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仿真模擬結合成果導向教育在醫學生檢驗醫學教學中的應用

2024-03-19 09:20蔡欣劉坤衣文婷曹善楠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24年4期
關鍵詞:考核成績醫學生教學效果

蔡欣 劉坤 衣文婷 曹善楠

檢驗醫學被稱為實驗室醫學,是醫學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利用實驗室中的各種技術和工具,對臨床醫學中的疾病進行診斷、治療、評估療效以及追蹤病情發展等[1]。檢驗醫學是一個涉及范圍廣泛的領域,包括血液檢查、血清學檢查、生化檢查、細胞學檢查等多個方面。因此,為了能夠勝任這項工作,檢驗科醫學生需要熟練掌握生理學、微生物學等方面的知識。同時,這也對檢驗醫學的理論和實踐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仿真模擬教學模式是一種模擬真實情景開展專業課程教學的方式,現已在臨床醫學、護理學中廣泛應用[3]。成果導向教育模式認為,所有教學設計、方法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取得相應成果,在國外廣受推廣,而在國內尚未普及[4]?;诖?,本研究選擇于濱州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2021 年7 月—2022 年8 月實習的96 名醫學生,通過分組對照,分析仿真模擬結合成果導向教育模式對醫學生考核成績及綜合素質的影響?,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納入于濱州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2021 年7 月—2022 年8 月實習的醫學生96 名,納入標準:均為本科實習生;對檢驗醫學知識具有一定了解;醫學生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學習態度極為消極;參與其他教學培訓;中途退出教學。按隨機數字表法分2 組,各48 名。對照組男20 名,女28 名;年齡20~25 歲,平均(22.53±1.02)歲。觀察組男18 名,女30 名;年齡20~25 歲,平均(22.61±1.05)歲。2 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研究獲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倫理批號20190816032)。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進行傳統常規教學:由帶教老師主導,根據教學大綱要求,采用“教師講學生聽”模式,將醫學生分為8 名/組,采用幻燈片(powerpoint,PPT)課件進行集體授課,授課前要求學生預習檢驗醫學相關內容,之后以理論授課方式講解,引導醫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疑問,及時解答。課后帶教老師可組織學生參觀檢驗室,觀摩書本中提及的儀器、設備,講解操作流程,參觀結束后布置相關知識點,要求學生自學研究,有不懂的問題可于下節課堂上提出。

1.2.2 觀察組

觀察組實施仿真模擬結合成果導向教育模式,具體如下。(1)確定教學計劃:帶教老師根據教學大綱要求,確定本次教學的臨床目的,根據學習目標,制定相關的教學計劃,需具備趣味性、代表性,緊扣學習目標。(2)教學前:帶教老師根據教學項目,準備各種學習材料,利用“雨課堂”教學工具,建立網絡虛擬仿真模擬教學平臺,主要內容包括系統化的介紹實驗原理、針對性分析仿真病例及熒光核型、存在的常見問題及解決措施。引導學生利用仿真模擬教學平臺查閱文獻資料,進行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問題,設計將模擬的檢驗項目工作流程,包括檢驗前、檢驗中、檢驗后具體環節及相關注意事項,分小組進行,8 名/組,要求組內成員分工合作,相互討論完成。帶教老師隨機提出問題,并抽取小組成員回答。(3)教學中:開始前,帶教老師借助趣味性臨床案例引起正確話題,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亦可在教學中融入思政課程,以提高學生認同感、專注度。由小組代表向帶教老師、其他學生建講解模擬的檢驗項目工作流程、注意事項,帶教老師從總體出發,進行把關,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之處。仿真模擬實驗開始后,學生按照設定的檢驗項目工作流程模擬檢驗工作,從實驗前試劑、儀器等準備、標本采集、檢驗方式及流程、結果分析、編寫報告,均需學生獨立完成,帶教老師僅發揮“領導者”作用,嚴格把控檢驗質量。(4)教學后:帶教老師針對檢驗工作中的問題,開展小組討論,引導組員查閱資料,進行分析、討論,明確問題。最后由帶教老師進行總結,梳理重點,對學生存在的疑問進行解答。2 組教學均為1 次/d。

1.3 觀察指標

比較2 組醫學生考核成績、綜合素質及對教學效果的評價。

1.3.1 考核成績

教學結束后,對2 組醫學生進行考核,總分100 分,考核內容包括理論知識(0~40 分)、臨床實踐(0~30分)、熒光核型判讀(0~30 分)。評分越高,則學生考核成績越好。

