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組織任務驅動活動的有效策略

2024-03-29 19:58甘肅省蘭州市安寧區沙井驛學校曹紅軍
天津教育 2024年3期
關鍵詞:課程內容驅動信息技術

■甘肅省蘭州市安寧區沙井驛學校 曹紅軍

在當前社會背景下,信息技術在各行各業中的應用日益廣泛,信息素養也成為衡量現代公民綜合素質的重要標準之一。所以在教育活動中,信息技術課程的價值獲得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尤其在小學階段,這一時期是學生系統學習信息技術知識的起點,對學生信息技術知識的掌握具有奠基作用,所以課程標準對教學活動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義務教育信息技術課程標準(2022 年版)》明確強調教學活動要能夠反映數字時代正確的育人方向,精選課程內容,優化課程結構,并組織真實性的學習。為了有效推動信息技術課程標準對教學活動的要求逐步落實,教師需要選擇恰當的教學方式,其中,任務驅動教學無疑是一種有效的模式。簡單來說,任務驅動教學是指在教師的引導與組織下,圍繞課程內容設置恰當的學習任務,并以學習任務為主線引導學生參與學習活動,使學生通過思考、探究、討論、協作等多種方式完成任務,并最終實現知識建構以及能力發展的教學模式。不難理解,這一教學模式的特點與課程標準的要求是比較吻合的。因此,小學信息技術教師要準確把握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基本實施方法,并著眼于課程內容以及學生的認知特點,對具體的教學環節加以設計和改進,從而逐步構建高品質的小學信息技術課堂。

一、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現狀

從實際情況來看,當前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組織過程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第一,學生的自主性體現不充分。一方面,在信息技術課程中,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參與度不足,很多時候仍然處于從屬位置,只能根據教師的要求接受課程知識,沒有體現出自身的能動性。另一方面,在現有的探究活動中,留給學生的學習時間不充足,學生對任務的探究有時顯得比較倉促,導致對課程內容的理解流于表面。

第二,信息技術課程組織方法相對單一。在長期的教學中,教師逐漸總結出一些組織信息技術課程的經驗,并形成了相對固定的教學方法,如語言講授、操作示范、課件展示等手段是教師常用的。從實際效果來看,盡管這些方法對學生的基礎知識建構具有促進作用,但是與學生的認知特點往往存在一定的脫節,難以使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甚至容易引發學生的抵觸情緒。在這種情況下,學習效果必然會大打折扣。

第三,教師沒有引導學生準確把握信息技術知識的現實意義。在以往的信息技術課程中,教學活動的重點會比較片面,其中最突出的表現就是教師過于關注學生對基礎知識以及基礎操作技巧的掌握,忽視了對學生綜合信息素養的培養。

第四,評價環節存在不足之處。一方面,對評價環節的重視程度不足,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并沒有將教學評價體現在教學過程中,只是在教學結束階段進行了簡略點評。另一方面,在現有的評價環節中,教師所選擇的評價方式比較單一,對評價過程缺乏系統設計,導致評價環節的作用難以得到充分體現。

二、小學信息技術教師組織任務驅動活動的原則

為了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中有效組織任務驅動活動,必然要以恰當的原則作為引領。

第一,主體性。實施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直接目的是改變學習方式,使學生以任務為載體參與到學習活動當中。所以在這一教學模式的應用過程中,教師必然要遵循主體性原則,根據這一原則為學生創造相對充足的學習空間,使學生結合自身需要安排學習活動,將以往被動的參與轉化為學生主動探索,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的能動性得以體現,而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學生的學習深度。

第二,情境性。在任務驅動教學組織的過程中,無論是課內基礎任務的探究,還是課后對學習任務的拓展與延伸,都需要以恰當的情境作為依托。如果任務驅動活動脫離真實的情境,容易使學習任務喪失原有的現實意義,從而削弱學生的學習效果。

第三,反思性。反思性原則強調在任務驅動活動中不能僅僅關注學生任務探究的結果,還要及時引導學生對探究過程進行反思與回顧。只有不斷地反思,學生才能更準確地發現任務探究活動中存在的問題,總結有益的學習經驗,從而實現學習質量的持續提高。

