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碳背景下老舊社區低碳改造新模式的研究

2024-03-17 05:35黃怡萍莫皓然李燕婷
關鍵詞:垃圾居民綠色

黃怡萍 莫皓然 李燕婷

福建江夏學院 福建 福州 350108

1 引言

隨著全球一體化加深,氣候變化對全球影響力不斷擴大,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最大的煤炭能源消費國,為了順應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及趨勢,我國在2020年宣布了“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積極承擔大國在全球碳減排目標中應有的責任。低碳化和數字化是我國實現“碳中和”的兩大驅動力。

建筑和建造業在與能源相關的CO2排放中所占全球份額高達37%,建筑領域碳減排是實現總體碳減排、碳達峰的重要領域。為此,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改委發布《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1]明確提出要控制碳排放增長,開展綠色低碳社區建設,全面提高綠色低碳建筑水平。既有建筑綠色低碳轉型帶來新的契機,也對老舊社區改造提出更高要求。

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發展工程,老舊社區改造的改造效果直接關系到社區居民的利益。把低碳理念融入老舊社區改造的建設和規劃中,是實現“雙碳”目標且使碳排放達到最優的形態,形成更為綠色、高效和可持續的發展模式。老舊社區改造要可持續發展,要采取因地制宜的改造、更新方式,來完善功能、優化環境,從而達到改善老舊社區面貌、提升居住品質、共享發展成果的目標。本文在著重在老舊社區改造研究現狀的基礎上,歸納總結老舊社區綠色低碳改造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提出理論路徑,構建一個適用于老舊社區的低碳改造新模式,為類似的老舊社區綠色低碳發展提供理論參考。

2 老舊社區進行低碳改造的意義

2.1 低碳社區的概念

低碳社區是指在社區的團體中建立一個合理的生態運行機制, 使用合理的碳中和方式,讓社區中人類活動所產生的碳排放降到最低, 甚至達到零碳排放的目的[2]。從小層面來看,低碳社區可以增強居民間凝聚力與歸屬感。從大層面看,低碳社區是一個能夠改善整個城市微環境、可以獨立運轉的現代社區模式。對實現“雙碳”戰略具有重要意義。

2.2 老舊社區的低碳改造的必要性

早期社區建成投入后隨著時間的推移與經濟社會的發展,其不適應日益凸顯,安全、適老、節能環保、宜居、提升品質等成為城市老舊社區迫切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3]。老舊社區設計缺乏前瞻性,存在許多問題,社區沒有車位設置,私家車及電動車在社區隨意停放,使得大量活動場所、綠化帶及公共空間被占用道路狹窄,不能做到人車分離而存在的安全隱患。在快速發展城市下,社區面臨新老更替。城市面積有限,老舊社區占用大量土地,面對人口激增,老舊社區與高樓大廈不夠協調,對老舊社區進行改造,讓老舊社區適應融入快速發展的城市,以最小的代價延續和提高其使用價值,這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4]。

3 現階段老舊社區低碳更新的探索

在實踐方面,目前,城市老舊社區低碳改造暫無統一的公認的執行方案,但廣泛的城市工程實踐研究表明,城市老舊社區低碳改造主要是從基建,技術,管理,意識四方面展開,具體表現為制定低碳建筑標準,完善優化低碳基建,構建綠色交通體系,推廣應用低碳技術,加強低碳宣傳教育,提倡低碳健康生活等。

3.1 五緣灣北部低碳社區

中央灣區琥珀灣位于廈門市湖里區五緣灣西片區,是廈門市首批通過驗收的低碳社區,社區修建了垃圾分類站房,在每個站點設有保潔員指導垃圾分類的投放,而社區建設前就提前規劃好了屋頂分布式光伏,建筑屋頂光伏板安裝比例為25%,整個并網光伏發電系統最終并入底下車庫照明系統使用,每年發電約3.24萬度,滿足日常地下車庫照明用電需求,社區還建立了雨水回收系統,將主樓屋頂雨水用于地下車庫清洗及綠化帶澆灌。

3.2 福州市臺江區蒼霞社區

臺江區蒼霞社區自2019年福州市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以來,始終把垃圾分類作為提升基層社會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堅持黨建引領,以專業規劃為先導,以群眾參與為基礎,硬件軟件一起抓,引導約束相結合,將每一個環節都抓緊抓實抓細抓到位,取得了較好成效,在蒼霞社區的實際改造探索中,其主要措施包括有以下幾部分:

3.2.1 建立健全黨建引領的治理機制

蒼霞新城社區黨委牽頭發起“蒼霞全域黨建聯盟”,嘗試以黨建引領“共享模式”突破基層社區治理瓶頸,并于蒼霞街道黨群e家服務中心掛牌成立,明晰組織架構,設有法人主體設立理事會和監事會、服務中心、服務站,實現多層次,多門類管理,讓低碳改造有明確的負責主體,切實保障居民的權益。

