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色文獻開發研究

2024-04-02 12:03陳頊顥
蘭臺內外 2024年2期
關鍵詞:紅色文化公共圖書館

陳頊顥

摘 要:深圳市是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城市之一,是黨的革命事業的重要歷史區域。近年來,隨著對紅色文獻研究的重視,深圳對其紅色文獻的研究也逐步展開。文章以深圳圖書館為例,探究紅色文獻開發研究工作,包括紅色文獻的概念和特點、開發研究的意義、文獻采集、數據化平臺搭建以及閱讀推廣活動等方面。旨在為公共圖書館地方紅色文獻開發研究工作提供實踐參考。同時,文章還探討了在實踐中遇到的問題,以期進一步探索和完善公共圖書館紅色文獻開發研究工作,為促進地方文化建設和宣傳紅色文化做出貢獻。

關鍵詞:紅色文獻;紅色文化;數據化平臺;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

中圖分類號:G253 文獻標識碼:A

《“十四五”全國檔案事業發展規劃》指出加強重點領域檔案收集工作,著力全方位收集反映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的檔案材料,深入挖掘紅色檔案資源,傳承紅色基因,充分發揮檔案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深圳是中國革命斗爭的重要城市,在中國革命歷史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在長達20多年的革命斗爭歷史中,這塊土地上留下了許多紅色史跡,這些史跡是深圳地區光輝革命歷史的見證者和承載者,是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極好教材,是一筆十分寶貴的精神文化財富。隨著深圳市的快速發展,在紅色歷史的傳承和開發方面不斷加大了投入力度,深圳圖書館以其豐富的紅色文獻資源和專業的館員隊伍,積極投入紅色文獻開發研究工作中,收集、整理和保護了大量與深圳黨組織、革命歷史以及人物等相關的紅色文獻資料。陳源波認為深圳是一個年輕、創新的城市,但也不缺乏紅色名人,如鄧小平、廖承志、曾生、尹林平和王作堯等,他們都是為了黨和國家的事業奉獻終身,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這些寶貴的紅色名人資源,對保持黨的純潔性及先進性至關重要,對改革開放最前沿的深圳未來發展也十分重要。

一、紅色文獻的相關概念及特點

1.紅色文獻概述

紅色文獻是紅色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記錄了中國共產黨艱苦奮斗、輝煌成長的歷史,記載了中國人民團結協作、英勇頑強、砥礪前行的歷程,是我們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以及銘記歷史革命的精神財富,因而,對其內涵定義的準確認識,有利于更好地開發研究紅色文獻。目前,學界對紅色文獻的定義尚未統一,趙莉認為紅色文獻資料主要指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至1949年10月新中國建立之前,由中國共產黨機關或各根據地所出版、發行和制作的各種文獻資料, 包括黨的領袖的著作、黨組織各類文件及根據地出版的各種書籍和報刊等;劉世瑩主要從文獻內容上界定,認為凡是在內容上能表現中國共產黨人、先進分子和人民群眾共同創造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文化與革命精神的文獻資料,都應劃分為紅色文獻;李光銑指出后人在研究、保護紅色檔案文獻形成的回憶錄、口述歷史、各種史料選編以及年譜等各種文字、聲音和圖像載體的記錄都屬紅色檔案文獻范疇?;谏鲜龇治?,筆者認為,紅色文獻主要指從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至今,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建設、改革以及奮斗過程中,以文字、圖像以及音視頻等形式為載體的歷史記錄資料。

2.紅色文獻的特點

紅色文獻具有鮮明的歷史特征,包括數量少、價值高和分布廣等,除此之外,深圳紅色文獻還具有以下特點。

一是著重闡述實踐經驗和思想的時代性。深圳紅色文獻大多是在革命、建設和改革中產生的,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既有為深圳革命事業獻出鮮血和生命的英雄楷模事跡,也有市委領導帶領深圳人民改革開放,踐行初心的使命精神,反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深圳人民在革命和建設中的實踐經驗和理論成果。

