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復雜性及其創新發展

2024-03-16 11:57覃鑫淵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 2024年1期
關鍵詞:復雜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

摘要:復雜性是貫穿事物運行始終的客觀存在,其具備的非線性、動態性、關系性等特征是推動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內生動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復雜性源自研究生群體的復雜性,研究生的知識建構、道德認知與社會角色較本科生更為復雜,非線性的知識建構、動態性的道德發展以及多層次的社會互動使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愈發復雜。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復雜性認識不足,容易導致知識探求的未知性加劇研究生的不確定性、價值導向的功利性加劇研究生的內卷化、社會角色的復雜性加劇研究生的分散性等現實問題。加強和改進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關鍵在于承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復雜性,在不確定性中找尋確定性,在內卷中激活內生動力,在分散性中強化集體關懷,以此來回應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現實問題,推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長效發展。

關鍵詞: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復雜性

作者簡介:覃鑫淵,國防大學政治學院講師,上海 201602。

基金項目:2022年浙江大學研究生教育研究重大課題:“走在前列”愿景下研究生思政教育創新發展研究(編號:20220101)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研究生教育快速發展并持續深化,據統計,2022年全國在學研究生365.36萬人,比上年增加32.12萬人[1]。有學者對“雙一流”建設高校的學生人數進行了統計,結果表明,“在2018—2019年間,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等重點高校研究生人數均已超過本科生”[2]。研究生群體的體量日益龐大,如何做好這一群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顯得愈發重要。然而,近年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各類問題日漸突出,在實際工作領域,諸如學術不端、師德問題、導學沖突等現象層出不窮,相關的力量配備、資源保障與工作機制尚待完善;在學術研究領域,關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理討論尚不充分,一些研究成果與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雷同現象。究其原因,關鍵在于我們尚未充分認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復雜性。復雜性理論誕生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馮·貝塔朗菲為代表的系統論、以普利高津為代表的耗散結構理論、以約翰·霍蘭為代表的復雜適應理論等將復雜性理論研究不斷推向深入。在我國,錢學森在研究系統科學的過程中率先涉足復雜性研究,提出開放復雜巨系統理論。復雜性理論的興起使我們認識到現實世界有序與無序交織、確定與不確定交互的復雜本質,啟示我們突破簡單性思維,“在承認社會復雜性的同時,更加注重探尋復雜性的多個方面、多個層面、多個領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更加注重整體性的研究、系統式的發現和動態化的建構”[3]。一般認為,復雜性是貫穿事物運行始終的客觀存在,其具備的非線性、動態性、關系性等特征是推動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內生動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問題的產生、發展和解決,均不是非此即彼的簡單性過程,而是涉及研究生、導師、高校、社會等多層面的綜合性問題。因此,加強和改進新時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借助復雜性理論厘清研究生的群體特性以及由此帶來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復雜性,找準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痛點”,推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高質量發展。

一、研究生群體的復雜特性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復雜性源自研究生群體的復雜性,相較于本科生而言,研究生的知識建構、道德認知與社會角色更為復雜,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伴隨著研究生的知識建構過程、人格發展過程與社會角色形成過程,彰顯出不同于其他思想政治教育的復雜特性。

1.研究生知識建構的復雜性

自從蘇格拉底提出“知識即美德”的論斷開始,知識之于道德的重要性便被廣泛熟知。作為一種理性存在,知識支配和驅動個體的實踐行為,自覺的、正確的行為建立在恰當的理性原則基礎之上??聽柌裰赋觯骸暗赖陆逃仨氁躁P于發展階段的知識為基礎”[4],德性的涵養需要以知識為基礎,用知識引導個體向善。若知識的指引缺位,德性的培養將會失去支撐,影響個體理性判斷?;诖?,探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復雜性,首先需要回到關于知識的本質規定上。

