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線描到素描教學銜接過程中的探索與思考

2024-03-31 18:38張梅
中國中小學美術 2024年1期
關鍵詞:線描素描

張梅

摘要 素描通過運用線條和灰度來表現物體的形態和結構,而線描則是素描的一種形式,專注于使用線條勾勒出物體的輪廓和細節。線描和素描在不同年齡段的美術教學中發揮著不同的作用。本文通過對線描和素描造型方式的分析,梳理了線描和素描的差異及共性,并指出了現在線描、素描造型訓練中存在的問題,認為兒童畫教學應是以線描為主要繪畫語言的訓練,并探索不同年齡段線描與素描教學的銜接方式。

關鍵詞 線描 素描 兒童畫教學

2022年版新課標提到,核心素養是課程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是學生通過課程學習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藝術課程要培養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文化理解。而學校的美術教師也應關注提升全體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這個終極目標。

但是,藝術考級、測評和應試考學過于強調技能學習,忽視學生核心創作能力、文化理解方面的培養,導致校內外教育功利化。從校外美術培訓來看,由于素描操作簡單,容易出效果,更強調技術技能的培養,能迎合部分家長對美術的片面認識,故而技法至上主義在素描教學上尤為明顯。

新課改后,小學課程中不再有素描課,但在校內外的初高中美術學習中,素描卻是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雖然現在許多美術教師也知道線描與素描的相互關系,但在實際的造型訓練中,線描及素描的教學培訓被剝離分割。在線描或素描的單獨訓練中,也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因此,厘清線描與素描的教學本質,對美術教師實施造型藝術教學來說非常重要。

一、線描和素描的共性及差異

線條作為人類繪畫的最初形式,是造型藝術的重要表現手段之一。西班牙阿爾塔米拉洞穴壁畫和法國拉斯科洞穴壁畫都留下了原始人用線的痕跡。人類對事物的視覺印象首先是對“形”的感受,而描繪“形”的最直接、最簡練的手段就是以線造型。以線造型是中西方繪畫的共同之處,我們從古希臘、古羅馬的藝術品及中國畫爐火純青的線描技藝中,都能感受到線條獨有的藝術魅力。其中,“以線造型”“以形寫神”是中國畫的基本特征。

素描是繪畫的基礎技法之一,它通過運用線條和灰度來表現物體的形態和結構。而線描則是素描的一種形式,專注于使用線條勾勒出物體的輪廓和細節。

線描是以線條為主的造型表現形式,輔以點、線、面裝飾的一種繪畫門類。描繪時所用的線條,主要通過作畫者對事物外形特征、細節結構等的概括提煉形成。同時,還可運用點、線、面的組合、穿插、搭配來裝飾豐富畫面。對點、線、面的概括提煉,可以從物體受光照的明暗入手,也可以從物體本身的特征、細節入手,即從結構入手。

素描是以線條、塊面為表現手段的一種繪畫形式,注重表現物體的基本形態和一般變化規律,如比例、形狀、明暗、透視等,可以培養學生的美術技巧,探索造型規律。素描分為光影素描和結構素描。光影素描以附著在物體結構上的明暗調子入手表現物體,而結構素描從表現物體固有結構入手。

“無點不成線,無線不成面,無面不成體?!本€描和素描本身就有許多內在聯系,只是表現形式與表現方法存在一些不同。我們可以從下邊的圖表中一目了然。

二、以線描為主、向素描過渡的兒童畫教學實踐

作為一個從事26年美術教育的工作者,筆者在課余的美術興趣活動中創辦自己的工作室,并在7歲到17歲學生的寫生教學中大膽嘗試了線描和素描教學。

我們常常羨慕孩童筆觸的天真,但目前畫室流行的專業素描訓練,通常是從石膏到靜物的刻板物象表達,很多時候,在這種訓練下,孩子本身天然的藝術感知力卻在一天天淡化,這是一種美術教育的失敗。小學段和中學段之間的素描教學斷層,讓我們培養的孩子在參加素描考試時往往像一臺機器,缺乏藝術個性及思維。甚至有些素描教師對有線描基本功的學生很排斥,認為其思維過于活躍,習慣于用線表達,不利于素描塊面化及程式化訓練。這都是將線描與素描的教學對立看待、沒有妥善結合的結果。

筆者追求的是一種順勢而為的教學方式,將兒童畫的線描訓練自然過渡到高考的素描訓練,力求在考學訓練中保留對自然的表達和觀察力。兒童造型教學,通常會從線描開始培養孩子的觀察力、手眼協調能力和創造力。孩子們可通過練習線描,學會觀察并捕捉物體的輪廓和形態特征。線描可以簡單明了地表達物體的外形,使孩子們能夠更好地理解物體的結構和比例關系。隨著年齡和美術技能的逐步提升,兒童可以進一步學習如何運用陰影和灰度來增加作品的層次感和立體感。他們可以嘗試使用鉛筆、炭筆等工具進行更加細膩的描繪,從而豐富作品的視覺效果。