3.2.2 推進集約高效的基礎設施改進

蒼霞社區結合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綜合治理社區道路,加大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力度,提高既有建筑綠色化水平。實施生活垃圾分類,合理設置生活垃圾投放點、收集點及便民回收點等。按照福州市關于生活垃圾分類的規范標準,蒼霞社區設有“四定”模式的生活垃圾分類屋(亭)52個,公共機構和商業網點垃圾分類投放點6處,大件垃圾投放點1處(另有小區大件垃圾集中投放點2處),可回收環保驛站1處,有害垃圾收集點1處,片區垃圾轉運站1處,實現了轄區居民小區、商業網點和公共機構的全覆蓋。此舉是后續低碳改造的基礎,為減少碳排放,促進碳中和等提供基礎的場所條件。

3.2.3 營造綠色宜居的社區環境

蒼霞社區因地制宜開展社區人居環境建設,整治小區及周邊綠化、照明等環境,推進屋頂綠化、懸垂綠化等立體綠化,增加蔭下公共活動場所、小型運動場地和健身設施,做出讓居民“看得見的改變”,直接促進碳中和之余,增強居民對本社區的歸屬感,間接增強居民對于有益社區可持續發展的低碳改造工作的關注。

3.2.4 強化智能安全的社區管理

整合社區安保、車輛、公共設施管理、生活垃圾排放登記等數據信息,蒼霞社區推動門禁管理、停車管理、公共活動區域監測、公共服務設施監管等領域智能化升級,推動物業管理提質擴面,物業管理覆蓋面不低于30%,從物業管理入手,控制居民碳排放量,集中碳處理,優化社區內碳循環路徑。

3.2.5 培育和睦共治的特色文化

蒼霞社區運用社區論壇和“兩微一端”等信息化媒介,定期發布綠色社區建設活動信息,開展綠色生活主題宣傳教育,同時,依托社區內的中小學校和幼兒園,開展生態環保知識普及和社會實踐活動。此外,在社區的智慧運營平臺上,連接線上線下的社區服務和商業,通過平臺與業主應用終端傳播綠色公益廣告,提供綠色食品、綠色用品的購買方式,倡導人們選擇綠色出行,購買綠色食品和用品,實施垃圾分類、節能節水、保護公共環境衛生,共同創建綠色社區。

建設綠色低碳社區,不僅是市政和物業的工作,只有上下齊心,與此有關的各方主體都承擔相應責任,群策群力,積極有為,“勁往一處使”,方能取得蒼霞社區這樣優異的改造成績。

4 老舊社區在低碳改造中面臨的問題

通過查閱資料、實地走訪和調查研究,現階段我國老舊社區在進行低碳改造更新時,主要面臨以下問題:

4.1 社區綠色化建設更新標準體系和法律法規不完善

不管是怎樣的社區綠化建設升級質量標準體系,都不能徹底遮蓋社區綠化建設改造整個過程的相關內容。有關低碳轉型的法律,現階段還處在探尋環節,目前法律法規實效性和可執行性不夠,一些低碳法律規定過度抽象化,沒法產生完備的法律規范。

4.2 居民的低碳環保意識不強,參與性不高

很多老舊社區的低碳改造工作依賴于政府機構,社區住戶處于被動參加。社區住戶對低碳改造在舊社區升級中的作用了解不足,對于自身低碳生態環境保護了解不足,對舊社區低碳改造的認知和參與度不足。

4.3 社區低碳發展存在地域差異

在我國低碳社區發展趨勢不平衡主要體現在經濟發達的省市顯著技術領先中西部地區和邊遠地區。因為經濟發展水平對綠色低碳發展戰略了解水準的差別,每個地方低碳改造發展趨勢不平衡是正常的[5]。

5 針對老舊社區改造問題提供的解決思路和方法

為了提高社區的宜居度,增加社區居民的生活舒適度,同時切實做到降低能耗,完成“十四五”規劃綱要中的城市更新計劃?,F結合國內外多個老舊社區低碳改造更新改造案例,從共性問題入手,基于實際情況,分析和提出老舊社區低碳改造解決思路和具體方法。

5.1 建立完善的老舊社區低碳改造標準技術體系和相關政策法律

老舊社區改造理應采用綠色低碳規則和設計運營模式,給予經濟實用住房、服務項目、設施、交通出行、電力能源、空氣和水品質等優質公共物品[6]。將軟件和硬件規定緊密結合。除開節能建筑改造、隔熱保溫改造、工程建筑垂直綠化、電力能源水源設施、智能化系統設施等綠色建筑技術硬件要求外,也包括綠色低碳核心理念宣傳策劃、低碳綠色生活培訓等軟件規定。