“知識是由內容、能力和狀態三個要素構成的,知識的這三個方面不僅互融,還互補,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結構?!盵5] 研究生的知識建構亦是如此,具體來看:其一,以高深為特性的知識內容。與其他層次教育相比,研究生教育的顯著特征是知識的高深性。高深知識是“由眾多的專門領域或者說學科組成的,每個學科都具有自己的研究領域、理論體系,乃至研究方法和專門的術語系統”[6]。在不同的學科劃分下,研究生的知識更多體現為特定專業的高深性。其二,以研究為特性的知識能力。研究生所學的高深知識不僅包括已知的、系統的知識,還包括未知的、尚待探尋的知識,這一復雜內涵要求研究生具備掌握已有知識、探索未知知識、發現并創造新興知識的研究能力,也即在學習高深知識的過程中形成的默會能力。其三,以求真為特性的知識狀態。研究生的知識狀態主要指對學習和研究活動強烈且堅定的求真信念,愿意全身心投入其中進行知識探求。知識狀態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融于知識內容的掌握與能力的生成之中,促使研究生更好地理解高深知識、培養研究能力。

本科階段的知識是已知的、經過系統性的加工和轉化形成的,呈現出體系性、結構化的形態特征。研究生階段面對的更多是集原創性、不確定性、前沿性為一體的高深知識,探求高深知識的過程是未知的、不確定的,可能受到研究生思維變化、內容的時代拓展、社會的加速發展等各種隨時性、動態性因素影響產生涌現和突變,展現非線性特征?!芭c基礎教育和本科教育不同,研究生教育始終處于知識發展和轉型的最前沿,它對知識變革的敏感性要遠遠超過其他層次的教育?!盵7] 研究生教育從誕生之日起,就是一種帶有探索性、研究性的人才培養方式,這就要求研究生具備復雜而抽象的認知能力與思維方式,對高深專門知識進行研究、轉化、創造與建構,在此過程中激發自身的道德情感,提升道德水平。

2.研究生道德認知的復雜性

美國兒童發展心理學家科爾伯格提出“三水平六階段”道德發展模型,三水平包括前習俗水平(個體取向的道德觀)、習俗水平(集體和社會取向的道德觀)以及后習俗水平(社會契約和普遍原則的道德觀)。每一水平又分為兩個道德發展階段,分別為:懲罰與服從的定向階段、工具性的相對主義的定向階段、人際關系和諧協調的定向階段、“法律與秩序”的定向階段、社會契約的定向階段與普遍的倫理原則的定向階段??茽柌竦摹叭搅A段”道德發展模型本質上反映的是他律不斷減少自律不斷增加的過程,每一階段的道德認知存在質的差異,高階的道德認知包含低階的結構和功能,道德認知的發展無法躍遷。這就要求教育者尊重不同階段個體的道德認知發展規律。

在復雜性理論看來,世界并非只是單個物體的集合,而是處于不斷演化與創造的動態發展之中,研究生的道德認知并非靜態不變的,而是伴隨著偶然、分叉或動蕩,充滿著不確定性與復雜性。從年齡和學識結構來看,研究生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基本發育完善,其道德水平應隨著心智的成熟與社會閱歷的增長不斷提升,發展為真正的自律道德。相較于本科生而言,研究生的生理年齡與生活閱歷相對豐富,并且經過本科階段的教育,研究生的思想觀念更為成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也較為穩定,在接受了系統規范的學術訓練后,其知識結構更為完備,認知水平更為突出,思維方式也更具批判性,這些特征就決定了研究生時期已經不再是單純地接受他律的階段,更是主動探索道德自律的階段,研究生階段的道德教育也應呈現更多的自主性特征。然而現實往往更為復雜,處于人生發展的新階段,研究生面臨的外部環境更加廣闊,對其道德塑造的挑戰也更多。復雜性視域下,外部環境必然對研究生的思想觀念產生影響,引起研究生道德認知的碰撞。有相當一部分研究生仍處于他律的道德水平,或者正處于他律與自律的交叉點,這些研究生由于道德認知尚未完全成型,他們雖然認可主流的社會規范與普遍的道德原則,但在面對各類社會思潮、意識形態沖突時極易受到沖擊,造成道德水平的倒退。甚至極少數研究生會陷入價值扭曲的泥沼,出現類似復旦大學研究生投毒案等惡性事件。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研究生為中心、促進研究生全面發展的教育活動,其效果直接取決于研究生的思想認知、情感共鳴與心理需要。只有充分發揮研究生的主體性,才能更好地促進研究生對教育內容的接納、認同與內化。

