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對中心型肥胖大學生實施運動、飲食、健康教育聯合干預效果的研究

2024-03-25 07:30陳楊杰常媛媛劉耀龍
四川體育科學 2024年1期
關鍵詞:減脂腰圍受試者

陳楊杰,常媛媛,梁 婕,劉耀龍

針對中心型肥胖大學生實施運動、飲食、健康教育聯合干預效果的研究

陳楊杰1,常媛媛1,梁 婕1,劉耀龍2

(1.太原理工大學體育學院,山西 晉中,030600;2.太原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山西 晉中,030600。)

目的:探討采用運動、飲食、健康教育聯合干預方法對中心型肥胖大學生身體成分與身體形態的影響效果。方法:隨機抽取山西省某重點高校50名體脂檢測為肥胖的大學生,并從中抽取32名中心型肥胖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為期12周運動、飲食、健康教育聯合干預,干預前后測試各項指標,并對結果進行比較和分析。結果:干預后,男大學生體重、BMI、體脂率、體脂百分比、胸圍、腰圍、臀圍、大腿圍較干預前均得到非常明顯改善(P值均<0.01);女大學生體重、BMI、體脂率、體脂百分比、腰圍、大腿圍較干預前均得到非常明顯改善(P值均<0.01),胸圍、臀圍較干預前均有明顯改善(P值均<0.05)。結論:采用12周運動、飲食、健康教育聯合干預方法,可有效改善中心型肥胖大學生肥胖現狀,減脂效果顯著。同時,在身體形態與身體成分方面也取得較好改善效果,其方法可作為中心型肥胖大學生科學減脂的路徑予以推廣。

中心型肥胖;大學生;減肥;身體形態;健康教育

肥胖是引起心血管疾病、呼吸疾病、骨關節病和某些癌癥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1-2]。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肥胖患者數量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兜诎舜稳珖鴮W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表明,我國大學生肥胖率、超重率問題依然嚴峻。有研究顯示,在大學生肥胖群體中,中心型肥胖檢出率占比較高[3]。中心型肥胖是指肥胖患者體內的脂肪主要沉積于腹部的一種肥胖類型。中心型肥胖與健康損害具有很強的相關性,同時還會增加患高血壓、2型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4]。

《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指出,預防是最經濟有效的健康策略[5]。曾志平(2011)研究結果顯示,電針療法配合埋線可有效降低中心型肥胖患者的體重、腰圍與臀圍[6]。王猛(2014)研究結果顯示,脈沖刺激配合有氧運動可有效改善中心型肥胖患者腹部脂肪的堆積,減脂效果較好[7]。鄭易煒(2018)等研究結果顯示,電針療法配合飲食運動聯合干預對中心型肥胖患者減脂有較好的效果[8]。由此可見,通過電針療法、脈沖刺激與運動相配合均可以有效改善中心型肥胖患者的肥胖情況,但存在設備較為昂貴,且需要專業醫護人員進行操作,在進行推廣時可能會遇到理論可行,現實難為的情況發生。運動、飲食、健康教育聯合干預方法被認為是一種針對肥胖患者減脂效果較好的干預方法,此干預方法相較于前者,不需要專業設備與醫護人員,可操作性強,但目前采用此干預方法僅對單純性肥胖患者有研究,尚未對中心型肥胖患者展開研究[9-11]。

本研究是探索針對中心型肥胖大學生采用運動、飲食、健康教育聯合干預方法,在改善其身體形態與身體成分方面的影響效果,以期為中心型肥胖大學生控制肥胖提供有效的實踐和理論依據。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隨機抽取山西省某重點高校50名體脂檢測為肥胖的大學生,并從中抽取32名中心型肥胖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研究對象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統一采取12周運動、飲食、健康教育聯合干預,告知本實驗相關注意事項并簽署自愿協議書。

表1 研究對象基本信息

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參照2012年《中國衛生行業標準》關于中心型肥胖篩查標準:男性腰圍≥90cm、女性腰圍≥85cm[12],BMI≥28kg/m2。

研究對象排除標準:(1)被診斷為遺傳性肥胖患者;(2)患有以下疾?。ê粑膊?、心臟病、高血壓、骨質疏松);(3)不能完成指導教師所安排的練習內容;(4)嚴重的精神疾?。ㄒ钟舭Y、精神分裂癥);(5)自律能力較差。

1.2 研究方法

干預共持續12周,每周運動4天。針對所有受試者實施運動、飲食、健康教育聯合干預,干預前對所有受試者身體形態、身體成分和體能進行測試,并根據其測試結果制定對應的運動方案和飲食配餐表,第12周后對各項指標重新測試,以此對比實驗效果。