第四,發展性。從整體來看,學生普遍處于螺旋式上升的過程,根據學生的這一認知特點,教師在組織任務驅動活動時要遵循發展性原則。在這一原則的引領下,教師要及時對任務目標、任務難度、任務要求等各個方面做出調整,以便適應學生的發展需要。

三、小學信息技術教師組織任務驅動活動的策略

(一)明確課程內容,設置教學目標

在教學活動中,目標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只有以清晰的目標作為引領,才能使教學過程有序開展。因此,在任務驅動教學中,教師要避免貿然提出學習任務,而是要結合課程內容設置相應的教學目標。只有這樣,才能為任務驅動活動的順利進行做好鋪墊。

例如,在教學《走進網絡世界》一課時,結合本課內容,筆者從以下幾個維度設置了相應的課程目標:第一,知識目標:了解計算機網絡、Internet,初步認識IE 瀏覽器,了解一些比較常用的網絡功能;第二,方法目標:通過探究實踐、列舉歸納等方法對因特網的基本功能以及應用進行探究;第三,情感目標:了解《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明白網絡道德的重要性,并引導學生對自身的網絡行為加以規范??傊?,在任務驅動活動中,設置恰當的教學目標是必要的。

(二)創設任務情境,激發探究意識

前文提到任務驅動活動的進行需要以一定的情境為依托,恰當的情境不僅是組織有意義學習活動的基礎,也是營造良好課堂氛圍的必要保障。從認知特點來看,小學階段的學生有時難以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容易對學習活動效果產生不利影響。為了改善這種現象,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創設恰當的課堂情境,以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這樣的課堂氛圍能夠增強課程內容對學生的吸引力,從而潛移默化地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

例如,在教學《桌面的個性化設置》一課時,本課需要學生學習設置桌面背景、主題以及鎖屏界面,掌握聲音、顯示、電源的設置方法。首先,教師對比呈現了兩組桌面圖片,一張桌面的亮度比較暗,界面比較單調,另一張桌面圖片亮度柔和,界面主題非常豐富、引人入勝。其次,教師據此提出問題,鼓勵學生思考怎樣才能設置更有趣的桌面。

再如,在教學《查找網上信息》一課時,本課需要學生了解一些比較常用的搜索引擎,學習怎樣利用關鍵詞查找信息。結合本課內容,教師詢問學生:“大家知道哪些名勝古跡呢?”很多學生提到了莫高窟、玉門關等景點。但是在讓學生介紹這些景點的詳細信息時,很多學生感到比較困難。教師順勢說:“通過本課學習,我們可以了解怎樣利用網絡迅速查找一些與這些景點有關的信息?!崩蒙鲜龇绞絼撛O課堂情境,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不僅順利引出學習任務,而且能夠吸引學生主動參與任務探究。

(三)合理設計任務,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在任務驅動教學中,出示探究任務無疑是關鍵環節。同時,如上文所述,在任務驅動活動組織過程中,教師要遵循主體性原則,根據這一原則為學生創造相對充足的學習空間,使學生結合自身需要安排學習活動,將以往的被動參與轉化為主動探索。也就是說,在出示任務后,教師要避免過多解讀,而是要鼓勵學生進行探究學習,與教師直接講授相比,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往往能夠產生更深刻的學習體驗。

例如,在教學《保存網上信息》一課時,結合本課內容,教師設置了以下探究任務:保存網頁中的文字;保存網頁中的圖片;保存網頁中的歌曲;保存網頁中的視頻;保存整個個人網頁。對于這幾個任務,教師沒有直接示范,而是鼓勵學生動手操作,學生需要結合課程內容進行探究,并記錄自己的操作過程。完成任務初步探究后,教師鼓勵學生交流討論,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對本課內容產生初步認識。同時,在交流討論中,學生獲得了一些新的認識,從而進一步優化了任務解決方案。由此可見,在任務驅動活動中,利用恰當的任務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是有效的措施。

(四)尊重學生差異,注重任務分層

在任務驅動活動中,教師需要遵循發展性原則,目的是通過恰當的任務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師應該明白,從整體認知規律來看,每一位學生的成長軌跡并不是同步的,而是會逐漸出現一些明顯的差異。針對這種情況,在任務驅動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分層指導,使任務探究活動更加契合學生實際學習需要,從而幫助學生在任務探究過程中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

