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工科背景下風景園林建筑設計課程專創融合教學改革研究

2024-03-22 10:49胡露瑤桂林旅游學院講師碩士
廣西城鎮建設 2024年2期
關鍵詞:專創風景園林工科

文_胡露瑤(桂林旅游學院,講師,碩士)

張 瓊(桂林旅游學院,講師,碩士)

新工科是基于國家戰略發展新需求、國際競爭新形勢、立德樹人新要求而提出的我國工程教育改革方向。實踐與創新創業是新工科建設主要任務之一,加強創新創業教育是適應新工科建設的必然趨勢。專創融合是伴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在我國高等教育規??焖偬岣?、教育普及率全面提升、教育和地方發展緊密融合的基礎上,逐漸發展衍生出的教育新模式。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變遷,新工科背景下風景園林建筑設計課程的現狀日益引人關注。一方面,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新工科背景下已顯得不適應,亟須進行改革與創新;另一方面,風景園林建筑設計課程作為新工科背景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學內容和方法也需要與時俱進,與新工科要求相協調。在以傳授專業知識和技能為主要方式的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培養,專創融合教學改革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同時,通過與其他學科的融合,能夠打破學科間的界限,促進知識交叉與跨學科的發展。

針對“風景園林建筑設計”課程教學中存在的教學內容理論體系不足、教學平臺與資源匱乏、課程設計缺乏創新、教學評價方式單一等問題,基于課程教學目標和“專業基礎知識—專業學科技能—創新創業能力”的三環節教學過程,提出專創融合的風景園林建筑設計教學改革的新方法與新體系,探索“學—思—創”并行的教學模式。從專創融合教學體系優化、課程體系建設、教學方法提升、課程評價與反饋機制建立等方面進行全方位改革,以期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動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新工科背景下專創融合的重要性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背景下,新知識和新技術層出不窮,新的生產模式逐漸以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為特點,復雜工程問題的解決也愈發需要多學科專業知識的綜合運用,多學科的交叉融合成為高等工程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新工科背景下風景園林建筑設計需要深化和相關學科專業的交叉融合,拓寬人才培養路徑,培養學生跨界整合的能力。課程教學改革有助于探索創新的教育教學模式,促進學科融合和產學研合作,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以適應當前風景園林建筑設計行業對人才的要求。

(一)打破學科壁壘,促進專業融合

風景園林專業作為一門集建筑、園林、藝術、生態等多學科知識于一體的交叉學科,其學科融合性強,需要綜合應用多方面的知識技能。通過專創融合教學模式,打破學科之間的壁壘,促進不同學科知識和技能的融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

(二)面向產業需求,創新人才培養

“雙創驅動,學科融合”教學模式以產業需求為導向,將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學科知識有機結合,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水平應用型人才。

(三)整合行業資源,提升專業能力

注重產學研合作,將校外企業資源和行業內知名企業的合作引入教學過程,以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專業素養。通過與企業合作,學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場需求和行業趨勢,為未來的職業發展做好準備。同時,該模式的實施也為風景園林行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

二、課程專創融合建設現狀及主要問題

(一)教學內容理論體系不足

“風景園林建筑設計”是風景園林專業的專業核心課,通過設置不同的課程教學內容,旨在實現以下目標:提高學生的設計思維和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強化學生的文化綜合素養和社會責任意識,掌握風景園林建筑設計的基本理論和方法。通過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全面理解園林建筑內涵,有效地滿足學生的綜合素養和專業技能培養需求,有助于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人才。

課程教學內容包含建筑空間、建筑歷史與文化、建筑制圖、建筑結構與構造、經典建筑案例學習、地域建筑特色挖掘等,如何進行內容取舍、優化課程教學體系,需要更多的思考與借鑒。此外,風景園林建筑設計課程注重學生設計能力的掌握,包含理論學時與實踐學時,理論方面著重于基礎知識的講解,實踐方面強調學生的方案設計能力。

