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叉協同”團隊式農科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與探索

2024-03-16 11:57姚志友鄒雪王源超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 2024年1期
關鍵詞:研究生教育

姚志友 鄒雪 王源超

摘要:加快農科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與探索,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農業強國建設的重要戰略選擇。單兵式導學培養模式自我封閉的局限日益明顯,團隊式研究生培養模式的交叉協同優勢逐漸凸顯。立足需求共振、主體協同、資源融匯、團隊聚合及要素交叉五個維度,南京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科構建了“交叉協同”團隊式農科研究生培養模式,通過采用“交叉協同”團隊式“2646”培養模式,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全面提升了農科人才自主培養質量。

關鍵詞:交叉協同;科研創新團隊;研究生教育;農科研究生培養模式

作者簡介:姚志友,南京農業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南京 210095;鄒雪,南京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南京 210095;王源超,南京農業大學副校長,植物保護學院教授,南京 210095。

基金項目:2022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學科建設視角下高校研究生教育治理體系優化的路徑機制研究”(編號:22YJA880078)

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當下,科學技術向農業領域滲透、數據驅動農業新業態競相涌現、知識生產模式加速學科深度交叉,圍繞前沿領域的科技創新呼喚更多數量、更高質量及更高層次的人才培養。研究生培養模式直接影響著研究生教育質量的高低[1],傳統單一導師指導方式受單一導師資源、能力的制約[2],固守校園圍墻內部“教學與科研”的“小跨度”結合的人才培養理念,導致各自為戰、重復建設、資源浪費等分散、低效的人才培養現狀[3],建設農業強國戰略訴求下自我封閉的局限日益明顯。一定意義上,“封閉性”正暴露出我國研究生培養模式的癥結所在[4],傳統的單兵式導學培養模式已不適應農業現代化對農科交叉人才的需求,學科交叉和團隊協同的“大跨度”結合是銜接“大食物觀”且協調“大農業觀”下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重要方向。

一、農科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研究生培養模式是一個動態發展的概念,學界對其界定大致可歸為培養方式總和論[5]、培養目標實現論[6]、培養結構穩定論[7]、培養過程綜合論[8]及培養環節系統論[9]。從重視導師指導的德國師徒制,強調院系導師團隊指導的美國專業式,到側重與高校外部企業合作指導的協同式,研究生培養模式從單一化到多樣化的轉變,是符合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現代研究生教育的本質特征[10]。

(一)單兵式導學培養模式自我封閉的局限日益明顯

單兵式導學培養模式本質上是以導師為中心的“傳遞–接受”式[11]或“圈養–放養”式的指導模式。隨著研究生教育內部固有的穩態結構與外部急劇變化的社會需求脫節,單兵式導學培養模式自我封閉的局限性日益明顯,體現在三個方面:①“小作坊式”的師徒制知識與技術創新結構優勢不顯著,靈活性、適應性和變通性不足[12],依賴“知識獲取–消化吸收–漸進創新”傳統路徑上知識生產量的積累已不能實現知識創新質的飛躍,程式化、固定化與滯鈍化(passivation)的弊端,制約了研究生創新能力的提升而陷入“本科化”培養困境[13]。②單兵式導學培養模式囿于個別據點而忽視體系化建設。碎片化、區隔性(market segment)與圈層化導致培養資源的割裂與閑置,背離了研究生協同創新培養的開放性、多樣性及多元化[14]。③教育系統內部定勢思維對新時代農科研究生培養改革的慣性制約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如人才培養供給側與行業產業需求側在結構、水平精準銜接上的“兩張皮”、農科人才培養“懸浮”“斷層”在科研成果轉化上的“腸梗阻”,顯示出涉農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勢在必行。

在研究生教育實踐中,一些高校建立了“復合導師制”(雙/多導師制)或指導小組制,意識到導師團隊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的關鍵作用。但在研究生培養具體實踐中,導師組的分散性合作經常難以與學生群體產生實質性聯系,遑論發揮其“傳、幫、帶、導”等多重作用,這種“穿新鞋走老路”現象的根源在于高校、企業和政府等培養主體各自為政[15]。不容忽視的是,世界各國的創新性成果大多產生于不同學科相互勾連滲透、深度交叉融合而形成的新研究領域中[16],單兵式導學培養模式所構筑的藩籬使研究生無法在學科交叉地帶進行知識創造活動[17],破除人才培養“均值高”“方差小”[18]問題的核心在于尋求研究生培養模式的突破。

