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西班牙語教學中“課程思政”的融入研究

2024-03-21 06:42李冬麗
大眾文藝 2024年2期
關鍵詞:西語西班牙語課程思政

李冬麗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外國語言文化學院,河北秦皇島 066004)

各大高校目前都在倡導思政內容融入課堂,但如何把思政內容和課堂內容做到“相得益彰”,如何使思政融入做到“水到渠成”“潤物無聲”一直是各門課程都在探討的問題。公共類小語種課程本身具有選修學生人數多,學生專業廣泛,課時偏少,授課集中,學生基本零基礎學習等特點,如何能在小語種選修類課程中更好提升思政課堂效果是本文主要探討的內容。

一、“課程思政”概述及外語課堂思政融入的必要性

蔡基剛老師在其文章《課程思政與立德樹人內涵探索-以大學英語課程為例》中提到:高等教育的最主要任務之一就是立德樹人,這是高校所有課程都需要承擔的責任,每位老師都要認真挖掘課程中的思政元素,把思政內容融進教學,“是潤物無聲的隱性教育,最終達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的”。[1]

教育界近些年也有越來越多的專業學者對“課程思政”的融入課堂作了深入的探究。2017年,教育部黨組發布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2],《綱要》中明確指出:成立專門的適用于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委員會,全面加強工作上的協調,決策中的咨詢以及工作中意見的評估、督促和指導,會設立專門的工作經費,確?!毒V要》各項指令的順利下發和實施?!罢n程思政”教學改革在全國各高校范圍內廣泛開展起來,改革范圍涉及各類學科課程。2020年6月1日,教育部又頒布了《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3]。該文件的制定和下發,對高校課程思政建設進行了高屋建瓴的指導、規劃和部署。2020年6月15日,在全國高教處長會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工作上,高教司司長吳巖做了題為《謀大局應變局開新局—落實落實再落實提高提高再提高》[4]的主旨發言,發言中明確指明“要深入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各高校的“課程思政”改革浪潮和實踐逐漸深入化、系統化。

“課程思政意味著教育觀、知識觀和課程觀的根本改變,[5]就要求課堂上知識取向要向價值取向過渡,要求教學內容要更具有思維深度、文化深度和政策理論深度,更加以學生為中心,從而能夠真正達到立德樹人的目標。

外語教學由于其本身具有的獨特性使得課程思政更有特殊意義,更值得去探討和研究。具體原因可概括為:1.外語教育內容的特殊性。外語教育包括語言和文化等方面的內容,涉及不同國家間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對比,中外文化間的異同等,老師在課堂中教授的內容耳濡目染得就會對學生的“三觀”產生影響。2.新社會市場的召喚。目前我國在全球治理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一帶一路”框架和習近平主席在2023年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議”等新的全球發展觀念都要求我國的外語教育和發展要“站位高”“格局大”,我國外語教育的人才培養使命要定位為培養和造就書寫“全新的世界史”[6]的時代人才。3.教育教學現狀的現實需求。在大學教育的課堂上,有的教師過分注重外國價值觀和外國文化的傳導,導致學生對于中國傳統文化和傳統知識的認識出現欠缺。與非外語類學生相比,他們更需要積累自己在傳統文化方面的知識,提高個人對優秀中華文化的理解和認知,從而讓自己成為有責任擔當,有家國情懷的中國故事的“講述者”、中國聲音的“傳播者”、中國文化的“傳承者”。4.課程思政與外語專業的“內在跨學科性和外在跨學科性”相輔相成。[7]從外語專業的授課計劃和課程設計來看,內在涵蓋了語言文字、文學文化、社科歷史、政治經濟等各方面的內容,各學科內容互相交融;從外部的知識體系來看,又建構在諸多的人文學科如哲學、政治經濟、建筑、舞蹈、繪畫等和自然學科如地理、生命科學、數學、信息工程等之上。

西班牙語作為小語種,其課堂思政融入又具有自己的特點。公共西班牙語課程相對于傳統的英語課程來說,兩者具有一定的共同點:外國語言和文化的講述。但除此外它又具有其本身的特征:課程課時集中,學生專業廣泛,語言更加小眾,文化所屬地域更加的遙遠。除此外分析西班牙語這門語言及其對應文化可以發現,它涉及的國家范圍涵蓋了歐洲、美洲和非洲,涵蓋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其中又有著不同民族間的矛盾、沖突、交互和融合。所以,從課程思政的角度來分析公共西班牙語課程,良好的思政融入更能夠使學生從歷史的、辯證的角度來分析一些文化現象。比如墨西哥哲學家薩穆埃爾·拉莫斯在其作品《墨西哥文明及其文化剪影》中提出“墨西哥文化是從歐洲發展而來的衍生文化,并非獨創,但應該在尋求普世文化的同時也表達出民族精神,既非歐洲主義,也非盲目的民族主義”。[8]由此我們也知道西語國家的文化具有多元性,新大陸的發現將西班牙代表的歐洲文化傳播到了美洲大陸,同時這片大陸上的土著文明所代表的土著文化也影響著這片土地,如墨西哥克里奧爾文化、瑪雅文化、印加文化、阿茲特克文化等等。這就為思政融入提供了大量的現實素材和可發掘空間。

