。從頂層設計角度來看,統籌規劃數字鄉村建設,把數字鄉村建設作為鄉村振興的切入點和著力點,對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

有關數字鄉村建設推進鄉村振興的系統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新時代背景下數字鄉村建設與鄉村振興的融合發展研究。另一方面是鄉村振興背景下數字鄉村建設的理論機理研究。近年來,學術界關于數字經濟的理論研究不斷推進,成果不斷豐富,總結數字鄉村建設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作用路徑,其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農業生產智能化;二是農村流通高效化;三是社會治理現代化;四是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可及性。本研究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為研究背景,闡述數字鄉村建設對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現實價值,探討數字鄉村建設賦能鄉村振興的成效,提出新形勢下深入推進鄉村振興的新思路,進一步豐富拓展數字鄉村建設的典型模式和實現路徑。

立足當前國情和農業農村發展現狀,通過數字鄉村建設促進農業發展和農村現代化,對實施鄉村振興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其一,實施數字鄉村建設是促進脫貧攻堅同鄉村振興有機銜接的必經之路。農村地區通過數字技術精準推動基礎建設、增強農村地區群眾內生發展動力、培育農村電商、網絡直播等新形態產業發展,接續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其二,實施數字鄉村建設是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途徑。數字鄉村建設不僅為新發展格局提供了數字化基礎,而且有助于形成強大的市場,進一步提升鄉村治理水平;其三,實施數字鄉村建設是建設數字中國的必然選擇。數字經濟已經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建設數字鄉村是推進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也是建設數字中國的必經之路。[2]農村地區是建設數字中國的痛點和難點,實施數字鄉村建設將有效提升農村地區數字化進程、縮小城鄉“數字鴻溝”,開啟城鄉數字信息融合互動的新局面。[3]因此,數字鄉村建設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基礎與前提,也是消解數字中國建設“最后一公里”問題的關鍵。

二、數字鄉村建設賦能鄉村振興的現實成效

自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實施數字鄉村戰略”以來,我國農產品生產、農業農村發展和農村生態環境都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強勁勢頭和良好局面,鄉村振興的基礎進一步夯實筑牢,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宏偉藍圖正逐漸成為現實。

(一)農業全面轉型升級

人工智能、物聯網、5G等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推動了經濟社會各方面的數字化轉型。通過數字技術賦能農業經濟發展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關鍵。2021年,農業農村部支持建設了一批數字農業創新中心和大數據中心。數字信息技術與畜牧業、養殖業、漁業深度融合,廣泛投入農村地區農業生產銷售,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促進農業產業結構升級和提高農業生產效率。2021年,全國擁有8300臺全系統北斗導航設備,導航作業超6000萬畝;山東、江蘇、廣東等地建設了一批無人牧場、無人農場;累計改裝升級6288臺水旱田無人駕駛及輔助駕駛機具;部分基地在全過程作業中實現無人化管理。積極推動數字經濟和農業農村傳統產業無縫銜接,合理優化農業要素配置,降低運營成本,實現產業鏈、價值鏈和信息鏈的有機融合。

(二)農村發展來勢喜人

近年來,在國家的政策扶持、市場需求、數字技術的共同作用下,數字鄉村基礎建設不斷強化,“互聯網+政務服務”“互聯網+黨建”“互聯網+社區”等鄉村基礎設施全面升級。信息通信業在農村基礎電信建設中取得了顯著成就,中國農村地區網民規模和互聯網普及率不斷提高。詳見圖1。2021年,全國未通寬帶行政村動態清零,且通訊服務平均下載速率超過100Mb/s,基本與城市同網同速;全國有29個省級行政單位已建立省級遠程醫療平臺,覆蓋率超90%;全國“就業在線”服務平臺累計發布881萬余條崗位信息和5591條招聘會信息,累計服務1489萬余名求職者;在人民銀行開戶的法人農村金融機構中,93.66%的農村金融機構已開通線上辦理渠道。農村地區數字基礎設施的完備顯著改變了農民的生產生活方式,初步實現了農村地區的數字化建設。2020年7月,中央網信辦、農業農村部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開展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工作的通知》,部署開展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工作。[4]試點地區在采集關鍵核心數據匯聚、數據分析應用共建共享、解決農業農村關鍵難題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可復制可推廣的數字鄉村建設經驗。例如,浙江省德清縣作為數字鄉村建設的首批試點區域,以數字化改革為抓手,充分利用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數字信息技術助力鄉村振興。