(二)團隊式研究生培養模式交叉協同優勢逐漸凸顯

面對社會轉型期的研究生教育在實踐上的“震蕩感”,一些高校走出“路徑依賴”的“舒適區”,對團隊式研究生培養模式進行了改革,如武漢理工大學麥立強教授團隊設計了多層多級多過程的研究生培養系統模式,燕山大學構建了多主體協同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打造了“政產學研用”培養共同體等,多是基于需求或主體等多個視角,探索團隊式研究生培養模式。同時,對團隊式研究生培養模式的“空泛化”誤讀,也會導致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大而不當、專業設置綜而不合、人才培養多而不強、社會服務弱而不準等共性難題[19]。

團隊式研究生培養模式并非是對既有資源的簡單疊加,而是基于更廣交叉學科、更多協同平臺、更高效率資源整合,構造科研創新團隊統領、內部有序分工協作的組織架構,充分發揮導師集體指導優勢互補的作用??蒲袌F隊的存在是前提,缺乏科研團隊這一關鍵師資隊伍支撐,團隊式研究生培養模式就無法運行[2]。學科交叉是關鍵,打通學科交叉融合的壁壘,突破資源共建共享的邊界,讓學科交叉成為創新的“策源地”之一[20]。主體協同是根本,以導師為代表的多主體要改變過去單兵作戰的狀況,不再把教育視為一種依靠個人來協調有效學習的孤立實踐;相反,應將教育重整為一項協作性專業活動,使團隊合作成為學生進行有意義學習的保障[21]。概言之,交叉學科、科創團隊及協同主體是形塑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核心要素。

綜上,筆者構建了“交叉協同”團隊式農科研究生培養模式框架,介紹并提煉南京農業大學在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實踐中采取的創新舉措及取得的典型經驗,以期為其他相關院校提供有益借鑒。

二、“交叉協同”團隊式農科研究生培養模式框架構建

從宏觀、中觀、微觀三維系統視角,聚焦多樣需求、協同多方主體、融匯各方資源、聚合團隊力量及交叉多元要素,構造“交叉協同”團隊式農科研究生培養模式框架(見圖1)。需求層的發展需要在協同層深度滲透,協同層的陣地機構在融合層整合互融,融合層的資源稟賦通過團隊吸收,在交叉層重組同構,共同賦能拔尖農科人才培養。

(一)需求共振,聚焦人才培養時代需求鏈式聯動

需求共振發生在需求層,特征是一個“準”字。處于教育鏈最頂端的研究生教育,是高層次人才培養的“蓄水池”,精準捕捉國家戰略發展的人才需求是開展工作的前提。就農科研究生教育而言,需求的邊界進一步收縮,上至輻射帶動農業產業企業創新發展,下至推動農科人才學業就業創業有效落實,可概括為“一與多”的關系,即將多方主體的多樣需求注入高層次農科人才培養的統一共識中?!皩I–學業–產業–企業–就(創)業”的鏈式聯動是高校服務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重要“臍帶”,只著眼于單一主體需求的研究生教育必然導致“一潭死水”。精準聚焦研究生教育內外需要,實現人才培養與社會發展、學科建設需求的同頻共振。

(二)主體協同,強化校地院企合作,共話人才培養

主體協同發生在協同層,特征是一個“協”字。研究生教育系統關聯的多主體、多環節及多領域共同決定了人才培養的協同性。政府是農科研究生教育的統籌者,通過政策引導、法律保障和平臺搭建,為人才培養營造良好環境。高校是農科研究生教育的主導者,通過瞄準前沿學科、調整專業設置,領導學院與學科有序貫徹人才培養政策??蒲性核菓醚芯康闹鲗д?,依托資源項目在知識應用轉化過程中進行人才培養。企業是科研成果商業化和產業化的主導者,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擺渡人”?!敖徊鎱f同”團隊式農科研究生培養需要加強校地、校企、校院及校校之間的跨界合作,圍繞農業強國建設重大戰略需求和農業關鍵領域核心技術需求,集中各方資源優勢聯合培養拔尖創新農科人才。