1.3.2 綜合素質

教學結束后,對2 組醫學生進行綜合素質考評,考包括查閱文獻能力、臨床思維能力、溝通表述能力、臨床證據獲取及知識理解能力、問題分析及解決能力、臨床前沿把握能力、團隊合作能力9 個方面,評分均為0~10 分,評分越高,則學生能力越強,綜合素質越高。

1.3.3 教學效果評價

教學結束后,以問卷形式調查2 組學生對教學效果的評價情況,調查內容包括喜歡該種教學方式,該種教學方式能夠提升自身學習積極性、該種教學方式能夠提升自身自主學習能力、該種教學方式利于理論知識的理解及應用、希望能夠擴大該種教學模式應用范圍,調查表作答方式為肯定、一般、否定。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0.0 軟件,計數資料用n(%)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兩獨立樣本均數t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 組醫學生考核成績比較

觀察組醫學生理論知識、臨床實踐、熒光核型判讀及總成績評分均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見表1。

表1 對照組、觀察組考核成績對比(分,±s)

表1 對照組、觀察組考核成績對比(分,±s)

2.2 2 組綜合素質比較

觀察組綜合素質各項目評分均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見表2。

表2 對照組、觀察組綜合素質對比(分,±s)

表2 對照組、觀察組綜合素質對比(分,±s)

2.3 2 組對教學效果的評價比較

觀察組對教學效果評價中喜歡該種教學方式,該種教學方式能夠提升自身學習積極性、能夠提升自身自主學習能力、有利于理論知識的理解及應用、希望能夠擴大該種教學模式應用范圍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對照組、觀察組對教學效果的評價對比[名(%)]

3 討論

檢驗醫學是一門涉及多個專業和學科的交叉學科,其主要任務是結合臨床診斷和檢驗指標,為臨床診療提供重要參考,從而促進診療工作的順利開展[5-6]。隨著目前臨床醫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對檢驗醫師的要求愈發提高。檢驗醫師不應局限于技術操作,還需具備扎實專業知識,掌握實驗室技能[7-8]。實習是醫學生向醫生角色轉變的重要階段,教師做好實習醫學生的教學工作,促使其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合,對于鞏固專業知識、提高實際工作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然而,傳統教學模式均以帶教老師為主體,帶教老師在課前做好大量準備,學生跟隨帶教老師思維模式學習,被動接受知識,無法獲得較多的獨立思考時間,難以提高學習積極主動性,故缺乏發現、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9-10]。本研究中,較對照組,觀察組理論知識、臨床實踐、熒光核型判讀及總成績評分均高,綜合素質各項目評分均高,觀察組對教學效果的評價優于對照組(P<0.05),提示仿真模擬結合成果導向教育模式有利于提高考核成績、綜合素質,且教學效果評價高。其原因為仿真模擬教學模式能夠模擬真實的工作情景,對醫學生進行??普n程教學。這種方式能夠防止理論教學與實際操作脫節,縮短教學與臨床之間的差距,幫助醫學生盡早積累臨床經驗,并提高他們的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等綜合素質。成果導向教育模式以學生為教學中心,認為一切教學活動均需圍繞學習成果開展,最終教學目標是不斷提高學生綜合素質[11-12]。成果導向教育模式的正確引導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促使他們自主學習和思考,提高他們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該模式注重實踐,通過在教學期間模擬臨床上的真實案例,使教學更加貼近臨床實踐。在教學結束后,帶教老師會帶領學生進行回顧,展示重點內容,幫助學生進一步強化記憶[13-14]。醫學生成績的提高不僅涉及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能力,還注重綜合素質的培養。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成果導向教育模式更加生動有趣,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15]。通過審視仿真模擬結合成果導向教育模式下的整個教學過程,本研究發現學生在教學準備、執行期間和總結階段,都能主動地進行學習和探究。這種模式促進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加工和應用,使其能夠更加靈活地將書本上的知識運用到臨床實踐中,從而提升臨床思維能力。同時,通過模擬真實的臨床環境,小組成員能夠協同合作,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潛力,促使他們更積極地參與,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仿真模擬結合成果導向教育模式能夠提高醫學生檢驗醫學考核成績、綜合素質,進而獲得較高的教學效果評價。

猜你喜歡
考核成績醫學生教學效果
骨科臨床教學中實施PBL教學法聯合情景體驗對教學質量、考核成績、教學滿意度的影響
“以器官系統為中心”的整合教學模式在內分泌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對綜合考核成績的價值
基于OSCE的全科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實踐技能結業考核成績分析
協作式見習帶教模式在護理本科生中的應用效果
醫學生怎么看待現在的醫學教育
如何提高高中聲樂教學效果
對醫學生德育實踐的幾點思考
淺談醫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提高病理學教學效果的幾點體會
加強焊接教學質量提高焊接教學效果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