二是語言簡練、平易近人的親和性。多數地方紅色文獻都是由軍人和革命者寫成的,他們在艱苦的斗爭中形成了精煉、生動的革命語言和革命傳統,如軍人和革命者與其家人來往的書信、留言以及各類影像資料,這些文獻具有樸實的語言風格,更易于被后人理解。

三是地方歷史的獨特性。深圳地方紅色文獻包含了大量改革開放、先行先試的歷史資料,從中可以了解深圳在革命和建設中的策略和決策以及這些決策的成敗原因。這些歷史資料對于理解深圳不同時期的革命和建設歷史、地區發展變遷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除物質文獻資源外,深圳地區還有故居、遺址和烈士陵園等非物質文化資源,不僅能為紅色文獻的真實性提供保證,還能讓讀者深入感受深圳紅色文化。

3.開發研究紅色文獻的意義

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用好紅色資源,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深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持續抓好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宣傳教育,引導人民知史愛黨、知史愛國,不斷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深圳作為一座新興城市,背后蘊藏著豐富的紅色文獻和革命遺跡,是中國共產黨獨特的歷史見證。一是能夠充分挖掘和利用深圳市區和周邊地區的相關文獻資料,對現代中國革命歷史、深圳地方歷史、寶安、龍崗和鹽田等地區的革命歷史和文化,實施深入研究和系統整理,以豐富深圳市的文化內涵,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二是地方紅色文獻記錄了深圳重要的歷史事件、人物和事跡,對于推進地區文化建設、傳承紅色文化和振興中華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義。地方紅色文獻中所記錄的紅色精神、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研究和傳承地方紅色文獻,可以更好地推廣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弘揚紅色文化,加強中華民族精神凝聚力和文化自信。

二、公共圖書館地方紅色文獻開發研究

目前,國內圖書館紅色文獻建設的內容包括館藏建設、空間建設與特色服務建設,發展路徑為以紅色文獻為主體,以空間為載體,提供以閱覽為基礎的宣傳教育特色服務。徐建華認為:圖書館應建設紅色專區;收藏文化遺產,助力紅色文化傳承;重視資源效用,加強知識系統傳播;豐富特色專藏,建設地方特色品牌;延伸服務內容,創新讀者服務。公共圖書館對于地方紅色文獻的開發和利用具有重要的作用。筆者通過實地調研,結合深圳圖書館實際情況,提出通過以下四個途徑對深圳紅色文獻實施開發利用,包括人才隊伍建設、紅色文獻收集與編目、紅色文獻平臺搭建以及紅色文化閱讀推廣。

1.人才隊伍建設

公共圖書館應根據館藏重點和特色,制定紅色文獻的收集規范及目標,明確收集的紅色文獻種類、來源、數量以及時間等方面的具體要求。首先,在人才建設方面要加強館內工作人員對紅色文獻收集意義、價值的宣傳,營造全館員工的積極性,增強紅色文獻收集意識;其次,引進檔案學及數字化專業人才,成立專業團隊。由專業人員負責紅色文獻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建立與外部組織機構及個人的聯系,提高紅色文獻的完整度,并通過加強與外界交流,建立信息的共建共享平臺;再次,有序開展紅色文獻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根據館內紅色文獻收藏情況,撰寫專業的文獻目錄,并及時更新和完善。在目錄中應該包括文獻的摘要、作者、原始標題和出版機構等細節,便于讀者了解文獻的具體內容,查找文獻的詳細信息;最后,引入數字化技術。將紅色文獻與數字人文技術相結合,建立紅色文獻數字資源庫,便于讀者線上閱讀,實現紅色文化遺產的可持續性發展與保護。