二、公共西班牙語課堂思政融入的不利條件

1.學生群體的差異性

公共小語種課程面向的是來自各個專業的學生,包括文科專業及理工科專業學生,他們平常的學習內容、思維方式、興趣愛好等都有很大不同。這就使得思政內容的挖掘要兼顧到各個專業方向的學習:不僅要有文學、文化、政治、歷史等人文社科方向的思政內容,同時還要關注機械、電子、醫藥等自然科學方向的思政元素的融入。如果教師本人的知識面較狹窄或者片面,就會導致思政內容的融入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2.思政元素挖掘不到位

小語種公共課程面對的學生大多是零基礎學生,語言的學習要從特別基礎的字母發音、單詞、語法等學起。外語的基本功的學習需要大量的重復練習,學習過程較為枯燥無趣。教師在講解這些基礎知識的同時,也面臨時間緊任務重的問題,這就會導致思政內容不好發掘或者思政元素不能夠與教材內容做到較好得融入。

高職高專院校的小語種教師良莠不齊,部分外籍教師對中國文化缺乏了解和認同,在課堂授課時對學生情況了解不充分、講課內容不能做到結合中國國情。這些存在的問題都不同程度上影響著思政元素的課堂融入。

3.思政融入手段的局限性

教學手段是老師在課堂上進行知識輸出的方式,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路徑,隨著科技化和信息化的發展,教學手段也越來越先進和多樣。但部分老師在教學中還是傾向于使用比較傳統的教學手段,如黑板、PPT課件投放等,這就使得學生接觸到的教學資源比較有限,無形中就限制了思政內容的融入方式。

三、公共西班牙語課堂思政融入的有利條件

1.公共西班牙語類課程以提高學生西語文化交際、掌握基本語言知識為目標,以跨文化交際為手段,通過中西、中拉核心價值觀對比,更便于思政內容融入,培養學生正確的“三觀”。眾所周知西班牙語發音是所有外語中發音較為簡單易學的,同時以西班牙語為母語的國家和地區有21個之多。在我國的基礎教育體系中,英語占據著比較重要的位置,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有一定的英語基礎。西班牙語字母的書寫除去?(?)外,其余與英語字母都相同,這就減輕了學生零基礎學習西語時單詞書寫方面的壓力;而且西班牙語字母的發音較簡單,對于有英語發音基礎和漢語拼音基礎的同學來講,十分容易掌握。公共西班牙語類課程以提高學生的國際視野、跨文化交際能力為目標,涉及西班牙、赤道幾內亞,及諸多拉丁美洲國家,思政元素較容易結合這些國家的歷史文化、新聞時事等融入課堂教學內容。公共西語課程的目標不僅在于要增強學生在語言方面的基本功,更在于要培養學生在異域文化場景中的交際能力、批判性文化意識、國際視野及家國擔當。在教學實踐中突出教師的價值引領,在教室學生西班牙語語音、語法的同時,也會涉及諸多西班牙語國家的文化介紹。這就方便教師通過對比方式來進行教學,培養學生多角度看待問題、分析問題的辯證思維能力,讓學生對于國內的優秀傳統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時也能夠辯證看待國外文化及其價值觀。

2.公共西班牙語課程主要針對大一、大二學生,課程連續性強,思政教育具有長期性和穩定性。公共西班牙語課程每周學時為4學時,可跨學期選修。首先,針對剛剛入學的大一新生,內心有著對大學生活的向往,有對新知識的渴望,《西班牙語一》課程能夠在學生原有認知基礎上,提高語言對話水平,提高面對不同文化場景的應對和處理能力。課程一主要注重基礎語言知識的講解,旨在提高學生對于這門語言的了解和興趣,在課堂內容中會添加人文社科方面的內容,會插入一些網絡素材如紀錄片、電影片段、拉美音樂、舞蹈視頻等,便于調動學生的興趣?!段靼嘌勒Z二》則建立在課程一的基礎上,學生已經基本具備了西語的學習意識,對于西語文化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接觸和了解,更方便在思政內容的融入。其次,西語公共課程與其他課程相比,學生的學習壓力更小,課程形式相對活潑,學習氛圍輕松愉悅,更容易對學生進行思政素質的培養。