3.研究生社會角色的復雜性

復雜性理論注重關系性,強調事物不是孤立封閉的實體性存在,要以開放互動的眼光來看待事物。研究生雖然身處高校,但他首先是社會人,具有多重社會角色,這些多樣化的角色正是研究生思想觀念得以形成和發展的現實性前提。首先,研究生屬于學生群體,扮演學生角色,在學校進行課程學習活動,這是研究生最基本的屬性。其次,研究生屬于學者群體,扮演學者角色,通過自主學習和導師指導開展科學研究、做出創造性成果,這是研究生區別于其他群體的獨特屬性。與本科生相比,研究生不僅是知識學習者,更是“準知識生產者”[8],他們介于“學生”和“知識生產者”的角色之間,既接受學歷教育,又從事知識生產活動。一方面,作為正在接受學歷教育的學生,研究生的學生身份是客觀的、制度性的存在。研究生階段不僅是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亦是大學知識生產體系的關鍵節點,研究生通過承擔科研任務、發表論文、申請專利等一系列活動進行知識生產。另一方面,研究生的知識生產主要在導師的指導下開展,研究生更多作為大學科研活動的主要參與者而存在。因此,研究生只能被看作尚未成熟的知識生產者,參與知識生產活動是研究生培養的一個重要環節。再次,研究生屬于社會群體,扮演社會角色,包括家庭中的子女、父母、夫妻等。角色的多樣性是研究生因個體差異而具有的社會屬性,由此形成了研究生的復雜關系網絡和互動場域。

每一位研究生都不是抽象、孤立的個體,研究生的不同社會角色產生了各方對于研究生的多重期待,尤其體現為研究生父母、導師、社會以及研究生自身對于研究生的角色期待存在差異。例如,父母可能更多期望子女通過研究生期間的學習提升學歷、增強就業競爭力,從而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導師可能更多期望研究生專注于科研而非實習;國家對于研究生的培養定位是德才兼備的高層次創新人才,服務于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迫切需要;研究生本人對于自己的期待則因為個體的性格、興趣等因素更加多元。不同群體對于研究生的認知和定位均會影響到研究生,導致其在面對多重期待時產生矛盾和混亂的心理狀態,造成不同研究生在實踐分配、擇業就業等方面選擇的復雜化,也帶來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定位的復雜性。

二、基于研究生群體特性的現實問題審視

近年來,我國研究生培養規模日益擴大,研究生群體類型更為多元,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愈發呈現復雜特性,并因為人們對其復雜性認識不足而引發了一系列現實問題,制約著研究生教育的長效發展。

1.知識探求的未知性加劇研究生的不確定性

思想政治教育面對的是不斷成長變化的學生群體,需要根據不同階段學生的思想特征來設計教育方案。思想政治教育對象的異質性、教育時間的不可逆性以及教育系統的自組織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不確定性。尤其在人工智能時代,經濟、政治與文化等外部因素的不確定性更為顯現,“社會發展與變革的時間間隔越來越短,社會的迅速變化增加教育發展的不確定樣態”[9]。正如埃德加·莫蘭所說:“今天,甚至最先進的科學(像微觀物理學和宇宙物理學)都在迎接不確定性的挑戰。我們的生活本身也是很不確定的,人類的未來也完全是如此。因此,教育應該包含著迎接不確定性的挑戰?!盵10] 不確定性昭示復雜性,推動事物發展呈現非線性特征?!罢麄€世界,從宇觀、宏觀到微觀本質上都是非線性的”[11]。對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非線性意味著教育過程受到諸多方面因素影響,任一要素的變化都可能引起其他要素的改變,尤其是知識探求的未知性加劇了研究生發展的不確定性,導致其將更多精力投入科研之中,無法很好地兼顧自身道德的涵養,這對培養德才兼備的新時代研究生提出了挑戰。

