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驅動視域下遼寧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校企合作科研平臺發展策略研究

2024-03-19 11:27艾術林曹繼鵬田紅
科技風 2024年7期
關鍵詞:創新驅動校企合作

艾術林 曹繼鵬 田紅

摘要:在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引導下,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的轉型發展、產教融合工作取得顯著進展,校企合作成為應用型本科高校推進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式。針對遼寧部分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校企合作科研平臺運行效率不高、發揮作用不顯著等情況,圍繞科研平臺的整體設計、組織架構、內部機制、文化建設和平臺生態等能夠形成閉環管理的五個主要方面進行了問題分析,探索出具有創新發展特征的科研平臺發展策略。

關鍵詞:科研平臺;校企合作;創新驅動

1?緒論

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引領下,地方應用型高校普遍開展了與地方企業間的科技交流與合作,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成為地方應用型高校學術研究、人才培養和服務社會的有效方式,數量眾多、模式多樣、各級各類的校企合作科研平臺也成為了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載體,在政用產學研體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遼寧是老工業基地,行業門類齊全,企業數量眾多,為校企合作提供了行業、產業和企業資源。但隨著經濟形勢的發展,遼寧經濟發展與發達地區差距越來越大,科技創新投入乏力,對優秀科技企業的吸引力明顯不足,甚至出現本地高科技企業外流趨勢,遼寧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校企合作科研平臺(以下簡稱科研平臺)發展面臨困境。加強科研平臺建設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有助于提高高校的教育教學水平和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

2?科研平臺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總體規劃設計問題

科研平臺建設質量與平臺的頂層設計休戚相關。目前遼寧部分科研平臺還存在建設論證不夠充分等問題,造成校企間沒能實現科技資源優勢互補,突出自身優勢并形成科技創新特色。目前高校與科技型企業都有較強的校企合作意愿,由于高校與企業間存在信息不對稱等原因,校企間缺乏深入了解。有的校企合作沒有進行嚴謹的科學論證,發展思路不夠清晰,對科研平臺建設中遇到的問題缺乏預判,致使平臺運行不夠順暢,甚至處于停滯狀態,阻礙了校企合作的深入發展。

2.2內部組織結構問題

內部構架是推進科研平臺深入發展的組織保障。由于科研平臺是校企多方參建的科技創新載體,對于合作各方來說,科研平臺都是本單位的輔助機構,對科研平臺內部組織建設等方面重視程度不足。部分科研平臺還存在內部機構不健全等問題,特別是平臺層次較低、合作企業規模不大的科研平臺甚至沒有內部機構設置,僅是根據合作協議約定來確定各方職責,導致平臺管理松散,科技團隊凝聚力不足,影響了科研平臺協同創新效率。

2.3科技創新機制問題

內部機制建設是科研平臺生命力的重要影響因素。目前內部機制不健全的科研平臺數量較多,科研平臺的內生動力明顯不足。特別是激勵機制的欠缺,難以激發平臺團隊協同創新積極性,不利于平臺人才隊伍建設??荚u機制不夠完善甚至缺失,致使科研平臺失去了自組織系統構建的保障,制約了科研平臺科技創新能力。

2.4協同創新文化問題

高校與企業甚至包括政府在內多家單位共建的科研平臺,由于各方建設平臺目的不同,容易形成利益博弈。同時,平臺內部不同群體、不同成員間因價值觀、思維方式及工作風格等方面的差別,形成了群體或個體文化差異,造成科研平臺內部科技創新融合程度不高、協調發展乏力等局面,限制了科研平臺的高質量發展。

2.5創新驅動環境問題

環境建設是影響科研平臺內外部科技資源融合發展的重要緣由。在與產業融合發展方面,平臺與行業、產業領域還存在信息不對稱情況,不能準確把握科技發展趨勢。在與科技資源融合發展方面,平臺內外科技資源的分享與共享還有待加強,特別是對非公開發表成果的交流與合作還存在隔閡和芥蒂,造成重復研究情況比較普遍,浪費了科技資源。在與科技體系融合方面,校企合作科研平臺開放程度有限,缺少與政府、行業、產業及其他學術組織深度的交流與合作,人員和知識的吐故納新遲滯,與科技中介等市場組織的聯系普遍不夠緊密,這都羈絆了科研平臺的協同創新發展。