(一)在線描、素描造型訓練中存在的問題

1.將線描、素描剝離分割

現在的美術培訓將繪畫中的這兩個門類分割,并各自按一套方法進行,忽視其內在聯系,違反造型訓練規律,不利于學生的學習成長。一些線描基本功很好的學生,學習素描后完全不知道二者的聯系與規律,死板地重新學習造型與表現的方法,線描中自然的表現和觀察力在素描應試教育中被磨滅。

2.不按年齡特點設置課程,扼殺興趣

線描不需要太多的基礎要求,形象直觀,容易上手,易于表現,比較適合初學者特別是年齡較小的兒童。而素描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理性思維,要求有一定的手上技能基礎,且有一定的表現難度,所以比較適合年齡較大的學生,如小學高年級段,特別是進入初中以后比較適宜。

而現在的許多校外機構的課程設置,無視素描的適宜年齡特點,在年齡較小的兒童造型訓練中就過早地進行素描學習,完全照搬應試的專業培訓模式。

3.注重技法,忽視生活體驗及創新思維的培養

在教學培訓過程中,有的老師過于關注技能技法,與學生生活體驗脫離,從與學生沒有直接生活聯系的石膏幾何體、靜物等入手,使素描又變得非??菰餆o趣,忽視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以至許多兒童從此喪失了學習美術的興趣。

4.功利性強,不注重個體差異,不因材施教

許多培訓機構,為了應試或為了迎合家長,不按照科學發展的方法進行教學,而是急功近利,讓學生生硬照抄、死記硬背。這種不注重美術的學科特點及學生個體差異、不因材施教的程式化培訓,導致學生作品千篇一律、缺乏個性。

(二)筆者在線描與素描銜接過程的一些探索與嘗試

1.尋找線描與素描的共性,優化課程內容

在教學中,筆者注重二者表現內容與形式的共同點。線描和素描都注重觀察,注重繪畫對象的特征、結構與細節表現。從繪畫的角度講,任何物體都由點、線、面、體組成。那么,怎樣運用“點、線、面、體”?首先應該學會觀察,物體的大體形態、結構轉折、明暗變化、細節質感等,都可以用“點、線、面、體”來概括。然后結合線描和素描,用線描的點、線、面和素描的線條、塊面進行生動表現。在表現內容上可以選擇線面結合的物象,如圖1、圖2、圖3所示的學生作品。

圖1和圖2是由鉛筆完成的素描作品,而圖3是由簽字筆完成的線描作品。在三幅圖中,線和面是其共同的表現形式。線是素描和線描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因為線能夠表現出物體的輪廓、形態和空間感。線可以分為實線、虛線、粗細線等多種類型,通過變化來傳達不同的信息。圖3使用的是典型的白描中的線,線條清晰、明確,可以表現鳥籠和木樁的外形、厚度等,并通過線條的疏密、虛實,體現物體的黑白灰、空間、層次及虛實,表現物體的質感和體積,也有素描明暗的表現特點。

圖1和圖2的作品,主要通過素描的排線形成面,用面來表現物體的細節。面在素描和線描中主要用來表現物體的形狀和質感。一般來說,在線描中,面是由線的排列或勾勒而形成的,線條明顯,主要表現物體自身的結構和細節;在素描中,面是由線的整齊排列形成的,線條間自然融合,線條弱化,“塊”“面”更加突出,也可以表現物體的結構細節和明暗關系。其中,結構素描偏重物體的結構關系,光影素描偏重物體的明暗關系。如圖1,鳥的嘴用線條進行排列,表現出上灰下亮的深淺關系,同時也體現了鳥嘴的質感,這是以素描的線面表現為主;鳥眼及眼后的羽毛,主要用線條勾勒,表現眼和羽毛自身形體的基礎上,又通過線的排列疊加,體現了空間和明暗層次,這是以線描的線條表現為主。兩種表現方式有機結合,相輔相成,形成了完整的畫面。圖2中小狗的鼻子、毛、須,以及背景的處理,也融合了線描和素描的表現特點,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學生在適宜的年齡段,分別進行相應的線描或素描訓練,然后根據觀察力、表現力的不斷提高,在表現形式上由線描自然過渡到素描,或線描、素描交叉地進行訓練,由淺入深,步步提高。

2.加強學段銜接,按年齡設置內容

(1)小學階段可以分為1—4年級段(7—10歲)和5—6年級段(11—12歲)。

1—4年級段(7—10歲):線描教學寫生與聯想題材融合。

培養目標:能逐漸學會正確控筆,在線描中學習基本的線條表現形式,如直線、曲線、斜線等,學會用線條構圖,表現物體的外形和特點。學習點、線、面的表現形式與方法,鼓勵創造性表達,培養耐心和細致度,能將自己觀察到的細節、質感等運用于畫面中,并有一定的藝術表現力。此階段不涉及素描的教學。學生作品見圖4、圖5。

5—6年級段(11—12歲):線描教學中融入素描黑、白、灰表達。

培養目標:能熟練運用線描技巧表現生活中的事物,并進行線描創作。此階段可在線描表現的基礎上,逐步引入透視概念,讓學生了解并嘗試使用透視線來描繪立體物體。學生觀察生活中的物體在光線照射下產生的明暗變化,學習用線條的疏密、點線面、黑白灰來表現物體的明暗體積。

