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化時代高校學生管理育人模式變革的思考

2024-03-25 03:56黃福祥
互聯網周刊 2024年3期
關鍵詞:高校學生管理數字化時代育人模式

摘要:數字化時代背景下,高校學生管理育人模式面臨前所未有的變革。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和網絡空間深度融入日常生活,對高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要求。傳統的學生管理模式,側重于規章制度和行政管理,已經難以滿足當前學生個性化、多樣化的發展需求。因此,探索適應數字化時代特征的新型學生管理育人模式成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新模式應更加注重利用數字技術手段,實施個性化教育和精準育人,同時加強網絡素養和信息道德的教育,以適應數字化社會的發展趨勢。這不僅是對傳統管理模式的優化,更是對高校育人理念和方法的深刻變革。本文重點探究數字化時代高校學生管理育人模式變革的策略。

關鍵詞:數字化時代;高校學生管理;育人模式

引言

當前,數字技術已成為高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為學生管理和育人方式帶來了重大改變。數字化時代要求高校不僅要在技術層面與時俱進,還需要在思想觀念和教育方法上加以創新?,F代學生處于信息爆炸、網絡互聯的環境中,其學習方式、生活習慣乃至價值觀念都與以往有所不同。因此,高校需要通過構建更加開放、互動和個性化的學習環境,引入多元化的教育資源和手段,來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同時,高校還需重視數字素養的培養,幫助學生在數字化環境中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念和網絡行為規范。這種變革不僅是技術應用層面的升級,更是對高校育人理念和實踐的全面革新。

1. 數字化時代高校學生管理育人模式變革的意義

1.1 信息時代脈絡下的教育模式革新

數字化時代,高校學生管理育人模式變革的意義首先體現在教育模式的革新上。在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當下,傳統的教育模式已不再適應學生的學習和發展需求。數字化時代要求教育不僅傳授知識,更要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尤其是信息素養、創新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通過引入更多的信息技術,比如在線學習平臺、智能教學系統等,可以大幅提升教學效率和質量,同時也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1]。這種教育模式的革新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的需求,成為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現代公民。

1.2 個性化教學路徑的拓展與深化

數字化時代,高校學生管理育人模式變革的重要意義也包括促進教育的個性化。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力和需求各不相同,傳統的“一刀切”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個體化的發展。數字技術的應用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表現和特點,提供定制化的學習資源和指導,從而更有效地促進每個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通過數據分析可以發現學生的學習強項和弱項,從而為他們提供更加精準的學習建議和資源。這樣的個性化教學路徑不僅提高了學習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還能極大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滿意度和成就感。

1.3 培養適應未來社會的復合型人才

數字化時代對高校育人提出了更高的技術和信息素養要求。學生需要掌握如何有效利用數字工具和平臺來獲取、分析和處理信息,這不僅是現代職場所需的基本技能,也是個人發展和終身學習的重要基礎。通過變革傳統的教育模式,融入更多的數字技術元素,高??梢詭椭鷮W生提升信息處理能力,增強學生適應數字化工作環境的能力[2]。未來社會需要的是能夠跨領域思考和創新的人才。在此背景下,高校教育不應局限于單一學科的知識傳授,而應鼓勵學生跨學科學習和思考,培養學生綜合運用不同領域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這要求高校在學生管理育人模式中引入更加靈活和開放的教學策略,如跨學科項目、研究性學習等,以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培養。

1.4 強化學生信息素養與責任意識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網絡環境的日益復雜化,信息素養已成為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之一,同時對學生的責任意識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信息素養的培養是幫助學生適應數字化時代的關鍵。信息素養涵蓋了從有效獲取、分析到合理應用信息的全過程。高校通過整合信息技術課程和實踐活動,可以使學生在掌握必要信息技能的同時,也能學會如何評估和選擇高質量的信息資源。信息素養的提升不僅有助于學生的學術研究和日常生活,也是學生未來職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同時,責任意識的培養在數字化時代尤為重要。網絡空間的開放性和匿名性使學生在使用信息技術時可能會面臨各種道德和法律挑戰,如知識產權侵犯、網絡欺詐和個人隱私泄露等問題。因此,高校在學生管理育人模式中應加強網絡道德教育和法律規范教育,培養學生的道德判斷力和法律意識,使其在享受信息技術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能理解和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

