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文本 “悅”享課堂

2024-03-28 00:14容萌芽
課堂內外·教師版 2024年1期
關鍵詞:趣味教學閱讀教學小學語文

容萌芽

摘? 要: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發展,傳統的教學方式難以充分滿足學生的需求。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注重趣味性,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還能夠促使學生更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提高學習效果。文章將圍繞如何凸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趣味性展開討論,通過深入分析教學內容,挖掘教學資源,設計富有趣味性的教學活動,學生能夠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主動投入學習;同時引入一些新穎的教學手段,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使課堂更具活力和趣味。文章旨在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際操作提供一些建議,以期使教學更貼近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悅享課堂中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趣味教學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趣味性,不僅是培養學生學科興趣的關鍵,而且是激發學生主動閱讀的動力。傳統的教學方法往往在知識傳遞上下功夫,卻較少關注如何使學生在閱讀中體驗到樂趣。因此在教學中注重趣味性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本研究將探討如何通過創新教學手段,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更具趣味性,通過一系列措施,打破傳統閱讀教學的單一模式,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更好地領略語文之美,培養學生對閱讀的探索欲望,達到提高學生閱讀水平和培養學生終身閱讀習慣的目的。

一、趣味教學的重要性

(一)創造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育心理學強調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對知識吸收的深度和廣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趣味教學通過創造積極的情感體驗,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使其更愿意投入學習中。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在愉快的情境中,更容易保持專注和集中注意力,因此趣味教學不僅僅是為了增加課堂樂趣,更是為了優化學習環境,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知識。

(二)塑造學生的情感態度

趣味教學不僅關乎知識本身,還直接塑造了學生對學習的情感態度。在教學中引入趣味元素,能夠拉近師生關系,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更容易形成對知識的積極認同感,使學習成為一種愉快的體驗。這樣的情感態度對學生的學業成就、學習動力以及未來終身學習的意愿具有深遠的影響。

(三)提高學生的記憶度

趣味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和思考,進而對知識的記憶產生積極影響。通過趣味教學方式,教師可以設計富有創意的學習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樂趣,并通過親身經歷更加深刻地記憶所學知識。這種基于趣味的記憶方式,不僅提高了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度,還培養了他們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狀

(一)教學模式亟待更新

傳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一系列不足之處:首先,教師過于注重機械的知識灌輸,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傳統教學往往以教師為中心,側重對知識點的單一傳授,忽略了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個體差異,導致部分學生對語文學科的興趣喪失和學習動力下降。其次,缺乏足夠的互動與參與。在傳統教學中,課堂呈現為教師主導的單向傳遞,學生被動接受。這種模式削弱了學生的參與感和互動性,影響了他們對閱讀的深刻理解與積極參與。最后,傳統教學注重的是對文本知識點的剖析和解讀,忽視了對學生閱讀策略和思維能力的培養。學生在長期的傳統教學中,缺乏主動思考和獨立解讀的能力,影響了他們在實際閱讀中的應用水平。

綜上所述,傳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不足之處在于對學生個體差異的忽視、師生互動不足以及對學生閱讀能力培養的疏忽,亟待教育者采取新的教學模式與策略來改善。

(二)學生閱讀興趣的普遍下降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普及,學生的娛樂方式日益多元,電子產品、社交媒體等新興事物大量涌現,導致學生對傳統文學的閱讀興趣普遍下降。許多學生更愿意沉浸在短視頻、游戲等即時性、刺激性較強的娛樂活動中,對經典文學或學科閱讀的興趣不高。同時學生在學校的學習壓力逐漸增大,考試升學等因素使他們更追求高效率的學科學習,而非愿意花費時間去深入閱讀與思考。這使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普遍下降,將閱讀視為一項煩瑣的任務而非愉悅的活動。

此外,部分家庭缺乏對學生閱讀的引導和培養,家長更傾向選擇讓孩子進行更直接、實用的學科學習,導致學生對閱讀的興趣逐漸淡漠。因此,學生閱讀興趣普遍下降的原因在于既受到新興娛樂方式的沖擊,又受到學業壓力和家庭因素的制約,這成為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三)學生的閱讀水平有待提高