在充滿不確定的時代,研究生群體本身的復雜特性,使得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呈現出更為明顯的不確定性樣態。在本科階段,學生對于自己要達成的目標較為明確,即通過修讀課程學分、獲得相應績點、完成畢業論文等要求從而順利畢業。而在研究生階段,經過本科的系統學習,大部分研究生對于如何應對課程考核更加得心應手,會將更多精力投入科學研究之中,與研究生畢業密切相關的也是科學研究??茖W研究需要知識創新,注重對未知領域的探求,但能否獲得期待的結果則很難知曉。因此,研究生的論文選題能否想得出來、實驗結果能否達到預期都充滿了不確定性,這就使得研究生階段充滿了很大的未知性。以學術研究為例,本科階段主要學習前人已經發現并經過反復驗證的確定性知識,打牢學術根基;碩士階段開始接觸一定的不確定性知識,需要將更多重心放在學習運用知識的方法和技術方面,掌握專業的研究方法;博士階段,研究生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知識,不僅需要具備較強的研究能力,能夠探索未知領域,更需要有濃厚的學術熱情,支撐其進行長期且艱苦的研究過程。此外,相較于本科生,研究生還面臨著對于未來的不確定性。研究生大多在畢業后就要就業,但很多研究生在學位論文壓力下不確定自己能否按時畢業,影響其后續的就業規劃??梢哉f,對于未來的不確定、對于科研的不確定以及對于畢業的不確定性不斷累積,在不同程度上加劇了研究生的心理焦慮,也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即如何幫助研究生在不確定性中找尋確定性。

2.價值導向的功利性加劇研究生的內卷化

復雜性理論旨在以多元視角、發展眼光、辯證思維來綜合看待事物發展。研究生的思想道德變化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非線性過程,受到諸多方面因素的交織影響,呈現出復雜的動態演變?,F代社會是“加速社會”,人們的生活被技術按下了快進鍵,為了完成工作目標或達到績點要求,每個人被迫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人們已經體驗到加速的力量不再是一種解放的力量,而是成為一種奴役人們的壓力”[12]。在快節奏、高壓力的社會中,價值導向更多體現的是人的工具理性。研究生身處高校場域,高校的教育制度,尤其是教育評價體系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研究生的思想行為。目前大多數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畢業的基本條件之一便是在本專業領域期刊發表學術論文,很多高校將論文發表數量、科研項目參與數量作為研究生能否畢業、能否獲得獎學金的主要標準,人才評價偏重工具性。在研究生評優評獎中,雖然也需要考核政治標準,但要求偏“虛”,而發表論文、學業成績、學生干部任職、社會實踐經歷等具體加分項卻很“實”。如此一來,不僅會激發研究生對標管理,導致“內卷”問題,加重研究生的心理壓力,更會使“研究生們專注于學歷而淡漠于學問,許多研究生的刻苦努力僅只是為了不斷積累其今后在社會上的競爭砝碼”[13],加劇研究生教育制度過度注重量化評價而淡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偏頗,導致研究生培養深陷績效主義困境。

不只研究生,很多導師本身也是青年教師,身上承擔著巨大的科研壓力,這一壓力負荷下,年輕導師擔心無法按期完成考核要求,忙碌于各類科研任務之中難以抽身,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分身乏術;研究生擔心無法按期畢業,不得不以發表論文、完成項目為首要目標,很難充分享受知識創新的過程,在對外在性、工具性價值過度關注的同時,相對忽視自身道德、心靈與精神的完善,極易產生“佛系”“躺平”等頹廢心態,自我價值感逐漸降低。倘若研究生在教育過程中無法得到道德境界的提升,其學術科研極有可能受到利益驅使,造成行為失范與信仰危機,不利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長效發展。

