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變局下的亞太安全態勢與戰略應對

2024-03-26 07:09張潔
當代世界 2024年3期
關鍵詞:中美關系

張潔

【關鍵詞】亞太安全??大國博弈??同盟體系??中美關系

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中國發展面臨新的戰略機遇。亞太地區作為全球經濟增長的中心和大國博弈的焦點,整體發展態勢充分體現百年變局的時代特征。在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相互交織、美國對華全面戰略競爭的大背景下,地區主要力量分化組合,中小國家在戰略自主和選邊站隊之間謹慎權衡。更具長遠且根本性影響的是,產業鏈供應鏈在本地區經歷深刻調整。面對地區變局,中國勇于擔當,在實踐中堅持維護公正、包容、均衡、合作的地區秩序,特別是2023年12月召開的中央外事工作會議,為進一步推動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指明方向、提供行動綱領和實踐路徑。

地區力量持續分化重組加劇地區動蕩

亞太主要力量的分化與重組持續進行,不斷塑造地區安全格局。其中,美國同盟體系朝著“擴容”與“升級”方向發展,成為加劇地區陣營對抗與安全形勢動蕩的主要擾動因素。

近年來,烏克蘭危機、巴以沖突持續不斷,但美國并未弱化對“印太”地區的“重視”,仍然視中國為最大戰略競爭對手。以“一體化威懾”為戰略指導,美國不斷鞏固自身在亞太地區的絕對軍事優勢。美國國防部在總結2023年所謂“成就”時指出,美國在“印太”區域的軍力更加機動、廣布、具有韌性和致命性,特別是將關鍵力量推進到日本,增加在菲律賓的軍事存在,以及強化對朝鮮半島的威懾等。美國的目標是“通過實力建設,以優勢遏阻對手采取軍事行動”,這里的對手包括中國、朝鮮等。[1]

2023年,美國將深化同盟體系內部的合作作為優先事項,即以日本、菲律賓為“雙中心”,強化美日、美菲雙邊同盟,在此基礎上推動美日韓、美日菲、美澳菲等小多邊軍事合作,包括推進信息分享、提升聯演聯訓、強化互操作性以及推動日菲、日澳、澳菲等國磋商簽署《互惠準入協定》《訪問部隊協議》等,以期提升美國軍事同盟的一體化建設與軍事行動的實戰性。

打破地域限制、實現亞太同盟體系與北約的戰略對接成為美國軍事安全戰略的重點。2023年7月,北約峰會再次邀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四國參加,并組織北約成員國領導人與四國領導人集體會晤,意在強化彼此緊密協同的“決心”。對此,中方指出,北約自稱是防御性聯盟,卻不停越界擴權,到亞太地區挑起對抗。北約東進亞太只會攪動地區緊張局勢,引發陣營對抗甚至“新冷戰”。[2]

在美國對華戰略競爭的牽引下,亞太地區主要國家調整對外戰略,加快選邊站隊。其中,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國進一步倒向美國,加強同盟體系內部的軍事合作。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日本凸顯進取型外交理念與進攻性安全政策的“二合一”,一方面利用在2023年擔任七國集團(G7)輪值主席國的機會,積極助推美國實現“印太”盟伴與北約的對接,邀請韓國、澳大利亞、印度、印尼、越南等國家參加G7峰會;另一方面繼續以東南亞為優先方向,充當美國強化與東盟國家海上安全合作的幫手。2023年4月,日本建立“政府安全保障能力強化支援”機制(OSA),在此機制框架下重點加強與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等國的海上安全合作。同年12月,日本向菲律賓交付海岸雷達系統,這是日本在2014年解除戰后防務出口禁令后的首次重大軍事裝備轉讓。

2023年初,日韓在政治層面實現和解,在此基礎上,美日韓積極構筑三邊關系。同年,美日韓舉行首次經濟安全對話、三方戴維營峰會等多輪會晤,凸顯新動向,即合作內容從過去以安全為主擴展到經濟、技術等多領域,合作地域從東北亞擴展到包括臺海、南海在內的廣大區域。當然,由于日韓在歷史、文化和領土爭端等方面積怨難除,兩國關系仍存在逆轉的可能,美日韓尚難以形成三邊軍事同盟。

2023年7月12日,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舉行的北約領導人峰會期間,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新西蘭總理克里斯·希普金斯和韓國總統尹錫悅出席北大西洋理事會會議。