2. 數字化時代高校學生管理育人模式變革的策略

2.1 融合技術進步,創新教育模式

數字化時代,高校學生管理育人模式的變革關鍵在于融合技術進步,以創新教育模式。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以增強教育體驗的互動性和個性化,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參與度。

首先,線上學習平臺的應用是創新教育模式的重要環節。通過線上平臺,學生可以接觸到更加豐富多樣的學習資源,包括視頻講座、互動教程、在線討論等。這些資源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為學生提供了更靈活的學習選擇。教師可以通過這些平臺進行課程發布、作業布置和學習進度跟蹤,同時也可以根據學生在平臺上的學習行為進行個性化的教學反饋。

其次,虛擬實驗室的使用也是一種創新教育模式。在科學、工程等實驗密集型課程中,虛擬實驗室提供了一個安全、經濟且易于訪問的學習環境。學生可以在虛擬環境中模擬實驗,進行各種假設的測試,這不僅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還促進了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智能教學系統的應用也是數字化時代教育模式創新的關鍵部分。這些系統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表現提供個性化的學習建議和資源。例如,智能教學系統可以分析學生的答題情況,識別其學習中的弱點,并推薦相應的學習材料。這種個性化的教學方法有助于學生更有效地掌握知識,提高學習效率。

最后,高校還可以利用大數據分析來優化學生管理和教育策略。通過分析學生的學習數據、參與度和反饋,教師可以更準確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和需求,從而制定更加有效的教學計劃和干預措施。例如,通過分析學生的在線學習數據,教師可以發現哪些教學內容需要進一步強化,哪些學習活動更受學生歡迎。這種變革不僅提升了教學的互動性和個性化,也為學生提供了更靈活、更高效的學習方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參與度,為未來社會培養更多具備創新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人才[3]。

2.2 優化教學內容,強化實踐能力

高校應重新審視和調整課程設置,使之更加貼合時代需求。在課程內容的規劃上,高校應充分考慮行業的最新發展和未來趨勢,確保所教授的知識不僅理論豐富,同時也具備實用價值。例如,在工程類課程中加入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最新知識,或在商科教育中強調數字營銷、數據分析等技能的培養。

在教學方法上,高校教師應運用數字技術如在線教育平臺、模擬軟件等工具,使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更加緊密和高效。例如,使用虛擬現實技術進行醫學或工程學的模擬操作訓練,既安全又高效。此外,對學生的評價體系也應進行相應調整,不僅評價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更要重視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的表現和成果。評價方式應多樣化,包括項目報告、實踐反思日志、團隊合作評估等,以全面評估學生的綜合能力。

高校還應大力推廣項目制學習,將理論教學與實踐項目緊密結合。在項目制學習中,學生不僅能夠將課堂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中,還能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這種學習方式既能增強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

另外,高校還應加強與企業的合作,通過校企合作項目為學生提供實習和實踐的機會。這種合作不僅可以讓學生在實際工作環境中學習和成長,還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理論知識在實際中的應用,同時增強了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此外,社會實踐活動也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通過參與志愿服務、社區項目、國際交流等活動,學生不僅能夠將所學知識應用于社會實踐中,還能增強自己的社會責任感和全球視野。

高校在數字化時代應優化教學內容,將更多的實踐性學習納入課程體系,不僅有助于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合,增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也促進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團隊協作能力,為學生未來的職業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

2.3 重視全面發展,注重素質教育

數字化時代高校學生管理育人模式的變革應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這包括學術成績之外的多個方面,如心理健康、道德修養、社會責任感等。

首先,心理健康的培養在學生全面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高??梢栽O置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提供專業的心理咨詢服務,組織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幫助學生建立健康的心理狀態。這些措施有助于學生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緒,提高抗壓能力,同時也能夠預防和解決心理問題。

其次,道德修養和社會責任感的培養對于塑造學生的完善人格同樣至關重要。高??梢酝ㄟ^開展各類社會實踐活動,如志愿服務、社區參與等,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和體驗社會責任。同時,通過課堂討論、案例研究等方式,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道德倫理問題,培養學生的道德判斷和責任意識。