3.社會角色的復雜性加劇研究生的分散性

人總是內嵌于一個關系網絡之中,“復雜性思維就是采納一種關系觀、系統觀。這也就是說,不是從個體自身而是從關系的角度看待任何事件或實體?!盵14] 個體只有在與他人、與環境的關系中才能得以存在和認識。研究生與本科生雖然同在高校場域,但因研究生的社會角色多樣,又身處不同的關系網絡之中,呈現更為分散的組織樣態。一般而言,本科生大多剛剛成年,生理、心理各方面尚不成熟,需要以更多制度化的形式進行管理,幫助其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與行為規范。因此,本科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主要在院系、班級等正式組織中進行,絕大部分本科生能夠做到有組織、集體化地學習。相比之下,研究生既是學生又是學者的這一角色身份,使其所處的組織結構更顯復雜。一方面,研究生身處研究生院、黨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會等各類正式組織的統一管理之下,需要遵守這些組織制定的制度準則,這是其作為學生身份的基本遵循。另一方面,研究生不僅是學生,更是未來的學者,在學習的同時更為重要的是開展科學研究,而這一活動的前提是導師指導。我國的研究生教育普遍推行導師負責制,研究生的培養主要在以導師為核心的師門或課題組中進行。研究生階段集中的課堂學習、集體活動的時間相對較少,有的研究生跟隨導師去企業開展研究或實踐,有的研究生可能形成小團隊開展科研,有的研究生則是一個人單打獨斗,研究生很難實現組織的集體化,這就使得研究生對于年級、班級等組織的歸屬意識比較薄弱,其日常交往主要圍繞師門展開,在導師的主導下,師門開展一系列學術活動與非學術活動,包括組會、例會、seminar等學術交流,以及不定期的集體出游、聚餐,或者師兄弟間在學術、心理、情感等方面的溝通。

同時,研究生雖然身處高校,但他們還是社會人,正如馬克思所說:“首先應當避免重新把‘社會當作抽象的東西同個體對立起來。個體是社會存在物?!盵15] 近年來,研究生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培養類型和學習方式更為多樣,包括學術型和專業型、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等,不同培養類型和學習方式下研究生的社會角色更為復雜,有的研究生既是學生又是在職老師,有的研究生在學習之余還要照顧孩子,經常奔波于工作、學業和家庭之間,較少參與集體性活動,研究生群體內部的分散性特征日趨明顯。

三、復雜性視域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優化

加強和改進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關鍵在于承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復雜性,在不確定性中找尋確定性,在內卷中激活內生動力,在分散性中強化集體關懷,以此來回應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現實問題,推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長效發展。

1.加強使命引領,幫助研究生在不確定性中找尋確定性

不確定性造就復雜性,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諸多因素融入的相互作用的復雜過程,是包含著自組織、內隨機、涌現性、不確定性的非線性過程,這也意味著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幫助研究生在不確定性中找尋確定性,增強研究生在環境或組織變動、危機產生、面臨挑戰的不確定情境下可持續成長的韌性素養。正如埃德加·莫蘭所說,教育的使命之一在于“培養迎戰不斷增長的不確定性的頭腦”[16]。這就需要承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和環境的復雜性,重視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各因素的非線性作用,通過使命感引領幫助研究生找到明確的發展目標。馬克思在17歲時就確立起為人類幸福而奮斗的使命目標,盡管實現共產主義的道路充滿不確定性,但馬克思始終堅定使命目標,并用一生為之奮斗。對于研究生而言,雖然當下的科研、畢業都充滿了不確定性,但為強國事業奮斗的目標是確定的。在矢志報國的使命感召下,研究生更能深刻領悟強國之路的歷史必然性和現實艱巨性,明晰自身肩負的責任,激發持久的奮斗動力。

因此,高校在研究生階段應該承擔起“育新人”的時代使命,使研究生了解到我國發展所處的國內國際環境,以及研究生群體所肩負的時代重任,幫助研究生找準人生的價值坐標,激發研究生自覺奮斗的使命感。一是要育“心中有夢”的人,堅定研究生的理想信念。探索未來的深層動力消減,已成為研究生教育面臨的重大挑戰。研究生的“佛系”“躺平”,反映出他們內在的精神動力不足。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通過堅定理想信念、養成學術志趣、培養志業精神點燃研究生的人生夢想和遠大理想,夯實其成長的動力基礎。二是要育“眼中有光”的人,涵養研究生的胸懷格局。當前,少部分研究生存在短視的功利行為,表現為自信不足、害怕失敗,或過分在乎得失,甚至因為幾次實驗的失敗就抑郁、輕生。這本質上是過分追求個人利益的功利主義。要引導研究生樹立大格局,在探索知識、實現價值的過程中正確處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集體的關系,堅持只問是非、不計利害,培養擔當踐行的理性自覺。三是要育“肩上有責”的人,增強研究生的責任意識。這個責任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責,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之責。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時代中國青年,要有家國情懷,也要有人類關懷?!盵17] 研究生不能“躲進小樓成一統”,陷入越走越窄的狹小天地,而應胸懷祖國,放眼世界。高校要大力開展實踐教育,引導廣大研究生“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眼睛發現中國精神,用耳朵傾聽人民呼聲,用內心感應時代脈搏,把對祖國血濃于水、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情感貫穿學業全過程、融匯在事業追求中?!盵18]