(二)教學平臺與資源匱乏

教學條件和資源在保障課程教學效果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包括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設施(教室、智慧教室、制圖室、實驗室、實習實踐基地等)。目前,桂林旅游學院只有一間專業制圖室,因條件有限,在校生人數較多,無法滿足學生的基本需求,很多學生只能在宿舍完成課程作業,學生作業質量也受到較大影響。建筑設計方案的推敲還需要借助模型來進行輔助分析,實驗室和相關設備的欠缺限制了學生的創作,學生的設計方案圖紙,只能采用手工切割材料并拼接的方式,既降低了效率,又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目前,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有待完善,校內外實習實踐教學基地是支撐園林建筑設計實踐教學、項目考察、校內競賽開展等環節的重要平臺。加強實踐教學平臺建設是產教融合的需要,也是學生了解行業工作和接觸生產實踐的重要場所,需要滿足學生開展課程創新實踐的條件,并具備專業技能培訓、創新能力培養、綜合素質提升教育功能。

(三)教學評價與反饋單一

課程考核包含平時成績、實踐成績與期末成績三大部分,其中平時成績占比30%(課程考勤+平時作業+課堂表現),實踐成績20%(桂林風景建筑調查、桂林傳統民居調查、桂林民族建筑),期末成績50%(園林茶室設計)。學生為文理生,沒有相關美術基礎。教學過程中,園林建筑方案設計對學生會有一定困難,主要表現在圖紙表達、方案的合理性,以及設計分析等方面。按照要求,考核更側重于期末成績,實踐成績占比較少,而該部分內容正是學生自主學習、積累的重要部分,目前考核模式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三、專創融合改革舉措及實施過程

專創融合改革圍繞“培養特色鮮明的應用型風景園林專業人才”這一主線,堅持“園林+旅游”的結合、人才培養與地方產業需求融合,進一步完善人才培養目標,通過優化課程體系、教學大綱、實踐教學平臺,構建人才培養保障體系,逐步實現校內教學、校外實踐與行業企業的有機結合,全面提升學生的專業認知和實踐創新能力。

(一)建設“平臺+模塊+項目”的雙創驅動教學體系

根據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通過改善現有風景園林教學體系,積極提升課程質量,融入“雙創”思想與實踐指導教學內容,具體實施思路為:一是搭建專業教育平臺、“雙創”教育平臺及其紐帶;二是依托風景園林建筑設計課程專業學科知識,引入實踐基地園林設計與旅游創業案例,建立“專業+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完善多元化教學方案和教學大綱的制定,實現學生“專業基礎知識—專業學科技能—創新創業能力”的定制化教學模塊,完成學生定向思維向專業創新思維和實踐的轉變;三是以項目為基礎、能力為導向、競賽為驅動,組織多學科同學完成風景園林“創新作品設計—模型制作—企劃書撰寫”等工作;四是積極組織開展競賽、項目、課題等,并組織指導教師做好合理搭建學生團隊工作,打造出切實符合創新人才培養的教學體系。

(二)構建專創融合的課程體系,建立課程“一核三柱”理論框架

風景園林建筑設計涉及眾多學科的知識,包括建筑設計、景觀規劃、植物學、地理學等。在新工科背景下,專業知識的融合與跨學科合作能力的培養成為課程改革的核心目標之一,一是通過引入構成設計、景觀規劃等學科的知識和技能,豐富學生的專業知識;二是通過跨學科合作,學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風景園林建筑設計的多個方面,并且能夠在項目實踐中進行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構建專創融合的課程體系,建立課程“一核三柱”理論框架,即以風景園林建筑設計課程知識體塊為核心,生態、人文、技術類知識基礎為支柱的“一核三柱”理論框架(如圖1)。其中,課程核心知識體塊包含主體(功能與空間、材料與構造、場地與建筑)與輔助(風景園林建筑概述、建筑制圖與表現、建筑設計理論與方法)兩大部分。生態支柱,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發展理念為生態價值引領,引導學生關注建筑與周邊環境的結合、綠色建筑材料的利用等;人文支柱,以建筑歷史與文化豐富課程內核,特別關注地域文化在建筑設計中的運用,如桂林風景建筑、桂林傳統民居、桂林少數民族村寨特色建筑等,在潛移默化中樹立學生的文化自信與民族自信;技術支柱,在課程中引入建筑設計的新技術與新理念(參數化設計、BIM技術等),探討建筑設計方法的創新。通過各知識體塊教學,形成突出專業內核,普及多學科知識的風景園林建筑課程體系。借助這種專業知識與跨學科合作能力的融合,學生們可以更好地理解風景園林建筑設計存在的問題,提出更創新、更實際的解決方案,有利于幫助學生拓寬視野,培養跨學科合作的意識和技能。