2.紅色文獻收集與編目

深圳圖書館“深圳記憶”項目通過采訪征集、紀錄片拍攝、舉辦展覽和開展閱讀推廣活動等方式采集地方文獻,現已征集和受贈文獻五千余冊(件),整理文史資料數十萬字,實地走訪七十余處,拍攝大量文獻圖片,制作專題紀錄片數十部。2021年,深圳圖書館立足館藏紅色文獻,啟動“深圳記憶·紅色尋蹤”工作,旨在梳理深圳紅色革命歷史,搶救性記錄老戰士口述影像,探訪現存紅色史跡,保存城市紅色記憶。深圳圖書館聯合深圳市東江縱隊粵贛湘邊縱隊研究會,采訪了25位老戰士,并為其中13位拍攝制作了口述影像資料。

口述歷史檔案是紅色文獻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圳圖書館所采集的老戰士口述史生動地記錄下東江縱隊的歷史、經驗和故事。隨著老戰士年齡的增長,健康狀況都在逐漸衰退,這樣的口述歷史也越來越顯得尤為重要。此外,加強口述檔案資源建設,用人證口述還原史實真相,對于社會記憶的傳承發揮著重要作用,能夠有效彌補傳統紙質檔案不能生動、完整地記錄歷史的缺憾。在這些口述歷史檔案中,可以聽到當年縱隊成員的親身經歷和感受,也能感受到他們對祖國、對人民的熱愛與付出。同時,這些口述歷史檔案也能讓人們更好地了解當時抗戰背景下深圳地區人民的生存狀態以及以東江縱隊為代表的深圳人民在抗戰中所做出的貢獻。通過對口述歷史檔案的整理和傳承,能夠更好地弘揚東江縱隊的革命精神,紀念深圳那段艱苦的歷史,以史為鑒,投身于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和粵港澳大灣區的精神文明建設中。

3.紅色文獻平臺搭建

紅色文獻平臺的優勢在于數字化后的紅色文獻可以圖文形式與多媒體技術相結合,利用官方網站、新聞媒體等網絡平臺開展宣傳推廣或實施數字化出版,使得紅色文獻更易于傳播和共享,助力紅色文獻“活起來”,弘揚紅色文化精神。在開發方面,也更便于分類、檢索、標注和管理,大幅提高了文獻利用效率,并可開展分析和統計,幫助研究者快速找到相關文獻,提高研究效率,有助于了解研究地方紅色歷史的發展趨勢和特點。此外,還可以保護文獻原版,防止破損、丟失等情況的發生,方便備份和追溯,為學術研究提供了保障。

紅色文獻平臺的搭建需要提高紅色文獻數字化程度。部分文獻由于年代久遠,在被征集時已有破損。在經過專業文獻修復后,受到館藏環境、設備設施、技術的限制和閱覽使用,難免會有不同程度的老化與損壞,難以被長久保存與利用開發。因而,筆者認為,應將紅色文獻通過數字化相機、掃描儀和數字化圖書館軟件等方式數字化,形成影像資料,建立專題數據庫。

筆者經過調研得知,國內紅色文獻平臺主要以公共圖書館與大學圖書館、紅色區域合作搭建為主,如中共代表團梅園新村紀念館的周恩來圖書館、人大圖書館紅色文獻平臺等。其中,平臺搭建較為完善的人大圖書館紅色文獻平臺,是與上海圖書館等公共圖書館深度合作,立足館藏,采取“三步走”的策略,即全面收集紅色文獻、編目分類和數字化處理,搭建紅色文獻平臺。平臺包含四個子數據庫,書目統一檢索庫、全文數據庫、“黨建”與“教育”兩個專題數據庫和相關研究。平臺的搭建和細分數據庫提高了人大及合作圖書館的紅色文獻使用效率與研究深度。

深圳圖書館“深圳記憶”專題數據庫與深圳地方文獻專區則是由深圳圖書館獨立構建?!吧钲谟洃洝睂n}數據庫目前已建成“深圳文化庫”“深圳文獻庫”“深圳學派庫”三個子庫,涵蓋深圳歷史文化、地方文獻和學術文化等方面,并由專業館員團隊負責實施文獻的搜集、整理、保存、加工和更新,為“深圳記憶”項目提供資源整理、加工、存儲和發布的數字化平臺。但是,構建完整的紅色文獻平臺仍有空間需要努力。