俄羅斯加速“轉向東方”,尋求在亞太地區擴展國際空間。2023年3月,俄羅斯發布外交戰略的綱領性文件——新版“對外政策構想”。根據該構想,俄羅斯將歐亞大陸、亞太地區置于優先方向,加速“轉向東方”,目的是推動構建多極世界并力圖使俄羅斯成為多極秩序中的重要一極。[3]俄羅斯在著力保持對中亞地區傳統影響力的同時,重點加強對華合作。2023年,中俄元首實現互訪,兩國政治互信更加牢固,務實合作更有韌性,雙邊貿易額達2401.12億美元,同比增長26.3%,兩國制定的2024年貿易額突破2000億美元的目標提前實現。[4]同時,俄羅斯繼續加強與印度、朝鮮、越南以及緬甸等亞太傳統伙伴的關系。9月,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訪問俄羅斯,朝俄全面深化雙邊政治與安全合作。11月,朝鮮偵察衛星發射成功。韓國國情院研判認為,朝鮮射星成功的背后有俄羅斯的幫助。[5]

印度在“單向深化”對美關系的路上越走越快。近年,印度雖仍然宣稱堅持“多向結盟”的對外政策,但事實上親美態勢日益明顯,與美國關系不斷實現新突破。2022年印度先后加入美國“印太經濟框架”(IPEF)、“印太海域態勢感知伙伴關系”(IPMDA)。2023年1月,美印舉行“關鍵和新興技術倡議”(iCET)首次會議,重點加強兩國在國防創新與技術合作、有韌性的半導體供應鏈、太空、科技工程和數學人才等領域的交流,展示兩國通過高科技領域相互綁定、深化戰略合作的態勢。6月,印度總理莫迪訪美,進一步明確印美“為世界上最親密的伙伴之一”,重申將加強印美全方位合作。同時,受印度國內政治影響,印度的大國沙文主義逐步抬頭,地區政策從“鄰國優先”蛻變為“印度優先”。對此,美國“樂見其成”,支持印度在南亞的領導地位,而印度則默許美國在尼泊爾、孟加拉國、斯里蘭卡等國擴展影響,兩國事實上在南亞地區形成了“統一戰線”。

面對大國博弈,東盟力圖通過加強戰略自主,避免“選邊站”和地區分裂。為此,自2022年開始,特別是2023年印尼擔任東盟輪值主席國后,東盟重新加強自身“統一性”,試圖重構“中心地位”。一方面,東盟力圖使地區議程聚焦經濟合作,而非地緣政治博弈。以《東盟印太展望》作為復蘇地區經濟的愿景規劃,東盟對內指導成員國的發展議程,對外成功推動中國、美國、日本、韓國、新西蘭等國以聯合聲明的方式確認在《東盟印太展望》框架下與東盟開展合作。同時,第43屆東盟峰會以“東盟舉足輕重:打造經濟增長中心”為主題,強調深化東盟與各方合作,保持本地區經濟快速、包容和持續增長,共同將本地區打造為世界經濟增長中心。

另一方面,東盟努力協調大國關系,鞏固自身在亞太地區安全架構中的“中心地位”。例如,東亞峰會是匯集中美俄日印等地區大國的戰略論壇,烏克蘭危機爆發后,該機制不僅如期舉行,而且在印尼的斡旋下,于2023年9月發表峰會聯合聲明。聲明確認了各方對維系東亞峰會的共識,表示注意到地區國家普遍希望緩和大國關系、避免地區沖突,并承諾將聚焦區域經濟發展,加強供應鏈、產業鏈領域的合作。聲明對于維護地區和平與發展的“主旋律”具有象征意義,也凸顯了東盟在亞太地區安全架構中作為“中間橋梁”的特殊作用與不可替代性。

受地區主要力量戰略調整與分化組合影響,亞太各次區域呈現不同的安全態勢。在東北亞,朝俄與美日韓的陣營對抗形成,美日韓三方強調將共同應對“俄羅斯和朝鮮正在加強的軍事合作”。以此為借口,美國積極推進對韓提供“延伸威懾”的磋商進程,啟動美日韓三邊演習,全面激活朝鮮導彈預警數據實時共享機制,加劇了朝鮮半島緊張局勢。在南亞地區,美印雙方將中國作為“共同威脅”,并以此塑造戰略共識,迅速提升雙邊關系,給地區安全局勢增加了不確定性和復雜性,大國間競爭對抗的一面凸顯。在東南亞地區,由于東盟力爭保持戰略自主,較為成功地維護了本地區的合作態勢。三個次區域安全格局的差異性使得整個亞太地區變亂與合作交織,挑戰與機遇并存。

