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實踐

2024-03-29 19:58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科苑小學劉媛媛
天津教育 2024年3期
關鍵詞:工具美的美術

■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科苑小學 吳 悅 劉媛媛

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表現為:通過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展示信息、利用技術等方式輔助教學的工具。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應用現代信息技術,能夠進一步活化美術課堂,拓寬學生美術文化視域,豐富學生審美經驗,促使學生審美能力獲得進一步發展。因此,在實際教學中,小學美術教師要重視現代信息技術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基本原則和有效策略,以提升課程品質和教學效率。

一、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一)豐富學生對美的體驗

將現代信息技術融入小學美術教學,能夠進一步豐富學生對美的體驗和感悟。小學美術是一門探究美、發現美、解釋美的學科,對美的追求是教學設計的核心,而現代信息技術具有豐富的資源內容和形象的展示形式,能夠為學生架起課內知識與課外多元美的橋梁,便于學生在豐富的視聽體驗中感受美的多元存在形式,深化對美的覺知力。久而久之,學生能夠增強審美意識,關注自身審美體驗,享受審美樂趣。

(二)增進學生對美的理解

小學美術教學包含部分美學理論常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小學生理解起來較為困難,而運用信息技術播放視聽畫面,能夠將概念類知識實物化、將抽象類知識形象化,為學生搭建理解的階梯。學生在現代信息技術的幫助下逐級而上,提升對美術理論概念的理解認知能力,豐富對多元美的覺知。

(三)支持學生對美的創造

現代信息技術不僅可以作為教師備課助學的工具,還是學生創造美和實踐活動所要操作的教具。教師可以將現代信息技術引進美術課堂,讓學生掌握跨學科繪畫技術,通過實踐感受信息化美術創作形式,提高對美的創造能力,在趣味實踐創造中提升對信息技術的掌控力,增進對信息助學的理解。

二、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優化小學美術教學原則

(一)適度性原則

適度性原則要求教師在創設現代信息技術教學形式和內容時注重適度性。一方面,教師應把握課堂應用現代信息技術的頻次和尺度,避免信息技術喧賓奪主、課堂主次不明的現象發生,以及學生對信息助學形式過度依賴,產生思考惰性;另一方面,教師要注意把控助學內容的尺度,適當留白或設置疑惑點,激發學生主題探究意識,達到較好的教育效果。

(二)適配性原則

遵循適配性原則創設小學美術教學中的現代信息技術助學形式,需要教師從學生能力水平、教學內容、課程標準等角度出發,選擇與教學內容關聯緊密、與學生最近發展區相匹配、與教學目標相協調的助學內容。遵循適配性原則創設信息化教學活動,有助于學生美術學科能力的發展。

三、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優化小學美術教學策略

《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 年版)》指出:“美術學科課程內容包括欣賞·評述、造型·表現、設計·應用、綜合·探索四類藝術實踐?!倍嘣囆g實踐模塊的教學目標、教學側重、教學內容存在差異,其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價值功能也應有所不同。教師可以從信息技術在課堂上的多元應用途徑出發,結合教學目標選擇適合的教學策略,為課堂教學增效。

(一)以信息技術為拓展工具,優化“欣賞評述”教學

“欣賞·評述”教學模塊包含中外美術簡史、賞析以及生活美術知識,旨在培養學生的審美感知能力。學生對美的感知能力建立在對美的常識的基礎理解之上。教材承載力有限,教師通過現代信息技術拓展與課堂主題內容有關的美術歷史常識、信息與生活美術資源,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美的基礎知識,使學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地進行審美評述活動?!盎ヂ摼W+”是構成現代信息技術的重要部分,也是教師主要的線上拓展信息的渠道。教師可以在備課環節在線上檢索優質的教育資源,通過材料整合與設計生成圖文并茂的助學材料,引進課堂,如演示文稿、微課程視頻等,使學生在拓展類知識內容中提升美術評述鑒賞能力。