(三)農民幸福感獲得感顯著提升

數字鄉村建設要求數字技術與鄉村生產、生活、生態等領域的全方位共同發展,這依賴于農民對鄉村各領域事務的廣泛數字化參與,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農民自身數字社交、娛樂、學習以及商業的發展[2]?;ヂ摼W、大數據等數字技術為農民構建了全新的社交渠道,農民利用多樣化的互聯網工具共享網絡中的信息和資源,自覺履行民主監督職責、表達自身需求,使農村的政務工作機制更加透明有效。數字娛樂活動在共享數字資源的過程中豐富農民的精神需求,其發展增加了農村數字文化娛樂的多樣性,農民的文化自信得到很大程度增強。數字技術學習為農村地區提供了數字化專業人才的培育,通過組織農民學習使用現代智能技術,將數字技術與農業生產、鄉村治理進行結合,減輕了數字鄉村建設過程中面臨的專業人才缺失困難。農村電商催生了農村產業發展新模式、新業態,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與傳統農業相互交融促進了互聯網農場、直播帶貨等農村電商發展,成效顯著,農民獲得了更多發展增益和就地就業的機會。

近年,得益于數字經濟的迅速發展和國家的政策引領,我國農村電子商務在農產品上新、帶動農民就業增收、便民服務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2017年,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突破萬億元,達到12448.8億元,同比增長39.1%[12]。2021年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20500億元,其中農產品網絡零售額4221億元,農產品物流額達到5萬億元[13]。詳見圖2。

三、數字鄉村建設賦能鄉村振興的典型模式

(一)全域數字治理試驗區帶動賦能型——浙江省德清縣

全域數字治理試驗區帶動賦能型就是在推進建設全域數字治理試驗區的基礎上,堅持整體智治理念,圍繞本地域的農村全域和農業全產業鏈,以數字技術為核心全面推進全域農業農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建設,實現鄉村經營、鄉村治理、鄉村監管、鄉村服務、基礎設施五大領域全方位的數字化呈現,進而推動農村生產、生態、生活全面轉型,從而最終實現鄉村振興戰略。[5]

浙江省湖州市的德清縣,位于浙江省北部,毗鄰上海、杭州,處于長三角腹地,地理位置十分優越。一直以來,改革都是德清縣的一張“金名片”,在數字化改革中,德清縣更是走在前列,在全省首次提出并著力建設“全域數字治理試驗區”。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德清縣以建設全域數字治理試驗區為總抓手,以“城市大腦”為依托平臺,以廓清鄉村要素秩序為指針,以摸清鄉村資源家底為指向,以厘清數字應用領域為指南,強化了信息支撐,構建了以遙感衛星、低空無人機、遍布縣域的道路視頻、農業設備監測點、覆蓋城鄉的物聯感知網絡等所組成的觸達鄉村角角落落的“神經末梢”。這些“神經末梢”與農業農村、交通、民政等58個部門的13億條數據結合能夠精準映射鄉村“人地物事”,實時監測鄉村“生命體征”。這種聚焦于數據歸集共享的數字鄉村數據庫描繪了著眼于輔助管理決策的鄉村治理路徑圖,從而探索出了一條數字鄉村建設賦能鄉村振興的新模式、新經驗、新路子。[6]

(二)農村電商賦能型——山東省曹縣

所謂的農村電商賦能型主要是借助“大、智、數、云”技術、高效網絡銷售平臺和便捷的農村物流體系,構建起覆蓋面廣、通達度高、實效性強的農村電子商務銷售系統,從根本上解決農產品從田間到灶頭、從生產到消費脫節的問題,形成線上線下一體化、產銷鏈條無縫對接的現代農業產業新業態。

山東省菏澤市曹縣大集鎮抓住電子商務發展先機,積極創新機制體制,明確了“規劃引領、龍頭帶動、園區支撐、環境優化”的思路,鼓勵電商企業向園區聚集,打造載體平臺、完善物流體系、優化基礎配套設施、強化電商專門人才的“招、引、培、帶”,努力為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服務環境。同時,該鎮十分重視品牌塑造,推出了一批高質量、高附加值的品牌產品,并通過加強產品質量監管,推動農村電子商務生態健康發展,吸引大批外出務工青年和大學生返鄉創業就業,促進了農村電商產業升級。

