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企業國際化發展經驗對我國的啟示

2024-03-31 17:16廖建輝
經濟導刊 2024年1期
關鍵詞:本土化國際化日本

廖建輝

日本企業的國際化道路起步于20世紀60年代,總體依次經歷了“出口—海外生產—全球化發展”等發展階段。歷經60多年,日本企業國際化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涌現出一批如豐田、索尼、三菱、軟銀在內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全球一流跨國企業,推動日本成為全球高競爭力國家;同時也締造了一個“海外日本”。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日本政府、企業和個人的海外資產高達10.6萬億美元,相當于日本國內GDP的2.3倍,對外凈資產3.3萬億美元①,連續30年排名世界第一。我國央企正處于國際化發展的關鍵時期,可充分借鑒日本企業的國際化實踐經驗,推動中國企業國際化發展向高質量高水平發展階段邁進。

日本企業國際化的主要經驗

縱觀日本企業長期以來的國際化經營實踐,其成功并非僅僅源于企業層面的努力,而是各級政府、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相關機構等協同努力的成果,主要經驗如下:

一是“抱團出?!?,大企業充分帶動中小型配套企業,不同行業企業緊密協作。日本企業國際化經營中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就是,大企業在采購、生產、銷售等各個環節與中小企業相互配合共同進入國際市場。該模式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的紡織產業,后獲得推廣運用,在制造業特別是需要眾多零配件的汽車產業廣泛存在。到20世紀90年代,日本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組織模式向“系列化”方向發展,即某一行業的大企業按照自身的需要和條件,委托篩選出本行業中小企業中的優良企業并讓其加工產品,同時對這些企業進行生產指導、經營管理指導和出借設備等支援。如智利的埃斯康迪達銅礦(Escondida)項目,投資方為三菱商事、三菱材料、日礦金屬,融資方包括三井礦產、住友金屬、同和礦業、古河金屬、日礦鐵業等。此后,系列化企業群體的形式成為日本企業開展海外投資和經營活動的主要模式。此外,日本同行之間信任度高,相互團結,鮮有“同室操戈”、惡性競爭的情況發生。

二是以關鍵核心技術為手段,堅持成本控制,建立綜合競爭優勢。日本企業高度重視技術創新,不斷通過技術創新來改進和提升產品質量,構建起自身的核心技術優勢,占據全球價值鏈的制高點。同時,日本企業高度重視成本控制和產品質量,摸索總結出精益生產、JIT(Just In Time)為代表的管理理念和最佳實踐,在世界范圍內獲得熱烈推崇和廣泛運用,具有巨大的影響力。這使得日本產品較好地平衡了技術和成本,日本汽車、工程機械等產品成為全球范圍內高性價比、高端產品的代名詞。

三是構建完善的企業海外投資服務體系,提供全方位的配套服務。到20世紀90年代,日本已經形成較為完善的海外企業服務體系,包括前期市場調研、咨詢和信息服務、資金支持、風險控制、后期維護等方面,為日本境外企業的發展鋪平了道路。例如,在信息提供方面,日本有遍布海外各地的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的事務所(國內46個、海外76個)①;在融資支持方面,除政策銀行外,有包括三大金融集團(三菱UFJ、三井住友、瑞穗)在內的民間銀行、地方銀行等金融機構;在保險支持方面,有日本出口投資保險公司(NEXI)等提供風險保障,經濟團體、商工會議所、行業協會等也積極予以幫助,綜合商社發揮“開路先鋒”作用,在信息共享、原材料供應、商圈開拓等方面為企業做先導。

四是充分發揮政府積極作用,為企業國際化提供政策支撐和外交保障。一方面,日本政府出臺并完善了一系列的法律、政策等,積極鼓勵和引導企業“走出去”,相關省廳、地方政府、經濟團體也出臺了相應的支持政策,從而形成了從中央到地方、具有系統性的制度安排和政策體系②。另一方面,日本政府始終高度重視經濟外交或“高層營銷”,為企業“走出去”營造良好環境,如戰后初期重視東南亞的資源外交,20世紀70年代重視對中東國家的能源外交,近年來較為關注對非洲、中亞及東南亞等地區的外交。