3?科研平臺創新發展策略

3.1強化科研平臺頂層設計

3.1.1做好科研平臺建設的科學論證

為做好平臺建設的論證,可以采用軟科學思路開展科研平臺建設的論證工作。用系統科學的思維、運籌學的理念、經濟與管理科學的方法優化科研平臺論證質量。在客觀論證方面,科學設定數據采集范圍,采用數學、統計學方法和計算機技術做好基礎數據的采集、加工和處理,為科學決策提供客觀數據信息。在主觀論證方面,要依據相關高校、行業、產業和企業領域專家的學術涵養和實踐經驗,結合前期統計數據對科研平臺建設提出科學的論證意見[1]。

3.1.2凝練科研平臺建設的共同愿景

共建科研平臺時各參與方均有自己的建設目的和目標,為避免因各方利益博弈不能形成科技協同創新的凝聚力,凝練出能夠兼顧各方利益的共同愿景顯得非常重要。要遵循責、權、利相協調原則,兼顧各合作方人員、資金、技術及設備設施等投入情況來確定建設目標,以彰顯公平。也要從發展的角度考慮科研平臺建設對合作各方的預期收益,既要看到眼前效益,更要放眼未來。摒棄零和博弈意識,以包容的心態、前瞻的視野和合作的精神,共同商定合作愿景。

3.1.3謀定科研平臺建設的發展思路

根據科研平臺建設的共同愿景,合適確定平臺的建設理念、基本原則、發展規劃等宏觀思路,為科研平臺建設提供思想和理念指導。在內部格局方面,根據科研平臺的運行特征,以及平臺未來發展規模、層次等預期,為內部組織機構設置提出建設性構想。在平臺高效運行方面,結合各合作方內部管理機制特點,提出管理、激勵、約束等機制建設的指導方針。在科研平臺可持續發展方面,借鑒國內外科研平臺建設成熟的經驗啟示,指明內部文化建設和外部環境建設等方面的發展路徑。

3.2優化科研平臺管理結構

3.2.1合理設置科研平臺的內部機構

在促進合作方面,科研平臺內部機構要體現協調的融合特征,能夠促進不同合作方人員的團結合作,避免內部矛盾沖突。在促進科技創新方面,要適應協同創新要求,有助于內部學術交流、資源共享和科技優勢的相互補充。在科研效率方面,要刪繁就簡,整合、優化內部機構設置,突出科技人員的主體地位,強化服務意識[2]。對于規模較小的科研平臺,宜推行扁平化機構設置,減少不必要管理環節。

3.2.2明晰科研平臺的內設機構職能

明確科研平臺內部機構職能,既要明確部門職能界限,避免職能空缺或多頭共管,出現管理混亂情況。也要提高管理的專業化和現代化水平,特別對于審批流程類的事務性工作,倡導通過網絡方式進行,以提高工作效率。在科技創新工作中,為便于專業技術人員在不同工作地點開展協同創新,或與平臺之外的學術資源間開展學術探索,可以構建虛擬研究室等網絡系統[3],不斷加強現代化辦公體系的構建。

3.2.3優化科研平臺的運行流程設計

在管理方面,探索科研平臺管理的嚴謹與效率之間平衡關系,優化科研平臺內部管理流程設計??蒲衅脚_管理應該遵循效率優先原則,合理設定業務流程,積極推進采取線上方式辦理相關業務,以提高工作效率。在協同創新方面,對于應用技術研究和新產品開發等工作中,也要明確學術研究、技術發掘和新產品研制等論證流程和方法,根據知識生產、技術轉移和形成知識生產力等機理,優化應用技術的研究與應用的銜接方式,以現代科技手段打破傳統技術流程,提高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的效率。

