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地協調觀素養導向下的“沉浸式”地理課堂教學實踐探索

2024-03-28 04:34王黎
地理教育 2024年14期
關鍵詞:人地沉浸式情境

王黎

《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指出高中地理課程旨在使學生具備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地理實踐力等地理學科核心素養,學會從地理視角認識和欣賞自然與人文環境,懂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道理,提高生活品位和精神境界,為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礎[1]?!俺两健钡乩碚n堂教學可以通過不同的自然與人文素材打造教學所需的沉浸情境,讓學生在地理課堂中“沉浸式”的學習,將書本上的抽象文字轉化到“真實情境”中,理解并應用地理知識解決不同的地理問題,培養地理學科核心素養。

人地協調觀是地理課程內容蘊含的最為核心的價值觀[1]。面對高考、學科課時、學校成績考核等諸多壓力,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把教育目標和教育任務著眼于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和應試技巧的訓練。人地協調觀的培養被教師一句帶過甚至直接忽略。以本文教學中的實際案例為例,探索如何通過“沉浸式”地理課堂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人地協調觀。

一、“沉浸式”地理課堂教學的理解

1.概念

起源于加拿大的沉浸式教學,指的是將學生要學習的第二語言作為全部或大部分課程(包括專門的第二語言課程)的教學語言,讓學生的知識學習和語言學習合二為一,深度沉浸到法語的氛圍中[2]。積極心理學奠基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提出的“沉浸”(Flow,也譯作心流) 、“最優體驗”“沉浸體驗”等理論觀點。其中沉浸體驗指的是人們全身心地完全沉浸于正在做的事情,為了一個清晰的目標而努力發揮自己的潛能,進而進入忘我的境界,形成一個可持續且樂此不疲的良性循環過程[2]。

基于以上理論,筆者認為“沉浸式”地理課堂教學是指一種能讓學生沉浸到教師利用各種地理素材創設的地理情境中,通過教師的引導,深度參與到地理學習過程中的地理課堂教學形式。

2.特點

(1)學生課堂參與度高

“沉浸式”地理課堂的開始,教師借助地理素材將沉浸情境展現到學生面前,激發學生興趣,學生通過視覺、聽覺等感受課堂情境。教師精心設計問題鏈引導學生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地理問題,既能使學生有效地參與到地理課程學習中,又能使學生通過成功解答地理問題而獲得參與的滿足感,從而提高學生繼續參與課堂的興趣,最后全身心的融入課堂學習過程中。

(2)學生課堂專注力持久

傳統課堂經常是教師沉浸其中,講得十分投入,忽略了學生的學習狀態甚至忘記下課,實際上部分專注力較差的學生早已分心,課堂教學效果較差。打造“沉浸式”地理課堂教學不是讓教師進入沉浸式狀態而是要讓學生進入沉浸式狀態,強調學生在課堂中的沉浸感,期望通過學生在課堂中進入沉浸狀態,延長學生在地理課堂中的專注時間,讓學生在四十分鐘的地理課堂中,感受不到時間的流逝。

(3)課堂具有節奏感

“沉浸式”地理課堂教學首先精選情境,喚醒學生情緒,然后巧設問題鏈,幫助學生遞進式感知情境中的人地關系,最后通過情境轉換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學有所用。喚醒情緒的過程能幫助學生迅速進入課堂狀態,而難易程度不同的問題鏈能激發學生潛力,同時以學生成功回答問題的成就感推進課堂節奏,使課堂變得生動。

3.學生沉浸狀態判斷

地理是一門文理兼備的學科,內容多樣,同時學生的情感表達也具有個體差異,因此學生在課堂上的沉浸狀態是無法像理科實驗一樣用數字進行量化的,筆者認為可以通過學生對外界干擾的反映以及對教師提問的回應來進行判斷(表1)。

二、“沉浸式”地理課堂教學與人地協調觀培養的關系

1.“沉浸式”地理課堂教學使人地協調觀具象化

人地協調觀素養具有后天性特征,可以通過后天教育使公民能夠正確理解人與人的關系,能夠正確看待個人對自然環境和他人的責任,學會如何與自然包括人類和諧相處[3-5]。人地協調觀作為一種觀念,相對較為抽象?!俺两健钡乩碚n堂可以結合真實的地理素材營造沉浸氛圍,幫助學生感知情境中的人地關系,使抽象的人地協調觀變得具體。