1.2.1 運動方案運動方案制定前對所有受試者進行最大攝氧量測試(VO2Max),根據測試結果確定所對應的訓練負荷強度,為運動方案制定提供科學的依據。運動方案內容以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為主,以有氧運動為輔。運動干預共持續12周,每周干預4次,每次時間控制在60-90min,時間安排在餐后2h后進行。

每次訓練內容被劃分為3個部分,準備部分通過健身氣功八段錦、經絡拍打養生操、健身走進行有氧練習?;静糠终邕x適合于肥胖人群鍛煉的訓練動作(見表2)并按照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方法進行實施,每8個動作為1組,每個動作練習8-12次,間歇30s,組間間歇3min,嚴格控制間歇時間,力求使訓練做到安全、高效。結束部分通過拉伸操對目標肌肉進行拉伸,過程中配合舒緩音樂。

為了避免訓練方式與風格的不同對實驗效果產生影響,每次訓練均要求由同一名健身教練進行指導訓練。

(1)運動方案制定依據

運動方案內容按照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為主,有氧運動為輔的原則進行設計。已有研究證實,通過對受試者采取有氧運動結合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干預手段,可以有效改善和預防肥胖[13]。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運動中不僅可以有效消耗身體能量,而且在運動后身體會產生過量氧耗[14]。另有研究指出,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能顯著降低肥胖人群的體脂率,相較于傳統運動方式,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在降低人體體脂率方面會更有優勢[15-16]。

考慮到受試者體重較大與自身情況的特殊性,有氧運動部分選用安全且有效地健身氣功八段錦、經絡拍打養生操和健身走作為訓練內容。大量研究表明,受試者進行有氧運動不僅可以增加能量消耗,減少人體脂肪,還可以有效改善身體形態[17-20]。

表2 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運動方案

注:HRmax=220-生理年齡

1.2.2 飲食干預方案 健康減脂離不開科學的飲食控制,因此,對受試者進行嚴格的飲食監控是至關重要的。(1)根據受試者個人具體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目標體重。(2)根據目標體重計算出每日總能量攝入量(每日總能量攝入量= 30kcal /kg×目標體重)。(3)根據每日總攝入量出示所對應的食譜(見表3)。

表3 每日攝入2700(Kcal)左右能量食譜套餐

注:本食譜為目標體重90kg每日參考食譜。

考慮到受試者均處于生長發育階段,每日需保證充足能量攝入,因此,配餐方案根據此情況作出相應調整,主要減少脂類攝入量,同時增加優質蛋白的攝入量。每日五餐熱量分配,早餐約20%,早間餐約15%,午餐約30%,午間餐約15%,晚餐約20%。受試者可根據實際情況,按照同類食物替換原則進行搭配,并按要求上傳每日餐食照片至超星學習通平臺,指導教師對其進行點評,針對不合理的搭配進行糾正。

(1)飲食方案制定依據

飲食干預方案均遵循減肥膳食結構的基本原則,在低能量膳食基礎上,攝入低脂肪、適量優質蛋白質、新鮮蔬菜、水果膳食。大量研究已經證實低能量膳食不僅可以顯著降低體重、減少脂肪,而且還能減少許多心血管代謝危險因素[21-23]。

飲食干預方案采用統一配餐和每日餐食監督的手段不僅讓受試者每日的餐食得到健康保障,而且可以幫助受試者養成長期健康的飲食習慣,這與Janet K.Grommet(2005)提出“行為改變”理論相一致,即減肥的重點是要從改變體重向建立健康生活方式轉移[24]。

1.2.3 健康教育方案為了使受試者能夠達到良好減脂效果,采取健康教育手段是至關重要的[10]。(1)目標:采取健康教育手段力圖使受試者掌握正確的減脂知識,樹立科學的減脂觀念,逐漸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自覺從事體育鍛煉,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2)內容:根據受試者情況,擬從高效減脂、減脂誤區、科學飲食、身體姿態和科學鍛煉等方面進行講解。(3)方法:采用集中傳授和個別指導相結合的形式,運用講授法、訪談法、多媒體教學法等多種手段協同進行健康教育[10]。(4)時間:1-3周,每周一(19:00-19:30)進行集中傳授。4-9周,每周一(20:45-21:15)針對受試者具體減脂情況課后進行個別指導交流。10-12周,每周五(20:15-20:45)組織減脂經驗分享交流會。