(三)資源融匯,貫通政教、科教、產教、思教,深度育人

資源融匯發生在融合層,特征是一個“融”字,主要表現在政教、產教、科教及思教互融。政教互通強調政府對高校在人才培養上的資源配置與保障,產教互融強調企業產業與高校在人才培養上的資源對接與轉化,科教互促強調科研院所與高校在人才培養上的資源共享與互補,思教互育強調黨政機關對高校在人才培養上的價值引導與引航。通過四方深度融合,在拓寬資源融匯度的基礎上,共同致力于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

(四)團隊聚合,以高水平科研支撐農科人才培養

團隊聚合發生在交叉層,特征是一個“大”字。未來將會出現“大教育”的辦學模式與辦學格局[22],即匯聚大團隊、搭建大平臺、承擔大項目、產出大成果。高層次領軍人物和創新團隊是搶占科技制高點的關鍵要素,高水平的科研創新團隊是引領農科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舉措。團隊聚合通過篩選并優先支持一批領軍人才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通過“揭榜掛帥”“立軍令狀”“賽馬選馬”等機制打造前瞻性判斷力、跨學科理解力、大兵團作戰領導力強的科研創新團隊[23],實現科研創新與農科研究生培養的深度融合。

(五)要素交叉,重構農科人才培養知識實踐公域

要素交叉發生在交叉層,特征是一個“交”字。通過培養要素的交叉與跨界要素融入,為農科研究生培養注入知識與實踐動力。課程交叉要求課程體系建設結合農業新業態發展需求,及時更新專業課程結構,體現農科研究生課程設置的前瞻性、特色性與系統性。論文交叉要求研究生論文選題與學科、課程、課題及國家重大需求掛鉤,真正做到論文選題從農業中來,研究成果回到農業中去。導師交叉要求發揮不同學術背景教授的指導作用,在擴大知識范圍的基礎上建立研究生自身的知識體系。平臺和項目交叉要求教育主體根據農科研究生培養特點對實踐平臺和項目進行集成化改造,為人才培養提供豐富的科研資源??蒲衅脚_與建設項目的“寬”;課程結構與論文選題的“?!?;學科設置與導師團隊的“交”,重構農科研究生培養的知識與實踐公域。

三、南京農業大學植保學科團隊式農科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實踐

(一)“交叉協同”團隊式農科研究生培養“2646”模式

南京農業大學有著近90年的研究生教育歷史,本著“跨越邊界、共同發展”的指導思想,植物保護學科主動回應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對高層次創新型植保人才的迫切需求,立足宏觀、中觀及微觀三重視角,聚焦人才培養全體、全程及全面能力的提升,開展“交叉協同”團隊式研究生培養“2646”模式改革(見圖2),旨在培養大批具有世界眼光、中國情懷及南農品質的卓越農林人才。

一是“2交叉”,即學科交叉與團隊聚合。針對單兵式導學培養模式存在的研究思路固化、知識結構單一、學術視野局限及學術交流不足等問題,學校植保學院打破原有二級學科間壁壘,充分融入前沿交叉學科,聚焦行業發展重大需求,構建了匯聚高端學術人才和行業專家的科研創新團隊,組建了學科優勢互補的研究生導師團隊,在聚合團隊的科研創新中培養研究生。

二是“6融合”,即融合研究生培養全過程要素。通過優化課程知識結構、強化創新能力培養、加強國內外學術交流、搭建以學生為主體的交流展示平臺、結合產業問題凝練論文選題及組建導師團隊等一系列舉措,在各培養環節充分發揮團隊指導作用。

三是“4協同”,即校地、校企、校院及校校協同。通過與科研院所、行業企業等協同合作,吸納優質社會資源,促進培養主體逐漸從分散性合作走向規?;?、組織化和制度化的團隊合作,是對研究生培養技術手段單一、學術資源分散及服務產業能力不足等難題的有效應對。

四是“6提升”,通過上述舉措提升研究生六大能力,即拓展學術研究視野,強化科研創新思維,提升探索科學前沿、服務產業需求、開展學術交流和自主發展能力,全面提升農科人才培養質量。