四、從“課程思政”出發,公共西班牙語課程的教學改良對策

1.調整教學目標,修訂《西班牙語》課程教學大綱。

該門課程的是在“一帶一路”項目的倡導下開設的,旨在提高學生對于這門語言及其背后代表文化的了解和認識,開拓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對異域文化場景的應對能力,助力新時代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在課程思政融入課堂的潮流下,教學大綱中除專業目標和技能目標外,更增添了課程的德育目標。主要內容包括:(1)在講解拉美各國國情、歷史的情況下,對比我國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狀況的大幅度改善,加深對我黨、我國的認知,從而更發自內心的擁護我黨、熱愛我黨、我國。(2)在講授中,讓學生對歐洲、美洲的歷史、經濟、文化等方面有更多的關注和了解。關注國際時事,增強國際化視野,培養家國情懷和民族責任擔當。(3)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之間的互動,培養彼此間的同學情誼,課堂課下能夠相互理解、相互幫助,尊重他人,團結同學;能夠辯證看待挫折,并從中不斷獲得成長和進步。

2.貼緊教學,利用多重網絡資源,使思政融入“水到渠成”

課堂教學中思政內容要“順其自然”“水到渠成”得融入教學內容,而不能“喧賓奪主”,甚至讓學生產生反感心理。其次,思政內容的設計需要以授課教材為基礎,結合教學單元主題來設計,選取如愛國主義、民族情懷、傳統文化、職業發展等方面的內容進行融合,引導學生了解和認識西語國家文化中值得借鑒和學習的部分,并同中國文化來進行對比,在“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也能夠有意識學生將中國文化中的“之長”向外表達和傳遞,樹立國家形象,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和中國態度?!段靼嘌勒Z一》的課堂上可以結合西語國家的一些電影、紀錄片等網絡資源,讓學生對其國家的歷史和現狀有一個直觀的了解,如西語電影《Coco》講述了墨西哥文化中的“清明節”,課堂上可以從文化視角對比墨西哥的亡靈節和中國文化中的清明節,以及兩種文化中對于親情和“死亡”的理解。也可以借助國內外聯合拍攝或國外拍攝的一些紀錄片,進行思政融入。如中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阿根廷國家廣播電視臺聯合攝制的《魅力阿根廷》[9]等。同時也結合時政,如領導人之間的互訪、重大世界型賽事的舉辦、國際事件的發生等等來進行課堂思政的融入,提高學生對于新聞事實的關注度,培養學生的愛國、愛黨精神,讓學生能夠多角度得去看待國際事件。思政內容的挖掘應當豐富全面,結合歷史和時政,對比古今和中外,這樣才能夠真正激發學生學習探索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德育品格。同時,也要注意思政內容的切入必須堅持“適時、適事、適度”原則,例如有的上課內容偏向于字母發音教學,如果切入思政內容可能會稍顯生硬,并不是每一節課的課堂內容都與思政百分百契合。必須從事實角度出發,切勿“強行融入”。

3.教師時時積累思政素材,提高思政融入技巧,“身正為范”

在課堂思政融入中,教師起著主導作用,為使思政融入有更好的效果,教師首先需要從自己出發,學習和了解黨和國家的政策、時事,不斷提高個人思政素質,積累思政素材,拓寬思政融入思路;以身作則,愛黨、愛國、敬業,在思政素養方面爭做先鋒和典范;要深刻認識了解學生的一些價值觀取向,能夠適時給予恰當的引導。同時,教師本人也要積極與其他教師探討思政融入方式、講授效果,同時認真參與各類思政授課競賽,不斷打磨授課方式,提高個人專業技能。

五、結語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12月7日的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好的思想政治工作應該像鹽,但不能光吃鹽,最好的方式是將鹽溶解到各種食物中自然吸收”。公共西語課程作為人文社科類的選修課程,一定不能在授課生硬得融入思政內容,要結合具體授課內容、結合新聞時政、結合學生個性特點自然導入。教師也要不斷打磨個人授課技能,提高個人思政素養,并在授課中向學生展示良好的治學精神和人生態度,言傳身教,引領學生在思政素養方面不斷進步;關注語言學習背后的德育和美育,教導學生要有文化擔當和家國情懷,培養學生立足本國文化,掌握本專業技能,同時了解西語國家歷史文化等,不斷提升個人的人文修養,開闊個人的思維和視野,培養達觀、豁達的人生態度,成為富有家國情懷、歷史擔當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新時代的中國力量。

猜你喜歡
西語西班牙語課程思政
鰹鳥
2019年拉美西語國家熱帶花卉園林景觀研修班結業
殯葬展
《習近平喜歡的典故——平“語”近人》(西語版)全球上線
西班牙語母語者漢語副詞“就”的習得研究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湘繡專業實施課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An Examination of the Main Characters in Heart of Darkness With Freud’s Theory
電力西班牙語在委內瑞拉輸變電項目上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