以人美版小學美術三年級上冊《面具》一課的教學活動為例,本課的教學重點在于讓學生了解與面具有關的藝術常識與藝術價值,感受面具中蘊含的多元美感。在本課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非遺·民族傳承”主題教學活動,讓學生立足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角度認識面具的審美價值,培養學生的審美感知能力。在信息化教學設計中,教師可以將現代信息技術作為課堂信息拓展的助學工具,從線上優質教育資源中汲取有用的圖文信息,制作成主題演示文稿。文稿內容圍繞“面具在中華民族長河中的發展歷程”“我國非遺面具種類”“面具的多元應用功能”等信息展開,演示的圖片包含非遺面具實物。如在講解面具發展歷史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三星堆遺址中出土的金面罩和青銅面具圖片,向學生介紹商周及戰國時期面具的功能,簡要分析這一時期面具的審美特征。學生在圖文并茂的美術常識教學過程中深度了解與面具有關的審美知識,并結合教學指導對多元面具風格展開評述品鑒。豐富的教學資源能夠搭建課內外美術知識的橋梁,豐富學生對特定事物的審美經驗,培養學生的審美感知能力。將信息技術作為教學知識的拓展工具,能夠有效優化欣賞·評述教學模塊,提升教學設計品質。

(二)以信息技術為理解工具,優化“造型表現”教學

“造型·表現”教學模塊旨在讓學生認識平面造型、動態造型、立體造型、多維造型等造型表現形式,對美術作品的造型表現力構建基礎性認知。在造型表現教學模塊中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工具,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藝術表現力,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對小學生來說,“表現”“造型”具有一定的理解難度,教師可以將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理解美術概念的支架融入課堂,為學生構建形象化的美術造型,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造型的表現知識。如在講解某一類造型表現常識時,尋找該知識的實際美術作品案例加以描述或佐證,幫助學生對抽象概念建立形象認知,繼而提升課堂理解力,強化學生的美術造型表現力。

以人美版小學美術四年級下冊《認識中國畫》一課教學為例,本課教學重點在于引領學生初步認識中國畫,感受中國畫的藝術特征與審美價值,初步培養學生對中華民族優秀美術文化的熱愛之情。在本課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目標為學生設計主題教學活動“國粹傳承——中國畫”,將中國畫的形象塑造與表現手法作為教學的主要內容。在教學準備階段,教師找到與理論教學內容存在緊密關聯的多幅優秀中國畫作品作為教學佐證工具。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中國畫的細節特寫,滲透造型表現常識。

例如,在講解“不似之似”造型特征時,教師可以播放齊白石的《蝦》和真實的蝦在水中的圖片,進行對比說明:“中國畫的不似之似特征主要體現在形象塑造中,要求畫作既能傳達作者的主觀情感色彩,又能凸顯物象的神韻精髓。齊白石的《蝦》抓住了蝦的體態特征,在細節上加以寫意夸張和簡單變形,更突出了蝦的體態美?!睂W生將齊白石的《蝦》與真實生活中的蝦進行對比觀察,能夠深度把握中國畫“不似之似”的形象塑造特征。

又如,學生在解讀中國畫的表現形式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滲透“工筆畫”“寫意畫”“白描畫”等常見的中國畫表現形式,并為每種表現形式搭配一幅中國畫作品,使學生深度感知多種表現形式之間的差異,正確辨析中國畫的表現形式,提升對中國畫的造型表現感知。

在上述教學活動中,現代信息技術作為促進學生理解的支架性工具應用于課堂,學生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深度把握美術畫作造型、表現方面的特征,有助于學生學科能力的發展。

(三)以信息技術為展示工具,優化“設計·應用”教學

“設計·應用”教學模塊包含視覺信息傳達、生活設計、工藝傳承、環境營造等多元實踐類美術知識,要求學生嘗試進行實踐活動,以實踐的方式傳承傳統工藝,美化生活環境,在實踐中發揮創意,為生活提供便利。培養學生創意實踐能力是設計·應用教學模塊的首要教育目標。在以實踐為主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將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創意實踐靈感、優秀實踐參照、學生美術作品的展示工具,為學生創意實踐賦能。教師可以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攝錄歷屆學生主題創意美術作品,在學生創意實踐前期播放,予以學生思路點撥;也可以在學生完成實踐后合影留念,積累教學素材,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信心;還可以在學生創意實踐過程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播放技巧性講解視頻,幫助學生克服技術層面的困難。在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學生逐步提升創意實踐能力,形成創意美術思維。