(二)具體舉措

1.打破學科壁壘,打造聚焦植保關鍵問題的高水平導師團隊

自2010年以來,南京農業大學植保學科依托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聚焦作物免疫機制解析、綠色農藥產品創制、生物災害精準預警等植保學科國際前沿和產業發展需求,打破原有植物病理學、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農藥學3個二級學科間壁壘,加強與生物信息學、化學生物學、人工智能及納米材料等前沿交叉學科融合,重新整合學科優勢資源、凝練學科方向,打造形成作物免疫學與病蟲害防控新策略、有害生物抗藥性與綠色農藥創制、有害生物災變預警與綜合治理3個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科研創新團隊。

團隊由植保學院6位國家級人才領銜建設,匯聚了包括14名國家級青年人才等具有不同學科背景的高層次人才和青年學者。團隊聘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海內外高校著名華人教授及12位來自科研院所和上市企業的行業專家擔任兼職教授,打造出了結構合理、優勢互補且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研究生導師團隊。

2.改革培養方案,構架以創新思維培養為核心的課程體系

改革植保學科研究生培養方案,打破二級學科課程體系限制,聚焦創新思維培養,制定了基于一級學科的培養方案。在夯實學科理論的基礎上,圍繞創新團隊人才培養目標,在一級學科層面和各研究方向增加跨學科和前沿交叉類課程、專業實踐類課程,構建“學科基礎+前沿交叉+專業實踐”課程體系。團隊根據研究生科研方向,指導制定個性化選課方案,對碩士生強調寬基礎,對博士生突出探索性要求,加強與科研選題的有效銜接。

發揮團隊成員學科優勢,以專題形式聯合授課,將學科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教學內容,開展研討式、案例式教學。聘請海外高水平教授和團隊共建“高級植物病理學”“昆蟲分子生物學”等9門全英文課程,引進國際先進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創新思維。

3.面向生產實踐,建立從產業中凝練科學問題的論文選題機制

團隊聚焦農作物重大病蟲害成災機制與綠色防控等重大國家需求,依托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及國家基金重點項目等國家級重大科研項目,與安徽省宿州市政府共建大豆綠色生產研究院、科技小院,與江蘇艾津農化有限責任公司共建種子健康研究院,與江蘇省農科院、江蘇中旗化工等科研單位和行業企業共建16個研究生工作站,聘請了行業專家加入導師團隊,以此為基礎打造真團隊、凝練真問題,開展產教融合研究生聯合培養。

全面強化研究生實踐環節,團隊帶領學生深入農業生產一線,全面了解稻瘟病、赤霉病等病蟲害防控中的實際問題,并面向學科前沿,進一步凝練科學問題,轉化為研究生學位論文選題。聯合開展綠色防控關鍵技術攻關,引導學生在解決農業生產實際問題的同時走進科學前沿。如通過學生志愿活動用專業知識服務社會,“中華虎鳳蝶保護”團隊連續十二年開展護蝶行動和環??破?,“大學生植物醫院”團隊免費為農民和廣大市民診治植物病蟲害,“綠色生活”團隊開展農藥殘留科普與調研,在專業實踐社會服務中助力“三農”發展。

4.聚焦優質資源,強化以科研創新能力提升為核心的指導方式

融合科技、人才及數據等要素,用好人才培養和作用發揮平臺。依托植保國家一級重點學科,整合國家地方聯合工程中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與農業農村部重點實驗室等高水平科研平臺優質資源,按團隊發展需求,合理配置大型儀器,加強專職技術隊伍建設,打造功能完備、性能先進、運行高效的科研創新平臺。定期開展生信分析、基因編輯、顯微觀測和蛋白質組學等實驗方法與技術培訓,強化學生突破關鍵技術的能力。作物免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圍繞關鍵核心技術開展攻關,不斷提升研究生服務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面向未來農業“卡脖子”技術問題,發揮國家合作平臺原始驅動與源頭供給作用。依托教育部農業生物災害創新引智基地等國際合作平臺,與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弗吉尼亞理工大學及英國約翰英納斯研究中心等國際高水平研究機構密切合作,定期開展“小組專題研討、大組交叉指導和海外大師參與”的研討課程,集體指導研究生開展實驗,協同推進研究不斷深入,提升研究生原始創新能力。植保學院牽頭搭建的跨學科、跨領域產學研用相結合的交流平臺,推動“一帶一路”綠色植??萍寂c產業共同體建設,為項目合作、人員交流、協議共建與知識共享提供了高水平、高層次的合作平臺[24]。