目前,大集鎮是山東省唯一一個淘寶村全覆蓋的鄉鎮,全國最大的兒童表演服加工銷售基地,現有表演服飾有限公司3000余家,擁有網店18000余家,其中天貓店1000余家。該鎮建成了與兒童表演服裝相關主體產業和完備的配套產業,已經形成了緊密連接的全產業鏈條,其產業發展模式被國內贊譽為“大集模式”。該鎮先后被菏澤市委市政府授予“菏澤電子商務工作先進鄉鎮”、山東省首批電商小鎮、山東省“信息化扶貧示范鎮”。2020年,大集鎮丁樓村被評為“中國最美淘寶村”。

(三)雙鏈(數據鏈+特色產業鏈)融合賦能型——重慶榮昌區

雙鏈(數據鏈+特色產業鏈)融合賦能型就是在當地特色產業鏈條的基礎上融入大數據鏈,構建以地方特色產業鏈為基礎的大數據中心,進而通過數據中心對該產業的生產、銷售、運輸、倉儲、售后等所有環節進行實時精準監管,實現產品線上交易+線下交收,優化產業結構。

國家級重慶(榮昌)生豬大數據中心利用區塊鏈技術通過自己所打造的“榮易管”創新數據平臺來對生豬的免疫、檢疫、販運、屠宰、保險等環節進行精準監管,以提高市場調控和疫病防控能力。該數據中心能實時監控分析生豬活動行徑和健康狀態,提高養殖效率、減少死亡風險,并通過全鏈條數據共享來緩解產銷對接信息不對稱問題,從而提升生豬的生產水平。此外,該數據中心還打造了國家級生豬交易市場平臺“榮易賣”,該平臺主要以生豬活體、白條、肉制品交易為三大核心業務,創新了多種交易模式,實現了活豬線上交易+線下交收,并提供生豬價格“晴雨表”,優化了生豬產業宏觀調控的實效性。

(四)智慧農業大數據平臺賦能型——江蘇豐縣

智慧農業大數據平臺賦能型就是通過當地政府與農業大數據企業合作所搭建的數據平臺,及時準確地掌握從本縣域內到全國的農產品生產數據和農業發展新動態,輔助本縣域內的農業經營主體進行決策,實現農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和區域結構優化。

江蘇省豐縣在豐縣公共數據中心的基礎上構建出了豐縣智慧農業大數據平臺。該數據平臺旨在通過數字化技術、平臺實現農業信息的順捷收集和無障礙傳遞,為本地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掌握國內外農業生產經營形勢和行情變化動態提供渠道,助力其科學、精準做好產業規劃、生產計劃和經營戰略。為了確保數字鄉村建設高質量發展,江蘇豐縣以生產經營精準化、管理服務智能化、鄉村治理數字化為發展方向,以大數據賦能鄉村振興戰略,著力構造建設農業大數據歸集共享平臺、農業“三資四化”管理平臺、數字農牧場管理平臺、農產品安全溯源監測平臺、農村電商培育平臺、數字農業農村服務平臺等數字鄉村“八平臺”,快速推進了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進程。[7]

四、數字鄉村建設賦能鄉村振興的優化路徑

(一)加大投入力度,建強補齊數字基礎設施和配套條件

一方面,政府應加大財政支農資金的預算劃撥額度,完善農村地區5G、物聯網和千兆光網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村地區網絡的廣度、深度和覆蓋度,充分利用保險和擔保的杠桿作用,構建多元化資金體系,提高對政府財政支農資金的利用效率。[8]另一方面,要積極引導民間資金、社會資本加入到數字鄉村建設中來,增強金融的普惠性,積極敦促國有電信企業打破行業壟斷,主動向民間資本讓利,以此吸引更多的民間資本將資金投入到數字鄉村建設中來。積極推動農村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激發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的內生動力,形成有力的資金保障,從根本解決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問題。

