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漠戰士角蜥

2024-03-26 10:23鯊鯊
環球人文地理 2024年2期
關鍵詞:棘刺鱗片沙漠

鯊鯊

關鍵時刻能用眼睛噴出身體三分之一的血量,靜止、偽裝、膨脹……得克薩斯州的小小角蜥如同沙漠中的八邊形戰士,不舍晝夜地研究如何御敵。

在長期的生存競爭中,動物們演化出了形形色色的逃生技巧。比如蟾蜍自爆求存,螞蟻自殺式爆炸襲擊……而最令人驚奇的,則是角蜥的噴血御敵。

角蜥是一種奇特的爬行動物,號稱“八角王冠”,已經在地球上繁衍生息了數千萬年,因為長期生活在美國第二大州得克薩斯州的沙漠中,所以鍛煉出了三種神技來抵御大型掠食者,其中尤以獨特的防御策略“噴血御敵”最為聞名。

長得丑又怎樣?荒漠生存之道,它最有發言權

作為牛仔文化的發源地,美國得克薩斯州一直民風彪悍,滿眼都是沙漠、仙人掌和坐滿牛仔的酒吧。除了這些“狂野西部”的符號,得克薩斯州還有一種名為角蜥的獨特生物,面目猙獰,習性詭異,十分契合這里的特色。

角蜥蜴也叫冠狀角蜥,因為外形酷似蟾蜍,所以又被叫做“角蟾”,主要分布在美國西南部加利福尼亞、得克薩斯州和墨西哥等地,在沙漠中極不起眼。

關于角蜥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1500萬年前,它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動物之一。角蜥的體型不大,體長最短不到7.5厘米,最長不過12厘米。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它們逐漸進化出更加適合生存的外形:呈卵圓形的扁平身體,利于吸收太陽的熱量;頭部周圍像灌木枯棘一樣的劍形棘刺,有助于更好隱蔽和偽裝;身體兩側覆蓋著尖形襯邊鱗片,不僅可以在環境中輔助偽裝,也為挖土刨坑助了一份力。角蜥的鼻孔具有天然的優勢,內部生長的膜能夠阻隔沙土灌入鼻腔。重要的是,角蜥擁有和沙地顏色相近的體色,遠遠看去與沙漠融為一體,獵食者難以尋找到它們的蹤跡。

在身體構造上,角蜥與其他蜥蜴有所差別。普通蜥蜴容易斷尾,而角蜥的尾巴結構特殊,形狀粗扁且末端很尖,十分牢固,不易被折。奇特的是,角蜥有一個超級大肚皮,占據了身體重量的15%,這使得它們可以容納大量的卵,甚至一次性可以生育48個后代。

角蜥種類眾多,生活的地方不僅有炎熱干燥的沙地環境,也有海拔900米左右的山區,但總的來說,都是干旱之地。所以論及荒漠中的生存之道,角蜥最有發言權。在沙漠中爬行,角蜥身體上的棘刺如同鋤頭一樣挖掘沙土堆壘在背部,刨出洞后就潛入沙中,只露出頭部伺機捕食。但角蜥不是時刻都能自如活動,它們屬于變溫動物,白天溫度較高或夜間溫度較低時,都需要躲進沙土中保持體溫,只在溫度適宜時才會外出。

作為著名的食蟻類動物,角蜥的飲食習慣極為挑剔。通常,它們在找到螞蟻棲居地之后,會守在洞口處,一旦螞蟻出現,就用特殊細胞分泌的黏液將螞蟻裹起來,隨即吞進肚子。一只長度8厘米的角蜥一天可以吃掉上百只螞蟻。除此之外,它們還有奇特的集水方式:覆蓋在身上的鱗不僅可以避免體內水分流失,還能形成微小的輸水管道,利用毛細管原理,將水送到嘴邊。

底層生存智慧走為上計,釜底抽薪反殺敵人

即使長相兇殘,角蜥仍是沙漠中處在食物鏈底層的弱小動物。面對各種強大的掠食者,它們不得不演化出多種防御機制,以避免自己成為敵人的盤中餐。而應對危機四伏的生存環境,最好以及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盡最大努力不被敵人發現,于是“偽裝”成了角蜥的第一道防線。

角蜥的體色可以隨著季節的冷熱變化而變化,天熱時體色較淺,天冷時體色較深,它們通過這種方式來調節自身吸收陽光熱量的程度。同樣,與沙漠環境色調高度一致的體色也是角蜥的天然保護色。比如身體上的棘刺,看上去很像植物的枯棘,能很好地融入褐色的灌木叢或斑駁的灰色泥地中。艷陽高照時,這些棘刺還能破壞地上的陰影,使偽裝看起來更加逼真。

在艱難的生存環境中,角蜥還演化出一種更加高超的擬態本領:通過觀察周圍環境和植物的顏色來改變自己的顏色和形狀。當它們一動不動伏臥在沙漠中,幾乎很難被發現。這對于抵御大型天敵十分有效。這種能力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角蜥的體力,還能迷惑獵物,靜待其上門。許多肉食動物,諸如蛇類,是通過感知動物的運動和溫度來捕捉獵物的,此時角蜥的“靜止藝術”就極大程度增加了敵人捕獵的難度。

當然,靜態并不能應對所有情況,若是遇到捕食者靠近,角蜥需要判斷敵人的類型,再決定抵御的方式。有實驗證明,角蜥甚至可以比人類更好地分辨出蛇的種類。例如,面對以閃電般速度出名的鞭蛇,集“短頭、短脖、短腿”三短于一身的角蜥,逃跑毫無勝算,裝死是最好的選擇。然而,遇到響尾蛇這種會耐心等待捕獵最佳時機的獵食者來說,角蜥逃跑則為上策。