5.促進自我發展,搭建以學生為主體的交流展示平臺

發揮研究生黨團組織先鋒模范作用,搭建以學生為主體的學術活動陣地和實踐創新平臺。學院連續舉辦了12屆研究生“學術沙龍”、8屆IPM學術創新論壇,讓學生“當主角”,在導師團隊指導下開展學術成果匯報、研究經驗分享及實驗技巧交流等多種形式研討活動,培養研究生問題意識和批判性思維。學院還主辦了江蘇省精準植保研究生實踐創新大賽等活動,讓學生“挑大梁”,以團隊協作形式開展創新創業實踐,培養研究生在植保領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將科學研究與生產實踐相結合,激發學生以所學所用服務“三農”的內驅力。

深化農業科技國際交流與合作,促進農業科技創新要素跨境流動。團隊堅持更大范圍、更寬領域和更深層次的科技合作,借助豐富的平臺項目資源,廣泛邀請包括歐美國家院士等150余名國際知名專家于線上、線下開設學術講座,打造“鐘山學術講壇”品牌。選派優秀學生出國訪學和聯合培養,讓學生走出去開展學習和研究,開闊國際視野,展示能力才華,全方位營造各展所長、各盡其能的育人氛圍,提升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和終身學習意識。

(三)建設成效

1.研究生培養質量顯著提高

研究生科研創新能力顯著增強。植保學科研究生培養模式實現了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的深度融合,團隊在攻克植保重大科技與產業問題的同時,培養了一大批高層次創新型農科人才。2010年以來,累計授予博士學位533名、碩士學位2072名,獲評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1篇、提名論文1篇,江蘇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15篇、優秀碩士學位論文15篇。研究生發表論文數量與質量均有顯著提升,以第一作者累計發表國際期刊論文1500余篇,其中影響因子5.0以上的高水平期刊論文220余篇,影響因子大于9.0的期刊論文50余篇,包括發表在《科學》《自然》《自然–生物技術》等國際頂級期刊上的一系列論文。

研究生培養質量獲得同行高度認可。80%畢業生繼續從事農業領域相關工作,其中86%的博士畢業生就職于浙江大學、中國科學院、英國約翰英納斯中心等高校和科研機構。9名博士畢業生先后入選國家級青年人才(“國家優青”2人,“青年拔尖”4人,“海外優青”3人),成長為所在單位的學術骨干。6名博士畢業生入選了博新計劃,在本領域嶄露頭角。

優秀典型不斷涌現。馬振川博士在學期間發現病原菌全新的“誘餌模式”致病機制,是植物免疫重大理論突破,論文發表在《科學》雜志,入選了“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獲歐盟瑪麗居里學者項目資助,入選了國家首批“海外優青”,后續其所在團隊進一步解析了植物免疫受體蛋白的抗病機制,論文發表于《自然》雜志。金琳博士在學期間提出基于天然庇護所的害蟲抗性治理策略,在《自然–生物技術》等期刊上發表研究論文6篇,獲得首屆校長獎學金特等獎、2014年度“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提名”和“江蘇省大學生年度人物”,事跡被人民網、江蘇教育頻道等多家媒體報道。侯毅平博士、段亞冰博士等通過長期研究,發現了殺菌劑新靶標——肌球蛋白,研發了高效防治小麥赤霉病的NAU系列新藥劑,該團隊獲2018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秦春燕博士在讀期間創立了南京博思科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于運用昆蟲生態指標開展水生態監測服務,獲第八屆江蘇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王光碩士帶領“綠領”新農人團隊,實現了農業社會化服務60萬畝的目標,被中央文明辦評為“中國好人”,并獲全國首屆新農人獎等。

2.助推學科和團隊迅速發展

高質量研究生教育助推學科快速發展。植保學科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評A+,在各類排行榜中均位于全國前列,其中在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中連續3年位居全國第一。先后入選了“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第一、二、三期,驗收均為優秀),為學校植物與動物科學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農業科學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做出了重要貢獻。

創新團隊建設成效顯著。2010年以來,團隊先后獲評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群體、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及江蘇高?!扒嗨{工程”優秀教學團隊,并榮獲江蘇省“十佳研究生導師團隊”等榮譽。植保學院入選了教育部首批“全國黨建工作標桿院系”,團隊所在的研究生黨支部入選了首批“全國高校百個研究生樣板黨支部”,團隊導師入選國家和省部級人才70余人次。