以人美版小學美術三年級下冊《變垃圾為寶》的教學活動為例,本課的教學重點在于讓學生了解生活垃圾的常見種類以及分類處理方式,選擇適合的廢舊物進行創意組合,變廢為寶,開發可重復利用資源的新功能。教師可以依托教學目標設計“小巧手——變廢為寶”主題教學活動,鍛煉學生的創意實踐能力。在啟發學生創意實踐思路環節,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歷屆學生變廢為寶的主題創意實踐作品,也可以播放國際知名的變廢為寶藝術作品,打開學生創意實踐思路。在學生實踐操作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實踐操作需要,找到微課程視頻《工藝美術基礎技巧》《點點膠的創意用法》《平滑的曲線》等,幫助學生克服實踐操作中存在的問題,提高美術作品質量。在學生實踐展示環節,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合影留念,增強展示活動的儀式感。在多媒體的應用下,學生能夠豐富實踐操作經驗,激活創意實踐思路,培養美術實踐自信心,從而深度落實本課教學目標。

在上述教學活動中,教師將信息技術作為展示類工具應用于課堂,為學生實踐操作提供了指向性的支持。學生借助信息技術工具優化美術作品,鍛煉了實踐操作能力,因此,以信息技術輔助課堂教學有助于提升小學美術教學質量。

(四)以信息技術為實踐工具,優化“綜合·探索”教學

“綜合·探索”教學模塊包含“美術內部綜合”“美術與社會”“美術與其他學科”“美術與姊妹藝術”等知識模塊,旨在立足美術基點對外延伸,培養學生的跨學科美術實踐能力與思維品質。在此類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將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實踐探究的工具,指導學生運用信息技術展開生活化美術探索,觀察生活中美術與多學科的融合現象,嘗試創設科技與美術的融合產物,深度理解綜合美術內涵。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資源檢索任務,讓學生運用信息技術檢索相關資料,掌握信息助學方法,了解生活中多元學科知識與美術相結合的存在形式。另外,教師可以開發信息技術載體中的美術創意實踐功能,開發美術軟件,指導學生參與電腦美術創作活動,如建模、板繪、編程設計等,學生在趣味性的實踐探索過程中初步培養跨領域美術實踐愛好,鍛煉美術綜合探索能力??傊?,以信息技術作為美術綜合實踐探索的工具,能夠有效提升美術活動品質,優化小學美術課堂,促使學生美術能力獲得深度發展。

以人美版小學美術五年級下冊《給科學插上藝術的翅膀》一課教學為例,本課教學的核心話題是“科學與藝術的融合”,要求學生從教材給出的案例出發,探究生活中科技與美術深度結合的實際案例,感受科學與藝術密不可分的內在聯系,能夠結合跨學科思維設計集科學與藝術于一體的生活化物品,培養跨學科美術思維。教師可以結合本課教學目標為學生設計“科技向未來”主題教學活動,將培養學生文化理解能力作為主題活動的主要目的。在本課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橫跨科學與美術兩個領域的實踐活動,以“未來科技”為主題,任選形式,設計信息化美術作品。為了鍛煉學生的跨學科能力,教師在課堂上指導其參與綜合探究活動:

1.探究兒童繪畫軟件“tuxpaint”的基礎功能,嘗試運用套索工具復制局部畫面,完成一張簡單的畫作。

2.探究兒童建模軟件“Flying Colors”,讓學生嘗試設計喜歡的圖標。

3.登錄百度百科,搜索問題“科技與美術在生活中的融合”,觀看相關圖片與視頻,展開話題討論。

上述綜合美術活動將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創意實踐的工具,學生在探究多種信息技術軟件的過程中深度感受科技與藝術的融合形式,樹立跨學科學習觀念。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學生綜合美術能力與創意實踐能力獲得進一步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可以作為教學內容的拓展工具、學生課堂理解的支架工具、學生實踐活動的應用工具和展示工具來應用。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依照小學美術的欣賞·評述、造型·表現、設計·應用、綜合·探索四個教學模式展開工具應用的分層次探究,因地制宜,為不同目標的教學活動匹配不同的信息技術應用形式,以提升現代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目標的適配性,使學生在現代信息技術的引領下獲得美術核心素養的發展。

猜你喜歡
工具美的美術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創意美術
打破平衡
好美的霧
創意美術
創意美術
“巧用”工具
出來“混”,總是要美的
炫美的花在這里悄然盛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