除了偽裝之術,角蜥自身的自衛機制也十分完備。

科學家測試發現,角蜥頭上的角十分堅硬,拉力是自身重量的7倍以上。要知道,一頭成年公牛的頂撞力也僅僅只是自身重量的三倍而已。角蜥身體和尾部覆蓋著的鱗片,是它防身的重要武器。這些鱗片每一片都像一把鋒利的匕首,任何生物只要觸碰到就會被刺傷。

如果不幸被抓住,不代表角蜥會乖乖任人宰割。當偽裝和靜止的防御機制同時失效,角蜥會撐起前腿,散開肋骨形成后盾,或膨脹身體,讓自己盡可能地變大。這種防御機制對于以吞食為狩獵方式的生物十分有效,尤其是沙漠中常見的蛇類。每當蛇類想要吞絞吸食,角蜥就會吸氣使身體膨脹變大,配合它長滿尖刺的堅硬鱗片使蛇難以吞咽,從而放棄捕食。膨脹后的角蜥變得和氣球一樣,翻翻跟頭、向后滾滾,便能逃脫敵人的魔掌。

若是被吞食,角蜥身上這些棘刺就會變成劃破天敵喉嚨的匕首。曾有人目睹一只角蜥和一條響尾蛇的激烈交戰:兇猛的響尾蛇沖向躲進沙土中的角蜥,一口咬住它的腦袋,可就在試圖吞下的瞬間,角蜥堅硬的棘刺穿過了蛇的喉嚨。倒刺一般的鱗片就像釣魚的倒鉤,蛇越掙扎,劃開的傷口就越大,疼痛難耐的響尾蛇此時再想吐出獵物已是無力回天。最終,角蜥死里逃生,響尾蛇血凈而亡。

主動進行腦出血?噴血御敵的行為藝術家

在北美洲的索諾拉沙漠地區,角蜥有許多敵害,特別是各種犬科動物,或是其他一些狡猾的猛獸,它們似乎知道角蜥可以靠尖利的鱗片在獵食中占得上風。因此,這些技藝高超的狩獵者并不像蛇類一樣靠吞食狩獵,也不會選擇先用嘴去撕咬,而是在捕捉到獵物后,用身體或腳爪壓住獵物,撕扯踐踏,直至其死亡才進行食用。

在這種生死存亡的關頭,角蜥會啟動著名的自衛方式:噴血。

這是一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御敵方式,也是角蜥面對狡猾敵人時自衛的絕招。面臨十分危急的情況,角蜥會迅速將身體后部的鱗片豎起,形成一個尖刺狀的結構,同時開始大量吸氣,限制血液離開頭部,用以增加血壓及爆破近眼睛的細小血管,使眼竇膨脹破裂,從眼瞼里噴出血液。這股血液的最長噴射距離可達兩米,多數狩獵者見到這種詭異的防御招式都會被嚇跑。

據研究,角蜥在噴血之前,身體的閉孔肌會主動壓迫血管,將血抽吸至眼球與顱骨間的空腔。以人類醫學角度來看這屬于腦出血,但對角蜥來說,這并不會威脅到生命。

特殊的技能與角蜥的飲食習慣脫不開關系,長期以有毒的紅蟻為食,以及包裹式吞食的進食方式,使角蜥在免遭螞蟻叮咬的同時,又吸收了紅蟻的毒素,并轉化成自身可用資源。因此,角蜥噴出的血液不僅帶有惡心的味道,還含有特殊的化學物質。犬科動物不厭血,但對于角蜥血液中所含的化學物質卻極為敏感,一旦血液射入眼睛或嘴里,能夠引起它們極度反胃甚至是嘔吐,從而放棄獵食。

如果必要,這樣的噴射可以重復數次,但最多只能噴出身體三分之一的血量,超過就會危及生命。因此不到緊要關頭,角蜥不會輕易使用這項御敵術。然而,這種方式對鳥類并沒有太大影響。研究人員也曾品嘗過角蜥的血液,除了有辣味以外,并沒有其他怪味,也沒有產生任何不適。通過觀察發現,角蜥這種神奇的技能似乎還受到季節、溫度等多種因素影響,至于受外界影響到什么程度,還有待研究。

噴血御敵術在成為科學研究的熱點之外,還具有文化意義。在墨西哥和中美洲的民間傳說里,角蜥被奉為保護神。當地人相信角蜥能保護人們免遭邪惡勢力的侵害。一些現代藝術作品中,角蜥是獨特的形象符號,“噴血”特技成為眾多藝術創作的靈感來源。

奇特的生存絕技,讓體型小、行動遲緩的角蜥在嚴酷的干旱環境中游刃有余。然而,它卻沒逃脫自然環境變化與人類活動的影響。在得克薩斯州,因南美洲入侵的螞蟻,以及人類過度使用殺蟲劑等情況,當地螞蟻的數量下降,導致角蜥缺少主食螞蟻,生存環境面臨嚴峻挑戰。

另一方面,溫順的性情和詭異的御敵方式,又讓角蜥成為一部分人圈養的對象。由于它們原本生活環境較為特殊,在被圈養后,存活率反而不高。一時之間,在各種因素的干擾下,這個存活了數千萬年的上古動物數目銳減,部分種類的角蜥已被列入《瀕危野生動物國際貿易公約》予以保護。

(編輯 胡倩)

猜你喜歡
棘刺鱗片沙漠
沙漠之旅
金錢龍
走進沙漠
沒有腳也能走路的蛇
動物界的“刺兒頭”
走進沙漠
動物界的“刺兒頭”
穿越沙漠
棘刺雕猴
鱗片辨年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