高水平學術成果不斷涌現。2010 年以來,植保團隊構建了病蟲害監測預警和抗藥性治理體系,研發并推廣了小麥赤霉病、作物疫病與水稻飛虱等重大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產品和技術,研究成果先后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6項(第一完成單位2項),教育部自然科學獎、科技進步獎4項,中華農業科技一等獎2 項、大北農科技獎1項,其他省部級科技進步獎8項。一項研究成果入選2017年度“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和“中國農業科學重大進展”。

學術影響不斷擴大。團隊導師4人次擔任OMGN等國際學術組織執委,43人次擔任PLoSPathogens等22種SCI期刊編委。1人擔任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擔任教育部植物生產類專業教指委委員,1人擔任全國農業專業學位研究生教指委委員,3人次擔任本領域國家一級學會副理事長,3人擔任國家學會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2人擔任農業農村部農藥登記評審委員會委員。積極參與植保學科的發展規劃,聯合發起舉辦國家基金委首個植保領域的“雙清論壇”,共同牽頭起草國家植保學科中長期發展戰略報告。

3.取得良好示范效果和社會影響

教育改革引領示范作用顯著。團隊發展和人才培養的協同效應逐漸顯現,部分成果獲江蘇省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一等獎、江蘇省教學成果二等獎。成果主要完成人多次受邀在華南農業大學、沈陽農業大學、福建農林大學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高校舉辦的“植物保護學科發展論壇”“植物保護教學創新聯盟大會”等全國性會議上作經驗交流。浙江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20余所兄弟院校來校開展交流,多所院校在研究生培養中借鑒了植保成果,在全國同行中起到了引領示范作用。

優質生源吸引能力顯著增強。高質量研究生教育提升了植保學科研究生生源吸引力,研究生報考錄取比率持續提高;在國家研究生推免政策改革背景下,每年仍有50%以上推免生愿意繼續留校讀研。

社會影響不斷擴大。國家級媒體對團隊相關報道100余篇,如《中國科學報》、新華社等報道了作物免疫學團隊集體作戰獲得的重大突破;《人民日報》新媒體等對該團隊的專業實踐活動予以報道,總點擊量超過1千萬次。

四、“交叉協同”團隊式農科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經驗啟示

(一)強化系統思維,團隊建設與時代需求深度結合

前沿科學研究聚焦產業關鍵問題。建設農業強國,要把提高科技創新能力作為重點內容。高水平農業科技自立自強的迫切需求要求高校加快攻堅科技創新發展關鍵問題,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厘清農科的知識與邏輯,搶占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融通發展的制高點,從全產業鏈出發,明確從種質資源到終端消費的痛點所在,聚焦生產環節的短板弱項攻關發力,不僅要敢于搶占基礎研究領域“高地”,還要考慮如何將研究成果落地,切實提升農業科技的“含金量”與“轉化率”?;A研究力量的加強必須依靠學科交叉融合,二者共同發力為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提供理論與技術支撐,讓“大國糧倉”更加殷實,讓“農業生態”更加健康。

特色學科發展對接社會轉型需求?!靶罗r科”不僅新在“農”,更新在“科”。要堅持“四個面向”,頂層規劃學科發展方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凝練學科方向,加快培育農工、農理、農醫及農文新的學科增長點,全面推進學科群團建設。面向經濟主戰場,打破學科藩籬,推進學科“嫁接”,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新型學科組織結構。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實施動態調整,超前布局多學科交叉匯聚院系建設新方向。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學科創新發展,積極拓展學科外延,探索農科研究生綜合性培養新范式,回應社會對高層次農科人才的需要。

分類培養人才契合國家戰略導向。推動人才培養教學改革,提高農科研究生培養質量。應緊密圍繞國家戰略和農業發展對農科人才的需求,及時修訂培養方案,推進人才分類培養。如世界眼光素養要求培養具有國際視野、能夠解決人類生存與健康問題的一流人才,主動與國內外頂尖研究機構建立長期合作關系,提升農業科技國際合作能力和學科影響力。中國情懷素養要求培養具有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三農”情懷的高素質人才,通過聚集黨建引領強化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構筑專業特色思政體系踐履強農興農使命。南農品質素養要求培養引領現代農業科技創新發展、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研究型、應用型及復合型人才,通過細化分類培養體系、提升實踐創新能力來保障人才培養質量。

