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項目式探究的研學旅行課程設計

2024-03-28 10:57張德琳閆宇婧張子君黃麟鈞崔徐甲
地理教育 2024年14期
關鍵詞:南平荔枝研學

張德琳 閆宇婧 張子君 黃麟鈞 崔徐甲

一、課程理念與目的

1.設計理念

本研學設計主要依托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生活教育理論及具身認知理論等理論基礎,旨在讓學生通過研學有效地延伸學校地理課程知識,并將相關知識運用到解決真實情境問題中,真正地落實地理核心素養的培育。[1-2]

同時,基于從化獨特的產業優勢,選擇以荔枝探究為主線,讓學生通過實地考察,了解荔枝的種植、加工、產業形成及荔枝帶動區域發展的歷史,探尋荔枝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思考從化荔枝未來的發展之路。使學生理解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地位及關鍵所在,加深對家鄉資源分布及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熟悉度,激發對家鄉的熱愛之情和建設之志。

2.課程目的

通過研學活動項目的探究與實踐,學生能夠深入了解本地特色農產品——荔枝,了解科學技術高速發展對荔枝產業的影響,并體會荔博園的建設對周邊村鎮的輻射帶動作用,感受鄉村以荔為媒的發展與振興,增強對鄉村振興戰略的認同感。另外,基于真實情境項目的探究使學生能夠以主人公的視角,思考鄉村依托荔枝產業發展的新方式與新出路,從而厚植愛農愛鄉的情懷,提升對家鄉的認同感與歸屬感。

二、研學地概況

1.荔枝文化博覽園

廣州從化荔枝博覽園(以下稱“荔博園”)位于廣州市從化區溫泉鎮,地處丘陵山地地帶,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作為全國荔枝重要產區和知名的荔枝之鄉,從化區荔枝種植面積約30萬畝,約占全省7.3%,占全市53.8%,是目前廣州市荔枝種植面積最大的區域。荔博園園區占地1500畝,引進培育了116個荔枝品種,擁有豐富的荔枝種質資源圃,主要功能定位是“一庫兩園三平臺”。其中“一庫”是荔枝產業優質種質資源庫,“兩園”是荔枝科技創新產業園、5G智慧荔枝園,“三平臺”是現代荔枝種植技術示范推廣平臺、荔農致富創業指導培訓平臺、從化特色農產品交易平臺。荔博園立足于廣州從化,服務和帶動荔枝產業發展,輻射全省和全國荔枝產區,成為從化荔枝產業園建設的重要展示窗口。園內有5G、人工智能、無人機等先進技術的“加持”,通過全維度農業監測系統實現數字化培育、科學化管理,從而提高生產效率、降低人工成本,致力于使荔枝樹變成村民的“搖錢樹”,實現鄉村振興[3]。

2.溫泉鎮南平村

南平村位于從化區溫泉鎮東南部,鳳凰山腳下,管轄面積約4.91平方千米,轄區內森林覆蓋率達81.55%。獲評“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稱號,是廣州市鄉村綠化美化示范點。另外,南平村依托特色產品荔枝、青梅,成為從化區雙殼槐枝“一村一品”基地和青梅“一村一品”基地。南平村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注重自然生態和林地質量建設,保護與開發并重,推動鄉村經濟的發展,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4]。

3.太平鎮木棉村

木棉村位于太平鎮北部,流溪河中部河畔,神棋公路貫穿其中,是廣州從化區第一大村。村總面積約5 000畝,其中耕地面積3 500畝。地處丘陵地帶,地緣優勢較弱。木棉村分成古村落和新村,古村落約有七百間宋清時的古建筑,保留原貌,但是沒有進行全部修葺和改造,很多已經倒塌,“形”在而“神”散,文化傳承乏力。木棉村自古就有種植荔枝的傳統,村內有栽種于明朝的400多歲樹齡的“荔枝皇”,其四周的荔枝樹也大都在百年以上,如今,在“荔枝+公益”定制模式下,木棉村開辟了規模為2 000棵的優質荔枝林,打造成愛心美荔莊園,拓寬荔枝流通銷售渠道,助力果農增收,在公益層面打響從化荔枝品牌,促進鄉村振興[5]。

三、課程目標設計

新課標要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升其綜合素質,著力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地理核心素養是地理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也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途徑?;诘乩韺W科核心素養提出的研學目標(表1)。

四、從化研學課程實施方案

1.研學路線設計

研學路線如圖1所示。

2.適用學段與課程時間建議

適用學段:高一到高三年級。

課程時間建議:研學課程共計2天(實地考察1天,總結匯報分享1天)。

3.研學活動安排

具體活動安排如表2所示。

4.特色活動設計

(1)將VR技術應用到中學地理研學旅行活動

在荔枝文化體驗中心能在全域旅游VR互動體驗區虛擬游覽從化多條旅游的線路,激發學生的興趣,通過云旅游,便于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了解更多從化擁有的旅游資源,并通過從化荔枝產業發展示范點的展示,感受家鄉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必要性;在從化荔枝互動多媒體區通過動畫和音頻相結合,讓學生了解從化荔枝由種植、采摘到運輸的全過程,了解荔枝的生長和銷售過程,充分感受荔枝產業發展的不易,為推動家鄉荔枝產業的發展積極地建言獻策。

