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驗教學:小學語文深度學習的有效支架

2024-03-25 18:41施曉芬
七彩語文·教師論壇 2024年3期
關鍵詞:學習支架體驗教學深度學習

施曉芬

【摘 要】 體驗教學是一種遵從人的生命發展規律和成長特點的教學活動,有助于學生主體意識的形成和個性化發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課堂中,教師以體驗教學為支架,創設真實的學習情境,組織語文實踐活動,可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助力學生達成深度學習。

【關鍵詞】 體驗教學 學習支架 深度學習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在“教學建議”部分明確指出,教師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需“創設真實而富有意義的學習情境,凸顯語文學習的實踐性”。體驗教學是一種遵從人的生命發展規律和成長特點的教學活動,注重學習情境的真實性、開放性和自由性。在體驗中,教師和學生融合自身情感,自主參與,通過生活中語言文字的真實需求,來構建學習主體的知識。[1]親歷式的情感體驗能夠激發學生的自主參與性,將體驗留存于意識深處,習得知識,從而轉化為自身的能力。

體驗教學有別于傳統教學模式中系統化、條理化、靜態化的知識傳授方式,使小學語文課堂煥發生機與活力。那么,如何將“體驗教學”這一支架有效應用于小學語文深度學習呢?筆者進行了以下嘗試。

一、以體驗為階,激發學生學習內驅力

學生作為體驗教學的對象,處在一定的情境和關系之中,并不會孤立存在。因此,教師需要創設相應的學習情境引領學生體驗。學習情境是體驗的“硬核背景”,而源于生活的情境則會讓學生在特定的環境中更快地入情入境,將課堂教學和學生的精神世界、生活世界聯系到一起,引導學生在自身的體驗中去感知,去嘗試。深度融入的體驗更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并不斷豐富自身所學。

例如,《桂花雨》一文中,作者琦君對童年時代的“搖花樂”念念不忘,借助“桂花”這一具體的事物寫出了對童年快樂時光的懷念以及對家鄉濃濃的思念之情。

由于年齡與生活經驗的限制,“借物抒情”成了本課的教學難點。教學時,筆者根據班級中的多數學生來自不同的省市這一學情,設計了一個真實的情境:“你的家鄉在哪里?在那里有沒有你特別想念的東西?可能是小時候的一個玩具,也可能是村里和小伙伴奔跑的山頭、捕魚的小河……”以此引發學生思考。學生打開了記憶的閘門,在回憶令自己印象深刻的事物的同時,也想起了帶給自己快樂的家鄉,有效鏈接了作者琦君的情感體驗,“借物抒情”這一教學難點也就突破了。

二、以體驗為徑,促進學生深度學習

1.意境式體驗。小學語文教材選材極為豐富,涵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培養學生閱讀情感創造了多樣化的條件。在內容方面,依據不同年級特點進行了統整:低年級的韻文、童謠,圖文并茂;中年級的童話故事、寫景散文,朗朗上口;高年級的革命文化作品、古典名著等,為學生不同的情感體驗搭建了平臺。語文課標于各學段“閱讀與鑒賞”部分,均提到了“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可見朗讀是體驗和感知文章情感的重要途徑之一。

閱讀體驗的最佳路徑便是朗讀,它能有效鏈接作者蘊含在文字中的人文精神和情感世界?!端募局馈匪趩卧恼Z文要素之一是“初步體會課文中的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在教學時,筆者發現,作者清少納言的審美視角十分獨特,在她的筆下,四時景物皆獨特:春天最美是黎明,那是云層微染紅暈的說不清、道不明的色彩美;夏天最美是夜晚,那是細雨下閃著朦朧微光,翩翩飛舞的螢火蟲的動態美;秋天最美是黃昏,那是夕陽斜照時風聲、蟲鳴、鳥返時那份漸漸安寧的漸變美;冬天最美是早晨,那是凜冽清晨中燃燒炭火的生機美……一句句清新雋永的描寫如一幅幅徐徐展開的畫卷,直叩學生的心靈。教學時,學生將自己真實的感受用朗讀表達出來,這種意境式體驗浸潤著學生對大自然、對美好生活的積極追求,將自身理解和表達融合到一起。學生以自身獨特的視角去體驗、領悟文章中蘊含的豐富情感,以此提升閱讀效果。

2.代入式體驗。體驗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這種主體式的體驗是對和自身有關系并有意義的事物產生的,是他人難以替代的體驗。教學時,教師應做好宏觀引導,通過驅動任務,為學生創造一個自主、溫馨的學習空間,從而激發學生自主探究、自行體驗。

例如,《臘八粥》一課,作者對八兒在等待媽媽熬臘八粥時那種急不可待的心情和神態進行了刻畫,將一種溫馨、和諧、淳樸的畫面展現了出來。教學時,教師可設計一個真實的情境,引導學生代入式體驗:“過年時,和父母一起包餃子,你會說些什么?看到餃子即將下鍋,你又會說些什么?餃子出鍋了,你還會說些什么?”學生回味在節日的氛圍中,和家人共同制作、品嘗美食的美好溫馨畫面,產生了與文本相似的閱讀體驗,生發了情感的共鳴。這種代入式的體驗,讓學生感同身受,指引著學生抵達深度感悟。