(二)強化融合思維,通過團隊建設提升人才培養服務功能

釋放科研創新團隊的人才培養服務動能??蒲袆撔聢F隊建設聚力賦能人才培養。鼓勵支持高校開展特色或優勢學科創新團隊建設,通過內部培養和人才引進,積極構建以領軍人才為核心,科研骨干為主體,博士后、研究員相配套的科創團隊。一方面,優化團隊人才選拔和考核機制,建立以創新價值和能力貢獻為導向、符合農科人才成長規律的評價體系。另一方面,加強團隊成員間的有效銜接,凝聚并發揮團隊師資和平臺優勢,在自由探索基礎上,注重引領有組織科研向農業關鍵核心技術和產業集聚。

更新科研創新團隊人才培養服務方式。一方面,產教融合創新平臺聚合支撐人才培養。產教融合創新平臺為高校開展有組織科研提供了良好契機,鼓勵高校與涉農科技領軍企業、地方深度合作,打造融合發展聯合體,發揮大學、大地、大業與大家的融合優勢,形成跨領域、大協作、高水平的創新基地,形成企業“出題出資”高?!按痤}交卷”的模式,為解決農業領域關鍵問題,實現農業農村產業振興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另一方面,科教融匯創新平臺聚匯促動人才培養??平倘趨R創新平臺為高??蒲刑峁┯欣麠l件,在聯合攻關重大科研活動中,搭建跨高校、跨院所的資源共享平臺,減少研究課題重復、避免科研資源浪費。以推動科教深度融匯為目標,優化科研組織資源配置方式,促進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跨組織整合,實現人才鏈與創新鏈有機結合,全面激發人才培養創新活力。

加強科技創新團隊人才培養服務保障。一方面,加大多元資金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多元化、可持續的農科人才培養經費保障機制,各級相關部門加大資金投入政策支持力度。中央財政部門加快完善中央高校預算撥款制度,持續支持農林人才培養。農業部門加強涉農資金項目統籌,大力支持新農科建設。地方各級政府統籌用好財政資金對人才培養的支撐作用,將存量和新增資金向農業關鍵領域傾斜。另一方面,加強戰略后備力量建設。鼓勵高校成立青年教師發展委員會,聘任資深黨員教授擔任發展顧問,實施青年教師海外進修計劃、優秀學術骨干培養計劃;成立青年教師聯合會,開展青年教師養成計劃。要切實加快以教授等農業領域科研創新團隊建設,優化人才隊伍結構,形成層次分明、結構合理、合作有序的師資團隊。

(三)強化歷史思維,以團隊文化激發人才發展的活力

追溯學院歷史、凝練學科精神,營造學農為農良好氛圍。通過征集修訂學院院徽、院訓,制定學院視覺識別系統等方式,讓學院歷史賦能學科精神建設。如南京農業大學植保學院以院慶20周年為契機成立植保行業校友會,邀請校友返校共敘情誼,共謀發展;以學科百年為契機,開展“風云百年砥礪今朝”專題展覽,以院史銘黨史,做到知史愛院;設立“陸家云獎教金”“晉良獎學金”,注資方中達獎學金、尤子平獎學金等,形成良好的學農為農氛圍。

挖掘學科文化、展示學科特色,搭建線上、線下宣傳平臺。升級改造公共空間,打造特色文化空間。如打造“時光長廊”、昆蟲集郵文化墻等特色文化空間,共筑農林人才精神家園;同時更新學院網站,加強微信公眾號建設,打造網絡宣傳空間,通過“學習強國”APP、《人民日報》、央視新聞及《科技日報》等主流媒體進行宣傳報道,鞏固學科特色。

營造尊重探索、包容試錯的環境,催生更多農業科技成果。弘揚“冷板凳”潛心科研的學術精神,營造尊重探索、寬容失敗的創新氛圍,倡導熱愛農業、服務農業的環境氛圍,大力總結和宣傳先進典型。種業是農業的“芯片”,如大豆院士蓋鈞鎰,為摸清中國大豆家底,搜集了上萬份種質資源;為提升大豆產量,培育了30余個優良品種,追夢我國“大豆自由”,一生只為“豆滿倉”[25]。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所強調的,“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一項技術能夠創造一個奇跡”,要鼓勵科研創新團隊勇闖“無人區”,開展原創性基礎研究和應用性基礎研究,力爭做出更多從“0”到“1”的重大突破。

參考文獻

[1] 程斯輝, 王傳毅. 研究生培養模式: 現實與未來——“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高端論壇綜述[J].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 2010(3): 50-53.