(1)健康教育方案制定依據

大量研究顯示,當前我國大學生普遍存在缺乏科學的減脂知識和健康的生活習慣[25-28]。吳秀云(2011)針對肥胖大學生采取運動和健康教育聯合干預,干預后不僅取得良好的減脂效果,而且使學生樹立了科學的減脂觀念,養成了良好的飲食習慣及運動習慣[29]。

本研究根據受試者特點,采用多種傳授形式,運用不同手段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吸收所傳授的健康教育知識。

1.3 評價指標

干預前(2021年9月20日)與干預后(2021年12月13日)對所有受試者的各項指標進行采集,中間間隔時間為12周。測試指標主要分為兩大類:(1)身體成分指標:采用韓國InBody230體成分測試儀檢測:體重、體脂百分比、骨骼肌、體脂肪指標。測試時,受試者脫鞋襪后赤足分別站在體成分測試儀指定電極上,雙手大拇指握住手柄上,保持此姿勢直至測試結束。(2)身體形態指標:采用標準身高測試儀測量身高。采用標準尼龍軟尺測量:胸圍、腰圍、臀圍與大腿圍指標。每項指標重復測量三次并取平均值。同時,根據性別不同安排兩名測試人員。

1.4 統計學分析

所有數據均采用專業統計學軟件SPSS 24.0進行分析處理。采用配對T檢驗進行組內比較,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數據均服從正態分布。

2 結 果

2.1 干預前、后腰圍與BMI指標比較

干預后,男生組與女生組腰圍、BMI較干預前均得到明顯改善(P值均<0.01),干預后分別降低6.78cm、6.33cm、1.58、1.1。見表4。

表4 不同性別受試者干預前后腰圍與BMI指標比較(x±s)

2.2 干預前、后身體形態指標比較

干預后,男生組胸圍、臀圍、大腿圍較干預前均得到非常明顯改善(P值均<0.01),分別降低4.42cm、4.15cm、4.42cm;女生組大腿圍較干預前得到非常明顯改善(P值<0.01),降低3.83cm,胸圍、臀圍較干預前均有明顯改善(P值均<0.05),分別降低2.83cm、2.5cm,男生組與女生組身高較干預前均無統計學意義(P值均>0.05)。見表5。

表5 不同性別受試者干預前后身體形態指標比較(x±s)

2.3 干預前、后身體成分指標比較

干預后,男生組體重、體脂肪、體脂百分比較干預前均得到非常明顯改善(P值均<0.01),分別降低4.88kg、3.81kg、2.15%,骨骼肌較干預前有顯著性差異(P值<0.05),下降0.58kg;女生組體重、體脂肪、體脂百分比較干預前均得到非常明顯改善(P值均<0.01),分別降低2.88kg、2.34kg、1.27%,骨骼肌較干預前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值<0.01),下降0.97kg。見表6。

表6 不同性別受試者干預前后身體成分指標比較(x±s)

3 討 論

中心型肥胖被廣泛認為與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諸多疾病存在密切相關性[30-31]。中心型肥胖患者,由于脂肪長期沉積于腹部,對于身體往往會構成嚴重的危害,且不利于健康。至此,目前對于改善腰圍,減少腹部脂肪堆積,成為中心型肥胖患者亟待解決的首要任務。本研究以中心型肥胖大學生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12周運動、飲食、健康教育聯合干預,干預后腰圍、BMI指數均顯著下降(P值均<0.01),男生組平均降低6.78cm,1.58,女生組平均降低6.33cm,1.1。因腰圍與BMI指數被作為是診斷中心型肥胖的關鍵指標,基于此,可以說明此干預方法是可以有效改善中心型肥胖。其原因主要有:(1)對受試者采取以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為主的運動干預,不僅可以有效降低受試者體脂率,還可以降低運動后食欲,這對于改善腹部脂肪堆積起到重要作用[19,32-33]。(2)通過統一飲食配餐,受試者每日飲食的科學性得到保障;采取嚴格的飲食監控,能較好的限制高熱量食物及額外脂肪的攝入。(3)對受試者進行健康教育,促進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這為成功減脂提供重要保障。

身體形態作為判別肥胖的重要指標,對于肥胖的監控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選取胸圍、腰圍、臀圍和大腿圍四個常規身體形態指標,研究結果顯示,對中心型肥胖大學生進行聯合干預,干預后受試者四個圍度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本研究運動方案選取適合于肥胖人群鍛煉的全身性運動動作,受試者在運動過程中身體各部位均能得到充分的鍛煉,這對于改善其受試者身體形態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通過對受試者進行健康教育,加強受試者對自我形態的正確認知,引導其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對于改善其自身身體形態具有積極意義。