國家需從發展戰略高度和宏觀角度出發,開展宏觀調整。市政府要積極推進社區更新。最先,要不斷完善低碳產業鏈相關法律法規,推動房地產業持續發展。其次要積極推動小區低碳轉型的現行政策,健全法規體系并落實措施。

5.2 加強宣傳教育,提高社會公眾的低碳意識,創新社區居民參與方式

老舊社區低碳改造必須政府和社區居民共同努力。既要宏觀經濟政策和資金扶持,也要社區居民日常生活當中自我約束和自我監督[7]。在老舊小區低碳改造升級工作上,社區公眾的認知、支持和協作至關重要。社區升級的中堅力量是社區居民。公眾的低碳環境保護意識可以鼓勵公眾參加低碳轉型發展。應對低碳理念與社區升級更新的宣傳引導,解決必須的宣傳策劃控制面板,必須通過互聯網、電視機、報刊等形式宣傳策劃低碳改造和生活垃圾分類。做好宣傳工作文化教育,才可以產生社區共創的局勢。制訂對應的獎懲制度,根據社區和組織物業管理服務的積極行為,更改社區居民被動管理的現況,正確引導社區居民參加社區升級,在參與環節中塑造社區居民較好的低碳觀念,營造較好的全方位氣氛。

5.3 因地制宜,體現地方特色

老舊社區低碳環保改造基本建設要充分考慮氣候、發展水平、發展方式等多種因素。堅持不懈因時制宜、突顯特色、量力而為、以問題為導向,科學明確老舊小區升級更新的工作規劃和重點,探索不一樣特色的老舊小區可持續發展方式。老舊小區可以參考目前評價指標體系,相結合住宅小區具體情況,合理確定住宅小區的指標值,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地區特色指標值。

5.4 構建多主體參與、協作機制,推動社區綠色低碳轉型

以“政府+企業+物業”聯動參與老舊社區改造為主線,探索“社會資源解決一點+社企擔一點+居民出一點”相結合的互助改造體系,解決居民反映的社區改造工程,形成黨支部、社工組織、社會企業和物業多方聯動共治格局。

老舊社區改造,不僅需要地方政府、主管部門、街道等單位的支持管理與組織協調,更需要社區居民、建設主體、設計團隊、專營企業等多方團隊的技術指導和協同共建,是多元價值取向的協調和多方參與的共識行動。

在角色擔當上,街道社區黨組織是改造行動的引領者;社區居民作為改造結果的最直接受益者,是項目改造建設中的中堅力量;建設主體是連接街道社區、居民、設計、專營企業等各方,對各方意見進行技術整合互動,引導各方協作和達成共識,并把控改造過程和質量;專營企業提供技術咨詢服務、專營業務施工改造;設計團隊從專業規劃角度承擔改造社區的具體設計。多方目標一致,形成老舊社區改造合作共建,實現目標的良性健康推動,目標才能集約達成。

社區居民參與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不僅能在改造中激發主動性,還可以提升居民參與管理社區的積極性,為下一步社區共建、改造成效維護、改造成果共享等方面建立健全社區長效管理機制、降低運營成本打下良好基礎。

一個低碳且成熟的社區,離不了物業日常管理方法。唯有建立和完善的物業服務體制,老舊社區改造設計才能維持適居、綠色、身心健康、安全性、高效的高品質環境,完成“三分改七分管”老舊社區更新改造的長效。房產公司能夠理清老舊社區的管理方案,從這當中吸取經驗教訓,創建新制度,規范化管理目前規章制度,確保其有效執行。在這個基礎上開展試著與推廣,逐步完善項目管理體系,逐步完善良性的中后期體系管理,保證已完工和沒有完工工程項目的順利開展,為廣大群眾提供更好的生活水平給予持續穩定的保證。

6 結語

老舊社區改造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城市發展轉型,提升整體人居環境。老舊社區應該在“雙碳”戰略目標的引導下逐漸走向智能化、零碳化,回歸自然化。結合氣候變化下“雙碳”愿景的實現與老舊社區綠色低碳轉型的現實需求,本文從老舊社區的共性問題考慮,剖析并給出老舊社區綠色低碳改造解決方案和具體做法,探究了老舊社區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思路,可為類似老舊社區的綠色低碳改造給予思路和參照。

猜你喜歡
垃圾居民綠色
綠色低碳
石器時代的居民
垃圾去哪了
石器時代的居民
那一雙“分揀垃圾”的手
綠色大地上的巾幗紅
倒垃圾
倒垃圾
你睡得香嗎?
1/4居民睡眠“不及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