(2)實現跨學科融合

以地理視角解讀,挖掘語文詩詞中蘊含的地理現象和原理,充分發揮地理學科的自然科學屬性,同時挖掘人文科學素材,使得二者相互交融,實現“地理+語文”跨學科學習的有效銜接;通過解釋從化優質荔枝生長是生物與環境相適應的進化與適應觀,體現“地理+生物”的學科內容的完美融合。

(3)以鄉土地理為載體

新課改的不斷推進進一步明確了鄉土地理教育在課程體系建設中的地位,重要性不斷凸顯。鄉土是學生們成長的環境基礎,鄉土中的文化、環境、發展無一不是伴隨和影響我們一生的,同時鄉土也是一個民族的文化與一個地區的精神的重要體現。學生通過對鄉土情境的探索,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見聞感受,多實踐、多思考,提高對空間認知的理解,增加對家鄉的了解,從而真正認識到生活中的地理學,進而能形成主動參與家鄉建設、推動家鄉發展的使命感、擔當感。

(4)融合情景體驗式教學——品嘗荔枝產品,講好荔枝故事

通過品嘗荔枝紅茶、荔枝餅、荔枝干,理解從化荔枝品牌文化精神內涵,從自身講好從化荔枝品牌故事,推動從化荔枝真正出圈,讓從化荔枝區域品牌深入人心。

(5)探尋古跡,感悟嶺南文化

嶺南世外桃源——南平村,石水環繞,擁有長2.8千米鳳山溪。這里,三面環山,層巒疊嶂,亂石溪水,流泉飛瀑,集山、泉、林、溪、石自然生態景觀于一身,形成“山壯、泉清、林古、溪美、石奇”的一方靜修勝境。在保護、改造傳統古村落的工程中,南平村因地制宜,修舊如舊,保留和修復了最具歷史記憶的祠堂、老宅、古樹和風水林。傳承了600多年的歷史,文脈深厚,留下“一門三進士、四代九鄉賢”的歷史佳話。學生通過實地走訪,感受當地的地域文化及城鄉景觀,更加充分體驗和感受南平村的文化魅力。

(6)通過觀賞百年荔枝樹,感受從化荔枝的歷史底蘊

荔枝皇景區位于從化區太平鎮木棉村龜咀社石頭嶺,這片占地約200畝大小的荔枝林位于流溪河邊,沿著流溪河旁幽深的林中小道直走,就能看到世界上最大的荔枝樹——“荔枝皇”。荔枝皇于2004年7月獲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總部頒發“最大的荔枝樹”稱號,樹齡477年。它的樹干基徑5.15米,樹高12.5米,需要8~10人手拉手才能環抱,通過設計學生活動,豐富學生的研學體驗。

5.研學評價方案

研學評價設計如表3所示。

參考文獻:

[1] 段玉山,袁書琪,郭鋒濤,等.研學旅行課程標準(一)——前言、課程性質與定位、課程基本理念、課程目標[J].地理教學,2019(5):4-7.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20年修訂)[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3] 南方plus. 招才引智打造現代農業創新中心,廣州從化用科技點亮美麗鄉村[EB/OL].(2020-06-29)[2023-5-26].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06/29/c3701796.html.

[4] 廣州從化發布.從化南平村上榜國家森林鄉村?。跡B/OL].(2020-06-28)[2023-5-26].https://mp.weixin.qq.com/s/y5RBpIjeTqJMv5CXSQPwNw.

[5] 廣州從化發布. 防疫助農齊接“荔”!從化“荔枝+公益”定制系列活動陸續開展[EB/OL]. (2020-05-8)[2023-5-26].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05/08/c3505991.html.

[6] 詹秀娣.高中地理人地協調觀測評的內容、情境類型和等級劃分[J].課程.教材.教法,2021,41(11):116-122.

[7] 王娜,黃欣怡,王靜,等.基于項目式學習的中學地理研學活動設計——以秦嶺太白山研學旅行為例[J].地理教育,2023(S1):167-171.

[8] 高晶晶,周光發,謝韻.跨學科主題學習視域下的項目式地理研學活動設計——以國家級非遺楓香染制作技藝為例[J].地理教育,2023(9):61-64,69.

[9] 張恒會,甘宜軍.基于項目式學習的山東蓮青山研學旅行設計[J].地理教育,2021(3):56-59.

通信作者:崔徐甲

猜你喜歡
南平荔枝研學
日啖荔枝三百顆,會上火嗎
研學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學是最美的相遇
南平:婦聯干部當好“五員”助力婦女脫貧增收
ЛИЧИ: ЭКЗОТИЧЕСКИЙ ТРОПИЧЕСКИЙ ФРУКТ
把研學從省內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國外
千里采荔枝的鶴
研學之旅
荔枝熟了
基于CBERS數據的福建南平地質災害動態遙感解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