2.優化評價體系,在“內卷”浪潮中激活研究生的發展動力

復雜性理論認為,任一系統在發展過程中都會受到具體的內外部關系和環境變化的影響,產生新的涌現。因而,我們需要樹立動態發展的思維方式,根據研究生成長需要不斷優化思想政治教育評價體系。一方面,堅持思想政治教育評價體系的人本性。研究生教育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關注個體生命的成長,“使人回歸為一個真正的人,進而實現人自身價值的提升與本質力量的增強?!盵19] 當前無論是高校還是社會“內卷”現象嚴重,研究生在科研學習或道德培養方面更多是結果導向,不能充分享受知識創新或道德生成的過程,無意義的競爭與消耗反映出教育導向與評價機制存在問題。高校應按照中央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的要求,尊重教育鑄魂育人的本質屬性,強調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大力破“五唯”,不以發表論文作為研究生考核的唯一標準,更多鼓勵研究生勇于挑戰前沿性、跨學科的研究課題,涵養敢于嘗試的學術品格,充分發揮評價機制的正向功能。

另一方面,堅持思想政治教育評價體系的科學性。研究生的思想道德與其觀念意識、認知情感、行為方式等因素密切相關,具有一定的內隱性,難以被精確量化。因此,對于研究生的綜合素質評價是極其復雜的,必須摒棄原有的以量化為主的評價方法,更多運用深度訪談、案例分析等質性評價方法,同時結合定量測評方法,對研究生進行全面考察。需要注意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評價結果的運用不在于管理而在于發展,在于促進研究生德性發展的“增值”,即“關心學生道德發展在起點和終點之間的‘增值,并通過對‘增值的肯定來激勵和引導學生的下一步道德發展”[20]。

同時,復雜適應系統理論認為,整個系統中的元素是“活”的、主動的,通過“學習”積累經驗、適應環境的適應性主體,系統的演化是在主體適應成長的基礎上不斷發展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研究生為中心、促進研究生全面發展的教育活動,其效果直接取決于研究生的思想認知、情感共鳴與心理需要。只有充分發揮研究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實現研究生的自我育德,才能更好地促進研究生對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接納、認同與內化,從而達成全面發展的育人目標?!罢n程教學、導師的指導固然重要, 但研究生教育不應該是導師手把手地傳授知識、經驗的過程,研究生教育的過程更需要激發研究生自身的獨立性,使其學會思考、學會學習、學會研究?!盵21]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亦是如此。研究生具備較強的自主意識,能夠完成德性的自我建構、知識的自主學習、規范的自覺踐行和價值的自我引領。他們通過對教師傳授的政治意識、社會規范、道德準則、價值信仰等的檢視、理解、選擇、內化,進而對其進行重組、再體驗和再加工,最終實現自我道德認識的提升、道德信念的確立和道德情感的豐富。

3.建構育人共同體,在分散性中加強對研究生的集體關懷

復雜性蘊含開放態,“任何具有復雜性特征的事物都必然會產生一種開放包容的場域,通過吸納、融入和匯聚各種要素,一方面維持復雜性的持續和發展,一方面賦予復雜性發展的內容性動力”[22]。在研究生成長過程中,對其產生影響的不是單一主體,而是多元主體。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調動多元主體力量,建構集體關懷的育人共同體。多元主體應基于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目標共識和責任分擔結成融合育人力量,協同推進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不同場域、不同主體間相互對話、相互交往的育人共同體,使每一主體都能充分發揮自身對研究生道德水平提升的積極作用,以眾多要素的合理整合、有機互動形成育人的強大合力。新時代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僅要實現導學間的雙向互動,更要調動多元主體力量,壯大育人隊伍,拓展育人場域,通過課堂、生活、網絡、角色、團隊、實踐等多路徑多場域交互協同,厚植集體關懷的育人生態,實現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代化轉型。