再次,數字素養和信息倫理的教育是適應數字化時代的必要條件。高??梢蚤_設專門的數字素養課程,教授學生如何安全、有效、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這包括網絡安全知識、信息的合法使用、數據隱私保護等內容。通過這些教育,學生能夠在享受信息技術帶來的便利的同時,發展批判性思維,做出理智的決策。

最后,高校還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這可以通過開設創新思維課程、鼓勵學生參與科研項目、舉辦創新競賽等方式實現。這類活動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還能提高學生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4]。這樣的育人模式更符合現代社會的需求,能夠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2.4 靈活多元,加強個性化關懷

高校應在課程設置上提供更大的靈活性和選擇性。這意味著除了傳統的專業課程之外,還應提供一系列選修課程,覆蓋更廣泛的領域和興趣點。這些選修課程應涵蓋不同的學科領域,如藝術、文化、科技創新等,以滿足不同學生的興趣和發展需求。同時,應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職業規劃和興趣愛好選擇課程,實現個性化學習路徑。

高校還應提供多樣化的學習資源,包括數字圖書館、在線課程、虛擬實驗室等。通過這些資源,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節奏和風格選擇合適的學習方式和材料。對于不同學習風格和能力水平的學生,高校應提供相應的輔導和支持,比如為視覺學習者提供豐富的圖形材料,為聽覺學習者提供音頻教程等。

同時,高校應加強對具有特殊需求學生的關懷和支持。例如,為殘疾學生提供無障礙設施,為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提供語言支持和文化適應指導。

此外,對于學習困難或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高校應提供專業的輔導和咨詢服務,確保學生能夠在平等和支持的環境中學習和成長。高校還應強化學生的職業規劃和發展指導,幫助學生根據個人興趣和能力確定未來的職業道路。這可以通過職業規劃講座、實習機會、校友網絡等形式實現,幫助學生了解不同職業領域的特點和要求,為未來的職業生涯做好準備。

高校還應采用個性化的教育評價體系,不僅考查學生的學術表現,還應評估學生的個人成長、團隊協作能力、創新思維等。這樣的評價體系更能全面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這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模式不僅體現了教育的人文關懷精神,也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和未來職業生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結語

數字化時代背景下,高校學生管理育人模式的變革顯得尤為關鍵。這一變革要求高校在繼承傳統教育優勢的同時,積極擁抱數字技術,創新教育理念和實踐方法。通過整合線上教學平臺、虛擬實驗室、智能教學系統等先進技術,高校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加個性化、靈活的學習體驗,同時強化學生的信息素養和自主學習能力。此外,高校還需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包括心理健康、道德修養、創新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等方面,致力于培養能夠適應快速變化社會需求的復合型人才。綜合來看,這種變革不僅是對高校教育模式的更新,更是對育人理念的深刻反思和革新,旨在為社會培養具備全面素養和創新精神的未來人才。

參考文獻:

[1]張彤,孫嘉銘.“三全育人”視角下高校思政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有效融合路徑分析[J].吉林教育,2023(32):73-75.

[2]段立.三全育人視域下高?!耙徽臼健睂W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探究——基于教育部“一站式”學生社區管理模式建設試點的觀察[J].高校后勤研究,2023(10):10-12.

[3]張瑩,程姣姣,曹立帆.“五位一體”視域下高校學生工作管理體系創新研究[J].高校學生工作研究,2023(1):140-150.

[4]楊博.新時代網絡育人模式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研究[J].山西青年,2023(12): 181-183.

作者簡介:黃福祥,本科,講師,研究方向:學生管理、思想政治、大學工作。

猜你喜歡
高校學生管理數字化時代育人模式
數字化時代提高醫院檔案管理有效性的策略
論學分制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及對策
“雙一流”建設不能缺失本科教育
高校學生管理中大學生人格權的保護
數字化時代的新媒體發展路徑
創業意識導向的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創新初探
培養具有現代素養的農村中學生
論高校輔導員的學生管理工作
大數據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推進的促進作用分析
基于數字化時代的插畫藝術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