身體成分作為本研究重要內容,是反應人體內部結構比例特征的重要指標。同時,身體成分被認為是影響人體健康早期的重要影響因素[34]。由于,中心型肥胖大學生通常伴隨有體脂偏高的情況。因此,本研究在實驗干預前后分別對受試者身體成分數據進行采集,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受試者體重、體脂率、體脂百分比均顯著下降(P值均<0.01),男生組平均下降4.88kg、3.81kg、2.15%;女生組平均下降2.88kg、2.34kg、1.27%。說明通過三者聯合干預方法,對于中心型肥胖大學生身體成分的改善具有顯著效果。其原因主要有:(1)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不僅可以有效降低體重,還能減少體脂率[35-36]。(2)飲食干預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高熱量、高脂肪食物的攝入,這對預防脂肪堆積,改善其體成分具有重要意義。(3)通過對受試者加強健康教育,引起受試者對自身體成分的高度重視,提高自我健康意識,這對干預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 結 論

(1)針對中心型肥胖大學生實施12周運動、飲食、健康教育聯合干預,干預后,受試者腰圍、BMI均得到顯著改善,此干預方法可以有效干預中心型肥胖。

(2)干預后受試者身體形態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特別在脂肪大量堆積的腹部區域取得明顯效果。

(3)干預后受試者體重、體脂率、體脂百分比均取得改善,體成分干預效果也較好。

[1] Yang Y, Dugue P A, Brigid M L, et al.Trajectories of body mass index in adulthood and all-cause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in the melbourne collaborative cohort study[J].BMJ Open, 2019, 9(08): e030078.

[2] HU L, HUANG X, YOU C, et al. Prevalence of overweight,obesity, abdominal obesity and obesity-related risk factors in southernChina[J]. PLoS One, 2017, 12(09): e0183934.

[3] 篤夢雪,吳 楠,郎俊杰,等.某校大學生不同肥胖類型與心血管疾病代謝指標的關系[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21,25(11):1293~1296.

[4] 王興純,曲 伸.腹型肥胖及其危害[J].糖尿病天地(臨床),2015,9(03):135~136.

[5]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N].人民日報,2019~07~16(007).

[6] 曾志平.電針加穴位埋線治療單純性中心型肥胖癥的臨床研究[D]. 廣州:廣州中醫藥大學,2011.

[7] 王 猛.有氧運動聯合脈院沖刺激對老年腹型肥胖患者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18):5236~5237.

[8] 鄭易煒,周仲瑜.電針療法配合飲食運動治療腹型肥胖療效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8,27(06):111~113.

[9] 韓海軍,黃承鈺,呂曉華.運動、飲食、健康教育聯合干預成年單純性肥胖者的減肥效果評價[J].現代預防醫學,2008(04):728~730.

[10] 韓玉璋,劉 洋,吳雅瓊,等.對肥胖女大學生實施運動、營養、教育聯合干預效果觀察[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8,38(01):68~72.

[11] 唐秀麗,丁艷芬.教育、飲食及運動干預對社區單純性肥胖兒童健康行為及體重控制的影響[J].實用預防醫學,2020,27(03):366~368.

[12]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WS/T 428-2013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行業標準《成人體重判定》[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3.

[13] 史錦偉.有氧運動結合高強度間歇性力量訓練對單純性肥胖青少年的減肥效果研究[D].上海:上海體育學院,2020.

[14] Schleppenbach Lindsay N et al. Speed- and Circuit-Based 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on Recovery Oxygen Consump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ercise science, 2017, 10(07): 942~953.

[15] Türk Y et al.High intensity training in obesity: a Meta-analysis[J]. Obesity science & practice, 2017, 3(03): 258~271.

[16] 彭 旭,諶曉安.高強度間歇訓練對肥胖成人身體成分影響的meta分析[J].四川體育科學,2019(04):40~46.

[17] 于素梅.肥胖與有氧運動減肥的生物學分析(綜述)[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1(01):62~63.

[18] Geri Serdar. Investigation of Physical and Motor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University Students Who Participate and Students Who Don’t Participate in Sport Activities[J].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tudies, 2021, 14(02).

[19] Jung, Yu-Kyung. Effects of 12 Weeks of Aerial Yoga on Body Shape and Functional Movement in Adult Women.Korean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 2020, 29(02): 929~940.

[20] Yan Chen,Ai Min Qin,Bo Su. The Coupling Effect between Aerobic Exercise and Physical& Form of the Youth[J].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2012, 1682(155~156).

[21] Bray George A et al. The Science of Obesity Management:An Endocrine Society Scientific Statement[J]. Endocrine reviews, 2018, 39(02): 79~132.