[2] 梁傳杰, 麥立強, 范濤. “雙一流”建設背景下團隊式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 2018(5): 11-18.

[3] 裴旭, 張少華, 張淑林, 等. 基于“校所結合”的創新型研究生培養模式探討[J].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 2007(10): 20-14.

[4] 操太圣, 雷萬鵬. 從封閉走向開放——研究生培養模式的重構與思考[J]. 教育發展研究, 2005(10): 15-19.

[5] 胡玲琳. 學術性學位與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的特性比較[J].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 2006(4): 22-26.

[6] 程斯輝, 詹健. 研究生培養模式研究的新視野[J].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 2006(5): 83-88.

[7] 陳新忠, 董澤芳. 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構成要素探析[J].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 2009(11): 4-7.

[8] 黃正夫, 易連云. 協同創新視野下研究生培養模式的轉換[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 2014(4): 7-10.

[9] 史利平. 中美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比較研究[J].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 2015(9): 89-94.

[10] 劉鴻. 論研究生培養模式多樣化[J]. 江蘇高教, 2002(6): 116-118.

[11] 李森, 王振華. 中美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培養模式比較研究[J]. 中國高教研究, 2011(2): 37-40.

[12] 胡玲琳, 潘武玲. 學術型學位與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的現狀調查及對策[J]. 教育發展研究, 2005(10): 20-23.

[13] 劉鴻. 我國研究生培養模式“本科化”的成因分析[J]. 江蘇高教, 2003(5): 99-102.

[14] 盛明科, 邵夢潔. 協同創新環境下深化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的幾點思考[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6(1): 17-22.

[15] 姚志友, 董維春. 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改革路徑探索——一個整體性教育的視角[J].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 2019(11): 7-13.

[16] 袁廣林. 學科交叉、研究領域與原始創新——世界一流學科生成機理與建設路徑分析[J].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 2022(1): 13-20.

[17] 李正, 吳鈺瀅, 焦磊. 新知識生產模式下跨學科博士研究生培養模式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23(1): 164-171.

[18] 施一公. 立足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探索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之路[J].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 2023(10): 3-10.

[19] 安徽大學. 突破“穩態結構”、建立需求導向的人才培養“安大路徑”探索與實踐[N]. 中國教育報, 2022-12-05(5).

[20] 讓學科交叉成為創新“策源地”——訪全國人大代表、廈門大學黨委書記張榮[N]. 中國教育報, 2023-03-12(3).

[21]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一起重新構想我們的未來: 為教育打造新的社會契約[M]. 北京: 教育科學出版社, 2022: 83,150.

[22] 劉復興, 等. 高質量教育體系與人的全面發展[M].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22: 259.

[23] 農業農村部. 關于印發《“十四五”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建設發展規劃》的通知[EB/OL]. (2021-01-29) [2023-10-23]. https://www.nrra.gov.cn/art/2022/1/29/art_46_193771.html.

[24] “一帶一路”綠色植保國際合作創新論壇在南京農業大學舉行[EB/OL]. (2022-10-13) [2023-10-16]. https://js.chinadaily. com.cn/a/202210/13/WS63477110a310817f312f1cd8.html.

[25] 科技工作者日: 一生只為“豆滿倉”[EB/OL]. (2023-05-30)[2023-10-16]. https://m.jschina.com.cn/v3/waparticles/01166a 4745744b46bdaf900b32795c42/YyrUxMmyjXzY2WMZ/1&a pp=.

(責任編輯 周玉清)

猜你喜歡
研究生教育
計算機專業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研究
軍事學研究生教育存在的問題及相關思考
內地與香港研究生職業生涯教育的差異探析
研究生教育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建設與實踐研究
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
MOOC在研究生教育中的應用探究
歐洲數字傳媒專業研究生教育調查分析
美國高校數字傳媒專業研究生教育調查分析
中國高校數字傳媒專業研究生教育調查分析
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職業性的缺失與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