目前,各大學與公共圖書館所構建的紅色文獻平臺均以所在地區文獻為核心,當地紅色文獻資源豐富,但地區以外的資源則是聊勝于無??梢?,推動公共圖書館紅色文獻平臺共建共享迫在眉睫。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促進平臺共建共享:一是參與式合作與開放API(程序編程接口)。參與式合作有利于與其他圖書館建立合作關系,共同構建和維護平臺、促進資源共享,實現更高效、更有價值的平臺或數據庫。開放API,其他合作館可以在平臺或數據庫上構建自己的應用程序、文獻檢索工具或跳轉鏈接等服務,以促進更多的圖書館加入合作;二是通過一賬通等方式開放共享文獻資源,注冊一個賬戶或使用已有的社交平臺賬號即可登錄查閱,避免文獻使用者研究較多文獻時需注冊大量賬戶的麻煩;三是開放平臺或數據庫的源代碼,多館維護、多館開發,提高平臺或數據庫的可持續性和可靠性。除此之外,建立一個高質量文獻平臺時間長、跨度大,需要大量的技術儲備、人力資源和資金的支持,充足的資金不僅可以加速平臺的搭建,還可以幫助館員團隊更快地掌握必需技能、獲取必需資源,從而提高平臺的整體質量和價值。

4.紅色文獻閱讀推廣

公共圖書館作為文化宣傳的重要陣地,應充分利用現有館藏紅色文獻資源和公共空間,深入開展紅色文獻作為閱讀推廣活動,引領紅色文化傳播。馬靜認為,公共圖書館紅色文獻閱讀推廣可以使讀者樹立崇高的理想,堅定政治立場,確立革命道德價值取向,真正領會黨領導的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的智慧。因此,公共圖書館要抓住時代機遇,使紅色文獻成為聯系讀者的橋梁,成為宣傳紅色文化的重要載體。

根據不同的文獻載體開展不同形式的閱讀推廣活動,常見的有以紙質為載體的紙本紅色文獻、以影像為載體的老照片和豐富的影視資源、紅色文物等。2021年,深圳圖書館立足于豐富的館藏紙本文獻與搶救性記錄的影像資源等,舉辦了“讀紅色文獻 講深圳故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展”等紅色文獻展。利用紅色影視資源和館內“聚藝廳”空間開展“紅色電影免費預約開放”等活動,通過不同的方式、載體推廣紅色文獻,吸引了大批市民讀者、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參觀學習,使得紅色文化深入人心。

三、結語

紅色文獻是珍貴的歷史、學術和文化遺產。以公共圖書館為代表的圖書館行業應當充分意識到保護和傳承紅色文獻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并采取措施加強文獻的保護和管理。公共圖書館應當根據本館紅色文獻資源的實際情況,積極擴大開放、加強合作共享,推動紅色文獻的研究開發,為傳遞和分享紅色文化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進一步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

參考文獻:

[1]深圳市史志辦公室.深圳紅色史跡尋蹤[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7.

[2]陳源波.基于地域紅色文化資源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探索——以深圳紅色文化資源為例[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04):158-160.

[3]劉士瑩.公共圖書館紅色文獻資源建設與服務創新探析——以東北抗聯文獻資源數據庫為例[J].圖書館學刊,2021,43(06):16-21.

[4]李光銑.中央蘇區紅色檔案文獻建檔保護體系構建淺探[J].蘭臺內外,2020(06):9-11.

(作者單位:深圳圖書館 )

猜你喜歡
紅色文化公共圖書館
臨澤鎮紅色文化教育資源的整理開發和利用
新媒體環境下的紅色文化的發展和傳播
論紅色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及實現路徑
紐約州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政策研究
基于圖書獎評選的公共圖書館采訪創新研究
MOOC時代公共圖書館服務探索研究
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對紅色文化的價值訴求
紅色文化書籍的歷史及裝幀的特色審美
公共圖書館延伸服務的實踐與思考
談公共圖書館如何建立自助服務推廣長效機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