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汽車零部件巨頭集體步入裁員潮國內Tier1企業長遠發展存多重挑戰

2024-03-16 11:10李洪力
證券市場周刊 2024年8期
關鍵詞:裁員供應鏈汽車

李洪力

2024年以來,博世集團、采埃孚、法雷奧、佛瑞亞等國際汽車零部件巨頭幾乎同時舉起了降本增效的大旗,大規模裁員潮席卷歐美市場。作為全球領先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博世、大陸、法雷奧等公司的裁員“瘦身”計劃無疑反映了當前汽車零部件行業的困境。

相較國際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困境,國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在汽車新“四化”(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以及中國汽車銷量大漲的雙重刺激下,市場地位逐步提升,以均勝電子、德賽西威、華域汽車、華陽集團、拓普集團等為代表的龍頭Tier1(一級供應商)企業在近年均取得不錯成績,尤其在汽車智能駕駛、智能座艙、輕量化底盤等方面具備了較強的競爭實力。

國際零部件巨頭積極“瘦身”

2月20日,全球第八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佛瑞亞(Forvia)表示,計劃削減成本并裁撤至多10000個工作崗位,影響約13%的員工,旨在適應歐洲的電動汽車轉型并提升公司在歐洲的競爭力。佛瑞亞聲稱,公司采取節支措施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為了應對“來自亞洲的競爭對手”。

無獨有偶,2月14日,德國汽車零部件制造商大陸集團宣布正在實施其去年12月宣布的全球措施,以提高汽車部門的研發效率。此次合計裁員約7150人,約占大陸集團全球員工的3.6%。據悉,此次大陸集團的裁員計劃主要是由于經濟疲軟、通脹高漲和向電氣化的轉型。

1月19日,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博世集團也宣布,計劃在2026年前裁員1200人,其中950人在德國本土。博世集團稱,裁員的主要原因是能源、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漲,同時經濟衰退和高通脹率讓企業不得不開源節流。

在大陸集團、博世集團宣布裁員計劃之前,另一家零部件巨頭采埃孚的工會總代表Achim Dietrich于1月17日透露,該公司管理層計劃在未來六年內在德國裁員12000人,相當于德國所有員工數量的四分之一。

從博世、采埃孚、法雷奧等廠商裁員瘦身的原因來看,基本上都指向電氣化轉型帶來的需求下降,且裁員計劃均未涉及中國市場。

奧優國際董事長張玥對本刊表示,隨著全球汽車產業向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方向轉型,傳統零部件制造商需要調整產品結構和研發投入,以適應新的市場需求。在此過程中,部分企業可能會面臨產能過剩、員工技能不匹配等問題,從而導致裁員?!霸谛履茉雌嚭椭悄芷囶I域,新興企業和技術創新不斷涌現,國際零部件巨頭需要應對來自新興企業和競爭對手的競爭壓力。為了保持市場份額和競爭力,企業需要在研發、市場拓展等方面投入更多資源,而這可能導致部分傳統業務的裁員。此外,企業還需要面對不斷上升的成本壓力。為了降低成本、提高經營效益,國際零部件巨頭可能會選擇在全球范圍內進行裁員和產能調整?!?/p>

“國際巨頭電動化、智能化轉型緩慢,國產零部件廠商伴隨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速度較快,對國外大廠帶來競爭壓力,而歐美用工成本較高,通過裁員降低企業成本。中國汽車產業鏈國產替代提速,在燃油車領域也對國際大廠形成擠壓?!敝袣W經濟技術合作協會智能網聯汽車分會秘書長林示也對本刊表示。

汽車供應鏈格局生變國內Tier1企業有望崛起

從燃油車時代到新能源智能汽車時代,傳統汽車的核心發動機和變速箱正在被“電池、電機和電控”所取代,汽車行業的全面轉型讓供應鏈格局發生巨大轉變,尤其智能座艙體驗和高級自動駕駛持續升級,為國產供應鏈企業帶來了機會。

國內汽車Tier1企業以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需求為突破點,不斷沖擊之前“固若金湯”的傳統汽車供應鏈格局,打破傳統汽車Tier1對供應鏈的壟斷,逐步削弱傳統Tier1廠商的“話語權”。