3.3完善科研平臺內部機制

3.3.1完善科研平臺的運行機制

在內部管理運行機制方面,要打破傳統的行政管理思維方式,樹立以服務替代管理理念。合適減少專業技術人員事務性業務,確??蒲腥藛T能夠把盡可能多的精力用在科技創新方面。在科技創新運行機制方面,根據平臺的建設目標構建靈活的運行機制。對于協同育人類平臺,要把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協調起來,圍繞人才培養設計科技創新運行機制。對于科技研發類平臺,要把高價值技術發掘和科技成果轉化評估等作為重要的前提工作,強化與科技市場的融合發展,合理設置產品試制、試產條件,并完善科技融資、成果轉化等管理方法。

3.3.2完善科研平臺的約束機制

在思想意識方面,引導平臺團隊大局意識、全局意識和協同創新意識,堅決制止平臺成員為各自單位私利而危害平臺整體利益言行。在規范管理方面,不斷完善科研平臺的規章制度,杜絕以公謀私、不作為或亂作為等危害平臺利益行為。嚴格勞動紀律管理,避免遲到早退等懶散行為產生消極影響。在科技創新管理方面,要強化安全管理,排除安全事故隱患;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規范科研成果和試驗資料保密級別,嚴禁泄露涉密信息[4]。

3.3.3完善科研平臺的考評機制

考評機制是加強科研平臺自組織建設的重要方式。通過對科研平臺總體考核,可以檢驗科研平臺建設目標是否準確,建設任務能否完成,并根據考核結果,合理修訂平臺的建設預期。對平臺的內部機構、團隊的考評,能夠有效檢驗內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管理方法是否高效、有力,有助于優化內部管理制度。對科研群體、個人的考評,能夠有效檢驗科技隊伍的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是否與科研平臺建設相匹配,及時優化科技創新隊伍。

3.3.4完善科研平臺的激勵機制

激勵機制宜以正激勵為主,負激勵結合考評機制作為正激勵的補充,做到陟罰臧否,相輔相成。在物質激勵方面,對在科技創新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團隊或個人,及時給予獎金、獎品、成果轉化收益分配等獎勵,激發平臺團隊的科技創新熱情。在精神獎勵方面,要加大媒體宣傳力度,積極推薦申報政府及校企各級各類榮譽稱號,營造良好的科技創新氛圍,提振科技創新士氣。對于科研工作態度不積極,或科技創新能力考核結果較差的人員,要在合適范圍內批評教育,必要時調離科研平臺崗位。

3.4推進科研平臺文化建設

3.4.1加強科研平臺的和諧文化建設

和諧文化能促使平臺團隊成員能夠自覺遵守相同或相似的道德標準、行為規范和工作及生活習慣,來化解科研平臺團隊因來自不同單位而存在的文化差異或沖突問題。培養科研團隊成員有著共同的行為意識,以期形成個體對科研團隊的歸屬感,增強科研團隊的凝聚力。培養科研平臺團隊和諧文化意識,能夠提升科研平臺自身文化素養,有助于科研平臺與其他社會組織開展科技合作等工作的順利進行。

3.4.2樹立科研平臺的文化協同理念

個人或群體文化的形成都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強行統一文化理念勢必造成科研平臺內部文化沖突。因此,樹立科研平臺的文化協同理念十分必要。對于存在個性過于鮮明文化特征的合作方,要做好文化方面的溝通和交流,合適弱化個性特征,便于團隊其他成員的接受和認可。針對各合作方存在個性并不十分鮮明的個性文化特征的,要尊重各方文化傳統,根據科技創新特征和科研平臺特點,對現有科研平臺文化施以正確引導,逐漸形成自身文化特色,促進文化的協同發展。