當前,小學生的閱讀水平普遍存在待提高的問題。一方面,學生在詞匯量、理解能力、閱讀速度等方面尚未達到應有的水平。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生詞難解、理解不透徹等問題,影響了對文章的整體理解與把握。另一方面,學生缺乏獨立解讀與思考的能力,過于依賴教師或輔導材料的引導。他們在閱讀時,難以主動運用閱讀策略,缺乏對文本深層次的分析與思考,導致閱讀能力的提升空間相對有限。此外,學生對文學作品的欣賞與品味水平亦有待提高。傳統文學作品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文學意境,但學生對這些方面的理解尚顯欠缺,需要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加強對學生文學情感、審美情趣的培養。

總之,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需要教師綜合考慮詞匯積累、理解能力、閱讀策略,注重培養學生獨立解讀與思考的能力,以及提升他們對文學作品的欣賞水平。這將為學生更深層次的閱讀打下堅實的基礎,使學生在未來的學習生涯中能夠更加游刃有余地應對各種閱讀任務。

三、增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趣味性的具體措施

(一)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場景

為了增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趣味性,教師可以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場景,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更好地投入學習。例如,在教學《植物媽媽有辦法》這一課時,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創設生動的場景:首先,教師可以模擬為“植物媽媽俱樂部”的成員,為學生介紹各種“植物媽媽”的特點,可以穿上有關植物的服飾,用輕松幽默的語言向學生展示植物如何“有辦法”傳播種子。這樣的角色扮演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對課文的好奇心。其次,教師可以在課堂布置一些與植物相關的道具,如蒲公英種子、蒼耳的“鎧甲”、豌豆的豆莢等。通過觀察、摸索,學生能夠更直觀地理解植物的特點。在這種情境下,教師可以邀請學生模擬“植物媽媽”傳播種子的場景,使學生通過親身體驗更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最后,教師引入一些趣味性的小游戲,如“植物大冒險”或“找尋失散的種子”,在游戲中融入植物傳播種子的知識。

這樣的趣味性活動既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夠讓學生在娛樂中學到知識。通過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場景,學生能夠更積極地參與到閱讀教學中,提高了他們對知識的接受和理解水平。

(二)運用多媒體技術提升教學的趣味性

在語文教學中,引入多媒體技術是提升趣味性和學習體驗的有效途徑。以二年級上冊《黃山奇石》為例,通過多媒體技術,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視聽的雙重感知下更好地理解和體驗這一奇妙的自然景觀。首先,教師展示高清晰度的圖片幻燈片,向學生展現黃山奇石的真實面貌。這些石頭形態各異,猶如自然雕塑,展示給學生的畫面,將使他們對黃山奇石產生濃厚的興趣。通過多媒體呈現,學生可以更直觀地感受到奇石的形狀、顏色和在山峰上的布局,從而激發對課文內容的好奇心。其次,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黃山風景區的實景視頻。通過展示風景區的自然環境、山川河流,以及奇石在山間的分布,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奇石形成的地理背景。音頻配合視頻,讓學生聽到自然風光的聲音、仿佛置身于黃山之巔。這樣的多媒體呈現方式有助于加強學生對黃山的整體認知,使學習不再枯燥,而是成為一場視覺與聽覺的盛宴。最后,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進行生動的動畫解說,呈現奇石的形成過程,將抽象的地質知識轉化為生動有趣的故事。通過模擬奇石的生成,學生能夠更容易理解地質力量的作用,激發他們對科學知識的好奇心。

綜上所述,通過多媒體技術的巧妙應用,《黃山奇石》這一語文課程將更加生動有趣。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不僅能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還能增進對自然美景和科學知識的獨特感悟。