縱觀國產汽車供應鏈體系,除了動力電池這一核心技術引領全球變革外,近年來,以均勝電子、德賽西威、拓普集團、經緯恒潤、華陽集團為代表的汽車電子Tier1企業的加速崛起,已經成為車企供應鏈中的關鍵一環。

據張玥觀察,他發現國產汽車供應鏈發生了很多變化。他認為,隨著新技術的不斷應用,傳統Tier1企業的壟斷地位逐漸被打破,新的競爭者不斷涌現,比如華域汽車、均勝電子、德賽西威等企業的逐步崛起,已形成多元化的市場競爭格局。

“汽車產業鏈企業之間跨界合作日益頻繁,例如互聯網企業與汽車制造商的合作,推動了汽車智能化、網聯化的發展。這種跨界合作打破了原有的供應鏈格局,形成新的產業生態?!睆埆h進一步表示,隨著電動汽車、智能汽車等新技術的推廣,汽車制造商對供應鏈的垂直整合不斷加強,部分企業通過收購、合作等方式掌握了核心零部件的研發和生產。

從業務來看,國內Tier1廠商目前在汽車電子、智能座艙、智能駕駛、精密壓鑄、汽車安全、汽車內飾、空氣懸架等領域有比較強的競爭實力,逐步擁有與國外廠商掰手腕的能力。其中,均勝電子為全球大部分主機廠提供的主被動安全產品及解決方案,成為全球第二大汽車安全系統供應商,目前已與大眾、寶馬、奧迪、福特、保時捷等頭部車企品牌進行長期合作,而造車“新勢力”也基本與其都有合作。

德賽西威是智能座艙領域的龍頭,據公司2023年中報披露,第三代智能座艙域控制器已在理想汽車、奇瑞等眾多客戶的車型上配套量產,第四代智能座艙域控制器則獲得多個項目訂單。2020年至2022年,公司訂單規模年復合增長率達到70%。

從業績表現看,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爆發式增長,讓國內Tier1廠商近年都取得了不錯的業績表現。2023年業績預告顯示,均勝電子預計實現全年營收約556億元,同比增長約12%;歸母凈利潤預計約為10.89億元,同比增長約176%;扣非凈利潤約9.89億元,同比增長約215%。均勝電子表示,主營業務盈利能力持續增強,主要得益于營業收入規模的穩步增長使得規模效應逐漸顯現,以及近年來公司重點推進的各項降本增效措施也不斷取得成效。

德賽西威2023年三季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144.7億元,同比上升43.12%;歸母凈利潤9.6億元,同比上升38.7%;扣非凈利潤8.63億元,同比上升32.13%。其表示,公司智能駕駛產品、智能座艙新產品保持快速增長,新產品的快速發展仍是公司營收持續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輕量化底盤等零部件的核心供應商拓普集團預計2023年凈利潤同比增長20.58%~32.34%。對于業績增長原因,拓普集團表示,系輕量化底盤、熱管理等業務的銷售額增長迅速,汽車電子類業務迎來收獲期,智慧電動門系統等多個項目逐步量產落地,國際業務占比持續提升,針對頭部智能電動車企的單車配套價值不斷提升。

張玥表示,隨著國內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國產零部件企業在技術研發、市場開拓等方面不斷提升,逐漸成為國際市場競爭的主力軍。汽車產業鏈企業也將繼續加強跨界合作,推動產業創新和供應鏈優化。此外,在全球貿易環境變化背景下,汽車制造商和零部件企業將更加注重供應鏈本地化,以降低風險和提高市場響應速度。

長遠發展存多重挑戰

雖然大陸、博世、采埃孚、法雷奧等國際汽車零部件巨頭紛紛啟動裁員計劃,但因擁有深厚的技術實力和與主機廠的長期密切合作關系,使得它們在汽車供應鏈市場上仍保持著強大的影響力,國內廠商無論在規模,還是資金、技術等硬性指標方面,相較國際大廠仍存在較大的差距。

就規模來看,以大陸集團為例,2022年大陸集團共實現銷售額394億歐元,同比增長16.7%,調整后的息稅前利潤為20億歐元,同比增長5.2%。與之相比,國內很多車企目前還暫難達到如此的營收規模和利潤水平。