圖1 “一核三柱”理論框架示意圖

(三)延長競賽項目驅動鏈,推進專創融合項目實踐

依托“風景園林建筑設計”項目教學,通過“挖掘潛力—孵化培育—優化打造”打通課堂與學科競賽之間的通道,推進專創融合園林建筑設計項目實踐。課堂建筑設計作品可參與多項學科競賽,利用現有實踐條件,合理配置校內外資源,建立“課程作品—專業競賽—綜合競賽—創新研究—創業指導”整套課程設計與競賽相融合的新體系,實現項目創新研究與和學生成長相結合。

基于現有公共基礎教學課,開展雙創教學內容,通過融入多學科知識體系講解園林類知識在實際應用中的典型案例,延伸實踐基地在旅游背景下創業案例。將學生分組,自主延伸學習市場調研、商業規劃、市場營銷等基礎知識,結合園林建筑設計專業技能,完成“現狀調研—設計構思—模型推敲—方案優化”整套項目鏈課程內容。參與項目過程時,學生專業技能得到提升,綜合素質也不斷增強,從而做到復合型人才培養需求。

依托課程實踐,獲得相關獎項如下:第十屆“挑戰杯”廣西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省級一等獎,依托風景園林建筑設計基礎知識,對全州縣紅色旅游資源進行調研,指導學生融合雙創思想撰寫研學旅游路線;第七屆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廣西賽區選拔賽省級一等獎,學生基于BIM技術和建筑模型學習,結合永福長壽旅游特色,打造康養主體的田園園林建筑群,形成具有福壽康養特色的田園綜合體和構建以壯族民居為基礎的未來園林景觀茶室設計;第七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數廣集團杯”廣西賽區選拔賽省部級銀獎,依托風景園林建筑設計課程,對永??叼B基地進行設計,形成硒米康養產業基地,助力鄉村振興。

(四)全過程優化課程教學方法

一是采用項目驅動式教學方法,讓學生參與實際的項目案例,深入了解和研究真實的場景,從而提高他們的實際操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二是推崇自主學習的理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通過自主選擇學習的內容、制定學習計劃和目標,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三是采用信息技術手段,利用虛擬仿真技術和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讓學生可以在虛擬環境中進行實際操作和設計模擬,提高他們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創新設計能力。四是注重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通過團隊項目和合作學習,讓學生能夠在集體中相互學習和交流,共同解決問題,提升團隊合作能力和溝通能力。五是注重實踐教學,通過實地考察、臨時設計、模擬演練等方式,讓學生親身體驗到真實的設計場景,并在實踐中不斷提升自己的設計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

(五)建立課程立體化考核與反饋機制

全過程優化課程考核方式,建立立體化考核機制??己藘热萆婕敖虒W全過程,如平時考核(課堂考勤、專題匯報、課堂互動、小組討論)和課程設計考核包括過程考核(實踐調研、案例分析、方案構思、模型推敲)和最終考核(期末設計方案評價)。在不同考核環節,依據考核內容特點融入不同組合的評價方式(包含小組評價、個人評、作業互評,專家點評等),形成全過程、立體化的考核機制。依托“微助教”平臺和問卷調查,設置課中、課后教學反饋機制,面向班級學生、校內外專家、督導進行調研,收集相關信息,全面了解課程的教學目標、內容、方法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充分汲取相關意見建議,及時融入新一輪課程教學大綱修訂中,以實現動態教學管理。

四、結語

在傳統的工科教育中,學生往往注重理論知識和技術技能的學習,而較少關注創意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新工科背景下的綜合能力培養是中國大學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務。如今,社會對人才需求的多樣化和復雜性要求高校培養學生具備更全面、更靈活的能力。在這一背景下,風景園林建筑設計課程的教學改革探索,提出了一系列因地制宜的教學方法與手段,為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和培養創新思維能力提供了較好的借鑒參考。

猜你喜歡
專創風景園林工科
87年工科“學霸”成都追夢記
高職院校專創融合課程與實踐體系建設研究
歡迎訂閱2023年《風景園林》
專創融合背景下應用型高校師資隊伍建設研究
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主要問題與“專創”融合式教育的實踐探索
新工科下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探索
專創融合視域下旅游高職院?!半p創教育”實施路徑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項目推動式教學模式的探索
風景園林工程施工技術中常見問題思考
GIS相關軟件在風景園林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