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對亞太地區構成雙重挑戰

近年來,國際局勢動蕩與大國博弈加劇導致傳統安全議題重回亞太安全的主要議程,突出表現為本地區主要國家軍費預算增加,各類軍事合作、軍事演習等數量增多,并且具有明顯的對抗性。美國提出要幫助盟友實現軍事現代化后,美日韓重新將“延伸威懾”提上日程,菲律賓得到美日澳等國海上安全能力建設方面的援助,凡此種種進一步推高地區安全熱點的對抗性與風險。此外,美國在東北亞、臺海、南海等多地大搞各類聯演聯訓,其活動規模、頻率、實戰性均有很大提升,致使軍事化的陰影籠罩這些區域,也刺激地區更多國家進行對抗性軍事準備。

非傳統安全領域新問題頻出,并與老問題相互交織。地區國家面臨恐怖主義、公共衛生安全、自然災害、網絡犯罪、糧食安全、能源安全等各方面的現實威脅與挑戰。其中,極端氣候引發的自然災害及其導致的糧食與能源危機是南亞、南太平洋等地區中小國家面臨的主要威脅。網絡電信詐騙威脅到中國及部分東南亞國家民眾的生命與財產安全,僅2023年緬甸方面就向中方移交了4.1萬名緬北電詐嫌疑人??植乐髁x重新在亞太地區抬頭,不僅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國長期遭受恐襲困擾,一度平靜的菲律賓南部地區也再次出現暴恐事件。印尼、馬來西亞等國則不得不高度警惕巴以沖突的外溢影響并加強對本國敏感地區的安保,以應對極端暴力事件。全球治理赤字嚴重,亞太地區有些中小國家治理能力有限,多成為各類危機的受害者。南亞、東南亞和南太平洋島國紛紛呼吁大國為本地區的非傳統安全治理提供更多公共產品。

2023年11月16日,印度尼西亞雅加達,東盟防長會期間,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與印尼國防部長普拉博沃·蘇比安托舉行會談。

2023年2月2日,美國國防部長奧斯?。ㄓ遥┰L問菲律賓,推動菲對美開放四個軍事基地。

安全熱點往往具有矛盾突出、危險性大、外溢影響明顯等特點,對于整個地區安全態勢具有“破窗”效應。過去十多年間,南海問題就是亞太地區最重要的安全熱點之一。2023年,南海問題顯著升溫,主要原因是菲律賓方面屢屢挑釁。小馬科斯政府上臺后,加大對美倚靠,并針對仁愛礁采取了持續性的侵權行動。菲方企圖通過大規模加固在仁愛礁“坐灘”的軍艦、建立所謂的燈塔或海洋科學研究中心等永久性民用建筑,實現對仁愛礁的永久侵占。對此,中方采取了堅決的維權行動。在此背景下,美國及其盟友紛紛介入。美國以《美菲共同防御條約》適用于南海爭議海域為“誘餌”,助長菲律賓的冒險行動,日本、澳大利亞乃至一些歐洲國家則試圖通過與菲律賓舉行聯合巡航等推動南海問題國際化、司法化與輿情化,從而使南海問題熱度陡增,現地斗爭復雜性與危險性加大。

總體來看,南海形勢仍處于斗而不破的局面。中國在積極維護國家主權的同時,堅持“雙軌思路”:一方面通過與菲律賓舉行磋商對話,力圖管控涉海矛盾分歧;另一方面積極與東盟國家持續推進“南海行為準則”磋商,以維護大局穩定。2023年,中國與東盟國家舉行多輪聯合工作組、高官會議,就繼續全面有效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深化共識,并在10月宣布正式啟動“南海行為準則”案文三讀,爭取早日達成“準則”,將南海建設成和平、友誼、合作之海。