3.沉浸式體驗。

(1)角色體驗促共情。教師要借助文本,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與文本對話,讓學習由課堂延伸到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運用語文。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地為學生創造條件、創設情境,組織學生通過多維視角進行角色體驗,促進學習的可持續發展,真正實現從“原我”到“新我”的轉變。

教材在“識字加油站”欄目安排了“一張火車票”的教學任務,要求學生認識包括“昌”“鋪”在內的八個生字。在教學中,筆者以“秋天到了,我們坐著火車一起去北京游玩”這一真實的情境,引導學生初識火車票,并提出第一個驅動任務:“仔細看看這張火車票,你知道了哪些有用的信息?”引導學生在情境中整體感知火車票的票面信息。在生生互動中,學生提取到了票面有始發站、終點站、出行時間、車次等詳細信息。在這一過程中,筆者根據學生已有的認知體驗,相機教學票面所包含的生字。筆者繼續推進第二個驅動任務:“如果你就是這次列車的乘客,你覺得哪些信息是你一定要掌握的?”聽到這個任務,學生的學習興趣立刻被激發,爭先恐后地說了起來。接著,筆者呈現第三個驅動任務:“如果你是火車站的廣播員,火車即將發車,你會怎么播報?”又激起了新一輪思維的火花。最后,第四個驅動任務:“如果你是火車票的設計者,你打算怎么設計?”這一任務將學生的體驗之旅推向高潮,他們有的在票面上加入了地標性的建筑,有的加上了相關城市的土特產,還有的加上了城市的吉祥物……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的每一次體驗,都讓他們與相應的“角色”共情。這種共情的力量,有效地指引著學生深度思考。

(2)場景體驗促共鳴。低年級和中年級學生無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教師如果依然采用講授的教學方式,勢必會扼殺學生的天性,使其失去學習興趣。[2]教學時,教師依據學生活潑好動的天性,在適切的情況下以場景體驗、情境演繹的形式將文本中的內容呈現出來,可以優化學生學習的內驅力,促使學生自主學習。

在教學《小馬過河》時,四位同學在讀懂課文基本內容后,分別扮演自己感興趣的角色,再現小馬過河的場景,其余同學一起讀課文中的旁白,營造氛圍,渲染情緒。一次課堂的場景體驗,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鍛煉了學生的表現力和反應能力,活躍了語文課堂教學氛圍。場景還原式體驗使學生的情感產生共鳴,達成深度研習。

(3)實踐體驗促共識。語文課標實施以來,語文實踐活動的要求又有了新的提升。充分調動課堂學習氛圍,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學習知識,并主動在實踐活動中運用所需知識,這樣才能將知識轉變為己有。[3]可見,教師為學生創建多種類型的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實踐中進行體驗,勢在必行。

教育源于生活,教師可充分利用校內外的教學資源開展語文閱讀教學。學習《一幅名揚中外的畫》,學生可以在網絡上查找相關資料;學習《草船借箭》《紅樓春趣》,學生可前往圖書館,驗證相關信息;學習《故宮博物院》,學生可整理相關資料,制成資料卡片,等等。學生在生活中獲取語文知識,并將語文知識運用到生活中,解決生活中的真問題。

在教學《曹沖稱象》一課時,學生對于書中描述的曹沖測出大象體重的方式有著濃厚的興趣,同時也表達了不解。教學時,教師可采用現場模擬的方式,還原曹沖稱象的場景。在引導學生讀通句子,明確稱象的步驟后,教師用準備好的器皿、水、“大象”(木塊)、天平秤等實驗用品進行現場實驗,驗證文中曹沖稱象的方法是否可行,是否準確。學生通過現場體驗活動,直觀地理解了文本內容,也激發了學習的興趣。從“做中學”的方式中,學生對稱象原理的理解達成了共識。

教師要將“體驗教學”這一支架應用于語文閱讀教學中,創設真實的學習情境,以體驗為階,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組織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以體驗為徑,助力學生達成深度學習?!?h3>參考文獻

[1]張瑩.小學語文低年級體驗式閱讀教學研究[D].淮北:淮北師范大學,2022.

[2]夏靜.深度參與性學習的三個基本樣態[J].人民教育,2017(24):53-55.

[3]雷青林.體驗式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中的應用[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9(12):41-43.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一箭河實驗小學)

猜你喜歡
學習支架體驗教學深度學習
“學習支架”的繼承與融合
強化支架意識提升學習效能
抓住方法,實施體驗教學
優化體驗教學,創建高效英語課堂
MOOC與翻轉課堂融合的深度學習場域建構
大數據技術在反恐怖主義中的應用展望
初中英語課堂中體驗教學的模式和實施策略研究
深度學習算法應用于巖石圖像處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積網絡的人臉年齡分析算法與實現
淺談微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