例如,在“利用大氣的受熱過程原理解釋北方農民利用溫室大棚種植反季節蔬菜”這一問題的探討過程中,可以利用教室的密閉空間,讓學生感知,太陽輻射能夠透過玻璃進入教室,而教室內產生的熱量不容易透過玻璃散失出去。這個過程是學生能夠切身體會到的,這種沉浸情境使抽象的“地理環境與人類活動的關系”變得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

2.“沉浸式”地理課堂教學使人地協調觀的培養落地

人地協調觀的考查在試題中沒有其他地理知識那么明顯,大部分學校和教師迫于升學壓力往往對于人地協調觀的培養浮于表面或者直接忽略,而“沉浸式”地理課堂教學可以通過選取能夠體現人地關系的素材或者學生生活中的現象營造學習情境,將“真實情境”搬到課堂中,學生在學習其他地理知識的同時,也能夠通過“真實情境”中人地關系的體驗,形成人地協調觀念落實培養人地協調觀的目標。

例如,在“一天中太陽方位的變化”這一知識難點的學習過程中,可以讓學生觀察所在教室從日出到日落投射到教室的太陽光線變化,來歸納一天中太陽方位變化的相關規律,并利用這個規律判斷教室窗簾開關的時間。通過這樣“沉浸式”的體驗來體會“地理環境對人類的影響”可以拉近書本知識和學生生活的距離,既能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地理知識,同時也能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時刻關注人地關系,從而落實培養人地協調觀的目標。

三、基于人地協調觀培養的“沉浸式”地理課堂教學示例

1.精選情境,喚醒學生情緒

通過創設情境導入課堂,激發學生興趣,吸引學生沉浸到情境中。營造情境的素材如果選取貼近學生生活或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則比較容易吸引學生注意,使學生快速沉浸到課堂學習中去。所以教師需要與時俱進,了解時事熱點、當下熱門話題,豐富素材范圍,了解學生興趣愛好,能夠與學生共情。同時課程內容的設計要圍繞創設的情境,這樣才有利于學生持續地沉浸其中。表2以“碳排放與溫室效應”這一課的導入為例展示如何創設沉浸情境,培養其人地協調觀。

2.巧設問題鏈,遞進式感知人地關系

導入情境的創設,只是學生沉浸到課堂的開始,部分學生只關注視頻或自身感興趣的內容,一旦正式進入課程內容學習,學生就很容易受到外界干擾跳出情境。在課堂環境中,問題可以產生溫和的壓力,幫助學生激發專注力,延長學生課堂專注時間。

教師圍繞人地關系主線,通過難易適中問題鏈引導,層層遞進地剖析情境中蘊涵的人地關系,探索人地協調之路,實現人地協調觀的培養。表3以“碳排放與溫室效應”這一課教學過程中的問題設計為例,展示如何利用問題引導學生維持沉浸狀態,培養其人地協調觀。

3.轉換情境,學以致用

人類生存在一個復雜地理環境中,不同的時空組合、地理要素相互作用會形成不同的環境,這使得地理環境與人類活動的關系變得復雜。在教學過程中既要依賴沉浸情境實施教學,又需要結合不同區域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只有實踐才能促進更深層次的思考,學以致用、學有所用并學超所值,讓人地協調觀落地,同時體現出人地協調觀念的重要性。表4以“碳排放與溫室效應”這一課的練習為例展示如何利用問題引導學生轉換情境,學以致用,培養其人地協調觀。

普通的課堂教學往往有很多局限,教學設備也有限,不能打造出真正的真實情境,或者借用現代化的VR技術,讓學生真正身臨其境,但是教師可以通過精心選取的素材、設計的問題、采用合理的提問方式以及與之相應的練習,創設地理沉浸情境,引導學生沉浸到地理情境中學習地理知識、提升能力、形成地理學科核心素養??傊?,“沉浸式”地理課堂教學的探索在于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尋求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 商榮華;任紅宇.沉浸式體驗在高校設計理論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中外藝術設計史課程為例[J].現代職業教育,2021(42):10-11.

[3] 原嘉琪.高中地理教學中人地協調觀培養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21.

[4] 孫文沛,舒成強.人地關系思維導圖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地理教育,2022(S1):22-24.

[5] 湯國榮.地理核心素養培育導向下的思維課堂構建[J].地理教育,2023(11):8-13.

猜你喜歡
人地沉浸式情境
情境引領追問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宿州“人地”掛鉤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實證分析
初中語文沉浸式散文教學研究
護患情境會話
“沉浸式”初中體育教學的實踐探索
藝術與技術:“沉浸式”的歷史對話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試論“沉浸式”語文教學視聽訓練中教師應具備的素養
神秘的瑪雅文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