美西方“去風險”政策加劇地區安全形勢

在百年變局與地緣政治競爭疊加影響下,全球產供鏈加速重構。美歐產業政策和產供鏈戰略調整對全球經濟格局影響明顯,全球地緣經濟秩序構建中經濟與安全的平衡發生歷史性變化。[6]這種戰略調整源于部分國家受所謂“相互依存武器化”觀念影響,將威脅認知泛安全化,隨之出臺泛安全化國家政策,美國對華科技競爭就是典型案例。從奧巴馬政府開始,經過特朗普、拜登兩屆政府,特別是受新冠疫情、烏克蘭危機以及新技術革命等因素影響,美國對華政策泛安全化逐步深化,其政策實踐包括泛化的出口管制與投資審查、機構改革與產業政策調整等。[7]聚焦亞太,美國打著所謂“經濟安全”的旗號,裹挾盟友以半導體等高科技產業為重點推進產供鏈的地區重組,企圖與中國“脫鉤斷鏈”。2022年10月,美國出臺科技出口管制政策,對中國“先進計算芯片”等領域施加廣泛限制。同時,在半導體領域組建所謂“芯片四方聯盟”(Chip4),加快半導體產業本土化以及相關企業從中國大陸向東南亞、南亞國家轉移。這一系列由美國及其盟友乃至更多“印太”伙伴國家參與的產供鏈重組,意在構建排除中國的“印太”經濟秩序。

2023年以來,美國及其盟友加快這一進程,美日韓等國持續針對半導體、新能源汽車、數字貿易等關鍵產業出臺各類政策,并具體落實到與東南亞、南亞國家的雙多邊經濟合作議程中。在南亞地區,印度抓住美國重構產供鏈的機會,試圖實現制造業的“彎道超車”,而美國對此也給予支持。相比之下,南亞其他國家則面臨制造業基礎薄弱、產業轉型困難的境況。如果這種態勢持續下去,南亞地區經濟格局或將從現在的優勢互補轉變為以印度為中心,南亞各國也將成為美國主導的全球產供鏈的一環。[8]在東南亞地區,東盟作為整體,以《東盟印太展望》為抓手,形成與主要大國的戰略對接;越南、馬來西亞等地區國家,試圖通過“多頭下注”成為美國、日本等國投資與技術轉移的“新寵”,但同時也不放棄與中國的合作,事實上形成同中國競爭與合作并存的態勢。2023年9月美國總統拜登訪問越南,美越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美國表示認可越南作為半導體行業主要參與者的巨大潛力,支持越南半導體生態系統的快速發展,并愿意加強合作,包括幫助越南培訓科技人才和發展高科技,提高越南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的地位等。[9]

美西方國家主導的產供鏈轉移以所謂“去風險”“去中國化”為目標,將使亞太地區的經濟格局走向分裂,與讓本地區長期受益的互利共贏的區域合作模式背道而馳,同時迫使中小國家“選邊站”,影響其安全觀與外交政策選擇。當然,美國將中國從其主導的產供鏈中剝離出去的企圖難以實現。中國參與亞太經濟合作數十年,已經與地區各國形成緊密的經貿關系,在亞太區域一體化中占據核心地位。當前整個亞太地區的經濟一體化仍在穩步推進,貿易投資、基礎設施和數字互聯互通表現尤為活躍,地區供應鏈體系與產業網絡深度交織。同時,中國在地理位置、產業生態系統、市場規模以及人才儲備等方面的優勢,使中國與亞太地區其他經濟體在跨境電商、數字經濟等新業態領域存在廣闊的合作空間??偟膩碚f,未來亞太地區的產供鏈重組將面臨多方角逐的競爭與合作態勢,這是一個較長的演進過程,并將受到國內國際和地區各種政治經濟因素的影響,且各種因素自身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應對亞太地區安全變局的路徑思考

當前及未來一段時期,亞太地區主要力量的戰略調整將持續進行,特別是美國對華戰略競爭與技術革命、產業革命的深遠影響相互疊加,過去以維護主權、保持軍事實力為基礎的國際與地區格局,未來會更多受到經濟與科技競爭的影響,這無疑將增加亞太安全形勢的復雜性與不確定性。

面對大變局下亞太地區安全態勢的變亂交織,中國既要有戰略信心,也要有戰略緊迫感,在促進地區和平發展上體現大國擔當,堅定做和平的維護者、發展的促進者。根據2023年12月中央外事工作會議精神,未來一段時期,中國將以推動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為目標,努力與地區國家共同推動構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亞太地區。