五是實施本地化經營策略,減少與當地社會的摩擦,贏得長期利益。具體包括:生產本土化,加大在當地采購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比例;資金本土化,降低日本企業的出資比例,將所獲利潤的更大比例用于本土再投資;人才本土化,積極雇傭本土的經營者、管理者、技術人才等,減少從日本母公司派遣員工的數量;技術研發本土化,在東道國設立技術研發中心,與當地科研部門、高校等積極開展合作,促進科研成果在當地轉化;產品本土化,面向當地市場的消費者偏好進行生產,如本田公司針對亞洲市場和美洲市場的需求差異,開發了具有不同特性的摩托車①;銷售本土化,面向當地市場以當地消費者為銷售對象進行銷售網絡、流通渠道的建設及產品的銷售,而非返銷日本或出口到第三國。

對我國央企國際化發展的啟示

近年來,我國中央企業的國際化經營取得顯著成效,但與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較大差距。借鑒日本企業國際化發展的成功經驗,有助于促進央企國際化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一是充分發揮“有為政府”作用。在黨中央、國務院、相關部委層面持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動各級地方政府出臺完善相關的配套政策,構建從上到下系統性的政策支持體系。同時,通過外交手段營造良好國際環境,實施“高層營銷”。

二是建立健全央企海外投資服務體系。推動設立各類海外服務機構,完善服務體系,為央企海外投資和運營提供信息咨詢、法律援助、融資、保險、人才等各類服務。

三是充分帶動中小企業協同“出?!?。日本系列化企業群體的出海模式,被證明是一種互惠互利、總體最優的模式。央企“走出去”要減少“單打獨斗”,帶動上下游中小型企業共同“出?!?,構建產業鏈競爭優勢。同時,要加強國資層面的溝通協調,杜絕同業惡性競爭。

四是增強科技創新、提升市場競爭力。強化國內外創新協同,以科技創新為核心手段,不斷提升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走差異化發展道路,不斷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和在價值鏈上的戰略地位。

五是強化本土化經營。有序提升海外企業的本土化采購、本土化員工雇傭,條件具備時在東道國設立研發中心并推動研究成果就地轉化,面向當地市場和消費者開發銷售差異化產品、提供差異化服務。

(編輯 宋斌斌)

① 對外凈資產即本國海外資產減去外國對本國的投資,2020年日本該項指標為3.3萬億美元,排名世界第一,排名第二的德國為2.99萬億美元,排名第三的中國為2.07萬億美元,美國則為-13.52萬億美元。

① 參見日本貿易振興機構:『海外事務所一覽』、https://www.jetro.go.jp/jetro/overseas/。

② 例如,日本內閣通過了《新成長戰略》、《日本再興戰略》;省廳層面,如日本國土交通省制定了《基礎設施系統出口戰略》、經濟產業省制定了《中小企業海外發展支援大綱》等;地方自治體層面,如島根縣為縣內中小企業走出去創設了“海外展開支援基金”,新澙縣成了了新澙產業創造機構(NICO);社團組織方面,經團聯向政府提交了“關于戰略性基礎設施系統海外展開”的對策建議。

① 針對亞洲市場的摩托車具有價格低廉的特點,而針對美洲市場開發的摩托車則擁有豐富的外觀設計和強大的動力設備,在兩個市場都獲得了成功。

猜你喜歡
本土化國際化日本
聚焦港口國際化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尋日本
人民幣國際化十年紀
《黃金時代》日本版
訴前強制調解的邏輯及其本土化建構
從園區化到國際化
美樂家迎來本土化元年
直銷企業國際化并不難
論電視節目的本土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