首先,教師要認真觀察學生在每次任務完成過程中的表現,以此了解學生在知識積累、學習興趣、思維方式等各個方面的表現,在綜合分析學生各方面學習情況的基礎上,適當劃分學生層次。其次,對任務驅動活動進行適當分層。比如設置一些不同難度、不同訓練重點的任務,在此基礎上,給予學生選擇的權利,使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要完成的任務。最后,學習是一種動態的活動,所以在任務驅動教學中,學生之間的差異也會不斷發生變化,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變化及時調整學習任務。

(五)活用思維導圖,梳理任務內容

在以往的信息技術課程中,“碎片化”學習現象是一個比較明顯的問題。因此,在任務驅動教學中,教師的著眼點不能僅僅放在每次任務探究活動中,完成階段性的任務探究活動后,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梳理任務內容,幫助學生對課程內容形成更加完整的認識。

例如,在完成《管理自己的計算機》教學后,為了使學生構建起更加完整的知識體系,教師鼓勵學生利用思維導圖梳理本單元內容。有的學生將“計算機”作為思維導圖的中心,并將本單元內容匯總為計算機磁盤、計算機文件、計算機桌面三個分支。在此基礎上,學生結合課程內容進一步對思維導圖進行了細分,針對計算機磁盤,設計了計算機存儲器、存儲器分類、存儲量、U 盤等三級主題;針對計算機文件,設計了文件查找、文件選擇、文件復制、文件移動、文件刪除、文件恢復等內容。利用這種方式,學生對本單元的任務探究活動進行了總結,了解了課程內容的相互關系,從而對本單元知識有了比較完整的認識。

(六)進行任務拓展,促進體驗升華

從任務驅動活動的全過程來看,課內任務探究活動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建構基礎知識,掌握信息技術學習的基本方法,并初步促進學生學習體驗的優化。僅通過課內基礎任務的探究很難幫助學生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因此,在引導學生初步完成學習活動后,教師要及時對學習任務進行適當拓展,使學生在拓展性的任務探究活動中進行知識的遷移應用,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

例如,在教學《查找網上信息》一課時,通過本課學習,學生對利用關鍵詞查找信息的方法有了一定的認識,并學習了設置瀏覽主頁與收獲網址的方法。完成本課教學后,教師鼓勵學生觀察周圍生活,想一想自己對哪些生活現象或者生活中的問題存在疑惑,然后利用課內所學知識在網上查找相關信息。之后,教師鼓勵學生在課堂分享自己獲取的信息,并介紹自己在信息查找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便通過課內合作交流進一步解決問題。通過這一過程,學生認識到了信息技術知識的現實意義。

(七)完善任務評價,提升教學實效

評價作為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節之一,同樣是影響最終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所以在任務驅動教學中,引導學生完成任務探究后,教師要及時展開教學評價,利用恰當的評價準確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明確學生的學習需求,并據此對后續的教學活動做出適當調整,從而進一步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在任務驅動活動評價環節,首先,教師要進一步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是任務探究活動的主體,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往往會產生一些主觀感受,這些感受是教師的講解無法取代的。因此,在完成任務探究活動后,教師要鼓勵學生展示自己的成果,以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并展開相互評價。其次,教師要注意對學生進行更全面的評價,除了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之外,還要著重評價學生在問題解決、創新意識、研究態度、情感體驗等方面的表現。最后,注意評價反饋的及時性。教師結合學生的想法以及自己的觀察對學生進行綜合性評價之后,要及時將評價內容反饋給學生,以便使學生了解自身的學習情況,并主動對學習活動進行調整。

四、結語

綜上所述,任務驅動教學是一種適用于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模式,對學生學習能力以及創新思維等素養的發展具有積極影響。毋庸置疑,任務驅動活動的組織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師要不斷探索優化任務驅動教學過程的組織方法,逐步推動教學質量的提高。

猜你喜歡
課程內容驅動信息技術
基于“課程內容六要素”的繪本文本解讀路徑探析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驅動防滑仿真系統分析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屈宏斌:未來五年,雙輪驅動,砥礪前行
信息技術在幼兒教育中的有效應用
軌旁ATC系統門控柜接收/驅動板改造
基于S3C6410的Wi-Fi驅動移植實現
學前教育專業體育課程內容的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