(三)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使學習過程更加生動有趣。以二年級上冊《狐假虎威》一課為例:首先,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學生扮演故事中的狐貍、老虎、其他動物等角色,通過小短劇表演的形式還原故事情節。這樣的角色扮演,不僅可以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還能激發他們表達和演繹的興趣。其次,教師將學生分成小組,提出一些有關故事的問題,讓學生共同討論并得出答案。如可以問:“如果你是狐貍,你會怎樣利用老虎的威勢?”通過小組合作,學生可以互相交流思想,激發自身對故事更深入的思考。再次,教師引入趣味性的游戲環節,設計一些與故事情節相關的游戲,如謎語猜解、角色扮演游戲等,讓學生在游戲中體驗學習樂趣。例如,教師可以設置一個“找回老虎”的游戲,學生通過解謎或回答問題找回“被狐貍嚇走的老虎”。通過這些具體的措施,學生在《狐假虎威》這一課的學習中,將更具活力和積極性,這提高了語文閱讀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更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

(四)制訂個性化的閱讀計劃

制訂個性化的閱讀計劃是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趣味性的重要措施。個性化的閱讀計劃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水平和特點,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其閱讀能力。首先,教師可以通過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選擇與之相關的閱讀材料。以二年級上冊《坐井觀天》這一課為例,如果教師發現有學生對動物感興趣,可以推薦一些關于動物生活的科普讀物,或者引導學生選擇與動物相關的課外閱讀書目,進一步提升他們對閱讀的興趣。其次,教師結合學生的閱讀水平合理安排閱讀計劃。對閱讀知識掌握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提供更復雜、深入的閱讀材料,拓展他們的閱讀廣度和深度;而對閱讀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可以選擇一些簡單生動的故事,注重培養其基本的閱讀技能。舉例而言,對學習《坐井觀天》的學生,教師可以根據其個性化情況,推薦一些與觀察、探索相關的小故事,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提高對事物的觀察力和思考能力,進一步增加學習的趣味性。最后,教師在閱讀計劃中,引入互動和分享環節,設置小組討論、讀后感交流等環節,這讓學生有機會分享自己的閱讀體驗,促進了彼此之間的學習互動,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通過制訂個性化的閱讀計劃,學生在學習《坐井觀天》一課時能夠更好地適應個體差異,激發了學習主動性,提高了閱讀興趣和水平。

(五)通過課外閱讀拓展閱讀思維

課外閱讀能夠拓展學生的閱讀思維,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教材內容,培養學生具備較廣的知識面和深厚的思考能力。以五年級下冊《草船借箭》一課為例。教師可以通過延伸閱讀相關的歷史、兵法、文學等方面的文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賞這個故事,同時激發他們的興趣。舉例而言,教師可以推薦學生閱讀三國時期的歷史文獻,深入了解周瑜、諸葛亮等歷史人物的事跡,以及當時的政治、軍事背景。

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閱讀兵法典籍,了解兵法智謀,例如《孫子兵法》等,幫助學生理解《草船借箭》中諸葛亮的智謀和周瑜的機巧。在文學方面,教師可以推薦學生閱讀與典故相關的文學作品,如《三國演義》等。通過多角度的閱讀,學生可以更全面地認識到這個故事的深層含義和歷史淵源,具有了批判性思維和綜合性素養。通過這樣的課外閱讀,學生在閱讀《草船借箭》時,能夠更深入地理解其中的文化內涵,提升了歷史和文學的綜合素養。這種拓展閱讀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對知識的學習興趣,還培養了學生跨學科思考的能力。

四、結語

通過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趣味性的分析和具體措施的探討,本研究旨在引起教育者對教學方法的反思和改進。趣味性教學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助于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意愿,提升整體的教學效果。在未來的教育實踐中,教師應該更加注重趣味性教學的應用,為學生打開一扇更為廣闊的知識之窗。

參考文獻:

[1]喬梅. 小學語文趣味性教學初探[J]. 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7(09):40-41.

[2]丁喜梅.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研究[J]. 課程教育研究,2015(31):59.

[3]陳艷. “讀”有趣味:提升閱讀教學趣味性的探究[J]. 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9(04):228-229.

[4]唐薇. 小學高年級如何實施趣味性閱讀教學[J]. 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19(12):82.

(責任編輯:淳? 潔)

猜你喜歡
趣味教學閱讀教學小學語文
談閱讀教學中的快樂
初中英語趣味教學
趣味拉丁之斗牛舞教學實踐研究
試析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學效率
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談高中研究性閱讀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