2023年9月10日,越南河內,美國總統拜登首訪越南“升級雙邊關系”。

首先,妥處大國關系,特別是中美關系。中美關系仍是影響亞太地區安全的主要因素。雖然美國對華全面戰略競爭短期內不會發生根本性變化,但其應該清楚保持必要溝通避免誤解誤判的重要性。2023年底中美元首舊金山會晤再次確認了穩定中美關系的基本共識。政治風險咨詢公司歐亞集團認為,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將成為全球面臨的年度最大風險。為了降低這一風險對中美關系以及亞太地區的沖擊,雙方應保持溝通渠道的暢通,探討降低風險的可行措施以及制定危機管控預案,共同維護亞太地區的穩定大局。

2023年5月25日,中國海軍戚繼光艦結束對越南友好訪問,從峴港碼頭啟程前往泰國。圖為海軍學員和官兵揮手告別。

其次,加強與地區中小國家的戰略協調,克服地區分裂對抗之危,把握既有團結合作之機。中國一貫重視東南亞、南亞等地區中小國家聚焦經濟發展、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的訴求,繼續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全球發展倡議等為抓手,以新興產業為合作重點,挖掘疫后經濟增長新動能,引領地區產供鏈的重構,與地區中小國家攜手實現經濟社會穩定和可持續發展,共同致力維護地區安全,構建公正、包容、均衡、合作的地區秩序。

最后,在地區局勢持續復雜嚴峻的大背景下,要堅持以斗爭謀求合作與和平。面對美國推進的所謂“一體化威懾”,中國必須加強軍事現代化建設,注重提升軍隊實戰能力;對于南海問題,堅定維護我主權、安全與發展利益,同時針對可能發生的意外摩擦要做好危機管控,避免事態升級;對于各類非傳統安全挑戰,應以推動共商共建共享的地區治理為路徑,針對地區中小國家的安全關切發揮中方在技術、資金等方面的優勢,依托地區既有多邊機制,加強與這些國家充分溝通,提升其安全治理能力,推進本地區的安全治理合作。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院教授

[1]?The?White?House,?“Fact?Sheet:?Department?of?Defense?Concludes?‘Decisive?Year?in?the?Indo-Pacific?Region,”?December?27,?2023,?https://www.defense.gov/News/Releases/Release/Article/3626886/fact-sheet-department-of-defense-concludes-decisive-year-in-the-indo-pacific-re/.

[2]?《2023年7月12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記者會》,中國外交部網站,2023年7月12日,https://www.fmprc.gov.cn/fyrbt_673021/jzhsl_673025/202307/t20230712_11112155.shtml。

[3]?尚月:《烏克蘭危機下俄羅斯加速“轉向東方”》,載《現代國際關系》2023年第4期,第6頁。

[4]?《2023年12月進出口商品主要國別(地區)總值表(美元)》,中國海關總署網站,2024年1月12日,http://www.customs.gov.cn/customs/302249/zfxxgk/2799825/302274/302275/5624373/index.html。

[5]?董向榮:《東北亞“南三角”在不斷強化》,載《世界知識》2024年第1期,第24頁。

[6]?張麗娟:《全球產供鏈重構的背景、特點及發展趨勢》,載《當代世界》2023年第12期,第18頁。

[7]?丁泰夫、高飛:《“相互依存武器化”背景下的泛安全化解析——以美國對華科技競爭為例》,載《國際安全研究》2024年第1期,第81頁。

[8]?王旭:《南亞醞釀新的分化與動蕩》,載《世界知識》2024年第1期,第30頁。

[9]?“Joint?Leaders?Statement:?Elevating?United?States-Vietnam?Relations?to?a?Comprehensive?Strategic?Partnership,”??September?11,?2023,?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tatements-releases/2023/09/11/joint-leaders-statement-elevating-united-states-vietnam-relations-to-a-comprehensive-strategic-partnership/.

猜你喜歡
中美關系
特朗普“美國優先”政策下的中美關系走向
中美關系新起點
中美關系已不是說翻就翻的“小船”(觀察家)
中美關系向何處去
從積極推動到保守謹慎——美國國務院在中美關系緩和中的角色(1969—1972)
“冷戰與中美關系”學術研討會在西安舉行
略論朝鮮戰爭時期的中美關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