(二)積極培育數字鄉村建設專門人才,強化高素質人力資源有效供給

技術創新是提高數字鄉村建設效率的關鍵因素,專業人才是確保技術創新順利實現的基礎前提。因此重視數字化專業人才的引進、培養對于提高數字鄉村建設的效果至關重要。地方政府應通過搭建專業平臺,完善獎勵機制,加大政策支持等措施,吸引專業型人才和復合型人才加入到數字鄉村的建設當中去,構建多元化主體有效參與的數字鄉村建設體系。同時加大對鄉村居民的數字素養培育,在鄉村居民中普及數字知識,打牢數字技術應用的群眾基礎,強化基層政府干部和鄉村當地人才的數字化運用技能,有針對性、分類別、分層次的對不同主體進行相應培訓。

(三)強化平臺建設和集成,完善數字鄉村治理體系

平臺建設是鄉村小農業與城市大市場緊密銜接的關鍵因素,應加快推進數字鄉村平臺建設,積極發展鄉村數字經濟新業態,挖掘新的增長點,改善農民生產條件,拓展農民增收空間。要積極推進數字技術村級綜合服務提升工程,提高村級綜合服務的智能化水平,更好地為村民提供精準化、精細化的政務服務。加大機制創新,完善鄉村數據監管機制、鄉村數據聯通機制、數字鄉村建設考核機制進而完善數字鄉村治理體系。

(四)加強頂層設計,激活數字鄉村建設的內生動能

政府部門應優化數字鄉村頂層設計,加強各個主體間的密切合作,發揮各主體間的協同效應。政府部門應該出臺各項政策法規,明確數據資源管理規范和細則,最大限度地保護數據的安全,為各參與主體的數據安全提供制度保障。同時,政府應多措并舉地激勵并強化各主體間的利益聯結機制,在保證數據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實現數據共享。多措并舉地積極引導民營企業參與數字鄉村建設,建立糾紛調解機制,及時并最大程度地化解各參與主體間的矛盾糾紛,暢通主體合作路徑,并通過總結優秀合作案例積極推進主體間合作。

參考文獻:

[1] 丁璐.加快農村電商體系建設 積極助力鄉村振興戰略[J].中國合作經濟,2021(2):60-62.

[2] 胡亮,曹艷,劉永波,等.淺析數字鄉村的建設和發展模式[J].四川農業科技,2021(9):68-71.

[3] 文天平,歐陽日輝.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數字鄉村發展重要論述的形成邏輯、科學內涵與實踐要求[J].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學報,2023(4):5-21.

[4] 劉志杰. 鄉村建設行動啟動元年 十大關鍵點透視“三農”工作[N]. 四川日報,2021-01-25(10).

[5] 全域數字化打造“整體智治”縣域樣本[EB/OL].中國改革報,(2020-12-03)[2023-05-12].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0263181.

[6] 陸志松,徐震,陳哲. 鄉村振興插上數字化“翅膀”[N]. 湖州日報,2022-09-12(A1).

[7] 數字賦能,打造鄉村振興“豐縣模式”:徐州市豐縣“數字鄉村”建設調研報告[EB/OL].新華日報,(2020-07-07)[2023-05-12].http://www.jsdjt.com.cn/zkzk/zsb/202007/t20200707_6718077.shtml.

[8] 李杰義,胡靜瀾,馬子涵.數字鄉村建設賦能鄉村振興:理論機制、實踐路徑與政策啟示[J].西南金融,2022(11):84-95.

責任編輯:李? 鋒

收稿日期:2023-09-04

作者簡介:龍若蘭,女,湖南長沙人,中共湖南省委黨校(湖南行政學院)圖書和文化館副館長、副研究館員,主要研究方向:圖書管理、文化建設。

猜你喜歡
農業農村現代化數字鄉村賦能
江蘇數字鄉村建設的現狀?困境及路徑探析
數字鄉村戰略推進的邏輯
數字普惠金融與數字鄉村協同發展探究
以“數字鄉村”戰略統籌推進新時代農業農村信息化的思考與建議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 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如何走好新時代鄉村振興之路
以鄉村振興戰略引領新時代農業農村優先發展
鄉村振興戰略的宏觀思維
“大藍鯨”系統:打造增強型的新廣播
爭鳴|少兒音樂教育需重新為音樂“賦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