[22] 陳 莉,何春風.低能量平衡膳食聯合運動干預對肥胖兒童脂質代謝和微炎癥狀態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22,60(02):13~15.

[23] 房玲玲,李小燕,江 瀅,等.低能量均衡飲食對減重效果及代謝的影響[J].現代實用醫學,2019,31(02):213~214.

[24] Janet K.Grommet,范志紅.體重控制:改變行為的階段學說[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5.

[25] 胡 晉,宋春梅,馬洪波.醫學院校學生營養狀況調查分析[J].吉林醫藥學院學報,2005,26(04):212.

[26] 徐銀華.醫藥院校學生膳食結構調查[J].中國公共衛生,2008,24(03):307.

[27] 劉明哲,郭樹榜,路陶生.醫學??茖W生膳食營養調查[J].菏澤醫學??茖W校學報,2007,19(01):63.

[28] 曹峰銳.肥胖對大學生心肺功能和身體素質影響的實驗比較研究[J].四川體育科學,2011(03):42~45+71.

[29] 吳秀云.有氧運動與心理干預對改善大學生體質健康的研究——以超重與肥胖人群為例[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34(03):102~104.

[30] Fan HM, Li XL, Zheng L, et al.Abdominal obesity is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its risk factors in elderly and very elderly community-dwelling Chinese[J].Sci Rep, 2016, 6(01): 557~567.

[31] Huai Pengcheng, Liu Jian, Ye Xing, Li Wen Qing. Association of Central Obesity With All Cause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in US Adults: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Frontiers i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2022, 9.

[32] 金彥靈,韓海軍.運動、營養、健康教育聯合干預全封閉環境下單純性肥胖者的效果觀察[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7(06):67~69+92.

[33] 孫文新,秦 曼,李麗麗,等.高強度間歇訓練對超重肥胖女大學生減脂效果的Meta分析[J].中國學校衛生,2021,42(10):1480~1486.

[34] Allison D B, Fontaine K R, Manson J E, et al.Annual Deaths Attributable To Obesity In The United States[J].Jama,1999, 282(16): 1530~1538.

[35] Heydari M, Freund J, Boutcher S H.The Effect Of High-Intensity Intermittent Exercise On Body Composition Of Overweight Young Males[J].J Obes, 2012, 2012: 480467.

[36] Kraus W E, Houmard J A, Duscha B D, et al. Effects of the amount and intensity of exercise on plasma lipoproteins[J].N Engl J Med, 2002, 347(19): 1483~1492.

A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a Combined Exercise, Diet and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for Centrally Obese University Students

CHEN Yangjie1, CHANG Yuanyuan1, LIANG Jie1, et al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Jinzhong Shanxi, 030600, China; 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Jinzhong Shanxi, 030600,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ombined exercise, diet and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s on body composition and body shape of centrally obese college students. Methods: Fifty college students with body fat test as obese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a key university in Shanxi Province, and 32 centrally obese college students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and they were subjected to a 12-week combined exercise, diet and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and the indicators were tested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an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weight, BMI, body fat rate, body fat percentage, chest circumference, waist circumference, hip circumference and thigh circumference of male university students all improved very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all P values <0.01); female university students' weight, BMI, body fat rate, body fat percentage, waist circumference and thigh circumference all improved very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all P values <0.01), and chest circumference and hip circumference all improv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all P values <0.05) (all P-values <0.05). Conclusion: The 12-week exercise, diet and health education combined intervention metho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obesity status of central obese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fat-reducing effect is remarkable. At the same time, the body shape and body composition have been improved, and the method can be popularized as a scientific way to reduce fat for central obese college students.

Central obesity; College student; Reduce weight; Body shape; Healty education

G804.2

A

1007―6891(2024)01―0030―05

10.13932/j.cnki.sctykx.2024.01.07

2022-04-12

2022-05-17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災害韌性視角下廣布型風險的驅動機制辨析與多尺度風險評估-以山西省為例”(項目編號:71901159)。2022年山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創新項目《“立德樹人”背景下健康體適能課程思政案例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項目編號:J20220105)。

常媛媛,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體育文化。

猜你喜歡
減脂腰圍受試者
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應遵循的倫理原則
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應遵循的倫理原則
高強度間歇運動對肥胖男大學生減脂效果的影響
腰圍增加1厘米相當于老了1歲
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應遵循的倫理原則
震動減脂儀可以減肥?
選腰圍 試戴半小時
減脂訓練中“平臺期”的產生機制與解決方式
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應遵循的倫理原則
腰痛病人如何使用腰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