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素養視域下的案例教學:目標解析、設計創新和教學實施

2024-03-19 11:27呂穎毅
科技風 2024年7期
關鍵詞:數字素養教學實施教學設計

摘要:數字素養視域下,我國金融學專業課程的案例教學目標發生重要轉型,從發展“專業能力”到培育“專業數字素養”,從掌握“知識”到塑造“品格”,從獲取“技能”到發掘“驅動力”。相應地,數字素養視閾下金融學專業課程的案例教學設計需要創新,主要從加強案例時效性、凸顯數字素養的案例群庫建設、重視案例場景構建三方面著力,探索案例教學設計創新途徑與創新點。數字素養視閾下案例教學實施以數字素養為引領,以案例庫為載體,以學習任務為驅動,整合SOPC模式與多屏協同技術,構建沉浸式案例教學場景,從模式應用到方法創新多維度使用數字技術落實數字素養培育。

關鍵詞:數字素養;教學設計;教學實施

2023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規劃到2025?年數字化發展水平進入世界前列,數字中國建設取得重大成就。在此背景下,大學生數字素養教育應適應數字中國建設需要,積極融入一定專業領域和公共領域的數字化轉型。作為專業育人基礎,專業課程教學應積極建設并應用智慧教學平臺變革教學手段與教學模式,在理論教學過程中融合專業教育與數字素養教育,提升學生數字素養與數字技能。

1.數字素養視域下的案例教學目標

1.1數字素養的內涵

什么是數字素養?根據國家網信辦的定義,數字素養與技能是指數字社會公民學習工作生活應具備的數字獲取、制作、使用、評價、交互、分享、創新、安全保障、倫理道德等一系列素質與能力的集合。數字素養是數字經濟時代背景下的重要個人素養,是數字技術與社會生產生活深度融合的產物。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歐盟的許多文件中,數字素養被定義為個人能力,與個體生活工作密切相連。歐盟關于數字素養的表述是“在工作、就業、學習、休閑以及社會參與中,自信、批判和創新性使用信息技術的能力”。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數字素養全球框架》中定義數字素養為:“通過數字設備和網絡技術,安全適當地訪問、管理、理解、集成、通信、評估和創造信息的能力,用于就業、體面工作和創業?!备鶕陨隙x,數字素養所涵蓋的數字生存技能包括:基本數字技能即使用數字設備、網絡、操作程序等;特定專業背景下的數字技能即數字信息管理、基于數字技術的溝通分享、公共事務管理等;數字高階技能即數據生產者能對其他行業做數字賦能并創新數字技術。

1.2金融學專業案例教學目標解析

一般地,課程教學目標分為知識、能力、價值塑造三層次。在數字素養視域下,教師應重新解析案例教學目標。首先應當厘清能力、知識與素養的關系。能力是指完成一定目標下活動、任務、事項的心理條件。能力的形成與知識學習關聯密切,知識的獲得是能力形成的基礎,能力影響掌握知識的水平。素養是指一個人的修養,從廣義上講,包括道德水平、外在形象、知識水平與能力等各個方面。數字素養是一個整體的、綜合性的概念,在這一框架中,數字知識、技能與金融職業責任感共同作用、影響個體行為,它們的組合構成了個體的數字素養水準。其次,數字素養時域下案例教學應結合數字經濟特質持續開展價值塑造。數字素養是關于數據的批判性思維,是一種高級的社會感情,其本質是人基于價值判斷對信息與數據的認知與判斷,是對各數字工具的應用與創新能力。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數字素養全球框架》中就有關于保護他人健康和福利、保護環境,以及識別數字鴻溝等指標。最后,數字素養教育體現時代使命。2021年11月,我國頒布《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行動綱要》,綱要特別強調了數字經濟發展背景下民眾數字素養提升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掌握數字技術的個人、機構、組織等個體都應承擔相應社會責任。由此可見,對金融學專業學生進行數字素養教育、提升數字素養,不僅是對金融學與計算科學、人工智能等學科知識的交叉融合,更是社會責任和時代使命。

  • 案例教學設計創新途徑及創新點

2.1案例教學設計創新途徑

本文以“中國企業境外上市數據安全風險”案例教學為例,探索案例教學設計創新途徑。

途徑一:案例教學與數字經濟時代背景深度融合

中國企業境外上市知識學習應置于特定時代背景,既保證知識內容與時俱進,又深度融合專業數字素養培養。數字經濟時代下,數據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2020年4月,我國頒布《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將數據市場列為五大核心生產要素市場之一。2022年11月,“數據二十條”出臺、國家數據局成立,中國數據要素市場進入規范化發展階段。企業既是數據的生產者又是數據的使用者,應主動防范數據安全風險。數據安全風險來源于數據狀態和外部因素,是數據資源或數據資產配置與交易陷入無序狀態的可能性。數據安全風險關聯主體權益、公共治理價值和國家安全等多元利益,是數字經濟時代社會風險的重要表現。境外上市企業涉及的利益主體復雜,境內股東、境外投資者、創始人、主營業務所在國、目標上市地所在國等主體利益分歧、政治環境變化、法律體系差異等均有可能成為數據安全風險來源。隨著中美間貿易摩擦持續,美國片面強調產業鏈建設“去風險”,中國企業境外上市面臨著更為復雜多變的外部國際環境。