3.4.3培養科研平臺的創新文化氛圍

在科技高速發展背景下,科技合作是提高高校和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的不二法門。為此,要在科研平臺中灌輸正和博弈理念,提升科研平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營造密切協同、集智攻關氛圍。同時要弘揚守正創新精神,既要遵循科學發展和科技創新基本規律,保持科學研究的嚴謹性和規范性,也要善于打破陳規、勇于創新嘗試,并通過弘揚科學家精神等精神文明建設,活躍科研平臺的科技創新文化氛圍。

3.5培育科研平臺生態環境

3.5.1構建相互依存的科研平臺內部環境

在搭建科研平臺工作中,要對每個部門、崗位、機制和流程都要根據各自職責做好科學論證,形成環環相扣的內部機制,培育每個單元都在科研平臺中發揮自己的作用,每個單元也需要依靠其他單元支撐的關系。同時,科研平臺內部也要營造和諧的人際關系,特別是促進不同合作方的科技人員間的交流與合作,推進不同群體融合發展理念,有助于培養和諧的協同創新環境。

3.5.2優化相生相長的科研平臺運行環境

科研平臺作為應用技術研發和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載體,很難產生經濟效益滿足自身發展,科研平臺的正常運轉離不開企業和高校持續的科技投入。同時,科研平臺具備的知識生產和應用能力,是企業和高??萍紕撔碌闹匾獎恿碓?,為合作各方的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支撐科研平臺建設的各合作方發展的越好,為科研平臺的投入就會越多。這樣也會增強科研平臺科技創新反哺能力,以增強合作各方的核心競爭力。

3.5.3營造相輔相成的科研平臺社會環境

在科技創新方面,要加強與其他學術組織的學術交流和科技合作。在產業發展方面,要掌握整個行業、產業的科技發展趨勢,這就需要尋求更多的社會合作。在技術轉移方面,尋求科技中介組織在科技金融、知識產權、產品試制試產及成果轉化等領域的專業化的科技服務,建立穩定的科技服務關系[5]。在與政府部門關系方面,要準確把握各級政府科技政策導向,積極融入政府倡導的科技活動,充分利用政策資源爭取更多科技投入。

結語

校企合作科研平臺是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紐帶,在促進協同創新、加強應用型人才培養和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是實現高?;韭毮艿挠行Х绞?。遼寧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校企合作科研平臺存在的問題,是探索創新驅動發展過程中難以避免的。我們通過厘清科研平臺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不斷探索科研平臺創新發展的有效方法,在學術鏈、知識鏈、科技鏈、產業鏈、政策鏈等體系中錨定自身定位,以體制創新、范式創新和模式創新等方式,努力消除遼寧科技投入不足及科技創新環境不佳等因素影響,積極推進遼寧科技創新的高質量發展,為遼寧老工業基地的振興,實現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行動做出更多貢獻。

參考文獻:

[1]成思危.論軟科學研究中的綜合集成方法[J].中國軟科學.?1997(03):68-71

[2]于秀娟.新工科背景下高??蒲泄芾泶嬖诘膯栴}及改進建議[J].中國高??萍??2020(03):46-48

[3]景臨英、薛耀文、譚金艷.構建中小企業“虛擬人才研究室”的框架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8(08):186-189

[4]姚曉杰.跨學科多主體科研協同影響因素及機理研究[D].南昌大學.2022

[5]徐雨森.社會知識活動系統中的科技服務產業[J].中國科技論壇.?2023(03):3

基金項目:2023年遼寧省科學事業公益研究基金(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2023JH4/10600042);2022年度丹東市指導性科技計劃項目(202220)

作者簡介:艾術林(1970—),男,遼寧臺安人,高級實驗師,研究方向:管理科學與工程。

*通訊作者:田宏(1973—),女,遼寧丹東人,教授,研究方向:功能服裝及相關產業發展政策。

猜你喜歡
創新驅動校企合作
中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
“創新驅動”打造山東經濟新格局
關于創新驅動戰略的理論思考
創新驅動與我國創新生態研究
茶學專業校企合作實踐教學探索
韓國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發展
芻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業視域下卓越工程師校企合作培養模式探析
民辦高職院校軟件技術專業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對實訓教學體系改革進行的思考與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