一方面,我們要發揮好導學團隊的育人功能。除了導師自身育人以外,還要重視團隊育人的作用。浙江大學首創“五好”導學團隊評選,以“尊師愛生好”“教學相長好”“同學互助好”“文化傳創好”“團隊發展好”為“五好”建設要求,在重視科研成果的同時,將考量點更多著眼于導學關系建設[23]。這既要求導師角色在場,在團隊育人中為研究生學業發展和個人成長保駕護航,也強調師生雙向發力,實現導學間的良性互動。借助團隊力量,加強導學團隊成員之間經驗、思想、情感的分享交流,師生之間互幫互助、互相啟發,形成導學團隊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實現對研究生學術與人生的全面領航。另一方面,我們要優化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類外部生態,不僅要實現導學間的雙向互動,更要調動多元主體力量,把個人與他者結合為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生態包括學術發展生態,營造公開公平公正的學術環境;管理服務生態,著力解決研究生所思所想所憂所盼的問題;安全穩定生態,重視對研究生育人環節突出問題的監督管理和風險防范,讓研究生在充滿陽光、自信、友愛的校園環境中健康成長,等等,其共同使命是在潤物細無聲的集體關懷中推動研究生的德性塑造與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 2022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EB/OL].(2023-07-05) [2023-08-20]. http://www.moe.gov.cn/jyb_sjzl/ sjzl_fztjgb/202307/t20230705_1067278.html.

[2] 耿有權. 研究生教育學導論[M]. 北京: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2021: 125-127.

[3] 李東坡. 復雜社會條件下社會心態培育研究[D]. 蘭州: 蘭州大學, 2015: 95.

[4] 柯爾伯格. 道德教育的哲學[M]. 魏朝賢, 柯森, 等譯.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0: 45.

[5] 魏同玉, 徐文彬. 論知識構成及其對知識教學的啟示[J].電化教育研究, 2021, 42(3): 96-102.

[6] 陳洪捷. 論高深知識與高等教育[J]. 北京大學教育評論, 2006(4): 2-8,188.

[7] 劉貴華, 孟照海. 論研究生教育的發展邏輯[J]. 教育研究, 2015(1): 66-74.

[8] 陳樂. 準知識生產者: 知識生產與自我生產的雙重屬性[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 2020(10): 48-53.

[9] 程斯輝, 劉宇佳. 試論教育的尖端性[J]. 教育科學研究, 2022(9): 5-10.

[10] 莫蘭. 整體性思維: 人類及其世界[M]. 陳一壯, 譯.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20: 31.

[11] 武杰, 李宏芳. 非線性是自然界的本質嗎?[J]. 科學技術與辯證法, 2000(2): 1-5.

[12] 羅薩. 新異化的誕生: 社會加速批判理論大綱[M]. 鄭作彧,譯.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 110.

[13] 董云川, 唐艷婷. 試論研究生教育的生命力[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9(6): 8-14.

[14] 多爾. 后現代與復雜性教育學[M]. 張光陸, 等譯.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6: 367.

[15]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188.

[16] 莫蘭. 復雜性理論與教育問題[M]. 陳一壯, 譯.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 188.

[17] 習近平. 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 人民日報, 2019-05-01(2).

[18] 習近平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強調 堅持黨的領導傳承紅色基因扎根中國大地 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新路[N]. 人民日報, 2022-04-26(1).

[19] 魯潔. 教育的返本歸真——德育之根基所在[J]. 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01(4): 1-6,65.

[20] 葉飛. 回歸本體價值的德育評價改革[J]. 南京社會科學, 2022(1): 147-154.

[21] 李安萍, 陳若愚, 胡秀英. 研究生教育“本科化”認識的形成與思考[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8(1): 26-32.

[22] 李東坡. 思想政治教育復雜性及其創新發展[J]. 教學與研究, 2018(2): 34-42.

[23] 覃鑫淵, 任少波. 德育共同體: 建構導學關系的新視野[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 2021(9): 67-72.

(責任編輯 劉俊起)

猜你喜歡
復雜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
PFNA與DHS治療股骨近端復雜性骨折的效果對比
簡單性與復雜性的統一
應充分考慮醫院管理的復雜性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研究
直腸腔內超聲和MRI在復雜性肛瘺診斷中的對比分析
論研究生創新人才的培養
清退超時研究生是必要之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