途徑二:案例研討與角色扮演結合

本小節教學設計主要采取混合式+話題推進式。D公司境外上市數據安全風險案例既是社會熱點又是行業重點業務,具有時效性和實務性。本小節案例教學以學生職業生涯設計為導向,圍繞市場話題層層遞進,通過講授和討論展開案例分析,同時融入學生數字素養教育。本小節首先回顧中國企業境外上市歷史,講述境外上市概念。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在線談論中國企業境外上市動機。通過課堂前的在線學習,學生了解了企業公開上市流程,能運用流動性溢價等理論解釋企業公開上市動機;掌握DDM、市盈率法、實物期權法等企業股權估值方法;熟悉中國大陸、中國香港、美國紐約等證券市場企業上市規則及特點。課堂教學環節,教師深入系統講授企業境外上市數據安全風險形成及影響。教學就學生的價值判斷與能力提升兩方面雙管齊下:一方面貫徹“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理念讓學生深刻認知維護上市企業數據安全的重要意義,塑造學生數據安全風險防范意識;另一方面,通過案例教學和探究式教學,深化企業境外上市數據安全風險問題理論分析。

途徑三:線上模擬實驗與線下教學對接

線上線下融合不僅是教學手段的融合,更是教學流程和教學生態的無縫對接。學生在線上可以便利地獲得關于模塊知識,完成相關的基礎知識學習,并進行小測試檢測自學情況。教師設置相應的模擬實驗任務,如“中概股”行情分析與個股投資。學生通過短線操作,將感知中概股股價波動特征。教師在此基礎上,分析學生模擬投資業績及投資策略,凝練出知識模塊相關知識點作為課堂教學重點。學生通過課堂學習與案例討論深化了模塊內的知識重點與知識難點,更為重要的是,這種學習是基于任務驅動,并與實踐相結合的。線上知識準備→線上模擬實驗→線下講解→線下案例討論→線上案例總結及迭代,由此實現了關于線上+線下學習場景與學習內容的無縫對接。通過構建圍繞課程知識應用的場景,使學生由碎片化知識點學習轉為主題鮮明的模塊化學習。學生能更清晰的知道所學知識的用途,并能根據模擬操作發現自身知識與能力短板,做出改進。學生的學業評價也由扁平的班級學生分數差異,轉為關注學生自我發展和自我超越。

  • 教學實施過程

3.1線上自主學習與模擬操作

線上自主學習。在超星學習通上圍繞企業境外上市數據安全風險知識點布置自主學習任務,啟用“闖關模式”幫助學生提升學習自律性。這一階段的線上自主學習旨在使學生掌握簡單概念、行業發展歷史知識普及和興趣調動。實施過程中,自學任務形式以視頻觀看、話題互動、素材編輯為主,考核形式主要為選擇題彈窗、話題點擊率和素材整理質量評價。在線自主學習需要課程組老師協同完成前期大量的視頻制作和習題制作,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與線下學習不同,在線學習對學生的自律性要求較高,教師應做好在線考核工作,實時督促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同時,學習任務應控制難度,學習時間應控制時長,保持學生課前預習的積極性,為課堂學習做好必要鋪墊。

線上模擬操作。在“大智慧”平臺上,學生根據基本的分組要求自由組合團隊開展投資模擬。根據知識模塊不同,教師可安排不同主題的模擬投資任務。如教師可安排學生開展“中概股”模擬投資,給出初級投資分析報告模板,要求學生按照規范格式做好基礎數據收集與整理,根據小組投資分析結果作出相應的投資決策,并觀察自身投資收益波動。在此環節中,學生能更為直觀感受到小組協同工作的重要性,突破教材章節限制,根據任務需要豐富完善自身專業知識體系。模擬操作系統自動記錄的操作記錄能刻畫出學生學習動態及學習瓶頸,這可以作為學生自我提升的重要依據,也是教師學情數據來源,是線下教學活動有效開展的依托。

3.2多屏協同與案例討論

“希沃”數字教室技術支持下,課堂教學可實現多屏聯動、大小同屏通、多端輸入。本小節教學中,教師和學生都可以對關鍵數據與文本的標簽化處理,實現全員無縫對接與靜默式互動。通過線上“學習通”平臺數據,可識別學生在線回帖與市場熱點重合情況,選擇“D公司上市”作為課堂案例講解內容并組織學生展開主題討論。學生線上自學后知曉中國企業海外上市的發展歷史及2000年以后科技企業赴美上市動態。課堂案例討論圍繞D公司數據安全風險展開,從D公司赴美上市動機出發,聚焦數據安全風險來源、類型、防范,探討D公司海外上市引發的監管部門網絡安全審查對中國企業數據安全風險與企業境外上市行為監管產生深遠的影響。通過課前的網上鋪墊與準備,學生按課程任務要求組成案例分析小組。教師組織課堂案例討論,以小組為單位作3分鐘課堂匯報。線上+線下模式融合的案例研討充分體現了學生學習主體地位,評價機制由以往的學生學習成果比較評分轉變為學習自律性評價和自我超越能力評價。在本小節學習效果考核中主要評價維度包括:組內分工是否合理;論據是否充分;論證是否嚴謹等。學生內化關于企業境外上市與數據安全風險等專業知識學習動力,提升了包括數字技術、數字能力和數字安全責任感在內的數字素養水平。