此階段的線描教學應培養學生細致觀察和細節處理能力,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物體的細節和形態,學習如何在線描中體現透視和明暗效果,使作品更具立體感和質感。教師應注重學生創造性的表達與個性發展,在線描的練習中鼓勵學生各自發揮創造力,培養其個性表達和藝術風格的發展。學生作品見圖6、圖7。

(2)中學階段(13—18歲)。此階段的學習應挖掘中國傳統線描表現方法,向專業化素描邁進。

培養目標:學生能了解線條的特點和表達方式,學習更復雜的線條組合,如中國傳統的“十八描”、交叉線、曲線組合等。讓學生在線描學習的基礎上,引入素描觀念,在線描中學習用素描的觀念觀察和表現物體的基本形狀和質感,掌握陰影的運用,將線描素描有機結合。讓學生了解中西方表現形式的不同,結合學生自身的個性特點和風格喜好,進行針對性引導,并通過練習表現更具挑戰性的人像、靜物、主題創作等。例如:圖8和圖9均在線描基礎上引入了素描的明暗觀念;圖8用線描的點、線、面表現了物體明暗和空間;圖9則用線條的疏密、曲直來表現物象,東方韻味更足,線條更純粹些。這也是學生個性表現、藝術傾向的不同之處。

在讓學生進行線描學習的基礎上,還要單獨設置素描訓練。首先要學習素描材料的使用,了解素描材料的種類和用途,如鉛筆、炭筆、橡皮等,讓他們熟練運用素描材料,提高他們的技術水平和表現能力。其次,在素描訓練中,要讓學生關注生活,產生興趣,不能機械化、程式化地進行素描練習。要讓學生繼承和強化線描中的觀察能力和表現形式,結合素描的特點,培養學生的整體觀察力和表現力,使他們學習素描塊面的明暗處理和細節表現方法。在保持學生個性化、自我表現的基礎上,要讓作品朝著專業化的素描表現形式過渡和邁進。學生作品如圖10、圖11。

3.注重生活體驗,加強寫生訓練

藝術源于生活。在線描及素描培訓教學中,筆者非常注重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學生描繪的對象有他們喜歡的洋娃娃、玩具車,也有他們的生活用具、學習工具。筆者還經常帶學生們到街上、鄉村中去寫生,還帶他們到桃坪羌寨、洛帶古鎮、德夯苗寨、鳳凰古城進行生活體驗、寫生。學生們在生活中發現美并用自己的畫筆記錄下來,再加入自己的處理方式,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

4.大膽想象,提倡個性表現

線描教學,可以讓學生在觀察對象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想象添加一些事物與畫面相結合,使畫面更加生動有趣而富有個性。在素描教學中,筆者不單純按照傳統的技能培訓方法進行教學,而是與線描結合,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來表現,并在素描教學中大膽進行聯想與發散性思維,鼓勵學生創新,引導學生將自己的奇思妙想融入素描作品中。如圖17、18魚的聯想創作。

在美術教學中,筆者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鼓勵學生大膽表現自我個性,形成自己獨特的表現風格。有的學生擅長線描,筆者就引導他在素描作業中大膽用

線表現;有的同學善于捕捉物體的體積和明暗變化,筆者就鼓勵他在線描中引入素描的表現元素,如圖20中自行車線描寫生,輪子、坐墊、車桿等都融入了體積和明暗的表現;有的學生個性細膩,在素描練習中筆者就引導她進行細節處理,如圖21、22所示。

5.回歸自然、質樸的美術學習觀與表現觀

藝術應是純真的、質樸的,美術作品也應是作者心靈的真實與情感的表露。畫家張大千曾說:“畫要自然真實,表現出物象的形態和氣韻,而不是追求虛飾和華麗?!蔽鞣接∠笈纱髱熌危–laude Monet)也曾說:“我盡量描繪自然,并盡可能大膽地描繪,因為我相信只有自然才是美的源泉?!薄八囆g是一種反映內心世界的方式,通過創作和表達來尋找個人的真實和意義?!彼?,在鼓勵學生運用多種表現形式的同時,筆者也告訴學生,技法只是作品的表現載體,一幅作品要想引起觀者的共鳴,應更多地關注作品中透露出來的作者的心境、感情??偠灾?,學生必須用自己的心靈來畫畫,哪怕是寫實的線描、素描作品也是這樣。正所謂“畫如其人”,哪怕技法還不熟練,用的也只是平淡而普通的構圖,作品中還有各種小問題,但只要將自己的精神、理想、情緒、感覺、意志,融入到作品的每一筆當中,作品就會有生命力。

參考文獻

[1] 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導論[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2] 閻承利.教學最優化藝術[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5

猜你喜歡
線描素描
基于線描藝術在兒童創意畫中的設計運用
初夏素描
直覺為舵 意象為帆——兒童直覺線描的“意象”表現教學實踐
武漢素描
素描
人物素描
增設美術課堂線描小練習的實踐與思考
李婷婷油畫及國畫作品選登
線描畫
凡·高的早期素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