附表 國內Tier1 廠商2023 年三季報基本財務情況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ioce

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為Tier1廠商帶來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外部環境競爭加劇、技術研發投入壓力、車企供應鏈整合等多重挑戰。首先,主機廠主導供應鏈垂直整合的零部件模式,以比亞迪為例,其大部分的智能網聯、智能座艙、電動化等核心零部件很多都實現了自產自銷。其次,華為、百度等跨界的巨頭型的供應商,憑借其在智能化方面的優勢具備較強的議價能力,也在蠶食汽車零部件市場。此外,還有一些不具備研發能力的第三方供應商企業會越來越難。

張玥表示,汽車“四化”的不斷推進,吸引了各類企業進入,競爭愈發激烈,“新能源汽車對零部件的技術要求較高,Tier1企業需要不斷進行技術突破,以滿足市場需求。隨著汽車產業的發展,汽車制造商對供應鏈的整合力度加大,對Tier1企業形成挑戰?!?/p>

目前來看,部分公司面臨著大客戶依賴癥、核心技術受制于人、債臺高筑等問題的牽制,比如拓普集團的大客戶依賴問題就很明顯。作為特斯拉概念股,拓普集團伴隨著吉利、特斯拉的銷量的攀升迅速崛起,但隨之而來的是對大客戶依賴度的持續上升。2021年拓普集團前五大客戶占年度銷售總額 62.82%,2022年前五大客戶貢獻收入占比達到63.45%。尤其對于A客戶的依賴最為嚴重,本刊在拓普集團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申請文件的審核問詢函的回復中查詢到,2020年~2022年,該公司對A客戶的銷售金額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0.08%、36.36%、38.57%。

好在拓普集團的管理層也意識到大客戶依賴問題,積極拓展新客戶以減少對單一客戶的過度依賴。2023年半年報披露,在國內市場,拓普集團與華為-金康、理想、蔚來、小鵬、比亞迪、吉利新能源等新能源車企的合作進展迅速,單車配套金額不斷提升。在國際市場,公司與美國的創新車企A客戶、RIVIAN、LUCID以及FORD、GM、FCA等傳統車企均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展開全面合作。

德賽西威作為英偉達在國內的第一家授權合作伙伴,是依托大廠合作成長起來的典型企業。在英偉達芯片的加持下,德賽西威智能駕駛業務得到快速發展,但依賴英偉達所形成的優勢也在面臨考驗,其銷售毛利率由2021年24.6%一路下滑至2023年三季度末的19.88%。業內擔憂,受制于芯片高壁壘影響,德賽西威有可能會淪為英偉達的“打工人”。

均勝電子是依靠“買買買”策略成長起來的典型代表。2011年開始,均勝電子母公司均勝集團以1.79億歐元收購了德國普瑞公司76.18%的股權,正式涉足汽車電子業務,此后,又相繼收購了美國公司KSS、TS道恩、日本高田,成功切入汽車安全領域、車載信息系統等領域。但伴隨而來的是,均勝電子存在巨額商譽和債臺高筑窘境。目前來看,截至2023前三季度,公司賬面商譽為55.9億元,總負債373.8億元,資產負債率66.33%。

林示表示,在中國這樣內卷的市場環境中,不要說汽車,連家電行業都沒有誕生世界性的零部件巨頭。在競爭不斷加劇下,價格戰在所難免,如果零部件企業不具備技術的獨創性或者惟一性,就只能以低價換市場,最終會淪為一些大企業的附庸,“只有做到像華為一樣具備高技術含量、高品牌影響力,才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活下來,活得更好?!?/p>

(文中個股僅為舉例分析,不做買賣建議。)

猜你喜歡
裁員供應鏈汽車
海外并購績效及供應鏈整合案例研究
為什么美中供應鏈脫鉤雷聲大雨點小
人人車“暴力”裁員
益邦供應鏈酣戰“雙11”
益邦供應鏈 深耕大健康
汽車的“出賣”
汽車們的喜怒哀樂
惠普增加裁員5%
3D 打印汽車等
汽車就要飛起來了等5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