3.3線上匯報與案例迭代 l

經過課堂討論與點評,部分學生產生關于模擬投資操作修正與投資分析報告修改意愿。教師應鼓勵學生根據課堂理論學習與模擬投資實踐,探索進一步深化學生對企業境外上市動機認知,把握企業境外上市數據安全風險來源及防范措施?;趯Α爸懈殴伞惫局卫砼c經營特點的認知,進一步完善或是更改小組的投資策略及投資組合,實現模擬投資收益增加或是損失減少。

  • 教學評價與反饋

4.1教學模式:虛實融合,深化翻轉

“線上+線下”模式下開展翻轉課堂,突出學生學習主體性。通過線上自主學習學生掌握了基本概念和案例背景,通過課堂案例談論學生深入掌握了中國企業境外上市數據安全風險的知識難點和重點,形成關于企業數據安全風險的系統認知。傳統的翻轉課堂是學生完成特點知識學習后成為知識的講授者和傳播者。在本小節教學中實施的是翻轉課堂2.0,即學生能構建場景運用理論分析工具解釋某科技企業境外上市動機及違規泄露數據行為。理解聯動效應下,監管部門采取的一系列監管措施及對市場的影響。這一過程經歷了線上鋪墊+線下匯報+線上討論多環節深化,學生知識學習成果得到鞏固。

4.2教學方法:場景模擬,深度沉浸

“場景+角色”方法下開展案例教學,提升學生學習挑戰性。課堂案例討論環節,教師構建案例場景,引導學生分角色演繹不同利益主體行為動機與行為特征。案例教學環節避免教師“講故事”形式,做到教師引導,學生行動,教師評價,學生拓展四環節深度討論。學生在課堂的案例演繹要在一定的范式下展開,即背景描述,理論推演,事實解釋,行為反思等依次展開。對照以上模塊,制定評分標準,教師對學生的案例場景式模擬做綜合性評價。課后,教師發動有項目研究興趣的學生深入企業融資動機研究與數據安全風險防范研究,撰寫論文,推動學生高階學習成果轉化。

4.3價值塑造:勇于擔當,積極防范

“責任+創新”理念下深化價值引領,塑造學生社會責任感。從探究中國某科技企業低調海外上市原因出發,學生發現該企業投資人和高管一方面試圖通過上市實現股權價值飆升套現離場,另一方面企業投資人和高管社會責任感缺失,泄露大量敏感數據。通過案例研討,學生系統深刻地掌握了多元利益主體下企業上市動機及境外上市特征,系統科學運用理論模型刻畫股權流動性溢價獲取過程中數據安全風險約束。學生在此專業視角下重新審視現實經濟生活,發現許多企業都面對著數據安全風險,應構建審慎的數據安全風險防范體系。整個學習過程,教師在案例教學活動中做到“以案說理”“以理釋情”?!耙园刚f理”,就是要在教學中將理論學習生動嵌入數字經濟與中國科技企業發展時代背景下,使理論學習具有鮮明的實務價值?!耙岳磲屒椤?,就是以專業理論支撐社會責任感,通過實施有效的數據安全風險防范措施使企業在符合國家監管要求前提下實現境外上市,實現對資本市場的充分利用。

5.結語

數字經濟背景下金融學專業學生應是金融+計算科學+人工智能的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復合型人才。為提升學生職業競爭力,應落實金融學專業學生的數字素養培養,即專業教育與基礎教育、社會實踐、學科競賽等環節協同開展數字教育。

參考文獻:

  • 周海濤,朱元嘉.提升大學生數字素養的創新路徑[J].中國電化教育,2023(05):49-55.
  • 曹泮天,袁瑞璟.企業境外上市數據安全風險的預防性治理[J].河北學刊,2023,43(03):203-210.
  • 韓洪靈,陳帥弟,劉杰等.數據倫理、國家安全與海外上市:基于滴滴的案例研究[J].財會月刊,2021(15):13-23.

本文為2021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一般項目“課程思政元素挖掘與教學設計研究——以《投資銀行理論與實務》課程為例”(HNJG-2021-0740)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呂穎毅(1979-??),女,漢,中共黨員,湖南衡陽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公司金融

猜你喜歡
數字素養教學實施教學設計
提升學生數字公民素養的必要性與策略分析
新技術環境下圖書館轉型趨勢研究
校本特色課程的教學實施與評價
小組合作探究模式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實施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成人教育中的運用分析
高中數學一元二次含參不等式的解法探討
“仿真物理實驗室” 在微課制作中的應用
翻轉課堂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分析及改善建議
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
一場及時的春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